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陂泛舟

作者: 杜甫 朝代: 唐代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此诗写皇家的豪华生活。

仇兆鳌《杜诗详注》:“此泛陂而志声妓之盛也。

”   首联首句“青蛾皓齿在楼船”中的青蛾皓齿指船上的家妓或歌妓。

在古代,携妓出游,是所谓“雅事”。

青蛾,当时仕女的青眉并不是像后世那样细细弯弯的,而是用青黛涂描得很大,呈瓜子状斜峙,如同两只青蛾,故称。

这在唐代的《簪花仕女图》可以明显地看出来;

次句“横笛短箫悲远天”,由于笛声音色高亢哀厉的缘故,古人经常用“悲”之类的词来形容笛箫之声(特别是笛声)优美。

例如江总诗:“横笛短箫凄复切”(《梅花落》)。

杜甫在七律《吹笛》诗中也写道:“谁家巧作断肠声”。

横笛相传为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以后输入长安。

唐代笛子横吹,是没有笛膜的。

杜甫曾有诗:“晚来横吹好”(《刘九法曹郑瑕丘石门宴集》),所指即吹奏这种横笛。

  颔联:“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明朝颜廷榘《杜律意笺》:象牙作帆樯,此乐府之侈词;

锦彩为舟缆,此甘宁之侈事,皆属借形语。

这里所说的“甘宁之侈事”,见于《三国志·吴志·甘宁传》:甘宁住止,常以缯锦缆舟,去辄割弃,以示奢(引自《太平御览》卷771)。

  颈联出句“鱼吹细浪摇歌扇”的鱼吹,仇兆鳌注认为典故出于《列子》,但查《列子·汤问》,有“瓠巴鼓琴而鸟舞鱼跃”,只见“鱼跃”,而未见“鱼吹”。

尽管出处未知,“鱼吹浪”后来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用法,被清朝杨林兰选入用于教初学者的《声律发蒙》:“落叶缤纷鸟出林,浮萍聚散鱼吹浪”。

联系到下句来看,很有可能是当时天气闷热,气压低,所以这时候一些水里的鱼儿连连透出水面吐泡泡(即所谓“鱼吹”),有的还纷纷跃出水面。

对句中的“燕蹴飞花”进一步证实了当时的天气状况。

因为气压低,当时燕子也就飞得极低,这样才有可能杜甫近距离观察到“燕蹴飞花”。

这种气候情况易发生在麦收前后(阳历6月份左右),特别是第一场大雨来临之前。

“燕蹴飞花落舞筵”与“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著人”(《绝句》)的景象很相似,看来当时的燕子准头很好,既能踩到飞花,又能击到飞虫。

同时也可以看出杜甫对生活观察很细致。

杜甫很喜欢燕子,在诗中共歌咏76次,而且又有诗专门写燕子,其中一首为七律。

  尾联“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写小舟送酒,用反问句。

清朝边连宝指出:“小舟送酒,若用正说,便味短而少力。

”(《杜律启蒙》)   此诗颌联、颈联均失粘,是一首拗体七律。

不过,此时的作品和杜甫后期(特别是入夔州以后)的有意为之拗体七律意义不同。

仇兆鳌《杜诗详注》:“盛唐七律,尚有宽而未严处。

此诗“横笛短箫悲远天”,次联宜用仄承,下云“春风自信牙樯动”,仍用平接矣。

如太白《登凤凰台》诗,上四句亦平仄未谐,此才人之不缚于律者。

在中晚则声调谨严,无此疏放处,但气体稍平,却不能如此雄壮典丽耳。

”这反映了七律在刚刚成型的初期尚不严谨,而且杜甫本人当时也处于七律创作的学习阶段。

参考资料: 1、 百度百科.城西陂泛舟

捣衣

作者: 杜甫 朝代: 唐代

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

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

宁辞捣熨倦,一寄塞垣深。

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

向夕

作者: 杜甫 朝代: 唐代

畎亩孤城外,江村乱水中。

深山催短景,乔木易高风。

鹤下云汀近,鸡栖草屋同。

琴书散明烛,长夜始堪终。

风雨看舟前落花,戏为新句

作者: 杜甫 朝代: 唐代

江上人家桃树枝,春寒细雨出疏篱。

影遭碧水潜勾引, 风妒红花却倒吹。

吹花困癫傍舟楫,水光风力俱相怯。

赤憎轻薄遮入怀,珍重分明不来接。

湿久飞迟半日高, 萦沙惹草细于毛。

蜜蜂蝴蝶生情性,偷眼蜻蜓避百劳。

暮春

作者: 杜甫 朝代: 唐代

卧病拥塞在峡中,潇湘洞庭虚映空。

楚天不断四时雨, 巫峡常吹千里风。

沙上草阁柳新暗,城边野池莲欲红。

暮春鸳鹭立洲渚,挟子翻飞还一丛。

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二首

作者: 杜甫 朝代: 唐代

去岁兹辰捧御床,五更三点入鹓行。

欲知趋走伤心地, 正想氛氲满眼香。

无路从容陪语笑,有时颠倒著衣裳。

何人错忆穷愁日,愁日愁随一线长。

忆昨逍遥供奉班,去年今日侍龙颜。

麒麟不动炉烟上, 孔雀徐开扇影还。

玉几由来天北极,朱衣只在殿中间。

孤城此日堪肠断,愁对寒云雪满山。

巫山县汾州唐使君十八弟宴别,兼诸公携酒乐

作者: 杜甫 朝代: 唐代

卧病巴东久,今年强作归。

故人犹远谪,兹日倍多违。

接宴身兼杖,听歌泪满衣。

诸公不相弃,拥别惜光辉。

社日两篇

作者: 杜甫 朝代: 唐代

九农成德业,百祀发光辉。

报效神如在,馨香旧不违。

南翁巴曲醉,北雁塞声微。

尚想东方朔,诙谐割肉归。

陈平亦分肉,太史竟论功。

今日江南老,他时渭北童。

欢娱看绝塞,涕泪落秋风。

鸳鹭回金阙,谁怜病峡中。

寄高三十五书记

作者: 杜甫 朝代: 唐代

叹惜高生老,新诗日又多。

美名人不及,佳句法如何?

主将收才子,崆峒足凯歌。

闻君已朱绂,且得慰蹉跎。

寒雨朝行视园树

作者: 杜甫 朝代: 唐代

柴门杂树向千株,丹橘黄甘此地无。

江上今朝寒雨歇, 篱中秀色画屏纡。

桃蹊李径年虽故,栀子红椒艳复殊。

锁石藤稍元自落,倚天松骨见来枯。

林香出实垂将尽, 叶蒂辞枝不重苏。

爱日恩光蒙借贷,清霜杀气得忧虞。

衰颜更觅藜床坐,缓步仍须竹杖扶。

散骑未知云阁处, 啼猿僻在楚山隅。

131132133134135 共3632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