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

冬瓜 释名:名白瓜、水芝、地芝。气味:白冬瓜:甘、微寒、无毒。瓜练:甘、平、无毒。白瓜子:甘、平、无毒。 主治:      白冬瓜:  1、消渴不止。冬瓜一枚,削皮,埋湿地中一日,取出破开,饮其汁水。或将瓜烧熟,绞汁饮服亦可。  2、浮肿喘满。用大冬瓜一枚,切盖去瓤,填入赤小豆,加盖封固,晒干、埋糯糠中火煨,火尽后,取瓜切片,同豆焙干为末,加水、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煎冬瓜子汤送下。一......更多

蛤蟆

蛤蟆 释名:惊蟆气味:辛、寒、有毒。主治:        1、风热邪病。用蛤蟆(烧灰)、朱砂,等分为末,每服一钱,酒送下。一天服三次,极效。  2、瘰疬溃烂,用黑色蛤蟆一个,去肠,火焙,研为末,调油敷涂。  3、头上软疖。用蛤蟆剥皮贴患处,收毒即愈。  蝮蛇螫伤。用生蛤蟆一个,捣烂敷伤处。        

鬼臼

鬼臼 释名:九说、天说、鬼药、解毒、爵犀、马目毒公、害母草、羞天花、术律草、枸田草、独脚莲、独荷草、山荷叶、旱荷、八角盘、唐婆镜。气味:(根)辛、温、有毒。 主治:1、子死腹中(胞破不生)。用鬼臼不拘多少,研为末。每服一钱,加酒一碗,煎至八成,一次服下,死胎即出。此方名“一字神散”。非常有效。  2、发寒发热,身上长疮,古代迷信,说这是鬼怪作祟,称为“射工中人”。用鬼臼叶一把泡苦酒中,捣取汁,每服......更多

龙 释名:龙骨(按本草所称的龙骨,实为古代多种哺乳动物(包括象、犀牛、马、骆驼、羚羊等)的骨胳化石)气味:龙骨:甘、平、无毒。龙齿:涩、凉、无毒。 主治:龙骨:  1、健忘。用白龙骨、远志,等分为末,每服一匙,饭后服,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2、梦遗。用龙骨、远志,等分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三十丸,莲子汤送下。  3、暖精益阳。治方同上,但不用朱砂。每服三十丸,空心服,冷水......更多

乱发

乱发 释名:血余、人退气味:苦、微温、无毒 主治:1、鼻血不止。用乱发烧灰吹入鼻中。又方:用乱发灰一钱、人中白五分、麝香少许,共研为末,入鼻中。此方名“三奇散”。  2、肺疽吐血。用发灰残、米醋二合、开水一碗,调服。  3、诸窍出血。用头发、败棕、陈莲蓬,各烧成灰,等分和匀。每服三钱,木香汤送下。  4、小便尿血。用发灰二钱,醋汤送服。  5、血淋苦痛。用乱发烧存性,取二钱,加麝香少许,米汤送服。......更多

络石

络石 释名:石鲮、石龙藤、悬石、耐冬、云花、云丹云英、石血、云珠。气味:苦、温、无毒。 主治:1、小便白浊。用络厂、人参、茯苓各二两,龙骨(煅)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服,米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2、喉痹肿塞,喘息不通。用络石草一两,加水一升,煎成一大碗,细细饮下。  3、痈疽热痛。用络石茎叶一两,洗净晒干,皂荚刺一两,新瓦上炒黄,甘草节半两,大栝楼一个(取仁,炒香),乳香、没药各三钱。各......更多

前胡

前胡 释名:《唐韵》作湔胡。气味:苦、微寒、无毒。李时珍认为:前胡味甘辛,气微平。 主治:肺热、痰热、风头痛、反胃呕逆、小儿疳气等症。  李明珍指出:前胡,“其功长于下气,故能治痰热、喘嗽、痞膈、呕逆诸疾。气下则火降,痰亦降矣。所以有推陈致新之绩,为痰气要药。”  

石硫磺

石硫磺 释名:亦称硫磺、黄硇砂、黄牙、阳侯、将军。(“磺”原作为“黄”)。气味:酸、温、有毒。 主治:  1、腰膝寒冷无力。用硫磺半斤,放在桑枝灰五斗的淋汁中,煮三沸。假干,以大火煅后研细。另取地坑里清水(穿地约一尺二寸,投水其中,等澄清后取用)和上述的硫磺末在坩锅中熬成膏子。再加米饭揉匀做成丸子,如麻子大。每服十丸,空心服,盐汤送下。  2、脚气病。用硫磺粉三两、钟乳粉五升,加水煮沸,煎成三升。......更多

鼠妇

鼠妇 释名:鼠负、负蟠、鼠姑、鼠粘,湿生虫、地鸡,地虱。气味:气味酸、温、无毒。 主治:1、产妇尿秘。用鼠妇七个,熬过,研为末,酒送服。  2、撮口脐风。用鼠妇捣烂,绞取汁少许灌取。  3、风牙疼痛。用鼠妇、巴豆仁、胡椒各一枚,共研为末,加饭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棉裹一丸咬住,涎出吐去。有奇效。  

水萍

水萍 释名:气味:辛、寒、无毒。 主治:1、伤寒。用紫背浮萍一钱、犀角悄半钱、钩藤钩几个,共研为末。每服半钱,蜜水调下,以出汗为度。  2、消渴。喝水甚多,用浮萍捣汁服。又方:用干浮萍、栝楼根,等分为末,加入乳汁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空心服二十丸。痛三年者,服药数日可愈。  3、水肿,小便不利,用浮萍晒干,研为末。每服一匙,开水送下。一天服二次。  4、吐血。用紫背浮萍(炽)半两、黄芪(炙)二钱半......更多
678910 共76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