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

黄连 释名:亦名王连、支连。气味:(根)苦、寒、无毒。 主治:1、心经实热。用黄连七一,加水一碗半,煎成一碗,饭后过一阵(食远)温服。小儿减量。  2、伏暑发热、作渴、呕吐及赤白痢。用黄连一斤,切小,加好酒二升半煮干,再焙过、研细,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一天服三次。此方名“黄龙丸”。  3、骨热黄瘦。用黄连四分,切小,加童便五大合,浸一夜,微煎三四沸,去喳,分二次服下。  4、小儿疳热(......更多

金樱子

金樱子 释名:刺梨子、山石榴、山鸡头子。气味:酸、涩、平、无毒。 主治:1、活血强身。霜后摘取金樱子果实,捣去刺,劈去核,以水淘洗后,再捣烂,放入大锅水中熬煎。用得绝火。煎至水减半时,过滤,继续熬煎成膏。每服一匙,用暖酒一碗调下。  2、补血益精。用金樱子(去刺及子,焙过)四两、缩砂二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  3、久痢不止。用罂粟壳(醋炒)、金樱子等......更多

粳 释名:气味:粳米:甘、苦、平、无毒。淅二泔:甘、寒、无毒。 主治:    粳米:  1、霍乱吐泻,烦渴欲绝。用粳米二合,研成粉,加水二碗,再研成汁,和淡竹沥一合,一次服下。  2、自汗不止。有粳米粉代扑粉,经常扑身上,有效。  3、心气痛。用粳米一升加水六升煮开六、七次服下。  4、胎动腹痛。用粳米五升、黄芪六两,加水七升煎成二升,分四次服下。  5、疔肿。用粳米粉熬黑,调蜜敷涂。  淅二泔:......更多

井泉水

井泉水 释名:井水因来源不同,可以分为几类:远从地下泉来的,水质最好;从近处江湖渗进来的,属于次等;有城市沟渠污水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  酒后热痢,洗目中翳障,除口臭,镇心安神。      附方:井水,一般是不好的。但有些地方的某些井,下通地下泉,它比地面上的江水、河水还要好。这就是井泉水。《本草纲目》列举井水的功效多种

莱菔

莱菔 释名:芦、萝卜、紫花菘、温菘、土酥。气味:温、无毒。(根)辛、甘,(叶)辛、苦。主治:1、反胃。用蜂蜜煎萝卜细细嚼咽。  2、肺痿咳血。用萝卜和羊肉或鲫鱼煮熟,频食,有效。  3、鼻血不止。用萝卜捣汁半碗,加酒少许,热服,并以汁注入鼻中。或先将酒煎开,加萝卜再煎,饮服。  4、禁口蜊。用萝卜捣汁一小碗,加蜜一碗、水一碗同煎。早服一次,午服一次,俯视晚用米汤送服阿胶丸百粒。如无萝卜,以子加水捣......更多

榔梅

榔梅 释名:气味:(实)甘、酸、平、无毒。 主治:生津止渴,清神下气,消酒。

栗 释名:气味:(实)咸、温、无毒 主治:1、腰脚无力。取风干的生栗,每晨吃十多粒,再吃猪肾煮粥,必渐转健。  2、小儿干疮。生嚼栗子敷涂。  3、小儿口疮。每日吃煮熟大栗,甚效。  4、鼻血不止。用大栗七枚,刺破,连皮烧存性,待火毒出尽,加麝香少许,研匀。每服二钱,温水送下。  5、刀斧伤。用大栗研烂敷上。  

列当

列当 释名:亦名栗当、草苁蓉、花苁蓉。气味: (根)甘、温、无毒。 主治:男子五劳七伤、阳痿等症,用列当二斤,捣烂筛净,泡酒喝。

流水

流水 释名:亦名劳水、甘烂水、扬泛水。取江水或河水二斗,置大盆中,用一个瓢,舀水高扬倒下,如此重复许多遍,直到水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      治目不得瞑(阻虚阳盛,睡不着,眼睛闭不住)。用劳水五升、高粱米一升、半夏五合,小火慢煮,煮到只剩一升水时,去滓,饮汁,每饮一小杯。一日三次。  治汗后奔豚(误服发汗药,引起小肚子胀痛,有气上冲,“如豕之奔突”,故名奔豚):    附方:茯苓一两、炙......更多

漏卢

漏卢 释名:亦名野兰、荚蒿、鬼油麻。气味:(根、苗)咸、寒、无毒。 主治:1、腹内蛔虫。用漏卢为末,每取一匙,和饼子肉汤同服。  2、小儿疳病肚胀,或常泻痢,冷热不调。用漏卢一两,研细。每服一钱,加猪肝一两或盐少许同煮熟,空心一次服完。  3、冷劳泄痢。用漏卢一两、艾叶(炒)四两,共研为末。取末一半,加醋三升同熬成膏,别把另一半药末加入,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水送下。  4、产后带下。......更多
678910 共76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