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息肉


拼音:hou

症状: 喉息肉多发生于声带,也称声带息肉。主要症状为声音嘶哑,其程度与息肉大小及部位有关,轻者仅有轻微声音改变,重者明显嘶哑,甚至发声困难。多发性息肉嘶哑程度多较重,巨大息肉可阻塞喉腔,引起呼吸困难。喉镜检查可确诊。

治疗: 早期者声带休息,类固醇激素雾化吸人或理疗,绝大部分需手术切除,二氧化碳激光可用于治疗较小的息肉。

相关信息:

妊娠期龈炎


拼音:ren

症状: 从妊娠两到3个月后开始出现症状,至8个月时达高峰。牙龈鲜红,光亮或暗紫色,高度水肿、肥大,质地松软,极易出血。分娩后随女性激素水平恢复可自动消退到妊娠前状态。

治疗: 出血严重者进行治疗,去除局部刺激因素,体积较大妨碍进食者可手术切除,尽量选择在妊娠第4-6月之间为好。

相关信息:

妊娠期龈炎的发病率约为30%-100%。

发病与妊娠期女性激素水平增高有关,口腔卫生良好者发生率较低,妊娠期妇女好发。

疙疹性口炎


拼音:ge

症状: 多发生于1-5岁儿童,病程一星期。为急性口腔粘膜疱疹,伴发热、咽痛,淋巴结肿大、压痛。涂片染色、血清抗体、免疫荧光抗原检查可助诊断。

治疗: 给予高能量、易消化、富营养的流食或软食,口服多种维生素,病重者给予解热、镇痛、消炎药,可用干扰素治疗,局部用2.5%金霉素甘油糊剂。

相关信息:

疱疹性口炎是由单纯疱疾病毒所引起,通过飞沫感染与直接接触致病。

口腔红斑


拼音:kou

症状: [诊断] 一、症状 本病以40-50岁以上患者多见。病损表现为鲜红色、天鹅绒样口腔红斑,界限清楚,自觉症状不明显或无。 二、分型 (一)均质型红斑 红斑表面光滑、柔软,多见于颊、腭等处粘膜。 (二)红白交错型红斑 在红斑中间杂有颗粒样白色角化表现,以舌腹、口底多见。 (三)颗粒型红斑 红斑表面有红色颗粒,可发生于口腔粘膜任何部位。

治疗: [治疗] 应去除口腔内一切刺激因素已确诊为本病者应行手术、激光、冷冻、放疗等除去病变,不宜保守治疗。

相关信息:

口腔红斑是一种非常严重而少见的癌前病变。

[病因] 病因不明。

来源于增殖性红斑。

面部疖


拼音:mian

症状: 疖是指一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肤的急性化脓性感染。面部疖初起时为圆形小硬结,皮肤微红,有疼痛,烧灼感,肿大呈锥形,跳痛,顶端出现白色脓头,破溃后自愈。面部皮肤尤其是唇、鼻部为好发区。

治疗: 疖肿早期患处用2%碘酸涂抹,每日3次,禁忌挤压、挑刺,有脓栓时可用消毒镊子夹出,并涂以碘酚。

相关信息: 耳根至两侧口角连线称危险三角。感染可进入颅内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或经血循环导致败血症、脓毒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涎石病


拼音:xian

症状: [诊断] 本病以中年人多见。进食时尤其是进酸性食物时腺体肿大和剧烈胀痛,停止进食后不久可渐缓解并消失,反复发作后可呈肿块,常触及硬块,并有压痛。常伴慢性炎症,导管口粘膜红肿,挤压腺体可见脓性分泌物溢出,导管可变成条索状。X线摄片检查、涎腺造影检查可确诊。

治疗: [治疗] 颌下腺导管结石而腺体正常者应行结石摘除术,颌下腺腺体结石或导管后部结石而腺体己变硬者应行颌下腺切除术。腮腺导管结石应行结石摘除术二腺体内结石则行保留面神经的腮腺浅叶切除术。

相关信息:

涎石病是涎腺导管或腺体内形成结石所引起的疾病。

以颌下腺多见,其次是腮腺。

[病因] 与涎液排出不畅而浓缩、腺体或导管内异物存留、涎腺导管壁炎症、人体无机盐代谢异常等有关。

高血压病


拼音:gao

症状: &&&症状 ***缓进型高血压 病情进展缓慢,长达10-20年以上。约半数患者多年无症状,而于体检中发现。 1.初期血压很不稳定,情绪波动、精神紧张、劳累或失眠后出现轻度高血压,在内外不良刺激消失后恢复正常。随病情发展,血压趋向持续性升高,波动幅度变小。通常收缩压和舒张压都升高,而常以舒张压升高为主,脉压差较小。有些患者可以长期收缩压正常而舒张压升高,有些患者尤其老年患者仅表现为收缩压升高,并发心肌梗死或脑溢血后,血压可降至正常或不再升高。 2.中期常有头痛、头昏、耳鸣、眼花、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心悸、失眠、焦虑和易疲劳等,以前两者最为常见。也可有反复出血,如鼻衄、眼结膜下出血、咯血及月经过多等。 3.后期由于小动脉硬化及大中动脉的粥样硬化,引起脑、心、肾等生命器官的供血不全。脑部症状有头痛、眩晕、眼花、颈强、肢体麻木和乏力等,容易并发脑出血和脑栓塞形成,眼底检查常有不同程度的视网膜动脉硬化或肉出血。心脏表现为左心室增大,在心尖部可闻收缩期杂音,主动脉瓣区第二音多亢进,主动脉瓣区可闻收缩期喷射音,舒张期泼水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高血压常见的伴发病,能引起冠心病的一系列表现,也是引起左心衰竭的主要原因。夜尿增多、蛋白尿、管型尿等肾脏受累表现,甚至发生肾功能障碍。 ***急进型高血压 以青年人居多,有的开始即为急进型,但多数为缓进型突然恶化而来。病情发展迅速,症状多严重,舒张压持续在17.3千帕以上。以视觉及肾功能急剧减退为特点。可有进行性脑脊髓表现,包括头痛、恶心、呕吐及视力障碍,进而发生抽搐及昏迷。眼视网膜动脉明显硬化、眼底出血、渗出或视乳头水肿,表现为视力模糊甚至失明。心脏肥大常有左心衰竭。肾功能损害包括显著的蛋白尿、血尿、管型尿及肾功能减退。在数月或在1-3年内出现高血压脑病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及尿毒症。 四、并发症 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短暂性缺血性发作、脑溢血、脑血栓形成,肾血管病、肾细小动脉硬化、肾功能衰竭,动脉阻塞和主动脉夹层分离等。

治疗: [治疗] 一、治疗原则 高血压病虽缺乏根治方法,但降低血压可减低脑血管病、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应注意降压速度宜缓慢,尤其老年患者;要以小剂量药物达到理想的降压效果;用药宜个体化,因人、因季节、因动态血压变化而调整剂量。 二、一般治疗 适用于各型高血压患者,包括以下方面:限钠,食盐每日6克左右,长期坚持。减轻体重,降低每日热量的摄人。适当运动如跑步、行走、游泳、太极拳等,还可用气功和其他生物行为方法,以达自我调整和自我控制的目的。 三、药物治疗 近年来降压药有很大发展,降压效果也不断提高。 (一)降压药物 目前降压药物分为利尿剂、p-受体阻滞剂、钙阻滞剂、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扩张剂五类。给药方式有单味药、小复方、复方、阶梯治疗方案等。 1.利尿剂:双氢氯噻嗪每次12.5-25毫克,每日1-2次;或氯噻酮每次25-50毫克,每日1次;或吲哒帕胺每次2.5毫克,每日1次。 2.p-受体阻滞剂:常用美托洛尔(美多心安)每次25-200毫克,每日1-2次;或阿替洛尔(氨酰心安)每次12.5-200毫克,每日1~2次;或纳多洛尔(萘羟心安)每次40-160毫克,每日1~2次。 3.钙阻滞剂:常用维拉帕米(异搏定)每次40~80毫克,每日3-4次;或维拉帕米缓释剂每次120~240毫克,每日1-2次;或地尔硫卓(硫氮酮、合心爽、恬尔心);或硝苯地平(硝苯吡啶、心痛定)每次10-20毫克,每日3次;或尼群地平每次10-20毫克,每日3次;或尼卡地平每次10-20毫克,每日3次;或苯磺酸氨氯地平(络活喜)每次5~10毫克,每日1次。 4.转换酶抑制剂:常用卡托普利(巯甲丙脯酸、开搏通)每次12.5-50毫克,每日3次;或依那普利(怡那利)每次5-10毫克,每日2-3次。或培垛普利(雅施达)每次5毫克,每日1次。 5.血管扩张剂:哌唑嗪每次1毫克。每日3次;或酚妥拉明每次25"50毫克,每日3次;或特拉唑嗪每次1毫克,每日1次。 6.小复方及复方制剂:复方降压片、复方降压胶囊、复方罗布麻片对重度及部分中度高血压不够理想,其他复方制剂如复方阿米洛利(武都力、蒙达清),每次1-2片,每日3次。还有复方卡托普利、复方依那普利、复方硝苯地平(宁泰宝)等。 (二)降压药物的选择 一般首选药物为利尿剂和p-受体阻滞剂,但需根据患者的年龄。有无合并症以及血浆肾素活性等情况综合考虑。对较年轻和或正常或高肾素型者,应用p-受体阻滞剂和转换酶抑制剂可能较好,而对老年人和/或低肾素型者则利尿剂或钙离子阻滞剂可作为首选药物。合并冠心病时个受体阻滞剂或钙离子阻滞剂是首选药物,有血脂增高、糖尿病或痛风时不宜使用利尿剂或p-受体阻滞剂。伴肾功能不全时,速尿较噻嗪类的利尿降压效果为佳,还可使用硝苯地平,但不宜使用B-受体阻滞剂。 四、高血压急症的治疗 首先应迅速使血压下降,血压急骤升高者,以静滴方法随时改变所需药物剂量。常用硝普钠每分钟10-15微克,静滴;或硝酸甘油每分钟5-10微克,静滴;或酚妥拉明每分钟0.1-0.2毫克,静滴;或硝苯地平10-20毫克,舌下含化。同时还要处理靶器官的损害和功能障碍。

相关信息: 限钠,食盐每日6克左右,长期坚持。减轻体重,降低每日热量的摄人。适当运动如跑步、行走、游泳、太极拳等,还可用气功和其他生物行为方法,以达自我调整和自我控制的目的。 [预防] 对已了解的有关发病因素如精神因素、盐摄人量、肥胖等,可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和生活方式。

高血压病又称原发性或特发性高血压,系排除一切已知原因而以高血压为主要特征,伴血管、心、脑、肾等器官病变的全身性疾病。

[病因] 高血压病的发病原因不明,但与某些因素有关。

一、遗传 父母血压均正常者,其子女患高血压的机率明显低于父母均有高血压者。

二、膳食因素 食盐摄人量与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

高盐摄人可使血压升高而低盐摄人可降压。

高钠低钾摄人......更多

急性胃炎(细菌性胃炎)


拼音:ji

症状: 由于摄人污染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物引起,常为肉食和蛋类,数小时后即可发生胃炎或胃肠炎,沙门氏菌、葡萄球菌及其毒素是常见的病原。常表现为急性胃肠炎。常有发冷、发热、腹.痛、恶心及呕吐,吐出不消化的食物,继而腹部疼痛,开始大便稍稀,以后为水样便,每日数次至十数次。重者有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胃镜下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有出血点及脓性分泌物。

治疗:治疗以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及对症治疗为主;应给予抗生素如庆大霉素每次8万U加水10毫升,每日3次,或氟哌酸每次0.3克,每日4次,口服;轻者给予口服补液盐,重症要静脉补液。

相关信息:

胃 癌


拼音:wei

症状: [诊断] 一、分期 可分为早期和进展期胃癌两种。 二、发病 虽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好发年龄集中于40-60岁。男女之比为2:1-3:1。 三、症状 早期70%·以上患者毫无症状,进展期主要表现有上腹痛与不适、食欲不振、上腹胀满等。往往进食后症状加重,制酸剂不能奏效。早期可无任何体征。中、晚期以上腹压痛最常见,十二指肠及上腹肿块,有贫血、肝肿大、腹水、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少数病人可出现反复发作性血栓性静脉炎综合征,黑棘皮病即尤其在两腋部的皮肤色素沉着,突然发生的疣状皮肤角化伴瘙痒或皮肌炎。 四、辅助检查 X线钡餐检查、纤维胃镜及活检对诊断胃癌有肯定价值。 . 五、并发症 可并发出血、幽门或贲门梗阻和穿孔。

治疗: [治疗] 一、物理治疗 早期对小胃癌可以通过内镜进行激光、高频电凝、微波等治疗方法。 二、手术治疗 早期诊断、手术治疗为根治本病的有效方法,早期胃癌根治术5年生存率可达90%-95%。 三、化学治疗 主要用于晚期进展期胃癌及作为术前、术后的配合治疗。常用的化疗方案有,MFC方案,即丝裂霉素(MMC)、5-氟脲嘧啶(5-Fu)与阿糖孢苷,是目前治疗胃癌最佳用药方案。FAMT方案,即5-氟脲嘧啶、环磷酰胺、丝裂霉素及东洋霉素。METF方案即丝裂霉素、环磷酰胺、噻替呱和东洋霉素。 四、中医中药 扶正抗癌方包括黄芪、党参、生白术、仙鹤草、生苡仁、白花蛇舌草、石英、七叶一枝花、石见穿、炙甘草,可配合应用。

相关信息: [预后] 早期胃癌发展较慢,有时长期静止;进展期胃癌如任其发展,一般从症状出现到死亡平均约4年。早期胃癌只累及粘膜层者预后佳,术后5年存活率可达95%以上;如已累及粘膜下层,常有局部淋巴结转移,预后稍差,5年存活率约80%。肿瘤以团块形式出现者切除率高,较弥散型有早期出现转移者的预后为佳。皮革状胃预后很差。如肿瘤已侵及肌层但手术时未发现有局部淋巴结转移者,5年存活率仍可达60%-70%。如已深达浆膜层并有局部淋巴结转移者则预后不佳,术后5年存活率平均仅20%。已有远处播散的病例,5年存活率为零。 [预防]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肉类,多饮乳品,少进食咸菜和腌腊食品,减少食盐摄人,食物用冰箱贮藏,有一定预防作用。对能引起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应积极治疗。每日进服维生素C可减少胃内亚硝胺的形成。普查发现早期胃癌,及时予以切除。

胃癌是指原发于胃部的恶性肿瘤。

胃癌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首位,全部恶性肿瘤的第三位。

平均年死亡率约为6/100000人。

[病因] 其发病原因可能与胃部的某些疾病、食物中的致癌物及遗传等因素有关。

亚硝酸盐为致癌物质已被公认。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乳品和蛋白质,可降低发生胃癌的危险性,但多吃霉粮、霉变食品、咸菜、烟薰及腌制鱼肉等含亚硝酸盐的食物,过多摄入食盐,可增加发生胃癌的危险性......更多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


拼音:ying

症状: [诊断] 一、发病 无急、慢性肾炎或其他肾脏病病史,病程长,易反复发作。多见于青少年。 二、症状 起病隐匿,表现轻微或无症状,无明显症状、体征,而表现为单纯性蛋白尿或单纯性血尿。 三、辅助检查 尿常规、肾功能检查、肾活检有助于诊断。

治疗: [治疗] 一、一般治疗 积极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去除慢性病灶。避免感冒和过度劳累,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二、药物治疗 ' 对有持续性蛋白尿可用雷公藤片,每次66微克,每日3次;或昆明山海棠每次3片,每日3次。肾炎康、肾炎四味片、慢肾宝等药物均可应用。尿变化较重,特别是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大于1克,并有血尿者可用强的松,每日30毫克,晨顿服。环磷酰胺每次50毫克,每日3次。蛋白尿和血尿好转后逐渐减量。

相关信息: [预后] 无症状性蛋白尿和单纯性血尿病情常时轻时重,长期迁延。绝大多数病人能长期保持肾功能正常。仅少数病人疾病转归与此不符,或逐渐自行痊愈,或蛋白尿渐多,出现水肿,转成慢性肾炎。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简称隐匿性肾炎。

[病因] 本病主要见于肾小球轻微病变、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和局灶性节段性增生性肾炎三种病理类型。

1112131415 共50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