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部·浸蓝水

作者: 李时珍 本草纲目

考释 李时珍在该药发明项下曰:“蓝水、染布水,皆取蓝及石灰能杀虫解毒之义。

”又在草部蓝淀一药的释名项下曰:“南人掘地作坑,以蓝浸水一宿,入石灰搅至千下,澄去水,则青黑色。

亦可干收,用染青碧。

”据考,蓝是指加工蓝色染料的植物,主要为蓼科植物蓼蓝(PolygonumtinctoriumAit.)。

可见,浸蓝水就是用蓼蓝、石灰等加工蓝色染料过程中产生的水。

作者: 佚名 百家姓

历史来源 「孙」源出有三,?姓,芈姓,田姓。

一;春秋时卫武公的儿子惠孙任卫国上卿,他的儿子名乙,字武仲,以祖父的字命氏。

二;楚国有贤臣为敖,字孙叔,其支庶(宗族旁支)以祖字为氏。

三;齐国卿士书(敬仲的五世孙,字子占)。

伐莒有功,齐景公封他到乐安,赐姓孙氏。

家族名人 孙武(生卒不详) 兵圣,是春秋末期军事家,齐国人,着兵法「十三章」。

孙子被推崇为兵法的鼻祖,「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学圣典。

孙权......更多

作者: 佚名 百家姓

历史来源 「郑」源出出自「?」姓,以国名为氏,据「通志」记臷,周宣王静分封其母弟于郑国(在今陕西华县以东)是为郑桓公,桓公之后,郑武公迁都于新郑,为春秋时的国。

后为韩国所灭。

其遗族散居于淮阳,商丘一带,以原国名「郑」为姓。

家族名人 郑庄公 郑和 郑成功(公元1624~1662) 初名森,字大木,唐王赐姓朱,改名成功,为明末南安人。

父平国公郑芝龙降清,成功遁入海岛与父绝。

桂王封之为延平郡王招讨大......更多

作者: 佚名 百家姓

历史来源 「汤」源出 ; 一;据《通志.氏族略.以名为氏》所载,汤氏,子姓。

夏商以前未有谥法(谥名如清圣祖即康熙,唐太宗即李世民),尧舜禹汤,皆名也。

又,商汤,在金文(仲鼎文)中作「唐」。

故汤氏之源并非始自于商汤。

家族名人 汤显祖(1550~1617) 明江西临川人,字义仍,号海若,又号若士,别署清远道人。

万历进士,官至礼部主事,以批评朝政贬官,后罢官归里,专事写作,诗宗香山、眉山,文学南丰、临......更多

作者: 佚名 百家姓

历史来源 源流一源于姬姓,出自周朝时期的诸侯国雕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史籍《姓苑》记载:“刁,弘农郡,系出姬姓。

文王同姓有雕国,后更为刁氏。

齐有竖貂,晋有刁协。

”古雕国,故址在今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道镇兰家川一带,在商王朝时期原地多为鬼方民族所居。

至商帝武丁(商高宗)执政时期,曾在延安地区发动了大规模的讨伐鬼方民族的战争,其在典籍《周易·既济》中有记载:“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

”周文王时期,亦大举攻......更多

作者: 佚名 百家姓

历史来源郗(Chī,Xī)姓源流纯正,源出有一:出自姬姓,是黄帝的后裔,以邑名为氏。

黄帝之子玄嚣,其后代有叫苏忿生的,周武王时官至司寇,负责诉讼事宜,有清正之声。

苏忿生支庶子受封于郗邑(今河南省泌阳县),其后人遂以封邑命姓,称为郗姓。

家族名人郗鉴字道徽,古山阳金乡人。

晋书载:少孤贫,博览经籍,躬耕陇亩,吟咏不倦,以孺雅著名,不应州命。

时逢饥荒,州中之士因平日佩服他的人品德性,于是就给予资助。

郗鉴......更多

作者: 佚名 百家姓

历史来源渊源(1)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若敖的后代斗班,属于以传说为氏。

若敖的儿子名叫斗伯比,斗伯比的儿子名叫令尹子文。

令尹子文,是春秋时期楚国名相,他为楚国的强大和北上争霸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令尹,是楚国的官名,相当于宰相。

令尹子文姓斗,名豰於菟(gōuwútù),字子文。

他是楚国贵族若敖氏斗伯比和表妹邙子之女偷情所生,生下后弃在云梦泽北(今湖北天门),被母虎抚养,当时楚国称老虎为“於菟”,把......更多

公冶

作者: 佚名 百家姓

历史来源出自姬姓,为季氏的后代,以祖字为氏。

根据《国语注》上记载,春秋时鲁国有季孙氏,族子季冶,字公冶,季氏的始祖便是季冶,官拜大夫,他的子孙后来便以公冶为氏。

公冶氏是十分古老的一个复姓,这个复姓迄今大约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

由上可知,公冶氏发祥于当时的鲁国,系出鲁国大族季氏之子季冶,由于季冶字为公冶,其子孙“以王父字为氏”而姓了公冶。

家族名人公冶长:字子长,春秋末期齐国人,孔子弟子。

据《论语......更多

东周·周相吕仓见客于周君

作者: 刘向 战国策

周相吕仓见客于周君。

前相工师藉恐客之伤己也,因令人谓周君曰:“客者,辩士也,然而所以不可者,好毁人。

东周·石行秦谓大梁造

作者: 刘向 战国策

石行秦谓大梁造曰:“欲决霸王之名,不如备两周辩知之士。

”谓周君曰:“君不如令辩知之土,为君争于秦。

1112131415 共74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