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孟浩然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我敬重孟先生的庄重潇洒,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少年时鄙视功名不爱官冕车马,高龄白首又归隐山林摒弃尘杂。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明月夜常常饮酒醉得非凡高雅,他不事君王迷恋花草胸怀豁达。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仰望着他?

只在此揖敬他芬芳的道德光华!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孟夫子:指孟浩然。

夫子,一般的尊称。

风流:古人以风流赞美文人,主要是指有文采,善词章,风度潇洒,不钻营苟且等。

王士源《孟浩然集序》说孟“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

灌蔬艺竹,以全高尚。

” 红颜弃轩冕(miǎn),白首卧松云。

红颜句:意谓从青年时代起就对轩冕荣华(仕宦)不感兴趣。

白首:白头,指老年。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醉月句:月下醉饮。

中圣:“中圣人”的简称,即醉酒。

曹魏时徐邈喜欢喝酒,称酒清者为圣人,酒浊者为贤人。

中:读去声,动词,“中暑”、“中毒”之“中”,此为饮清酒而醉,故曰中圣。

释源:《三国志·魏志·徐邈传》:“徐邈字景山,燕国蓟人也。

……魏国初建,为尚书郎,时科禁酒,而邈私饮至于沈醉。

校事赵达问以曹事,邈曰:‘中圣人。

’达白之太祖,太祖甚怒。

度辽将军鲜于辅进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性修慎,偶醉言耳。

’竟坐得免刑。

”说解:曹操严禁饮酒。

徐邈身为尚书郎,私自饮酒,违犯禁令。

当下属问询官署事务时,他竟说“中圣人”,意思是自己饮中了酒。

因当时人讳说酒字,把清酒叫圣人,浊酒叫贤人。

关于“酒”与“圣人”之关系,最早的记载出现于《春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传】二十二年春,臧武仲如晋,雨,过御叔。

御叔在其邑,将饮酒,曰:“焉用圣人!

我将饮酒而己,雨行,何以圣为?

”穆叔闻之曰:“不可使也,而傲使人,国之蠹也。

”令倍其赋。

后世遂以“中圣人”或“中圣”指饮酒而醉迷花:迷恋花草,此指陶醉于自然美景。

事君:侍奉皇帝。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yī)清芬。

高山:言孟品格高尚,令人敬仰。

《诗经·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徒此揖清芬:只有在此向您清高的人品致敬了。

李白出蜀后,游江陵、潇湘、庐山、金陵、扬州、姑苏等地,然后回头又到了江夏。

他专程去襄阳拜访孟浩然,不巧孟已外游,李白不无遗憾地写了这首诗,表达敬仰和遗憾之情。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二句,即透出仰慕而未能一见之意。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我敬重孟先生的庄重潇洒,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

孟夫子:指孟浩然。

夫子,一般的尊称。

风流:古人以风流赞美文人,主要是指有文采,善词章,风度潇洒,不钻营苟且等。

王士源《孟浩然集序》说孟“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

灌蔬艺竹,以全高尚。

” 红颜弃轩冕(miǎn),白首卧松云。

少年时鄙视功名不爱官冕车马,高龄白首又归隐山林摒弃尘杂。

红颜句:意谓从青年时代起就对轩冕荣华(仕宦)不感兴趣。

白首:白头,指老年。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明月夜常常饮酒醉得非凡高雅,他不事君王迷恋花草胸怀豁达。

醉月句:月下醉饮。

中圣:“中圣人”的简称,即醉酒。

曹魏时徐邈喜欢喝酒,称酒清者为圣人,酒浊者为贤人。

中:读去声,动词,“中暑”、“中毒”之“中”,此为饮清酒而醉,故曰中圣。

释源:《三国志·魏志·徐邈传》:“徐邈字景山,燕国蓟人也。

……魏国初建,为尚书郎,时科禁酒,而邈私饮至于沈醉。

校事赵达问以曹事,邈曰:‘中圣人。

’达白之太祖,太祖甚怒。

度辽将军鲜于辅进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性修慎,偶醉言耳。

’竟坐得免刑。

”说解:曹操严禁饮酒。

徐邈身为尚书郎,私自饮酒,违犯禁令。

当下属问询官署事务时,他竟说“中圣人”,意思是自己饮中了酒。

因当时人讳说酒字,把清酒叫圣人,浊酒叫贤人。

关于“酒”与“圣人”之关系,最早的记载出现于《春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传】二十二年春,臧武仲如晋,雨,过御叔。

御叔在其邑,将饮酒,曰:“焉用圣人!

我将饮酒而己,雨行,何以圣为?

”穆叔闻之曰:“不可使也,而傲使人,国之蠹也。

”令倍其赋。

后世遂以“中圣人”或“中圣”指饮酒而醉迷花:迷恋花草,此指陶醉于自然美景。

事君:侍奉皇帝。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yī)清芬。

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仰望着他?

只在此揖敬他芬芳的道德光华!

高山:言孟品格高尚,令人敬仰。

《诗经·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徒此揖清芬:只有在此向您清高的人品致敬了。

李白出蜀后,游江陵、潇湘、庐山、金陵、扬州、姑苏等地,然后回头又到了江夏。

他专程去襄阳拜访孟浩然,不巧孟已外游,李白不无遗憾地写了这首诗,表达敬仰和遗憾之情。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二句,即透出仰慕而未能一见之意。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李白的律诗,不屑为格律所拘束,而是追求古体的自然流走之势,直抒胸臆,透出一股飘逸之气。

李白与孟浩然的友谊是诗坛上的一段佳话。

二人彼此结识,固然不乏饮酒唱和、携手邀游的乐趣,但是至为重要的,则是在追求情感的和谐一致,寻求灵性飘逸的同伴和知音。

史载孟浩然曾隐鹿门山,年四十余客游京师,终以“当路无人”,还归故园。

而李白竟亦有类似的经历。

他少隐岷山,又隐徂徕山.后被玄宗召至京师,供奉翰林。

终因小人谗毁,被赐金放还。

的确,笑傲王侯,宏放飘然,邈然有超世之心,这便是两位著名诗人成为知交的根本原因。

这首诗就是二人友谊的见证。

  首先看其章法结构。

首联即点题,揭出“吾爱”二字,亲切挚恳,言由心出,一片真情掩蔽全篇,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敬爱慕之情。

“孟夫子”,点出所爱之人,扣紧题目。

孟浩然比李白长十二岁,年岁既长,襟怀磊落,生性潇洒,诗才又特出,自然令李白仰慕钦敬,所以才以“夫子”相称。

“夫子”非章句腐儒,那是作者鄙夷不耻的。

这是对孟浩然倜傥旷放生涯的赞誉,果然,下面使补充道:“风流天下闻”。

一个“爱”字是贯串全诗的抒情线索。

“风流”指浩然潇洒清远的风度人品和超然不凡的文学才华。

这一联提纲挈领,总摄全诗。

到底如何风流,就要看中间二联的笔墨了。

  中二联好似一幅高人隐逸图,勾勒出一个高卧林泉、风流自赏的诗人形象。

作者集中笔墨刻画这位儒雅悠闲的“孟夫子”形象:“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红颜”对“白首”,当是概括了孟浩然漫长的人生旅程,“轩冕”对“松云”,则象征着仕途与隐遁,象征着富贵与淡泊.前者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

一边是达官贵人的车马冠服,一边是高人隐士的松风白云,浩然宁弃仕途而取隐遁,通过这一弃一取的对比,突出了他的高风亮节。

“白首”句着一“卧”字,活画出人物风神散朗、寄情山水的高致。

如果说颔联是从纵的方面写浩然的生平,那么颈联则是在横的方面写他的隐居生活。

在皓月当空的清宵,他把酒临风,往往至于沉醉,有时则于繁花丛中,流连忘返。

颔联采取由反而正的写法,即由弃而取,颈联则自正及反,由隐居写到不事君。

纵横正反,笔姿灵活。

  中二联是在形象描写中蕴含敬爱之情,尾联则又回到了直接抒情,感情进一步升华。

浩然不慕荣利、自甘淡泊的品格已写得如此充分,在此基础上将抒情加深加浓,推向高潮,就十分自然,如水到渠成。

仰望高山的形象使敬慕之情具体化了,但这座山太巍峨了,因而有“安可仰”之叹,只能在此向他纯洁芳馨的品格拜揖。

这样写比一般地写仰望又翻进了一层,是更高意义上的崇仰,诗就在这样的赞语中结束。

  其次诗在语言上也有自然古朴的特色。

首联看似平常,但格调高古,萧散简远。

它以一种舒展的唱叹语调来表达诗人的敬慕之情,自有一种风神飘逸之致,疏朗古朴之风。

尾联也具有同样风调。

中二联不斤斤于对偶声律,对偶自然流走,全无板滞之病。

谢榛《四溟诗话》曾谓,“红颜”句与“迷花”句,“两联意颇相似”,其中运用“互体”,耐人寻味:“弃轩冕”、“卧松云”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

这样写,在自然流走之中又增加了摇曳错落之美。

诗中用典,融化自然,不见斧凿痕迹。

如“中圣”用曹魏时徐邈的故事,他喜欢喝酒,将清酒叫作圣人,浊酒叫作贤人,“中圣”就是喝醉酒之意,与“事君”构成巧妙的对偶。

“高山”一句用了《诗经·小雅·车舝》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典故,后来司马迁又在《孔子世家》中用来赞美孔子。

这里既是用典,又是形象描写,即使不知其出处,也仍能欣赏其形象与诗情之美。

而整个诗的结构采用抒情——描写——抒情的方式。

开头提出“吾爱”之意,自然地过渡到描写,揭出“可爱”之处,最后归结到“敬爱”。

依感情的自然流淌结撰成篇,所以像行云流水般舒卷自如,表现出诗人率真自然的感情。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300-302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山晚 一作:晓)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山晚 一作:晓)江边的城池好像在画中一样美丽,山色渐晚,我登上谢朓楼远眺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两条江之间,一潭湖水像一面明亮的镜子;

江上两座桥仿佛天上落下的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橘林柚林掩映在令人感到寒意的炊烟之中;

秋色苍茫,梧桐也已经显得衰老。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除了我还有谁会想着到谢朓北楼来,迎着萧飒的秋风,怀念谢先生呢?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山晚 一作:晓)江城:泛指水边的城,这里指宣城。

唐代江南地区的方言,无论大水小水都称之为“江”。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两水:指宛溪、句溪。

宛溪上有凤凰桥,句溪上有济川桥。

明镜:指拱桥桥洞和它在水中的倒影合成的圆形,像明亮的镜子一样。

双桥:指凤凰桥和济川桥,隋开皇(隋文帝年号,公元581~600年)年间所建。

彩虹:指水中的桥影。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里的炊烟。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北楼:即谢朓楼。

谢公:谢朓。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山晚 一作:晓)江边的城池好像在画中一样美丽,山色渐晚,我登上谢朓楼远眺晴空。

江城:泛指水边的城,这里指宣城。

唐代江南地区的方言,无论大水小水都称之为“江”。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两条江之间,一潭湖水像一面明亮的镜子;

江上两座桥仿佛天上落下的彩虹。

两水:指宛溪、句溪。

宛溪上有凤凰桥,句溪上有济川桥。

明镜:指拱桥桥洞和它在水中的倒影合成的圆形,像明亮的镜子一样。

双桥:指凤凰桥和济川桥,隋开皇(隋文帝年号,公元581~600年)年间所建。

彩虹:指水中的桥影。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橘林柚林掩映在令人感到寒意的炊烟之中;

秋色苍茫,梧桐也已经显得衰老。

人烟:人家里的炊烟。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除了我还有谁会想着到谢朓北楼来,迎着萧飒的秋风,怀念谢先生呢?

北楼:即谢朓楼。

谢公:谢朓。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山晚 一作:晓)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谢朓北楼是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又名谢公楼,唐代改名叠嶂楼,是宣城的登览胜地。

宣城处于山环水抱之中,陵阳山冈峦盘屈,三峰挺秀;

句溪和宛溪的溪水,萦回映带着整个城郊,“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一个晴朗的秋天的傍晚,诗人独自登上了谢公楼。

岚光山影,景色十分明净。

诗人凭高俯瞰,“江城”犹如在图画中一样。

开头两句,诗人把他登览时所见景色概括地写了出来,总摄全篇,一下子就把读者深深吸引住,一同进入诗的意境中去了。

严羽《沧浪诗话》说:“太白发句,谓之开门见山。

”指的就是这种表现手法。

  中间四句是具体的描写。

这四句诗里所塑造的艺术形象,都是从上面的一个“望”字生发出来的。

从结构的关系来说,上两句写“江城如画”,下两句写“山晚晴空”;

四句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而又是有层次的。

“两水”指句溪和宛溪。

宛溪源出峄山,在宣城的东北与句溪相会,绕城合流,所以说“夹”。

因为是秋天,溪水更加澄清,它平静地流着,波面上泛出晶莹的光。

用“明镜”来形容,用语十分恰当。

“双桥”指横跨溪水的上、下两桥。

上桥叫做凤凰桥,在城的东南泰和门外;

下桥叫做济川桥,在城东阳德门外,都是隋文帝开皇年间(581~600年)的建筑。

这两条长长的大桥架在溪上,倒影水中,诗人从高楼上远远望去,缥青的溪水,鲜红的夕阳,在明灭照射之中,桥影幻映出无限奇异的璀璨色彩。

这更像是天上的两道彩虹,而这“彩虹”的影子落入“明镜”之中去了。

这两句与诗人的另一名作《望庐山瀑布水》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相似。

两者同样是用比拟的手法来塑造形象,同样用一个“落”字把地下和天上联系起来;

然而同中有异,异曲同工:一个是以银河比拟瀑布的飞流,一个是用彩虹写夕阳明灭的波光中双桥的倒影;

一个着重在描绘其奔腾直下的气势,一个着重在显示其瑰丽变幻的色彩,两者所给予读者的美感也不一样,而诗人想象的丰富奇妙,笔致的活泼空灵,则同样十分高明。

  秋天的傍晚,原野是静寂的,山冈一带的丛林里冒出人家一缕缕的炊烟,橘柚的深碧,梧桐的微黄,呈现出一片苍寒景色,使诗人感到是秋光渐老的时候了。

当时诗人的心情是完全沉浸在他的视野里,他的观察是深刻的,细致的;

而他的描写又是毫不粘滞的。

他站得高,望得远,抓住了一刹那间的感受,用极端凝炼的形象语言,在随意点染中勾勒出一个深秋的轮廓,深深地透漏出季节和环境的气氛。

他不仅写出秋景,而且写出了秋意。

他在高度概括之中,用笔丝丝入扣。

  结尾两句,从表面看来很简单,只不过和开头二句一呼一应,点明登览的地点是在“北楼上”;

这北楼是谢朓所建的,从登临到怀古,似乎是照例的公式,因而李白就不免顺便说一句怀念古人的话罢了。

这里值得注意是“谁念”两个字。

“怀谢公”的“怀”,是李白自指,“谁念”的“念”,是指别人。

两句的意思,是慨叹诗人“临风怀谢公”的心情没有谁能够理解。

这就不是一般的怀古了。

  客中的抑郁和感伤,特别当摇落秋风的时节,诗人那寂寞的心情,读者是可以想象的。

宣城是他旧游之地,此时他又重来这里。

一到宣城,他就会怀念到谢朓,这不仅因为谢朓在宣城遗留下了像叠嶂楼这样的名胜古迹,更重要的是因为谢朓对宣城有着和诗人相同的情感。

当李白独自在谢朓楼上临风眺望的时候,面对着谢朓所吟赏的山川,缅怀他平素所仰慕的这位前代诗人,虽然古今世隔,然而他们的精神却是遥遥相接的。

这种渺茫的心情,反映了他政治上苦闷彷徨的孤独之感;

正因为政治上受到压抑,找不到出路,所以只得寄情山水,尚友古人;

他当时复杂的情怀,很难有人能理解。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更多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我本是像那个接舆楚狂人,高声唱着凤歌去嘲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手里拿一根镶绿玉的棍杖,大清早辞别著名的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攀登五岳寻仙道不畏路远,这一生就喜欢踏上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秀美的庐山挺拔在南斗旁,九叠云屏像锦绣云霞铺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湖光山影相互映照泛青光。

金阙岩前双峰矗立入云端,三叠泉如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香炉峰瀑布与它遥遥相望,重崖叠嶂耸云霄莽莽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翠云红霞与朝阳相互辉映,鸟儿也飞不过吴天广又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登高远望天地间壮观景象,大江悠悠东流去永不回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天上万里黄云变动着风色,江流波涛九道如雪山奔淌。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我喜欢为雄伟的庐山歌唱,这兴致因庐山风光而滋长。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闲时观看石镜使心神清净,谢灵运足迹早被青苔掩藏。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我要早服仙丹去掉尘世情,修炼三丹和积学道已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远远望见仙人正在彩云里,手里捧着芙蓉花朝拜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早已约好神仙在九天会面,希望迎接你一同邀游太清。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楚狂人:春秋时楚人陆通,字接舆,因不满楚昭王的政治,佯狂不仕,时人谓之“楚狂”。

凤歌笑孔丘:孔子适楚,陆通游其门而歌:“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劝孔不要做官,以免惹祸。

这里,李白以陆通自比,表现对政治的不满,而要像楚狂那样游览名山过隐居的生活。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绿玉杖:镶有绿玉的杖,传为仙人所用。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五岳: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此处泛指中国名山。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南斗:星宿名,二十八宿中的斗宿。

古天文学家认为浔阳属南斗分野(古时以地上某些地区与天某些星宿相应叫分野)。

这里指秀丽的庐山之高,突兀而出。

屏风九叠:指庐山五老峰东的九叠屏,因山丸叠如屏而得名。

影落明湖青黛(dài)光,金阙(què)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影落:指庐山倒映在明澈的鄱阳湖中。

青黛:青黑色。

金阙:阙为皇宫门外的左右望楼,金阙指黄金的门楼,这里借指庐山的石门——庐山西南有铁船峰和天池山,二山对峙,形如石门。

银河:指瀑布。

三石梁:一说在五老峰西,一说在简寂观侧,一说在开先寺(秀峰寺)旁,一说在紫霄峰上。

近有人考证,五老峰西之说不谬。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tà)嶂(zhàng)凌苍苍。

香炉:南香炉峰。

瀑布:黄岩瀑布。

回崖沓嶂:曲折的山崖,重叠的山峰。

凌:高出。

苍苍:青色的天空。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吴天:九江春秋时属吴国。

整句诗的意思:连鸟也难以飞越高峻的庐山和它辽阔的天空。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大江:长江。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黄云:昏暗的云色。

白波九道:九道河流。

古书多说长江至九江附近分为九道。

李白在此沿用旧说,并非实见九道河流。

雪山:白色的浪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kuī)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石镜:古代关于石镜有多种说法,诗中的石镜应指庐山东面的“石镜”——圆石,平滑如镜,可见人影。

清我心:清涤心中的污浊。

谢公:谢灵运。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服:服食。

还丹:道家炼丹,将丹烧成水银,积久又还成丹,故谓“还丹”。

琴心三叠:道家修炼术语,一种心神宁静的境界。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玉京:道教称元始天尊在天中心之上,名玉京山。

先期汗漫九垓(gāi)上,愿接卢敖(áo)游太清。

先期:预先约好。

汗漫:仙人名,一云造物者。

九垓:九天之外。

卢敖:战国时燕国人,周游至蒙谷山,见一古怪之士迎风而舞。

卢敖邀他同游,那人笑着说:“吾与汗漫期于九垓之外,不可久留。

”遂纵身跳入云中。

太清:太空。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我本是像那个接舆楚狂人,高声唱着凤歌去嘲笑孔丘。

楚狂人:春秋时楚人陆通,字接舆,因不满楚昭王的政治,佯狂不仕,时人谓之“楚狂”。

凤歌笑孔丘:孔子适楚,陆通游其门而歌:“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劝孔不要做官,以免惹祸。

这里,李白以陆通自比,表现对政治的不满,而要像楚狂那样游览名山过隐居的生活。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手里拿一根镶绿玉的棍杖,大清早辞别著名的黄鹤楼。

绿玉杖:镶有绿玉的杖,传为仙人所用。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攀登五岳寻仙道不畏路远,这一生就喜欢踏上名山游。

五岳: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此处泛指中国名山。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秀美的庐山挺拔在南斗旁,九叠云屏像锦绣云霞铺张。

南斗:星宿名,二十八宿中的斗宿。

古天文学家认为浔阳属南斗分野(古时以地上某些地区与天某些星宿相应叫分野)。

这里指秀丽的庐山之高,突兀而出。

屏风九叠:指庐山五老峰东的九叠屏,因山丸叠如屏而得名。

影落明湖青黛(dài)光,金阙(què)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湖光山影相互映照泛青光。

金阙岩前双峰矗立入云端,三叠泉如银河倒挂三石梁。

影落:指庐山倒映在明澈的鄱阳湖中。

青黛:青黑色。

金阙:阙为皇宫门外的左右望楼,金阙指黄金的门楼,这里借指庐山的石门——庐山西南有铁船峰和天池山,二山对峙,形如石门。

银河:指瀑布。

三石梁:一说在五老峰西,一说在简寂观侧,一说在开先寺(秀峰寺)旁,一说在紫霄峰上。

近有人考证,五老峰西之说不谬。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tà)嶂(zhàng)凌苍苍。

香炉峰瀑布与它遥遥相望,重崖叠嶂耸云霄莽莽苍苍。

香炉:南香炉峰。

瀑布:黄岩瀑布。

回崖沓嶂:曲折的山崖,重叠的山峰。

凌:高出。

苍苍:青色的天空。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翠云红霞与朝阳相互辉映,鸟儿也飞不过吴天广又长。

吴天:九江春秋时属吴国。

整句诗的意思:连鸟也难以飞越高峻的庐山和它辽阔的天空。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登高远望天地间壮观景象,大江悠悠东流去永不回还。

大江:长江。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天上万里黄云变动着风色,江流波涛九道如雪山奔淌。

黄云:昏暗的云色。

白波九道:九道河流。

古书多说长江至九江附近分为九道。

李白在此沿用旧说,并非实见九道河流。

雪山:白色的浪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我喜欢为雄伟的庐山歌唱,这兴致因庐山风光而滋长。

闲窥(kuī)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闲时观看石镜使心神清净,谢灵运足迹早被青苔掩藏。

石镜:古代关于石镜有多种说法,诗中的石镜应指庐山东面的“石镜”——圆石,平滑如镜,可见人影。

清我心:清涤心中的污浊。

谢公:谢灵运。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我要早服仙丹去掉尘世情,修炼三丹和积学道已初成。

服:服食。

还丹:道家炼丹,将丹烧成水银,积久又还成丹,故谓“还丹”。

琴心三叠:道家修炼术语,一种心神宁静的境界。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远远望见仙人正在彩云里,手里捧着芙蓉花朝拜玉京。

玉京:道教称元始天尊在天中心之上,名玉京山。

先期汗漫九垓(gāi)上,愿接卢敖(áo)游太清。

早已约好神仙在九天会面,希望迎接你一同邀游太清。

先期:预先约好。

汗漫:仙人名,一云造物者。

九垓:九天之外。

卢敖:战国时燕国人,周游至蒙谷山,见一古怪之士迎风而舞。

卢敖邀他同游,那人笑着说:“吾与汗漫期于九垓之外,不可久留。

”遂纵身跳入云中。

太清:太空。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此诗为写景名篇。

诗人以大手笔描绘了庐山雄奇壮丽的风光,可谓描写庐山的千古绝唱。

同时,此诗也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抒发了诗人寄情山水、纵情遨游、狂放不羁的情怀,表达了诗人想在名山胜景中得到寄托,在神仙境界中逍遥的愿望,流露了诗人因政治失意而避世求仙的愤世之情。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起句即用典,开宗明义表达胸襟:我本来就象楚狂接舆,高唱凤歌嘲笑孔丘。

孔子曾去楚国,游说楚王。

接舆在他车旁唱道:“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已而!

已而!

今之从政者殆而!

”(《论语​·微子》)嘲笑孔子迷于做官。

李白以楚狂自比,表示了对政治前途的失望,暗示出要象楚狂那样游诸名山去过隐居生活。

“凤歌”一典,用语精警,内容深刻,饱含身世之感。

接着诗人写他离开武昌到庐山:“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诗人以充满神话传说的色彩表述他的行程:拿着仙人所用的嵌有绿玉的手杖,于晨曦中离开黄鹤楼。

为什么到庐山来呢?

是因为“好入名山游。

”后两句诗,既可说是李白一生游踪的形象写照,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寻仙访道的隐逸之心。

  以上是第一段,可谓序曲。

然后转入第二段,诗人以浓墨重彩,正面描绘庐山和长江的雄奇风光。

先写山景鸟瞰:“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

”古人认为天上星宿指配地上州域,庐山一带正是南斗的分野。

屏风九叠,指庐山五老峰东北的九叠云屏。

三句意谓:庐山秀丽挺拔,高耸入云;

树木青翠,山花烂熳,九叠云屏像锦绣云霞般展开;

湖光山影,相互映照,烘托得分外明媚绮丽。

以上是粗绘,写出庐山的雄奇瑰丽;

下面,则是细描:“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金阙、三石梁、香炉、瀑布,都是庐山绝景。

这四句是从仰视的角度来描写:金阙岩前矗立着两座高峰,三石梁瀑布有如银河倒挂,飞泻而下,和香炉峰瀑布遥遥相对,那里峻崖环绕,峰峦重叠,上凌苍天。

接着,笔姿忽又宕起,总摄全景:“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旭日初升,满天红霞与苍翠山色相辉映;

山势峻高,连鸟也飞不到;

站在峰顶东望吴天,真是寥廓无际。

诗人用笔错综变化,迂回别致,层层写来,把山的瑰玮和秀丽,写得淋漓尽致,引人入胜。

  然后,诗人登高远眺,以如椽大笔,彩绘长江雄伟气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九道,古谓长江流至浔阳分为九条支流。

雪山,形容白波汹涌,堆叠如山。

这几句意谓:登临庐山高峰,放眼纵观,只见长江浩浩荡荡,直泻东海,一去不返;

万里黄云飘浮,天色瞬息变幻;

茫茫九派,白波汹涌奔流,浪高如雪山。

诗人豪情满怀,笔墨酣畅,将长江景色写得境界高远,气象万千。

何等雄伟,何等壮美!

大自然之美激发了大诗人的无限诗情:“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外苍苔没。

”石镜,传说在庐山东面有一圆石悬岩,明净能照人形。

谢公,南朝宋谢灵运,尝入彭蠡湖口,登庐山,有“攀崖照石镜”诗句(《谢康乐集​·入彭蠡湖口​》)。

李白经过永王璘事件的挫折后,重登庐山,不禁感慨万千。

这四句意思是:爱作庐山歌谣,诗兴因庐山而激发。

从容自得地照照石镜,心情为之清爽,谢灵运走过的地方,如今已为青苔所覆盖。

人生无常,盛事难再。

李白不禁油然产生寻仙访道思想,希望超脱现实,以求解决内心的矛盾。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还丹,道家所谓服后能“白日升天”的仙丹。

琴心三叠,指道家修炼的功夫很深,达到心和神悦的境界。

这两句表明诗人想象着自己有一天能早服仙丹,修炼升仙,以摆脱世俗之情,到那虚幻的神仙世界:“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玉京,道教谓元始天尊居处。

诗人仿佛远远望见神仙在彩云里,手拿着莲花飞向玉京。

诗人多么向往这样自由自在的世界:“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淮南子​·道应训》载,卢敖游北海,遇见一怪仙,想同他做朋友而同游,怪仙笑道:“吾与汗漫期于九垓之外,吾不可以久驻。

”“遂入云中。

”汗漫,意谓不可知,这里比喻神。

九垓,九天。

太清,最高的天空。

李白在这诗里反用其意,以怪仙自比,卢敖借指卢虚舟,邀卢共作神仙之游。

两句意谓:我李白已预先和不可知之神在九天之外约会,并愿接待卢敖共游仙境。

诗人浮想联翩,仿佛随仙人飘飘然凌空而去。

全诗戛然而止,余韵悠然。

  此诗思想内容比较复杂,既有对儒家孔子的嘲弄,也有对道家的崇信;

一面希望摆脱世情,追求神仙生活,一面又留恋现实,热爱人间风物。

诗的感情豪迈开朗,磅礴着一种震撼山岳的气概。

想象丰富,境界开阔,给人以雄奇的美感享受。

诗的韵律随诗情变化而显得跌宕多姿。

开头一段抒怀述志,用尤侯韵,自由舒展,音调平稳徐缓。

第二段描写庐山风景,转唐阳韵,音韵较前提高,昂扬而圆润。

写长江壮景则又换删山韵,音响慷慨高亢。

随后,调子陡然降低,变为入声月没韵,表达归隐求仙的闲情逸致,声音柔弱急促,和前面的高昂调子恰好构成鲜明的对比,极富抑扬顿挫之妙。

最后一段表现美丽的神仙世界,转换庚清韵,音调又升高,悠长而舒畅,余音袅袅,令人神往。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误逐世间乐,颇穷理乱情。

九十六圣君,浮云挂空名。

天地赌一掷,未能忘战争。

试涉霸王略,将期轩冕荣。

时命乃大谬,弃之海上行。

学剑翻自哂,为文竟何成。

剑非万人敌,文窃四海声。

儿戏不足道,五噫出西京。

临当欲去时,慷慨泪沾缨。

叹君倜傥才,标举冠群英。

开筵引祖帐,慰此远徂征。

鞍马若浮云,送余骠骑亭。

歌钟不尽意,白日落昆明。

十月到幽州,戈鋋若罗星。

......更多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天上宫阙,白玉京城,有十二楼阁,五座城池。

仙人为我抚顶,结受长生命符。

误逐世间乐,颇穷理乱情。

九十六圣君,浮云挂空名。

突然想来人间一游,误逐世间的环乐,以尽前缘。

人间从开始到现在已经有九十六圣君,空名挂于浮云端。

天地赌一掷,未能忘战争。

试涉霸王略,将期轩冕荣。

以天地为赌注,一掷决定命运,一直战争不停。

我曾经学习霸王战略,希望能功成名就,锦衣返乡。

时命乃大谬,弃之海上行。

学剑翻自哂,为文竟何成。

可是时运不佳,长期漂泊五湖四海。

曾经去山东学剑,没有什么结果,会写点文章,可那有什么用呢?

剑非万人敌,文窃四海声。

儿戏不足道,五噫出西京。

剑术并非万人之敌,防防身的技术,文章倒是四海闻名,罕有人匹敌。

这些都是些儿戏,微不足道,所以我象梁鸿一样看破了世界,唱着五噫歌离开西京长安。

临当欲去时,慷慨泪沾缨。

叹君倜(tì)傥才,标举冠群英。

不过在临去之时,我还是流下了慷慨激扬的泪水,打湿了我的帽上红缨。

叹君也是个倜傥之才,气质品格冠群英。

开筵引祖帐,慰此远徂征。

鞍马若浮云,送余骠骑亭。

道旁设帐为我饯行,慰籍我此次远征的艰辛。

鞍马生涯如浮云,送我送在骠骑亭。

歌钟不尽意,白日落昆明。

十月到幽州,戈鋋若罗星。

歌声钟鼓声表达不尽你的情意,白日马上就要落在昆明池中。

我曾经在某年十月到达幽州,看见安禄山的军阵兵甲灿烂如群星。

君王弃北海,扫地借长鲸。

呼吸走百川,燕然可摧倾。

君王唐玄宗放弃东北河北,整个地区都由安禄山横行无忌,犹如长鲸在海洋横行。

呼吸之间就走遍百川,燕然山也仿佛可被他摧毁。

心知不得语,却欲栖蓬瀛。

弯弧惧天狼,挟矢不敢张。

我心知我在皇上那里不得意,说也无用,只好躲入桃花源,独善一身。

想弯弧射天狼,挟着弓却不敢张开,怕祸及自己。

揽涕黄金台,呼天哭昭王。

无人贵骏骨,騄耳空腾骧。

我曾经在北京黄金台揽涕痛哭,呼天喊地:燕昭王啊你在那里啊,怎么没有人识用人才?

无人珍贵骏马之骨,天马空自腾骧,不得大用。

乐毅倘再生,于今亦奔亡。

蹉跎不得意,驱马还贵乡。

即使乐毅再生,到如今这样的形势,也只有逃命的份儿。

岁月蹉跎,不得人意,驱骑马儿来到贵乡。

逢君听弦歌,肃穆坐华堂。

百里独太古,陶然卧羲皇。

正逢你在悠闲地欣赏弦歌,肃穆地坐在华美的厅堂。

你如远古的百里之王候,陶然而卧如羲皇伏羲氏一般。

征乐昌乐馆,开筵列壶觞。

贤豪间青娥,对烛俨成行。

行乐在昌乐馆,大开酒筵,罗列壶觞。

青娥美女夹坐在贤豪之间,对着烛光俨然成双成行。

醉舞纷绮席,清歌绕飞梁。

欢娱未终朝,秩满归咸阳。

醉舞纷纷散满绮席,清歌袅袅绕飞尘梁。

欢娱完毕,你秩满(丧礼守孝期满)以后就要回归咸阳。

祖道拥万人,供帐遥相望。

一别隔千里,荣枯异炎凉。

饮宴送行的有万人之多,帐蓬遥遥相望。

这一别,我俩各隔千里,荣枯不用,炎凉各自。

炎凉几度改,九土中横溃。

汉甲连胡兵,沙尘暗云海。

炎凉几度变化,九州几乎崩溃。

唐军抗战叛军,沙尘使云海昏暗无光。

草木摇杀气,星辰无光彩。

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

连草木都摇着杀气,星辰更是无光。

白骨堆成丘山,苍生竟有何罪,遭此劫难。

函关壮帝居,国命悬哥舒。

长戟三十万,开门纳凶渠。

潼关函谷关捍卫皇帝宫殿,国命悬于哥舒翰一身。

不料长戟三十万的大军,竟然开关门投降元凶。

公卿如犬羊,忠谠醢与菹。

二圣出游豫,两京遂丘墟。

公卿官僚犹如犬羊,忠诚正直的人变为肉酱。

二圣逃离京城,两座京城变为废墟。

帝子许专征,秉旄控强楚。

节制非桓文,军师拥熊虎。

帝子永王受皇上诏命,军事管制楚地。

永王节制并非是想做春秋五霸中齐桓公与晋文公,永王的军师却拥有勇猛的将士。

人心失去就,贼势腾风雨。

惟君固房陵,诚节冠终古。

人心失去体统,贼势腾起风雨。

唯有你固守房陵郡,忠诚高节勇冠终古。

仆卧香炉顶,餐霞漱瑶泉。

门开九江转,枕下五湖连。

我那时云卧庐山香炉峰顶,学仙人餐霞漱瑶泉。

草堂门开九江流转,枕头下面五湖相连。

半夜水军来,浔阳满旌旃。

空名适自误,迫胁上楼船。

半夜永王的水军来浔阳,城里城外遍插旌旃。

我被空名自误,永王派兵迫胁我上了他的楼船。

徒赐五百金,弃之若浮烟。

辞官不受赏,翻谪夜郎天。

他曾经赐与我五百两黄金,我把黄金视为浮烟。

我辞去永王的官却不受赏,反而远谪到夜郎那样的穷山恶水的地方。

夜郎万里道,西上令人老。

扫荡六合清,仍为负霜草。

夜郎离这里万里之遥道,西去令人衰老。

海内六合,扫荡清静,我却像负霜之草。

日月无偏照,何由诉苍昊。

良牧称神明,深仁恤交道。

日月普照,并无私心,有什么办法可以诉冤给苍天听听。

你是神明的太守,深知仁心爱民。

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

顾惭祢处士,虚对鹦鹉洲。

惭愧作你的青云客,三次登上黄鹤楼。

惭愧不是祢衡处士,虚对鹦鹉洲。

樊山霸气尽,寥落天地秋。

江带峨眉雪,川横三峡流。

樊山霸气已尽,天地一派寥落秋色。

长江漂流着峨眉山的雪水和三峡的急流。

万舸此中来,连帆过扬州。

送此万里目,旷然散我愁。

万舸千舟江上往来,连帆一片过扬州。

登高极目,万里悠悠,旷然散我忧愁。

纱窗倚天开,水树绿如发。

窥日畏衔山,促酒喜得月。

纱窗倚天而开,水树翠绿如少女青发。

看太阳,怕它马上落山,举起酒杯喜得明月。

吴娃与越艳,窈窕夸铅红。

呼来上云梯,含笑出帘栊。

吴越美女艳如花,窈窕婀娜,浓装艳抹。

呼来款款轻上云梯,含笑羞羞步出帘栊。

对客小垂手,罗衣舞春风。

宾跪请休息,主人情未极。

对着客人清唱小垂手,罗衣飘摇舞春风。

跪请宾客休息,主人情还未了。

览君荆山作,江鲍堪动色。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浏览你在荆山的大作,堪与江淹鲍照的文笔媲美。

宛如出清水的芙蓉,有大自然天然去雕饰。

逸兴横素襟,无时不招寻。

朱门拥虎士,列戟何森森。

逸兴满溢平素的襟怀,无时不想到你的招寻约请。

朱门拥立虎士,兵戟罗列森森。

剪凿竹石开,萦流涨清深。

登台坐水阁,吐论多英音。

剪竹凿石,溪流清深宛然而去。

登高楼坐水阁,吐论滔滔不绝,声音清朗。

片辞贵白璧,一诺轻黄金。

谓我不愧君,青鸟明丹心。

言辞贵于白璧,一诺重于黄金。

称我不愧于你,宛如青鸟有丹心。

五色云间鹊,飞鸣天上来。

传闻赦书至,却放夜郎回。

云间五色的喜鹊,飞鸣着从天上飞来。

传闻是大赦的文书到了,却被流放夜郎去。

暖气变寒谷,炎烟生死灰。

君登凤池去,忽弃贾生才。

顿时就如没有暖气的寒谷,没有炎烟的死灰,没有希望了。

贤君你马上要登朝廷的凤凰池去了,别忘记了我这个被遗弃的贾谊,有机会推荐一下。

犬尚吠尧,匈奴笑千秋。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桀犬吠尧,古来之理,别让匈奴千秋笑话我们。

我常常在中夜失眠,唉声叹气,为这大国忧愁啊。

旌旆夹两山,黄河当中流。

连鸡不得进,饮马空夷犹。

旌旆飘飘夹两岸之山,黄河当中奔流。

群雄相互牵掣,不能一致行动,面对战场犹豫不决。

安得羿善射,一箭落旄头。

如何才有善射的后羿那样的良将,一箭射落敌军的元凶。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天上二句:道教认为天上有白玉京,昆仑山上有五城十二楼。

结发句:指年轻时接受道教长生不老之术。

误逐世间乐,颇穷理乱情。

九十六圣君,浮云挂空名。

穷理乱:研究治乱。

因避唐高宗李治讳,改“治”为“理”。

九十六圣君:指自秦始皇至唐玄宗共九十六代皇帝。

天地赌一掷,未能忘战争。

试涉霸王略,将期轩冕(miǎn)荣。

天地二句:谓这些帝王像赌博投掷一样,通过战争来争夺天下。

霸王略:称霸成王的策略。

轩冕:华美的车乘和高级官员所戴礼帽,代指高官显宦。

时命乃大谬(miù),弃之海上行。

学剑翻自哂(shěn),为文竟何成。

时命句:谓自己命运不好。

学剑四句:《史记·项羽本纪》:“项籍(项籍字羽)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项梁怒之。

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又教项藉兵法。

自哂:自我微笑。

此为李白感叹自己学武不成,转而以诗文扬名四海。

剑非万人敌,文窃四海声。

儿戏不足道,五噫(yī)出西京。

五噫句:《后汉书·梁鸿传》:“因东出关,过京师,作《五噫》之歌曰:‘陟彼北芒兮,噫!

顾瞻帝京兮,噫!

宫阙崔嵬兮,噫!

民之劬劳兮,噫!

辽辽未央兮,噫!

’肃宗闻而非之,求鸿不得。

乃异姓运期。

名燿,字侯光,与妻子居齐鲁之间。

”此处喻指自己离京而隐居。

西京,即长安。

临当欲去时,慷慨泪沾缨(yīng)。

叹君倜(tì)傥(tǎng)才,标举冠群英。

倜傥才:卓异的才能。

标举:高超。

开筵引祖帐,慰此远徂征。

鞍马若浮云,送余骠(piào)骑(qí)亭。

祖帐:在郊外设帐摆宴饯别。

骠骑亭:地址不详。

王琦谓玩诗意当在长安。

歌钟不尽意,白日落昆明。

十月到幽州,戈鋋(chán)若罗星。

昆明:池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南丰水和潏水之间。

公元前年(汉武帝元狩三年)为准备和昆明国作战训练水军以及为解决长安水源不足而开凿。

幽州:在今北京市及河北北部。

公元年(天宝元年)改为范阳郡,公元年(乾元元年)复改幽州。

李白于公元年(天宝十载)北上,年(天宝十一载)十月抵达范阳郡治所(今北京市)。

时安禄山为范阳节度使。

戈鋋句:鋋,短矛。

此处以“戈鋋”泛指兵器。

罗星,罗列如星,形容众多。

此以兵器之多说明军队严阵备战,预示安禄山即将叛乱。

君王弃北海,扫地借长鲸。

呼吸走百川,燕然可摧倾。

君王二句:谓唐玄宗将北方大片土地交给安禄山。

公元年(天宝元年),玄宗任安禄山为平卢节度使。

年(天宝三载),代裴宽为范阳节度使,仍领平卢军。

经略威武、清夷等十一军,及榆关守捉、安东都护府兵三十万余,皆归其所统。

幽、蓟、妫、檀、易、恒、定、莫、沧、营、平十一州之地皆归其所治。

公元年(天宝十载),又兼河东节度使。

二句即指此。

呼吸二句:形容安禄山气焰嚣张,如长鲸呼吸可使百川奔腾,燕然山倒塌。

燕然,山名,现名杭爱山,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

心知不得语,却欲栖蓬瀛(yíng)。

弯弧惧天狼,挟矢不敢张。

蓬灜:即蓬莱、瀛洲,传说大海中的仙山。

天狼:星名。

《史记·天官书》:“其东有大星曰狼。

”张守节正义:“狼为野将,主侵略。

”此指安禄山。

揽涕黄金台,呼天哭昭王。

无人贵骏骨,騄(lù)耳空腾骧(xiāng)。

黄金台:相传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因曾置千金延请天下之士,故名。

今北京市和徐水、满城、定县等县皆有黄金台,多系后世慕名赴会。

骏骨:千里马之骨。

典出《战国策·燕策一》:燕昭王预招天下贤士,报齐破燕之仇。

郭隗对燕昭王云:古代一君主用千金求千里马,三年不能得。

有侍臣用五百金买一千里马尸骨,君王怒曰死马何用。

侍臣说,买死马尚肯用五百金,天下人必信君王诚心求马。

千里马将不求自至。

不久,果然来了三匹千里马。

今君王诚心招贤,先从我郭隗开始,必有贤于郭隗者为大王用。

騄駬句:騄駬,骏马名,周穆王“八骏”之一。

腾骧,奔跃。

此句比喻贤人无法施展才能。

乐毅倘再生,于今亦奔亡。

蹉(cuō)跎(tuó)不得意,驱马还贵乡。

乐毅二句:《史记·乐毅列传》载:乐毅至燕,为燕昭王重用,攻下齐国七十余城,立下大功。

但昭王死后,齐国用离间计使燕惠王疑忌乐毅,燕惠王就派骑劫代乐毅为将,乐毅被迫奔赵。

贵乡:唐县名,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北。

逢君听弦歌,肃穆坐华堂。

百里独太古,陶然卧羲(xī)皇。

弦歌:用孔子弟子子游弦歌而治武城之典,喻指韦良宰当时为贵乡县令。

百里二句:《三国志·蜀志·庞统传》:“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

吴将鲁肃遗先主书曰:‘庞士元非百里才也。

’”后因以百里才指治理一县的人才。

太古,远古。

陶然,和乐安闲的样子。

羲皇,指伏羲氏。

古人想像伏羲氏时代的人无忧无虑,生活安闲。

此处赞颂贵乡县在韦良宰治理下民风淳朴,社会安定,像远古伏羲氏时代一样。

征乐昌乐馆,开筵列壶觞。

贤豪间青娥,对烛俨成行。

昌乐:县名,今河南南乐县。

贤豪:贤能勇壮之士。

俨:恭敬的样子。

醉舞纷绮席,清歌绕飞梁。

欢娱未终朝,秩(zhì)满归咸阳。

清歌句:用《列子·汤问》故事。

战国时代,韩娥到齐国去,途中缺粮,在雍门唱歌乞食,歌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比喻歌舞音乐美妙。

未终朝:极言时间之短。

秩满:指韦良宰为贵乡县令的任期已满,回长安等候调遣。

祖道拥万人,供帐遥相望。

一别隔千里,荣枯异炎凉。

祖道:践行。

供帐:践行所用之帐幕。

荣枯句:谓季节变换,草木开花衰萎,暑寒更迭,相别多年。

炎凉几度改,九土中横溃(kuì)。

汉甲连胡兵,沙尘暗云海。

九土句:指安禄山叛乱。

九土,犹九州,全国。

横溃,以水喻乱。

汉甲句:指唐军与叛军接战。

草木摇杀气,星辰无光彩。

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

函关壮帝居,国命悬哥舒。

长戟(jǐ)三十万,开门纳凶渠。

函关句:谓函谷关形势险要,使长安显得雄壮。

函谷关,古关在今河南灵宝东北,战国时秦置。

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名。

其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号称天险。

乃古时由东方入秦的重要关口。

公元前年(汉武帝元鼎三年),徙关至今河南新安县东,离故关三百里,称新函谷关。

哥舒:指哥舒翰。

《旧唐书·哥舒翰传》:“及安禄山反,上以封常清、高仙芝丧败,召翰入,拜为皇太子先锋兵马元帅。

……据贼于潼关。

”长戟二句:长戟,兵器名,此代指士卒。

凶渠,指叛军将领。

《旧唐书·哥舒翰传》:“引师出关,……军既败,翰与数百骑驰而西归,未火拔归仁执降于贼。

”二句即指哥舒翰投降安禄山之事。

公卿如犬羊,忠谠(dǎng)醢(hǎi)与菹(zū)。

二圣出游豫,两京遂丘墟。

奴犬羊:为犬羊(指安史叛军)所奴役。

忠谠句:谓忠诚敢言之士惨遭杀害。

醢与菹,即菹醢,肉酱。

此处用作动词,即被杀戮。

二圣句:指唐玄宗与肃宗逃亡在外。

游豫,游乐,逃亡的讳辞。

两京:指长安与洛阳。

帝子许专征,秉旄(máo)控强楚。

节制非桓文,军师拥熊虎。

帝子句:帝子,指永王李璘,玄宗之子。

专征,皇帝给予统兵征讨的权力。

秉旄句:秉旄,掌握军队。

旄,古时旗杆上用旄牛尾做的装饰。

《书·牧誓》:“右秉白旄以麾。

”强楚,指强盛富庶的南方。

节制二句:《荀子·议兵》:“秦之锐士,不可以当桓、文之节制。

”此处反用其意,谓永王军队非春秋时齐桓公、晋文公约束有方之师。

熊虎,喻勇猛的士兵。

《书·牧誓》:“尚桓桓,如虎如貔,如熊如罴。

”此句谓统帅无方,徒有强壮之兵。

人心失去就,贼势腾风雨。

惟君固房陵,诚节冠终古。

固房陵:坚守房陵。

房陵,即房州,公元年(天宝元年)改为房陵郡,公元年(乾元元年)复为房州。

郡治在今湖北房县。

诚节句:谓韦良宰忠诚的节操超过古人,坚守岗位,不为永王所迫。

仆卧香炉顶,餐霞漱(shù)瑶泉。

门开九江转,枕下五湖连。

香炉顶:香炉峰。

庐山北部的著名山峰。

因水气郁结峰顶,云雾弥漫如香烟缭绕,故名。

九江:古代传说,长江流至浔阳分为九道,故浔阳亦名九江,即今江西九江市,此处指长江。

五湖:此处指庐山下的湖泊。

其时李白隐居庐山屏风叠,故云。

半夜水军来,浔阳满旌(jīng)旃(zhān)。

空名适自误,迫胁上楼船。

满旌旃:形容军中旌旗之多。

徒赐五百金,弃之若浮烟。

辞官不受赏,翻谪夜郎天。

翻谪:反而被贬谪流放。

夜郎万里道,西上令人老。

扫荡六合清,仍为负霜草。

六合:古人以天地、四方为六合。

日月无偏照,何由诉苍昊。

良牧称神明,深仁恤交道。

良牧:贤明的地方长官。

指韦良宰。

恤交道:顾念好友。

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

顾惭祢(mí)处士,虚对鹦鹉洲。

一忝句:忝,谦词,辱,有愧于。

辱为青云之客,乃李白为韦太守贵宾的客套话。

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蛇山黄河矶上。

相传始建于公元年(三国吴黄武二年),历代屡毁屡建。

传说费祎登仙,每乘黄河于此憩驾,故号为黄鹤楼。

祢处士:东汉末名士祢衡。

《文选》卷十三祢衡《鹦鹉赋序》述祢衡为黄祖太子射作《鹦鹉赋》事。

樊山霸气尽,寥落天地秋。

江带峨眉雪,川横三峡流。

樊山:在今湖北鄂城县西,三国时孙权曾在此建立霸业。

樊,原作“焚”,注云:“一作樊”。

今按作“焚”误。

川横:一作“横穿”。

万舸(gě)此中来,连帆过扬州。

送此万里目,旷然散我愁。

舸:大船。

纱窗倚天开,水树绿如发。

窥日畏衔山,促酒喜得月。

吴娃与越艳,窈(yǎo)窕(tiǎo)夸铅红。

呼来上云梯,含笑出帘栊(lóng)。

吴娃二句:吴娃、越艳,指吴越美女。

窈窕,娇美的样子。

铅红,铅粉和胭脂。

帘栊:本指竹帘和窗棂,此处为偏义复词,指帘子。

对客小垂手,罗衣舞春风。

宾跪请休息,主人情未极。

小垂手:古代舞蹈中的一种垂手身段。

有大垂手、小垂手之分。

《乐府诗集》卷七六引《乐府解题》曰:“《大垂手》、《小垂手》,皆言舞而垂其手也。

” 览君荆山作,江鲍(bào)堪动色。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览君二句:荆山,在今湖北武当山东南、汉水西岸,漳水发源于此。

江、鲍,指六朝诗人江淹和鲍照。

二句谓江淹、鲍照如看到韦太守荆山之作,亦必能为之动情于色。

清水二句:钟嵘《诗品》:“谢诗如芙蓉出水。

”此处用以赞美韦良宰的作品清新自然,不假雕饰。

逸兴横素襟,无时不招寻。

朱门拥虎士,列戟(jǐ)何森森。

逸兴句:谓韦良宰平素胸襟豁达,具有超逸豪放的意兴。

朱门二句:形容郡守衙门的威势。

虎士,勇猛的卫士。

戟,古兵器名。

按唐代制度,州府以上衙门前列戟。

《新唐书·百官志》卫尉寺武器署:“凡戟,……三品及上都督、中都督、上都护、上州之门十二,下都护、中州、下州之门各十。

”森森,威严的样子。

剪凿竹石开,萦(yíng)流涨清深。

登台坐水阁,吐论多英音。

剪凿二句:写水阁景色优美,剪竹凿石,清流萦绕。

英音:英明卓越的见解。

片辞贵白璧,一诺轻黄金。

谓我不愧君,青鸟明丹心。

片辞二句:谓韦良宰重义尚信,片言只语比白璧、黄金还要贵重。

诺,允诺。

《史记·季布列传》载,汉初季布最守信用,答应别人的事一定办到。

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青鸟四句:阮籍《咏怀诗》:“谁言不可见,青鸟明我心。

”此处即用其意。

五色云间鹊,飞鸣天上来。

传闻赦(shè)书至,却放夜郎回。

五色四句: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四:“唐贞观末,南康黎景逸居于空青山,常有鹊巢其侧,每饭食以喂之。

后邻近失布者诬景逸盗之,系南康狱,月余劾不承。

欲讯之,其鹊止以狱楼,向景逸欢喜,似传语之状。

其日传有赦,官司诘其来,云路逢玄衣素衿人所说。

三日而赦至。

景逸还山,乃知玄衣素衿者,鹊之所传也。

”四句即用此事。

暖气变寒谷,炎烟生死灰。

君登凤池去,忽弃贾生才。

暖气二句:以寒谷变暖、死灰复燃喻己流放遇赦。

凤池:凤凰池。

《通典·职官志三》:“魏晋以来,中书监令掌赞诏命,记会时事,典作文书,以其地在枢近,多成宠任,是以人固其位,谓之凤凰池焉。

”此处泛指朝廷要职。

贾生;

即汉代文人贾谊,此处为诗人自比。

桀(jié)犬尚吠尧,匈奴笑千秋。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桀犬句:桀,夏朝末代君主,此处以桀犬喻叛将余兵,以尧喻唐朝皇帝。

按其时安禄山已死,其部史思明、史朝义仍在作乱。

匈奴句:《汉书·车千秋传》:“千秋无他材能学术,又无伐阅功劳,特以一言悟主,旬月取宰相封侯,世未尝有也。

后汉使者至匈奴,单于问曰:‘闻汉新拜丞相,何用得之?

’使者曰:‘以上书言事故。

’单于曰:‘苟如是,汉置丞相非用贤也,妄用一男子上书记得之矣。

’”此处喻指当时宰相苗晋卿、王玙等皆庸碌无能之辈。

旌旆(pèi)夹两山,黄河当中流。

连鸡不得进,饮马空夷犹。

旌旆二句:谓黄河西岸战争仍未平息。

两山,指黄河两岸的太华、首阳二山。

连鸡:缚在一起的鸡,喻互相牵制,行动不能一致。

《战国策·秦策一》:“诸侯不可一,尤连鸡之不能俱止于栖亦明矣。

”夷犹:犹豫不进。

安得羿善射,一箭落旄(máo)头。

羿:又称后羿,传说中夏代东夷族领袖,原为有穷氏部落首领,善于射箭。

旄头:又作“髦头”,星宿名,即昴宿。

古人认为昴宿是胡星,旄头星特别亮时,预示有胡兵入侵。

此处指安史叛军。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天上宫阙,白玉京城,有十二楼阁,五座城池。

仙人为我抚顶,结受长生命符。

天上二句:道教认为天上有白玉京,昆仑山上有五城十二楼。

结发句:指年轻时接受道教长生不老之术。

误逐世间乐,颇穷理乱情。

九十六圣君,浮云挂空名。

突然想来人间一游,误逐世间的环乐,以尽前缘。

人间从开始到现在已经有九十六圣君,空名挂于浮云端。

穷理乱:研究治乱。

因避唐高宗李治讳,改“治”为“理”。

九十六圣君:指自秦始皇至唐玄宗共九十六代皇帝。

天地赌一掷,未能忘战争。

试涉霸王略,将期轩冕(miǎn)荣。

以天地为赌注,一掷决定命运,一直战争不停。

我曾经学习霸王战略,希望能功成名就,锦衣返乡。

天地二句:谓这些帝王像赌博投掷一样,通过战争来争夺天下。

霸王略:称霸成王的策略。

轩冕:华美的车乘和高级官员所戴礼帽,代指高官显宦。

时命乃大谬(miù),弃之海上行。

学剑翻自哂(shěn),为文竟何成。

可是时运不佳,长期漂泊五湖四海。

曾经去山东学剑,没有什么结果,会写点文章,可那有什么用呢?

时命句:谓自己命运不好。

学剑四句:《史记·项羽本纪》:“项籍(项籍字羽)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项梁怒之。

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又教项藉兵法。

自哂:自我微笑。

此为李白感叹自己学武不成,转而以诗文扬名四海。

剑非万人敌,文窃四海声。

儿戏不足道,五噫(yī)出西京。

剑术并非万人之敌,防防身的技术,文章倒是四海闻名,罕有人匹敌。

这些都是些儿戏,微不足道,所以我象梁鸿一样看破了世界,唱着五噫歌离开西京长安。

五噫句:《后汉书·梁鸿传》:“因东出关,过京师,作《五噫》之歌曰:‘陟彼北芒兮,噫!

顾瞻帝京兮,噫!

宫阙崔嵬兮,噫!

民之劬劳兮,噫!

辽辽未央兮,噫!

’肃宗闻而非之,求鸿不得。

乃异姓运期。

名燿,字侯光,与妻子居齐鲁之间。

”此处喻指自己离京而隐居。

西京,即长安。

临当欲去时,慷慨泪沾缨(yīng)。

叹君倜(tì)傥(tǎng)才,标举冠群英。

不过在临去之时,我还是流下了慷慨激扬的泪水,打湿了我的帽上红缨。

叹君也是个倜傥之才,气质品格冠群英。

倜傥才:卓异的才能。

标举:高超。

开筵引祖帐,慰此远徂征。

鞍马若浮云,送余骠(piào)骑(qí)亭。

道旁设帐为我饯行,慰籍我此次远征的艰辛。

鞍马生涯如浮云,送我送在骠骑亭。

祖帐:在郊外设帐摆宴饯别。

骠骑亭:地址不详。

王琦谓玩诗意当在长安。

歌钟不尽意,白日落昆明。

十月到幽州,戈鋋(chán)若罗星。

歌声钟鼓声表达不尽你的情意,白日马上就要落在昆明池中。

我曾经在某年十月到达幽州,看见安禄山的军阵兵甲灿烂如群星。

昆明:池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南丰水和潏水之间。

公元前年(汉武帝元狩三年)为准备和昆明国作战训练水军以及为解决长安水源不足而开凿。

幽州:在今北京市及河北北部。

公元年(天宝元年)改为范阳郡,公元年(乾元元年)复改幽州。

李白于公元年(天宝十载)北上,年(天宝十一载)十月抵达范阳郡治所(今北京市)。

时安禄山为范阳节度使。

戈鋋句:鋋,短矛。

此处以“戈鋋”泛指兵器。

罗星,罗列如星,形容众多。

此以兵器之多说明军队严阵备战,预示安禄山即将叛乱。

君王弃北海,扫地借长鲸。

呼吸走百川,燕然可摧倾。

君王唐玄宗放弃东北河北,整个地区都由安禄山横行无忌,犹如长鲸在海洋横行。

呼吸之间就走遍百川,燕然山也仿佛可被他摧毁。

君王二句:谓唐玄宗将北方大片土地交给安禄山。

公元年(天宝元年),玄宗任安禄山为平卢节度使。

年(天宝三载),代裴宽为范阳节度使,仍领平卢军。

经略威武、清夷等十一军,及榆关守捉、安东都护府兵三十万余,皆归其所统。

幽、蓟、妫、檀、易、恒、定、莫、沧、营、平十一州之地皆归其所治。

公元年(天宝十载),又兼河东节度使。

二句即指此。

呼吸二句:形容安禄山气焰嚣张,如长鲸呼吸可使百川奔腾,燕然山倒塌。

燕然,山名,现名杭爱山,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

心知不得语,却欲栖蓬瀛(yíng)。

弯弧惧天狼,挟矢不敢张。

我心知我在皇上那里不得意,说也无用,只好躲入桃花源,独善一身。

想弯弧射天狼,挟着弓却不敢张开,怕祸及自己。

蓬灜:即蓬莱、瀛洲,传说大海中的仙山。

天狼:星名。

《史记·天官书》:“其东有大星曰狼。

”张守节正义:“狼为野将,主侵略。

”此指安禄山。

揽涕黄金台,呼天哭昭王。

无人贵骏骨,騄(lù)耳空腾骧(xiāng)。

我曾经在北京黄金台揽涕痛哭,呼天喊地:燕昭王啊你在那里啊,怎么没有人识用人才?

无人珍贵骏马之骨,天马空自腾骧,不得大用。

黄金台:相传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因曾置千金延请天下之士,故名。

今北京市和徐水、满城、定县等县皆有黄金台,多系后世慕名赴会。

骏骨:千里马之骨。

典出《战国策·燕策一》:燕昭王预招天下贤士,报齐破燕之仇。

郭隗对燕昭王云:古代一君主用千金求千里马,三年不能得。

有侍臣用五百金买一千里马尸骨,君王怒曰死马何用。

侍臣说,买死马尚肯用五百金,天下人必信君王诚心求马。

千里马将不求自至。

不久,果然来了三匹千里马。

今君王诚心招贤,先从我郭隗开始,必有贤于郭隗者为大王用。

騄駬句:騄駬,骏马名,周穆王“八骏”之一。

腾骧,奔跃。

此句比喻贤人无法施展才能。

乐毅倘再生,于今亦奔亡。

蹉(cuō)跎(tuó)不得意,驱马还贵乡。

即使乐毅再生,到如今这样的形势,也只有逃命的份儿。

岁月蹉跎,不得人意,驱骑马儿来到贵乡。

乐毅二句:《史记·乐毅列传》载:乐毅至燕,为燕昭王重用,攻下齐国七十余城,立下大功。

但昭王死后,齐国用离间计使燕惠王疑忌乐毅,燕惠王就派骑劫代乐毅为将,乐毅被迫奔赵。

贵乡:唐县名,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北。

逢君听弦歌,肃穆坐华堂。

百里独太古,陶然卧羲(xī)皇。

正逢你在悠闲地欣赏弦歌,肃穆地坐在华美的厅堂。

你如远古的百里之王候,陶然而卧如羲皇伏羲氏一般。

弦歌:用孔子弟子子游弦歌而治武城之典,喻指韦良宰当时为贵乡县令。

百里二句:《三国志·蜀志·庞统传》:“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

吴将鲁肃遗先主书曰:‘庞士元非百里才也。

’”后因以百里才指治理一县的人才。

太古,远古。

陶然,和乐安闲的样子。

羲皇,指伏羲氏。

古人想像伏羲氏时代的人无忧无虑,生活安闲。

此处赞颂贵乡县在韦良宰治理下民风淳朴,社会安定,像远古伏羲氏时代一样。

征乐昌乐馆,开筵列壶觞。

贤豪间青娥,对烛俨成行。

行乐在昌乐馆,大开酒筵,罗列壶觞。

青娥美女夹坐在贤豪之间,对着烛光俨然成双成行。

昌乐:县名,今河南南乐县。

贤豪:贤能勇壮之士。

俨:恭敬的样子。

醉舞纷绮席,清歌绕飞梁。

欢娱未终朝,秩(zhì)满归咸阳。

醉舞纷纷散满绮席,清歌袅袅绕飞尘梁。

欢娱完毕,你秩满(丧礼守孝期满)以后就要回归咸阳。

清歌句:用《列子·汤问》故事。

战国时代,韩娥到齐国去,途中缺粮,在雍门唱歌乞食,歌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比喻歌舞音乐美妙。

未终朝:极言时间之短。

秩满:指韦良宰为贵乡县令的任期已满,回长安等候调遣。

祖道拥万人,供帐遥相望。

一别隔千里,荣枯异炎凉。

饮宴送行的有万人之多,帐蓬遥遥相望。

这一别,我俩各隔千里,荣枯不用,炎凉各自。

祖道:践行。

供帐:践行所用之帐幕。

荣枯句:谓季节变换,草木开花衰萎,暑寒更迭,相别多年。

炎凉几度改,九土中横溃(kuì)。

汉甲连胡兵,沙尘暗云海。

炎凉几度变化,九州几乎崩溃。

唐军抗战叛军,沙尘使云海昏暗无光。

九土句:指安禄山叛乱。

九土,犹九州,全国。

横溃,以水喻乱。

汉甲句:指唐军与叛军接战。

草木摇杀气,星辰无光彩。

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

连草木都摇着杀气,星辰更是无光。

白骨堆成丘山,苍生竟有何罪,遭此劫难。

函关壮帝居,国命悬哥舒。

长戟(jǐ)三十万,开门纳凶渠。

潼关函谷关捍卫皇帝宫殿,国命悬于哥舒翰一身。

不料长戟三十万的大军,竟然开关门投降元凶。

函关句:谓函谷关形势险要,使长安显得雄壮。

函谷关,古关在今河南灵宝东北,战国时秦置。

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名。

其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号称天险。

乃古时由东方入秦的重要关口。

公元前年(汉武帝元鼎三年),徙关至今河南新安县东,离故关三百里,称新函谷关。

哥舒:指哥舒翰。

《旧唐书·哥舒翰传》:“及安禄山反,上以封常清、高仙芝丧败,召翰入,拜为皇太子先锋兵马元帅。

……据贼于潼关。

”长戟二句:长戟,兵器名,此代指士卒。

凶渠,指叛军将领。

《旧唐书·哥舒翰传》:“引师出关,……军既败,翰与数百骑驰而西归,未火拔归仁执降于贼。

”二句即指哥舒翰投降安禄山之事。

公卿如犬羊,忠谠(dǎng)醢(hǎi)与菹(zū)。

二圣出游豫,两京遂丘墟。

公卿官僚犹如犬羊,忠诚正直的人变为肉酱。

二圣逃离京城,两座京城变为废墟。

奴犬羊:为犬羊(指安史叛军)所奴役。

忠谠句:谓忠诚敢言之士惨遭杀害。

醢与菹,即菹醢,肉酱。

此处用作动词,即被杀戮。

二圣句:指唐玄宗与肃宗逃亡在外。

游豫,游乐,逃亡的讳辞。

两京:指长安与洛阳。

帝子许专征,秉旄(máo)控强楚。

节制非桓文,军师拥熊虎。

帝子永王受皇上诏命,军事管制楚地。

永王节制并非是想做春秋五霸中齐桓公与晋文公,永王的军师却拥有勇猛的将士。

帝子句:帝子,指永王李璘,玄宗之子。

专征,皇帝给予统兵征讨的权力。

秉旄句:秉旄,掌握军队。

旄,古时旗杆上用旄牛尾做的装饰。

《书·牧誓》:“右秉白旄以麾。

”强楚,指强盛富庶的南方。

节制二句:《荀子·议兵》:“秦之锐士,不可以当桓、文之节制。

”此处反用其意,谓永王军队非春秋时齐桓公、晋文公约束有方之师。

熊虎,喻勇猛的士兵。

《书·牧誓》:“尚桓桓,如虎如貔,如熊如罴。

”此句谓统帅无方,徒有强壮之兵。

人心失去就,贼势腾风雨。

惟君固房陵,诚节冠终古。

人心失去体统,贼势腾起风雨。

唯有你固守房陵郡,忠诚高节勇冠终古。

固房陵:坚守房陵。

房陵,即房州,公元年(天宝元年)改为房陵郡,公元年(乾元元年)复为房州。

郡治在今湖北房县。

诚节句:谓韦良宰忠诚的节操超过古人,坚守岗位,不为永王所迫。

仆卧香炉顶,餐霞漱(shù)瑶泉。

门开九江转,枕下五湖连。

我那时云卧庐山香炉峰顶,学仙人餐霞漱瑶泉。

草堂门开九江流转,枕头下面五湖相连。

香炉顶:香炉峰。

庐山北部的著名山峰。

因水气郁结峰顶,云雾弥漫如香烟缭绕,故名。

九江:古代传说,长江流至浔阳分为九道,故浔阳亦名九江,即今江西九江市,此处指长江。

五湖:此处指庐山下的湖泊。

其时李白隐居庐山屏风叠,故云。

半夜水军来,浔阳满旌(jīng)旃(zhān)。

空名适自误,迫胁上楼船。

半夜永王的水军来浔阳,城里城外遍插旌旃。

我被空名自误,永王派兵迫胁我上了他的楼船。

满旌旃:形容军中旌旗之多。

徒赐五百金,弃之若浮烟。

辞官不受赏,翻谪夜郎天。

他曾经赐与我五百两黄金,我把黄金视为浮烟。

我辞去永王的官却不受赏,反而远谪到夜郎那样的穷山恶水的地方。

翻谪:反而被贬谪流放。

夜郎万里道,西上令人老。

扫荡六合清,仍为负霜草。

夜郎离这里万里之遥道,西去令人衰老。

海内六合,扫荡清静,我却像负霜之草。

六合:古人以天地、四方为六合。

日月无偏照,何由诉苍昊。

良牧称神明,深仁恤交道。

日月普照,并无私心,有什么办法可以诉冤给苍天听听。

你是神明的太守,深知仁心爱民。

良牧:贤明的地方长官。

指韦良宰。

恤交道:顾念好友。

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

顾惭祢(mí)处士,虚对鹦鹉洲。

惭愧作你的青云客,三次登上黄鹤楼。

惭愧不是祢衡处士,虚对鹦鹉洲。

一忝句:忝,谦词,辱,有愧于。

辱为青云之客,乃李白为韦太守贵宾的客套话。

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蛇山黄河矶上。

相传始建于公元年(三国吴黄武二年),历代屡毁屡建。

传说费祎登仙,每乘黄河于此憩驾,故号为黄鹤楼。

祢处士:东汉末名士祢衡。

《文选》卷十三祢衡《鹦鹉赋序》述祢衡为黄祖太子射作《鹦鹉赋》事。

樊山霸气尽,寥落天地秋。

江带峨眉雪,川横三峡流。

樊山霸气已尽,天地一派寥落秋色。

长江漂流着峨眉山的雪水和三峡的急流。

樊山:在今湖北鄂城县西,三国时孙权曾在此建立霸业。

樊,原作“焚”,注云:“一作樊”。

今按作“焚”误。

川横:一作“横穿”。

万舸(gě)此中来,连帆过扬州。

送此万里目,旷然散我愁。

万舸千舟江上往来,连帆一片过扬州。

登高极目,万里悠悠,旷然散我忧愁。

舸:大船。

纱窗倚天开,水树绿如发。

窥日畏衔山,促酒喜得月。

纱窗倚天而开,水树翠绿如少女青发。

看太阳,怕它马上落山,举起酒杯喜得明月。

吴娃与越艳,窈(yǎo)窕(tiǎo)夸铅红。

呼来上云梯,含笑出帘栊(lóng)。

吴越美女艳如花,窈窕婀娜,浓装艳抹。

呼来款款轻上云梯,含笑羞羞步出帘栊。

吴娃二句:吴娃、越艳,指吴越美女。

窈窕,娇美的样子。

铅红,铅粉和胭脂。

帘栊:本指竹帘和窗棂,此处为偏义复词,指帘子。

对客小垂手,罗衣舞春风。

宾跪请休息,主人情未极。

对着客人清唱小垂手,罗衣飘摇舞春风。

跪请宾客休息,主人情还未了。

小垂手:古代舞蹈中的一种垂手身段。

有大垂手、小垂手之分。

《乐府诗集》卷七六引《乐府解题》曰:“《大垂手》、《小垂手》,皆言舞而垂其手也。

” 览君荆山作,江鲍(bào)堪动色。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浏览你在荆山的大作,堪与江淹鲍照的文笔媲美。

宛如出清水的芙蓉,有大自然天然去雕饰。

览君二句:荆山,在今湖北武当山东南、汉水西岸,漳水发源于此。

江、鲍,指六朝诗人江淹和鲍照。

二句谓江淹、鲍照如看到韦太守荆山之作,亦必能为之动情于色。

清水二句:钟嵘《诗品》:“谢诗如芙蓉出水。

”此处用以赞美韦良宰的作品清新自然,不假雕饰。

逸兴横素襟,无时不招寻。

朱门拥虎士,列戟(jǐ)何森森。

逸兴满溢平素的襟怀,无时不想到你的招寻约请。

朱门拥立虎士,兵戟罗列森森。

逸兴句:谓韦良宰平素胸襟豁达,具有超逸豪放的意兴。

朱门二句:形容郡守衙门的威势。

虎士,勇猛的卫士。

戟,古兵器名。

按唐代制度,州府以上衙门前列戟。

《新唐书·百官志》卫尉寺武器署:“凡戟,……三品及上都督、中都督、上都护、上州之门十二,下都护、中州、下州之门各十。

”森森,威严的样子。

剪凿竹石开,萦(yíng)流涨清深。

登台坐水阁,吐论多英音。

剪竹凿石,溪流清深宛然而去。

登高楼坐水阁,吐论滔滔不绝,声音清朗。

剪凿二句:写水阁景色优美,剪竹凿石,清流萦绕。

英音:英明卓越的见解。

片辞贵白璧,一诺轻黄金。

谓我不愧君,青鸟明丹心。

言辞贵于白璧,一诺重于黄金。

称我不愧于你,宛如青鸟有丹心。

片辞二句:谓韦良宰重义尚信,片言只语比白璧、黄金还要贵重。

诺,允诺。

《史记·季布列传》载,汉初季布最守信用,答应别人的事一定办到。

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青鸟四句:阮籍《咏怀诗》:“谁言不可见,青鸟明我心。

”此处即用其意。

五色云间鹊,飞鸣天上来。

传闻赦(shè)书至,却放夜郎回。

云间五色的喜鹊,飞鸣着从天上飞来。

传闻是大赦的文书到了,却被流放夜郎去。

五色四句: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四:“唐贞观末,南康黎景逸居于空青山,常有鹊巢其侧,每饭食以喂之。

后邻近失布者诬景逸盗之,系南康狱,月余劾不承。

欲讯之,其鹊止以狱楼,向景逸欢喜,似传语之状。

其日传有赦,官司诘其来,云路逢玄衣素衿人所说。

三日而赦至。

景逸还山,乃知玄衣素衿者,鹊之所传也。

”四句即用此事。

暖气变寒谷,炎烟生死灰。

君登凤池去,忽弃贾生才。

顿时就如没有暖气的寒谷,没有炎烟的死灰,没有希望了。

贤君你马上要登朝廷的凤凰池去了,别忘记了我这个被遗弃的贾谊,有机会推荐一下。

暖气二句:以寒谷变暖、死灰复燃喻己流放遇赦。

凤池:凤凰池。

《通典·职官志三》:“魏晋以来,中书监令掌赞诏命,记会时事,典作文书,以其地在枢近,多成宠任,是以人固其位,谓之凤凰池焉。

”此处泛指朝廷要职。

贾生;

即汉代文人贾谊,此处为诗人自比。

桀(jié)犬尚吠尧,匈奴笑千秋。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桀犬吠尧,古来之理,别让匈奴千秋笑话我们。

我常常在中夜失眠,唉声叹气,为这大国忧愁啊。

桀犬句:桀,夏朝末代君主,此处以桀犬喻叛将余兵,以尧喻唐朝皇帝。

按其时安禄山已死,其部史思明、史朝义仍在作乱。

匈奴句:《汉书·车千秋传》:“千秋无他材能学术,又无伐阅功劳,特以一言悟主,旬月取宰相封侯,世未尝有也。

后汉使者至匈奴,单于问曰:‘闻汉新拜丞相,何用得之?

’使者曰:‘以上书言事故。

’单于曰:‘苟如是,汉置丞相非用贤也,妄用一男子上书记得之矣。

’”此处喻指当时宰相苗晋卿、王玙等皆庸碌无能之辈。

旌旆(pèi)夹两山,黄河当中流。

连鸡不得进,饮马空夷犹。

旌旆飘飘夹两岸之山,黄河当中奔流。

群雄相互牵掣,不能一致行动,面对战场犹豫不决。

旌旆二句:谓黄河西岸战争仍未平息。

两山,指黄河两岸的太华、首阳二山。

连鸡:缚在一起的鸡,喻互相牵制,行动不能一致。

《战国策·秦策一》:“诸侯不可一,尤连鸡之不能俱止于栖亦明矣。

”夷犹:犹豫不进。

安得羿善射,一箭落旄(máo)头。

如何才有善射的后羿那样的良将,一箭射落敌军的元凶。

羿:又称后羿,传说中夏代东夷族领袖,原为有穷氏部落首领,善于射箭。

旄头:又作“髦头”,星宿名,即昴宿。

古人认为昴宿是胡星,旄头星特别亮时,预示有胡兵入侵。

此处指安史叛军。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误逐世间乐,颇穷理乱情。

九十六圣君,浮云挂空名。

天地赌一掷,未能忘战争。

试涉霸王略,将期轩冕荣。

时命乃大谬,弃之海上行。

学剑翻自哂,为文竟何成。

剑非万人敌,文窃四海声。

儿戏不足道,五噫出西京。

临当欲去时,慷慨泪沾缨。

叹君倜傥才,标举冠群英。

开筵引祖帐,慰此远徂征。

鞍马若浮云,送余骠骑亭。

歌钟不尽意,白日落昆明。

十月到幽州,戈鋋若罗星。

君王弃北海,扫地借长鲸。

呼吸走百川,燕然可摧倾。

心知不得语,却欲栖蓬瀛。

弯弧惧天狼,挟矢不敢张。

揽涕黄金台,呼天哭昭王。

无人贵骏骨,騄耳空腾骧。

乐毅倘再生,于今亦奔亡。

蹉跎不得意,驱马还贵乡。

逢君听弦歌,肃穆坐华堂。

百里独太古,陶然卧羲皇。

征乐昌乐馆,开筵列壶觞。

贤豪间青娥,对烛俨成行。

醉舞纷绮席,清歌绕飞梁。

欢娱未终朝,秩满归咸阳。

祖道拥万人,供帐遥相望。

一别隔千里,荣枯异炎凉。

炎凉几度改,九土中横溃。

汉甲连胡兵,沙尘暗云海。

草木摇杀气,星辰无光彩。

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

函关壮帝居,国命悬哥舒。

长戟三十万,开门纳凶渠。

公卿如犬羊,忠谠醢与菹。

二圣出游豫,两京遂丘墟。

帝子许专征,秉旄控强楚。

节制非桓文,军师拥熊虎。

人心失去就,贼势腾风雨。

惟君固房陵,诚节冠终古。

仆卧香炉顶,餐霞漱瑶泉。

门开九江转,枕下五湖连。

半夜水军来,浔阳满旌旃。

空名适自误,迫胁上楼船。

徒赐五百金,弃之若浮烟。

辞官不受赏,翻谪夜郎天。

夜郎万里道,西上令人老。

扫荡六合清,仍为负霜草。

日月无偏照,何由诉苍昊。

良牧称神明,深仁恤交道。

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

顾惭祢处士,虚对鹦鹉洲。

樊山霸气尽,寥落天地秋。

江带峨眉雪,川横三峡流。

万舸此中来,连帆过扬州。

送此万里目,旷然散我愁。

纱窗倚天开,水树绿如发。

窥日畏衔山,促酒喜得月。

吴娃与越艳,窈窕夸铅红。

呼来上云梯,含笑出帘栊。

对客小垂手,罗衣舞春风。

宾跪请休息,主人情未极。

览君荆山作,江鲍堪动色。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逸兴横素襟,无时不招寻。

朱门拥虎士,列戟何森森。

剪凿竹石开,萦流涨清深。

登台坐水阁,吐论多英音。

片辞贵白璧,一诺轻黄金。

谓我不愧君,青鸟明丹心。

五色云间鹊,飞鸣天上来。

传闻赦书至,却放夜郎回。

暖气变寒谷,炎烟生死灰。

君登凤池去,忽弃贾生才。

桀犬尚吠尧,匈奴笑千秋。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旌旆夹两山,黄河当中流。

连鸡不得进,饮马空夷犹。

安得羿善射,一箭落旄头。

  此诗是李白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滞留江夏时所作的一首自传体长诗(按此诗作年,王谱、詹谱、王增谱、安谱、郁本、安本作公元759年,黄谱、裴谱作公元760年)。

诗人因受永王之败的牵连,被流放至夜郎,中途获上赦宥。

此诗是在他被赦免后所作。

在这个时候与韦良宰这样一个老朋友相见,李白的感慨当然是很深的。

其中最强烈的莫过于他已由旧日的御前歌手沦为一个流犯,而对方已由一介平凡的知县成为名镇一方的主座了。

其中一个首要缘由就是韦良宰在骚动变乱中作出了与李白不同的选择。

面对老友,李白除了叙及他们的交往始末,着意向他诉说了本身的不幸与委屈,还告诉老朋友骚动变乱前自己北上幽州就是为了探察安禄山的虚实。

这如同下面诠释入永王幕的缘故一样,也是为了消除老朋友的误会,表明自身在政治态度上的清白。

  这是诗人写的最长一首抒情诗,诗人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同韦良宰的交往为中心,尽情抒发了自己的政治感慨。

其中如“十月到幽州”之句所产生的岐义,作为一个大诗人,他不可能感觉不到这一点。

对于此只能作一种解释,这是诗人在事后有意造出的一种恍惚语境。

他知道这首诗不只是写给这一个老朋友看的,他是有意向世人明示自己在乱世中的态度与先见之明。

  此诗流传最广的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两句。

其意思是,像那刚出清水的芙蓉花,质朴明媚,毫无雕琢装饰,喻指文学作品要像芙蓉出水那样自然清新。

雕饰:指文章雕琢。

这两句诗赞美韦太守的文章自然清新,也表示了李白自己对诗歌的见解,主张纯美自然——这是李白推崇追求的文章风格,反对装饰雕琢。

李白自己的作品也正是如此,后人经常引用这两句评价李白的作品。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九日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

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

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

今天云彩飘飘,景色迥然,流水更绿,青山更明亮。

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我手携一壶流霞酒,采撷一朵黄菊花,欣赏这菊花凌霜不凋的品行。

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

这里山石偏僻,松树古远,快乐的管弦乐随风飘洒。

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

酒杯当明镜照耀我欢乐容颜,独自一个人喝酒,自得其乐。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望着山月独自起舞高歌,任帽儿被舞风吹落,却不知道让我怀念的朋友都在哪里。

参考资料: 1、 邵愈强,王友乾.中国节令诗歌选:学林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59页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

云景好:景物好。

携壶酌(zhuó)流霞,搴(qiān)菊泛寒荣。

流霞:美酒名。

搴菊:采取菊花。

寒荣:寒冷天气开放的菊花,指菊花。

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

窥觞(shāng)照欢颜,独笑还自倾。

觞:古时的酒杯。

落帽:典出《晋书》,据载:大司马桓温曾和他的参军孟嘉登高于龙山,孟嘉醉后,风吹落帽,自己却没有发觉,此举在讲究风度的魏晋时期,有伤大雅,孙盛作文嘲笑,孟嘉即兴作答:“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文辞优美,语惊四座。

后人以此典比喻文人不拘小节,风度潇洒之态。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空:徒然。

友生:朋友。

参考资料: 1、 邵愈强,王友乾.中国节令诗歌选:学林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59页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

今天云彩飘飘,景色迥然,流水更绿,青山更明亮。

云景好:景物好。

携壶酌(zhuó)流霞,搴(qiān)菊泛寒荣。

我手携一壶流霞酒,采撷一朵黄菊花,欣赏这菊花凌霜不凋的品行。

流霞:美酒名。

搴菊:采取菊花。

寒荣:寒冷天气开放的菊花,指菊花。

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

这里山石偏僻,松树古远,快乐的管弦乐随风飘洒。

窥觞(shāng)照欢颜,独笑还自倾。

酒杯当明镜照耀我欢乐容颜,独自一个人喝酒,自得其乐。

觞:古时的酒杯。

落帽:典出《晋书》,据载:大司马桓温曾和他的参军孟嘉登高于龙山,孟嘉醉后,风吹落帽,自己却没有发觉,此举在讲究风度的魏晋时期,有伤大雅,孙盛作文嘲笑,孟嘉即兴作答:“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文辞优美,语惊四座。

后人以此典比喻文人不拘小节,风度潇洒之态。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望着山月独自起舞高歌,任帽儿被舞风吹落,却不知道让我怀念的朋友都在哪里。

空:徒然。

友生:朋友。

参考资料: 1、 邵愈强,王友乾.中国节令诗歌选:学林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59页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

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

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一二句写秋高气爽,开篇写令人赏心悦目的秋景。

秋日的天空,辽阔高远,一碧如洗,朵朵白云在蓝天中飘浮,它们时而分开,时而连成一片,时而像一团团的棉球,时而又像是翻卷的波涛,变幻不定,千姿百态;

秋日的大地,明丽清爽。

只见层叠的山峰松柏参天,波平浪静的江水涌流不息,水光与山色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三四句写饮菊花酒,在这天高气爽的秋天里,又逢重阳佳节,诗人携壶登山,开怀畅饮,而且边饮酒边赏菊。

“泛寒荣”,一方面表现了秋菊的姿色,另一方面有诗人怀才不遇的伤感。

  “地远松石古”四句,生动地刻画了诗人赏秋时的见闻和感受。

在山高林密的大山深处,松柏葱茏,怪石嶙峋,阵阵微风吹来,响起松涛清越高雅的音韵,有如弦管齐鸣奏出的悦耳的乐声。

佳节美景令诗人陶醉,禁不住举杯照欢颜,杯中映出自身的笑容。

“还自倾”三字表现了诗人悠然自乐,兴趣盎然的神态。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尾句由写景转为抒情。

诗人独自一人饮酒赏秋,眼前的景色虽然美不胜收,可是孑然一身的孤独感无法排解,因而酩酊大醉,以至“落帽”,狂放高歌中充满了思念故交之情。

  诗人独自一人重阳登高,通过对自己所见和所感的描写,表达了了自己在政治上遭挫折多年、怀才不遇的感慨,最后高歌独酌,抒发怡情自然的旷迭的襟怀。

参考资料: 1、 邵愈强,王友乾.中国节令诗歌选:学林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59页 2、 李月辉.名画唐诗佳句欣赏: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2年01月:第791页

子夜吴歌·夏歌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镜湖之大有三百余里,到处都开满了欲放的苛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西施五月曾在此采莲,引得来观看的人挤满了若耶溪。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西施回家不到一个月,便被选进了宫中。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镜湖三百里,菡(hàn)萏(dàn)发荷花。

镜湖:一名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县东南。

菡萏:荷花的别称。

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即花苞。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ài)若耶。

若耶: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境内。

溪旁旧有浣纱石古迹,相传西施浣纱于此,故又名“浣纱溪”。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回舟不待月:指西施离去之速,就在回舟的时候,月亮尚未出来,就被带邀而去了。

这是夸饰的修辞手法。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镜湖三百里,菡(hàn)萏(dàn)发荷花。

镜湖之大有三百余里,到处都开满了欲放的苛花。

镜湖:一名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县东南。

菡萏:荷花的别称。

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即花苞。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ài)若耶。

西施五月曾在此采莲,引得来观看的人挤满了若耶溪。

若耶: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境内。

溪旁旧有浣纱石古迹,相传西施浣纱于此,故又名“浣纱溪”。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西施回家不到一个月,便被选进了宫中。

回舟不待月:指西施离去之速,就在回舟的时候,月亮尚未出来,就被带邀而去了。

这是夸饰的修辞手法。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这首诗以写景起端:“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广阔三百里的镜湖,在含着花苞的荷花吐发的时候,西施泛舟出现了,成为采莲人,但是她的艳丽和美名引起了轰动,“人看隘若耶”,人人争餐秀色,使宽阔的若耶溪变得狭隘了,这一“隘”字传神,那种人潮汹涌、人舟填溪满岸的热闹场面,犹如呈现在读者眼前,将王维的“艳色天下重”的虚写,变成了轰动当地的如实描绘。

这里又戛然而止,不再在西施身上着墨,而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让读者以合理的想象来补足:勾践早已确定使用美人计来对付吴国,而西施的美艳倾倒众生,轰动当地,那么越国的君臣也不用去费力探访了,有了这位不二的美女人选之后,才“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较之王维的“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语异而意同,王维的诗多了一重曲折,略去了勾践君臣实施美人计的过程;

李白的诗实施了“截割”,割去了选作吴宫妃子的结果,同样地表现了“艳色天下重”的意义。

这种截割,多了一些含蓄和暗示:既然是“归向越王家”,勾践同样也能留下这个美人,但他在“报吴”、“复仇”的目标下克制住了;

而西施的入吴,却成为亡吴的原因之一。

这等于是提醒读者:“到底是因为吴王夫差好色之过,还是由于西施成了亡吴的关键?

如果西施是灭亡吴国的关键,那么越国在后来的灭亡又是因为什么?

”李白没有对后续的发展着墨,并不是他写不出,而是他有意不写。

这样做,同样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西施采莲,在若耶溪里,不但有传说,而且合情理;

至于泛舟三百镜湖之中,则是作者的想象了。

但这一想象却有更改事实之嫌,因为如果是借镜湖湖水的清澈来表现西施“自鉴其美”,或者是借三百里的水程来表现拜倒西施的人的众多,那么下句“人看隘若耶”就显得多余了,这可能是李白百密一疏的笔误。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露浓 一作:雨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露浓 一作:雨浓)隐隐的犬吠声夹杂在淙淙的流水声中,桃花带着几点露珠。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树林深处,常见到麋鹿出没。

正午时来到溪边却听不见山寺的钟声。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绿色的野竹划破了青色的云气,白色的瀑布高挂在碧绿的山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没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我不由自主地靠着几株古松犯愁。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犬吠(fèi)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露浓 一作:雨浓)吠:狗叫。

带露浓:挂满了露珠。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树深:树丛深处。

野竹分青霭(ǎi),飞泉挂碧峰。

青霭:青色的云气。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倚:靠。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犬吠(fèi)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露浓 一作:雨浓)隐隐的犬吠声夹杂在淙淙的流水声中,桃花带着几点露珠。

吠:狗叫。

带露浓:挂满了露珠。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树林深处,常见到麋鹿出没。

正午时来到溪边却听不见山寺的钟声。

树深:树丛深处。

野竹分青霭(ǎi),飞泉挂碧峰。

绿色的野竹划破了青色的云气,白色的瀑布高挂在碧绿的山峰。

青霭:青色的云气。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没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我不由自主地靠着几株古松犯愁。

倚:靠。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露浓 一作:雨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此诗是李白二十岁以前的作品,风格清丽,充满着年轻人的朝气与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

  全诗八句,前六句写往“访”,重在写景,景色优美;

末两句写“不遇”,重在抒情,情致婉转。

  首联两句展现出一派桃源景象。

首句写所闻,泉水淙淙,犬吠隐隐;

次句写所见,桃花带露,浓艳耀目。

诗人正是缘溪而行,穿林进山的。

这是入山的第一程,宜人景色,使人留连忘返,且让人联想到道士居住此中,如处世外桃源,超尘拔俗。

第二句中“带露浓”三字,除了为桃花增色外,还点出了入山的时间是在早晨,与下一联中的“溪午”相映照。

  颔联“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是诗人进山的第二程。

诗人在林间小道上行进,常常见到出没的麋鹿;

林深路长,来到溪边时,已是正午,是道院该打钟的时候了,却听不到钟声。

这两句极写山中之幽静,暗示道士已经外出。

鹿性喜静,常在林木深处活动。

既然“时见鹿”,可见其幽静。

正午时分,钟声杳然,唯有溪声清晰可闻,这就更显出周围的宁静。

环境清幽,原是方外本色,与首联所写的桃源景象正好衔接。

这两句景语又含蓄地叙事:以“时见鹿”反衬不见人;

以“不闻钟”暗示道院无人。

“不闻钟”与题中“不遇”遥相呼应。

  颈联“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是诗人进山的第三程。

从上一联“不闻钟”,可以想见诗人距离道院尚有一段距离。

这一联写来到道院前所见的情景—道士不在,唯见融入青苍山色的绿竹与挂上碧峰的飞瀑而已。

诗人用笔巧妙而又细腻:“野竹”句用一个“分”字,描画野竹青霭两种近似的色调汇成一片绿色;

“飞泉”句用一个“挂”字,显示白色飞泉与青碧山峰相映成趣。

由于道士不在,诗人百无聊赖,才游目四顾,细细品味起眼前的景色来。

所以,这两句写景,既可以看出道院这一片净土的淡泊与高洁,又可以体味到诗人造访不遇爽然若失的情怀。

  尾联两句“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诗人通过问讯的方式,从侧面写出“不遇”的事实,又以倚松再三的动作寄写“不遇”的惆怅,用笔略带迂回,感情亦随势流转,久久不绝。

这其中的苦思、探索,更能给人启示,也更能让人深刻理解诗人的其他诗作。

  此作的构思并不复杂,它写诗人的所闻所见,都是为了突出访道士不遇的主题。

全诗辞句平易自然,纯用白描,景美情深。

当然,并不是说李白这首诗已经写得尽善尽美了。

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后期比较成熟的诗作,都写得十分洒脱、酣畅、飘逸、雄浑,字里行间,充满着一股豪气。

而他这首诗,在这方面的特点还不够明显,还不够浓郁。

这说明此作还带有他早期作品的痕迹。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行路难·其三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

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讵可闻?

上蔡苍鹰何足道?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不要学许由用颍水洗耳,不要学伯夷和叔齐隐居收养采薇而食。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在世上活着贵在韬光养晦,为什么要隐居清高自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我看自古以来的贤达之人,功绩告成之后不自行隐退都死于非命。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伍子胥被吴王弃于吴江之上,屈原最终抱石自沉汨罗江中。

陆机雄才岂自保?

李斯税驾苦不早。

陆机如此雄才大略也无法自保,李斯以自己悲惨的结局为苦。

华亭鹤唳讵可闻?

上蔡苍鹰何足道?

(陆机)是否还能听见华亭的别墅间的鹤唳?

(李斯)是否还能在上蔡东门牵鹰打猎?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你不知道吴中的张翰是个旷达之人,因见秋风起而想起江东故都。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生时有一杯酒就应尽情欢乐,何须在意身后千年的虚名?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有耳莫洗颍(yǐng)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jué)。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yǔn)身。

子胥(xū)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

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lì)讵可闻?

上蔡苍鹰何足道?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有耳莫洗颍(yǐng)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jué)。

不要学许由用颍水洗耳,不要学伯夷和叔齐隐居收养采薇而食。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在世上活着贵在韬光养晦,为什么要隐居清高自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yǔn)身。

我看自古以来的贤达之人,功绩告成之后不自行隐退都死于非命。

子胥(xū)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伍子胥被吴王弃于吴江之上,屈原最终抱石自沉汨罗江中。

陆机雄才岂自保?

李斯税驾苦不早。

陆机如此雄才大略也无法自保,李斯以自己悲惨的结局为苦。

华亭鹤唳(lì)讵可闻?

上蔡苍鹰何足道?

(陆机)是否还能听见华亭的别墅间的鹤唳?

(李斯)是否还能在上蔡东门牵鹰打猎?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你不知道吴中的张翰是个旷达之人,因见秋风起而想起江东故都。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生时有一杯酒就应尽情欢乐,何须在意身后千年的虚名?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

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讵可闻?

上蔡苍鹰何足道?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前四句言人生须含光混世,不务虚名。

中八句列举功成不退而殒身者,以为求功恋位者诫。

最后赞成张翰唯求适意的人生态度。

一篇之意三层而两折。

言虚名无益,是不否定事功之意。

而功成则须及时退身,一为避祸,二求适意自由。

这是李白人生哲学的基调。

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

’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

’时人贵其旷达。

”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清平调·其二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贵妃真是一枝带露牡丹,艳丽凝香,楚王神女巫山相会,枉然悲伤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请问汉宫得宠妃嫔,谁能和她相像?

可爱无比的赵飞燕,还得依仗新妆!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飞燕:赵飞燕,西汉皇后妆:修饰打扮。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贵妃真是一枝带露牡丹,艳丽凝香,楚王神女巫山相会,枉然悲伤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请问汉宫得宠妃嫔,谁能和她相像?

可爱无比的赵飞燕,还得依仗新妆!

飞燕:赵飞燕,西汉皇后妆:修饰打扮。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这一首,写贵妃的受宠幸。

首句写花受香露,衬托贵妃君王宠幸;

二句写楚王遇神女的虚妄,衬托贵妃之沐实惠;

三、四句写赵飞燕堪称绝代佳人,却靠新妆专宠,衬托贵妃的天然国色。

诗人用抑扬法,抑神女与飞燕,以扬杨贵妃的花容月貌。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长相思·其二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欲素 一作:如素)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断肠,归来看取明镜前。

(断肠 一作:肠断)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欲素 一作:如素)夕阳西下暮色朦胧,花蕊笼罩轻烟,月华如练,我思念着情郎终夜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柱上雕饰凤凰的赵瑟,我刚刚停奏,心想再弹奏蜀琴,又怕触动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这饱含情意的曲调,可惜无人传递,但愿它随着春风,送到遥远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忆情郎呵、情郎他迢迢隔在天那边,当年递送秋波的双眼,而今成了流泪的源泉。

不信妾断肠,归来看取明镜前。

(断肠 一作:肠断) 您若不信贱妾怀思肝肠欲断,请归来看看明镜前我的容颜!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欲素 一作:如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yuān)鸯(yāng)弦。

赵瑟:相传古代赵国的人善弹瑟。

瑟:弦乐器。

凤凰柱:或是瑟柱上雕饰凤凰形状。

蜀琴句:旧注谓蜀琴与司马相如琴挑故事有关。

按:鲍照有“蜀琴抽白雪”句。

白居易也有“蜀琴安膝上,《周易》在床头”句。

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王琦注云:“蜀中桐木宜为乐器,故曰蜀桐。

”蜀桐实即蜀琴。

似古人诗中常以蜀琴喻佳琴,恐与司马相如、卓文君事无关。

鸳鸯弦也只是为了强对凤凰柱。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tiáo)迢隔青天,昔日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断肠,归来看取明镜前。

(断肠 一作:肠断)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欲素 一作:如素)夕阳西下暮色朦胧,花蕊笼罩轻烟,月华如练,我思念着情郎终夜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yuān)鸯(yāng)弦。

柱上雕饰凤凰的赵瑟,我刚刚停奏,心想再弹奏蜀琴,又怕触动鸳鸯弦。

赵瑟:相传古代赵国的人善弹瑟。

瑟:弦乐器。

凤凰柱:或是瑟柱上雕饰凤凰形状。

蜀琴句:旧注谓蜀琴与司马相如琴挑故事有关。

按:鲍照有“蜀琴抽白雪”句。

白居易也有“蜀琴安膝上,《周易》在床头”句。

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王琦注云:“蜀中桐木宜为乐器,故曰蜀桐。

”蜀桐实即蜀琴。

似古人诗中常以蜀琴喻佳琴,恐与司马相如、卓文君事无关。

鸳鸯弦也只是为了强对凤凰柱。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这饱含情意的曲调,可惜无人传递,但愿它随着春风,送到遥远的燕然。

忆君迢(tiáo)迢隔青天,昔日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忆情郎呵、情郎他迢迢隔在天那边,当年递送秋波的双眼,而今成了流泪的源泉。

不信妾断肠,归来看取明镜前。

(断肠 一作:肠断) 您若不信贱妾怀思肝肠欲断,请归来看看明镜前我的容颜!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欲素 一作:如素)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断肠,归来看取明镜前。

(断肠 一作:肠断)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一句,季节、时间、环境、情绪全出来了。

春日的一个黄昏,日色将尽,夜幕降临,花辨上也似乎含着缕缕烟雾,女主人在干什么呢?

月亮已经升起来了,明如镜、皎如绢,一种淡淡的愁绪让她开始感到闷倦,难以安眠。

这样一烘托,一幅温婉细腻的场景率先浮现在了读者面前。

  紧接着一副工整的对仗“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古代赵国的妇女善鼓瑟,故称赵瑟,蜀中有桐木宜作琴,相传司马相如曾奏蜀琴来挑逗卓文君。

诗人用这两句排比在暗喻什么呢。

从字面上来看,赵瑟刚弹过,凤凰状的瑟柱停下来了,又不知不觉的拿起蜀琴,准备开始奏起鸳鸯弦。

而凤凰、鸳鸯都是成双成对生活,正是男女之情的一种见证!

哦,原来女主人是在思念她的爱人了。

    再来看下句“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男人在思念至极呐喊“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一片如火之热情。

女人则如水,她不怨恨,她只是把满怀心事托与春风,希望春风能把因凤凰柱、鸳鸯弦带给她的那深切的别离之苦捎给远方的心上人。

“寄燕然”一句告诉我们,原来她的丈夫是从征去了。

李白在《关山月》中曾经这样描写过征客的心境“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这样的思念,比起“一种相思、两种闲愁”的“闲愁”更多了几分烟火气息和现实意义。

  心事已经寄予春风了,春风真的能给爱人带去自己的一片相思吗?

女人心里依旧一片茫然,于是她发出了一声沉重的叹息:“忆君迢迢隔青天”!

山水迢迢,对你的思念如此遥远,就象隔着那苍茫的青天。

  “昔日横波目,今为流泪泉”,一句想象奇特、大胆夸张的对偶把这个美丽的女子形象刻画出来了,旧日的那对顾盼灵秀、眼波如流的双目,如今却变成了泪水的源泉,可知二人分开之后,女子除了长夜无眠和深深叹息之外,竟是常常的以泪洗面。

    末句“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使这个女子的形象更加鲜明丰满了,你看她娇嗔的说道:如果你不相信我因为思念你而肝肠寸断,等你回来时,在明镜前看看我憔悴、疲惫的面容就知道了。

一副天真、调皮的样子跃然纸上,让人倍加爱怜和心痛。

    《长相思》第二首相比第一首,言语更加浅显易懂、音韵更加曲调化,我想,这与唐朝音乐鼎盛有关,从宫廷乐府到民间教坊,许多诗词都被谱上曲谱,四处吟唱,李白的乐府诗更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第二首又用了夸张、排比、想象、暗喻等手法,从多个角度把这个美丽多情的女子对出征边塞丈夫的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诗人虽不是女子,却能刻画如此生动、细腻的女子形象,就好像曹雪芹不是女人,却能读懂天下形形色色的女人一样,我想,世间无论男女,也许不必太多的在意付出,只要能真正的读懂对方,此生足矣!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678910 共81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