拼音:ya
症状: [诊断] 主要表现为激发痛,刺激除去后疼痛即消失,其中以机械刺激最显著。用探针尖在牙面上寻找一个或数个敏感点或敏感区,可引起病人特殊的酸、软、痛症状。
治疗: [治疗] 一、病因治疗 治疗相应的牙体疾病,覆盖暴露的牙本质,调磨过高的牙尖。 二、脱敏治疗 胎面个别敏感点用麝香草酚熨热脱敏,胎面多个敏感点或区用碘化银、氨硝酸银或酚醛树脂脱敏,牙颈部敏感区用含氟糊剂如70%五氟化钠甘油糊剂涂擦脱敏,全口多个牙颌面或牙颈部敏感,可用氟离子和钙离子导人法脱敏。也可咀嚼茶叶,生核桃仁或大蒜,或用含氟牙膏涂擦,可有脱敏效果,采用激光脱敏也有一定疗效。
相关信息:
牙齿敏感症是指牙齿上暴露的牙本质受到机械、化学或温度刺激时,产生一种特殊的酸、软、痛的症状。
[病因] 龋病、磨损、酸蚀症、楔状缺损、牙隐裂、牙折等可引起本病,还与妇女月经期、妊娠期、神经衰弱、头颈部放射治疗等有关
拼音:zen
症状: [诊断] 主要见于青少年,牙龈发生慢性炎症,伴牙龈增大。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炎症型增生性龈炎 牙龈深红或暗红色,松软光亮,易出血,龈缘肥厚,乳头常呈圆球状增大,甚至盖过牙面1/3或更多,龈沟探诊深度大于3mm或更多,病程短。 二、纤维型增生性龈炎 牙龈呈实质性肥大,较硬而有弹性,颜色接近正常,病程长。
治疗: [治疗] 去除一切局部刺激因素,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用口呼吸者应予改正,上唇过短可戴前庭盾,并进行唇肌训练,或夜间在唇侧牙龈涂凡士林。纤维性增生部分可施行牙龈成形术,恢复牙龈生理外形。牙周塞治术和牙龈按摩也有助于消除炎症和肿胀。
相关信息:
增生性龈炎也称炎症性牙龈肥大,是引起牙龈肿大的最常见疾病。
拼音:zai
症状: [诊断] 一、分期 可分为急性再障和慢性再 障两种类型。 二、发病 本病以青壮年患者居多,男 性略高于女性。 三、症状 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贫血、体表及内脏出血、发热、反复感染。 (一)急性再障 起病急,进展迅速,病程短。常以贫血、出血、感染为主要表现。发病初期贫血常不明显,随病情进展,贫血、出血呈进行性加重,多有内脏出血,有消化道出血,泌尿及生殖系出血,常因颅内出血而致死,皮肤粘膜广泛严重出血。有高热,发热原因均系感染,以败血症、口咽部感染和肺炎最为常见,感染以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 (二)慢性再障 起病、进展缓慢。贫血为首要表现。出血多不严重,多限于皮肤粘膜如牙龈、口腔、鼻。常有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不规则低热,个别患者急性发作时,贫血、出血、感染加重。 (四)辅助检查 血常规、骨髓象、骨髓活检、99mTcS或777INCI3-核黄素骨髓扫描有助于诊断。
治疗: [治疗] 一、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给予易消化和富含蛋白质及维生素饮食。加强保护性隔离措施,注意皮肤、口腔卫生。 二、病因治疗 去除病因,忌用阿斯匹林类药物。 三、药物治疗 (一)雌激素 常给丙酸睾丸酮每次50~100毫克肌注,每日1次;或康力龙每次2~4毫克,每日3次;或达那唑(炔睾醇)每次200毫克,每日3次。 (二)肾上腺皮质激素 适用于有出血倾向或免疫因素的再障。常用强的松每次10毫克,每日3-4次;严重者可予氢化可的松,每日100-200毫克,静滴。 (三)免疫抑制剂 适用于有抑制性T淋巴细胞的严重再障。常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每日15~20毫克/千克,与氢化可的松100毫克或地塞米松20毫克,同时静滴,连用4-5日;或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也可选用环孢菌素A每日5-12毫克/千克;或左旋咪唑每次50毫克,每日3次,每周用药3日。 (四)一叶秋碱和茛菪类药物 一叶秋碱每日8~24毫克,肌注,连用1~2个月。莫着类药物女口654-2每日0.5~2毫克/千克,静滴,1个月为一疗程;茛菪浸膏片每次20~40毫克开始,每日3次,每日递增10-20毫克,直至200-300毫克;调微一号每次0.09毫克,每日3次。 (五)氯化钴 对儿童患者疗效较好。每次30毫克,每日3~4次。 四、对症治疗 当出血严重,血红蛋白小于60克/升应予输血。可给输成分血如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对并发感染者应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用对致病菌有效,对造血功能无损害的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减轻皮肤及粘膜出血。可用止血敏、止血环酸,每日输入血小板悬液,月经过多者可口服避孕药如炔诺酮。 五、中医中药 中医补肾疗法合并雄激素对本病有一定疗效。常用中药为鹿角胶、仙茅、仙灵脾、生熟地、首乌、当归、肉苁蓉、巴戟天、补骨脂、菟丝子、枸杞子、阿胶等。 六、手术治疗 骨髓增生尚可,有溶血现象,网织红细胞、溶血指数较高,脾脏稍大而需大量反复输血;慢性再障半年以上积极治疗无效反而恶化者,应行脾切除术。近年来对急性严重型再障,尤其是白细胞和血小板显著减少者采用骨髓与胎肝移植有一定疗效。从外周血分离造血干细胞,进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也用于重型再障治疗。
相关信息: [预后] 急性再障预后较差,多于发病1年内死亡,多数病例死于颅内出血和感染。慢性再障经治疗约有30%-50%的病例得以治愈。骨髓移植的成功提高了再障的治愈率。 [预防] 滥用药物特别是对造血系统有害的药物是再障的重要原因,必须提高警惕。工农业生产中造成环境污染值得重视,尤其是在对造血有害物质的生产中必须遵守防护措施,提高卫生水平和自我保护能力,尽量减少接触有害造血的物质。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由多种病因及不明原因所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一组综合症。
表现为进行性贫血,出血,感染。
本病的年发病率为0.47/10万,急性再障为0.14/10万,慢性再障为0.6/10万。
[病因] 原发性再障稍多于继发性再障。
一、药物和化学物质 在继发性再障中以药物引起者较常见。
引起再障的药物有抗癌药如氮芥类、白消安、环磷酰胺、氨甲喋呤、6-硫基......更多
拼音:nao
症状: [诊断] 一、病史 在时间上,精神症状出现与颅脑损伤密切相关,伴随的心理作用是重要影响因素。 二、分型及其症状 (一)脑震荡 以意识障碍及逆行性遗忘为特征。轻者仅有短暂定向障碍,领会困难,分析与判断力差,于数分钟内恢复,重者可有意识丧失,多于半小时内恢复,醒后有逆行性遗忘、注意力涣散、思维困难、错认或幻视,情绪障碍或行为异常,1-2周后逐渐消失。无明显神经系统体症。脑脊液检查正常。 (二)脑挫伤 伤后即有意识障碍,以朦胧、谵妄或混浊状态常见,持续数小时至数日。有的经过一段清醒期后再次昏迷,醒后常有类似脑震荡的精神症状。多有神经系统限局体征、癫痫发作、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脑脊液检查、脑电图检查有助于诊断。 (三)气压性脑损伤 多于伤后立即昏迷,持续数小时,醒后头痛剧烈,记忆困难与遗忘,焦躁不安与情感淡漠。有时对声音极其敏感或失听、不语,但其定向力、自知力及笔谈能力良好。多无神经系统体征。 (四)脑外伤后综合症 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症,持续数月或迁延不愈;脑外伤后神经症可有疑病症、焦虑症或宿症样表现;脑外伤性精神病可呈现类精神分裂症或类躁郁症状态;脑外伤性痴呆;人格障碍或癫痫。
治疗: [治疗] 在生命体征稳定情况下,对兴奋躁动、幻觉、情感淡漠者可用安定等抗焦虑药或小剂量抗精神病药。恐惧或抑郁者常用三环类抗抑郁药。神经营养药对智能障碍有一定效果。人格障碍可予以行为治疗。
相关信息:
脑外伤伴发的精神障碍是指颅脑外伤引起脑器质性或功能性障碍时出现的精神异常。
[病因] 颅脑受到外力的直接或间接作用而引起。
拼音:jie
症状: [诊断] 有接触外界某些物质史,在接触部位发病。皮疹主要表现为红斑水肿,严重者有水疱和大疤,界限清楚。去除病因后皮疹很快消退。可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三期。确定本病可疑致敏物可作斑贴试验,但须在皮疹消退并停用脱敏药物1-2个星期周后进行。
治疗: [治疗] 一、病因和一般治疗 应尽快去除病因,避免再接触,避免搔抓及肥皂和热水烫洗。 二、全身治疗 抗组胺类药如赛庚啶每次2-4毫克,每日3次;特非那丁每次60毫克,每日2次;或克敏能、仙特敏等;以上药物任选1-2种。维生素C每次0.2克,每日3次。皮损较重或广泛时可选用强的松,每次10-15毫克,或地塞米松1.5~3毫克,每日3、4次。 三、局部治疗 以消炎、止痒、预防感染为主。急性期有红斑、水肿、小水疱、无糜烂渗出时,选用酚炉甘石洗剂或乐肤液;有渗出时选用0.1%雷夫奴尔溶液或3%硼酸溶液湿敷。亚急性期皮损红肿减轻,渗出减少,可选用雷夫奴尔糠馏油乳剂、皮炎平霜或肤轻松霜等。慢性期皮肤有浸润、肥厚时选用去炎松尿素软膏、黑豆馏油软膏、糠馏油糊膏、肤疾宁硬膏或防裂护肤霜等。
相关信息:
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或粘膜接触外界某些刺激物或致敏物后,在接触部位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
[病因] 能引起接触性皮炎的物质有原发性刺激物和致敏物。
分为动物性如动物毒素、昆虫毒毛等;
植物性如某些植物的叶、茎、花、果等或其产物;
化学性物质为主要原因,如镍、铬等金属及其制品,肥皂、洗衣粉、皮革等日用品,化妆品、外用药物、杀虫剂及除臭剂、化工原料等。
拼音:shi
症状: [诊断] 一、症状 (一)各期表现 可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三期。 1.急性湿疹:起病急在红斑、水肿的基础上,出现米粒大的丘疹或小水疱。因水疱破裂可出现糜烂、渗出、结痂,皮疹融合成片,中心较重,渐向外扩展,界限不清。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多对称分布。自觉瘙痒。 2.亚急性湿疹:急性炎症减轻后,皮疹以小丘疹和结痂为主,有少量疱疹及糜烂,伴轻度浸润,表面有少许鳞屑。 3.慢性湿疹:由急性、亚急性湿疹演变而来,皮损主要为皮肤粗糙、抓痕、血痂、浸润肥厚、苔藓样变,伴色素沉着。 (二)特定部位表现 1耳部湿疹:以红斑、渗液、结痂为主。 2.乳房湿疹:皮疹呈棕红色斑、糜烂,表面有薄痂,有皲裂,瘙痒伴疼痛。。 3.外阴、阴囊湿疹:多奇痒 皮损以红肿、糜烂、浸润肥厚、色素沉着为主。 4.手部湿疹:以皮肤粗糙、干燥、皲裂为主,冬季加重。
治疗: [治疗] 同本节接触性皮炎部分。
相关信息:
湿疹是一种具有多形性皮疹及渗出倾向,伴剧烈瘙痒,易反复发作的皮肤炎症。
[病因] 本病是由内因如过敏体质、慢性感染、内分泌紊乱、精神、神经因素等;
外因如搔抓、化妆品、肥皂等刺激,吸人花粉、尘螨等,或吃鱼虾、蛋类食物等引起。
拼音:chuan
症状: 传染性湿疹样皮炎是在患处附近先有一感染病灶,如中耳炎、溃疡、瘘管等,其分泌物中的细菌毒素或组织的分解产物对邻近部位的皮肤致敏而出现的湿疹样改变。主要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脓疱、糜烂、结痂等损害。自觉瘙痒,皮疹随搔抓而向外扩散,严重者可有发热。白细胞增高等。
治疗: 积极治疗原发病灶,选择适当抗生素。局部治疗参照本节接触性皮炎的局部处理。
相关信息:
拼音:zhui
症状: [诊断] 本病主要发生于经常站立或下肢用力过多的成人。发病前有患侧下肢静脉曲张史。多发于小腿胫前中部与内踝以上部位。水肿为最早的局部症状,呈凹陷性。渐出现淡黄色至黄褐色沉着斑,表面可有鳞屑伴肥厚、苔藓样变,称为坠积性皮炎。发生湿疹样变时称为坠积性湿疹。损害日久,轻微外伤或严重者可见溃疡,称为淤积性溃疡。常为少数孤立、圆形、椭圆或不规则形,钱币大小,边缘坚实削直,基底水肿有暗红色肉芽组织,其上覆有浆液或腐物,有时表面形成坏死,周围皮肤坚硬、紧张,溃疡一般表浅,但也有深达肌肉者。自觉瘙痒,溃疡者可伴痒痛。腹股沟淋巴结常肿大。经过缓慢,常迁延数月或长年不愈。
治疗: 适当休息,抬高患肢,避免长期站立及外伤。芦丁每次20毫克,每日3次;或复方丹参片等活血化瘀的中药。维生素C每次0.2克,每日3次。维生素E每次0.2克,每日3次。硫酸锌每次200毫克,每日3次。局部皮炎或湿疹样损害者可外涂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如肤轻松、去炎松霜或雷夫奴尔松馏油乳剂等。溃疡者可用5%红降汞软膏、复方硝酸银软膏、紫草膏等常规换药。静脉曲张轻者可包扎弹性绷带或穿弹性医疗袜,严重者可考虑外科手术。
相关信息:
坠积性皮炎和淤积性溃疡 是由下肢静脉功能不全,血液循 环淤滞所致的局限性慢性皮肤 炎症及溃疡。
前者为早中期表 现,后者为最终结局。
拼音:ban
症状: 常突然发现一片或数片脱发区,大小不定,边界清楚,圆形或椭圆形,脱发区头皮正常。病情发展时周边毛发松动,易拔出,此时脱发斑继续增多,甚至成全秃,严重者眉毛、睫毛、腋毛、阴毛、毳毛全脱光成普秃。病情好转,开始长出黄白色纤细、柔软毛发,痊愈后可长出黑色正常头发。病情常反复不定,新生细毛可再脱落,使病程延长到数月或1年以上。
治疗: 尽量寻找病因,消除紧张情绪。胱氨酸每次50毫克,每日3次。严重者可用强的松每次5-10毫克,每日3次,病情减轻后渐停用,不宜长期应用。并用维生素B1、B12及普鲁卡因溶液,每日1-2次。外擦生姜汁、大蒜汁有助于生发。电火花法或梅花针弹刺或光化学治疗有效。
相关信息:
斑秃是一种限局性斑片状脱发,常骤然发生,俗称"鬼剃头"。
整个头皮头发全脱光称全秃,伴全身毛发均脱落者称普秃。
病因不明,多认为和精神因素、免疫因素、内分泌紊乱、遗传素质等有关。
拼音:zhong
症状: 一般中暑: ◆皮温超过39℃。 ◆脉搏快。 ◆皮红、干燥、皮温高。 ◆癫痫。 ◆瞳孔缩小。 ◆意识丧失。 ◆精神错乱。 严重中暑(热衰竭): ◆皮肤凉。 ◆过度出汗。 ◆恶心,呕吐。 ◆瞳孔扩大。 ◆腹部或肢体痉挛。 ◆脉搏快。
治疗: ***一般中暑: 给患者降温。应尽快将患者移至清凉的地方。用凉的湿毛巾敷前额和躯干,或用湿的大毛巾床单等将患者包起来。用电风扇、有凉风的电吹风或使用手扇使其降温。注意:不要用酒精擦身体,不要让其进食或喝水。 ***严重中暑(热衰竭): 1.将患者移至清凉处。 2.让患者躺下或坐下,并抬高下肢。 3.降温。用凉的湿毛巾敷前额和躯干,或用大的湿毛巾、湿的床单等把患者包起来。用电风扇、有凉风的电吹风或手扇促其降温。注意:不要用酒精擦患者的身体。 4.让神志清楚的患者喝清凉的饮料。如果患者神志清楚,呼吸及吞咽均无困难,可以让他喝盐水(每100毫升加盐0.9克)。不要喝酒或咖啡。 5.如果患者病情无好转,请拨打急救电话。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