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任苏杜郑仓传

作者: 陈寿 三国志

任峻字伯达,河南中牟人也。

汉末扰乱,关东皆震。

中牟令杨原愁恐,欲弃官走。

峻说原曰:“董卓首乱,天下莫不侧目,然而未有先发者,非无其心也,势未敢耳。

明府若能唱之,必有和者。

”原曰:“为之奈何?

”峻曰:“今关东有十余县,能胜兵者不减万人,若权行河南尹事,总而用之,无不济矣。

”原从其计,以峻为主簿。

峻乃为原表行尹事,使诸县坚守,遂发兵。

会太祖起关东,入中牟界,众不知所从,峻独与同郡张奋议,举郡以归太祖......更多

魏书·任城陈萧王传

作者: 陈寿 三国志

任城威王彰,字子文。

少善射御,膂力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

数从征伐,志意慷慨。

太祖尝抑之曰:“汝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此一夫之用,保足贵也!

”课彰读《诗》、《书》,彰谓左右曰:“丈夫一为卫、霍,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何能作博士邪?

”太祖尝问诸子所好,使各言其志。

彰曰:“好为将”。

太祖曰:“为将奈何?

”对曰:“被坚执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

赏必行,罚必信。

”太祖大笑。

建安二......更多

魏书·方技传

作者: 陈寿 三国志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

一名旉。

游学徐土,兼通数经。

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

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

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

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

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

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更多

卷七

作者: 干宝 搜神记

初,汉元、成之世,先识之士有言曰:“魏年有和,当有开石于西三千余里,系五马,文曰:‘大讨曹。

’”及魏之初兴也,张掖之柳谷,有开石焉:始见于建安,形成于黄初,文备于太和,周围七寻,中高一仞,苍质素章:龙、马、鳞、鹿、凤凰、仙人之象,粲然咸着。

此一事者,魏、晋代兴之符也。

至晋泰始三年,张掖太守焦胜上言:以留郡本国图,校今石文,文字多少不同,谨具图上。

案其文有五马象:其一,有人平上帻,执戟而乘之。

其一,......更多

卷十一

作者: 干宝 搜神记

楚熊渠子夜行见寝石,以为伏虎,弯弓射之。

没金,铩羽。

下视,知其石也。

因复射之,矢摧,无迹。

汉世复有李广,为右北平太守,射虎,得石,亦如之。

刘向曰:“诚之至也,而金石为之开,况于人乎!

夫唱而不和,动而不随,中必有不全者也。

夫不降席而匡天下者,求之己也。

”楚王游于苑,白猿在焉;

王令善射者射之,矢数发,猿搏矢而笑;

乃命由基,由基抚弓,猿即抱木而号。

及六国时,更羸谓魏王曰:“臣能为虚发而下鸟。

”魏王曰:“......更多

清代·余力学文

作者: 李毓秀 弟子规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胜战计·以逸待劳

作者: 佚名 三十六计

困敌之势,不以战。

损刚益柔。

周纪·周纪三

作者: 司马光 资治通鉴

起重光赤奋若,尽昭阳大渊献,凡二十三年。

慎靓王 ◎元年辛丑,公元前三二零年 卫更贬号曰君。

◎二年壬寅,公元前三一九年 秦伐魏,取鄢。

魏惠王薨,子襄王立。

孟子入见而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吾对曰:‘定于一。

’‘孰能一之?

’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孰能与之?

’对曰:‘天下莫不与也。

王知夫苗乎?

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

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更多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作者: 佚名 黄帝内经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治病必求于本。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阳化气,阴成形。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chēn)胀。

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

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

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

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

清阳实......更多

水部·半天河

作者: 李时珍 本草纲目

释名亦称上池水。

指取自竹篱头或空树穴的水而言。

气味甘、微寒、无毒。

主治鬼疰(疰,音住,意亦同住。

鬼疰,是病人感到自己体内有“鬼”居住。

现认为是肺结核之类的疾病),扫邪气、恶毒、蛊疾(“心志惑乱之疾”,神经失常,大便时常拉出鸡肝样的血块。

现认为是“虫积”之症)等。

洗各种恶疮、疥痒,亦有效。

身上长白斑,可取树木孔中的水来洗,捣烂桂末和唾液敷上,有效。

678910 共74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