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

作者: 李商隐 朝代: 唐代

素琴弦断酒瓶空,倚坐欹眠日已中。

谁向刘灵天幕内,更当陶令北窗风。

井络

作者: 李商隐 朝代: 唐代

井络天彭一掌中,漫夸天设剑为峰。

阵图东聚燕江石, 边柝西悬雪岭松。

堪叹故君成杜宇,可能先主是真龙。

将来为报奸雄辈,莫向金牛访旧踪。

残花

作者: 李商隐 朝代: 唐代

残花啼露莫留春,尖发谁非怨别人。

若但掩关劳独梦,宝钗何日不生尘。

初入武夷

作者: 李商隐 朝代: 唐代

未到名山梦已新,千峰拔地玉嶙峋。

幔亭一夜风吹雨,似与游人洗俗尘。

九日齐山登高 / 九日齐安登高

作者: 杜牧 朝代: 唐代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

(霑 同:沾)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 约朋友携酒壶共登峰峦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尘世烦扰平生难逢开口一笑, 菊花盛开之时要插满头而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 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

(霑 同:沾)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终归如此, 何必像齐景公对着牛山流泪。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672-673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翠微:这里代指山。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mǐng)酊(dǐng)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酩酊:醉得稀里糊涂。

这句暗用晋朝陶渊明典故。

《艺文类聚·卷四引·续晋阳秋》:“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宅边菊丛中摘菊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

即便就酌,醉而后归。

”登临:登山临水或登高临下,泛指游览山水。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zhān)衣。

(霑 同:沾)牛山:山名。

在今山东省淄博市。

春秋时齐景公泣牛山,即其地。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672-673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 约朋友携酒壶共登峰峦翠微。

翠微:这里代指山。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尘世烦扰平生难逢开口一笑, 菊花盛开之时要插满头而归。

但将酩(mǐng)酊(dǐng)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 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

酩酊:醉得稀里糊涂。

这句暗用晋朝陶渊明典故。

《艺文类聚·卷四引·续晋阳秋》:“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宅边菊丛中摘菊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

即便就酌,醉而后归。

”登临:登山临水或登高临下,泛指游览山水。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zhān)衣。

(霑 同:沾)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终归如此, 何必像齐景公对着牛山流泪。

牛山:山名。

在今山东省淄博市。

春秋时齐景公泣牛山,即其地。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672-673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

(霑 同:沾)   首联用白描的手法写雁过江上南飞,与客提壶上青山的一副美景。

仅用七字,把江南的秋色描写的淋漓尽致。

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江涵秋影”四字精妙的传达出江水之清,“秋影”包容甚广,不独指雁影。

“与客携壶”是置酒会友,兼之有山有水,是人生乐事,“翠微”来代替秋山,都流露出对于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

  颔联为唐诗名句,夹叙夹议,写出了诗人矛盾的心情。

“难逢”、“须插”的言外之意是应把握当前及时行乐,不要无益地痛惜流光,表现了一种通达的生活态度。

“菊花”是扣合重阳节的习俗。

  颈联与颔联手法相同,都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想只管用酩酊大醉来酬答这良辰佳节,无须在节日登临时为夕阳西下、为人生迟暮而感慨、怨恨,同时也表达了及时行乐之意。

“酩酊”也是扣合了重阳节的习俗。

颔联和颈联都用了对比,一是尘世不乐与佳节尽情快乐的对比,一是大醉无忧与怨恨忧愁的对比。

两联也多次提到重阳。

节日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使人们暂时摆脱日常生活的束缚、抛开日常生活的烦恼,让自己的心情放松片刻。

杜牧在这里所表现的正是趁着重阳节抛开世事、尽情放纵快乐的思想。

  尾联承上“登临恨落晖”意,诗人用齐景公牛山泣涕之事进一步安慰自己。

诗人由眼前所登池州的齐山,联想到齐景公的牛山坠泪,认为像“登临恨落晖”所感受到的那种人生无常,是古往今来尽皆如此的。

既然并非今世才有此恨,就不必像齐景公那样独自伤感流泪。

以齐景公的反例作结,表现了这种旷怀中包含着一种苦涩。

  此诗通过记叙重阳登山远眺一事,表达了诗人人生多忧、生死无常的悲哀。

以看破一切的旷达乃至颓废,表现了封建知识分子的人生观的落后、消极一面。

参考资料: 1、 余恕诚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076-1077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作者: 杜牧 朝代: 唐代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太平时闲游有趣却是无能,闲爱天上孤云安静爱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我愿手持旌麾去吴兴上任,乐游原上再望望风雨昭陵。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清时”句:意谓当这清平无所作为之时,自己所以有此闲情。

欲把一麾(huī)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zhāo)陵。

一麾:.旌旗。

昭陵:唐太宗的陵墓。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太平时闲游有趣却是无能,闲爱天上孤云安静爱山僧。

“清时”句:意谓当这清平无所作为之时,自己所以有此闲情。

欲把一麾(huī)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zhāo)陵。

我愿手持旌麾去吴兴上任,乐游原上再望望风雨昭陵。

一麾:.旌旗。

昭陵:唐太宗的陵墓。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在唐人七绝中,也和在整个古典诗歌中一样,以赋、比二体写成的作品较多,兴而比或全属兴体的较少。

杜牧这首诗采用了“托事于物”的兴体写法,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之情,称得上是一首“言在此而意在彼”、“言已尽而意有余”的名篇。

  杜牧不但长于文学,而且具有政治、军事才能,渴望为国家作出贡献。

当时他在京城里任吏部员外郎,投闲置散,无法展其抱负,因此请求出守外郡。

对于这种被迫无所作为的环境,他当然是很不满意的。

诗从安于现实写起,反言见意。

武宗、宣宗时期,牛李党争正烈,宦官擅权,中央和藩镇及少数民族政权之间都有战斗,根本算不上“清时”。

诗的起句不但称其时为“清时”,而且进一步指出,既然如此,没有才能的自己,倒反而可以借此藏拙,这是很有意趣的。

次句承上,点明“闲”与“静”就是上句所指之“味”。

而以爱孤云之闲见自己之闲,爱和尚之静见自己之静,这就把闲静之味这样一种抽象的感情形象地显示了出来。

  第三句一转。

汉代制度,郡太守一车两幡。

幡即旌麾之类。

唐时刺史略等于汉之太守。

这句是说,由于在京城抑郁无聊,所以想手持旌麾,远去江海。

(湖州北面是太湖和长江,东南是东海,故到湖州可云去江海。

)第四句再转。

昭陵是唐太宗的陵墓,在长安西边醴泉县的九嵏山。

古人离开京城,每每多所眷恋,如曹植诗:“顾瞻恋城阙,引领情内伤。

”(《赠白马王彪》)杜甫诗:“无才日衰老,驻马望千门。

”(《至德二载自京金光门出乾元初有悲往事》)都是传诵人口之句。

但此诗写登乐游原不望皇宫、城阙,也不望其他已故皇帝的陵墓,而独望昭陵,则是别有深意的。

唐太宗是唐代、也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杰出的皇帝。

他建立了大唐帝国,文治武功,都很煊赫;

而知人善任,惟贤是举,则是他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诗人登高纵目,西望昭陵,就不能不想起当前国家衰败的局势,自己闲静的处境来,而深感生不逢时之可悲可叹了。

诗句虽然只是以登乐游原起兴,说到望昭陵,戛然而止,不再多写一字,但其对祖国的热爱,对盛世的追怀,对自己无所施展的悲愤,无不包括在内。

写得既深刻,又简练;

既沉郁,又含蓄,真所谓“称名也小,取类也大”。

参考资料: 1、 沈祖棻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067-1068

叹花 / 怅诗

作者: 杜牧 朝代: 唐代

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自己寻访春色去的太晚,以至于春尽花谢,不必埋怨花开得太早。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自然界的风雨变迁使得鲜花凋谢,春天已然过去,绿叶繁茂,果实累累,已经快到收获的季节了。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chóu)怅(chàng)怨芳时。

自是:都怪自己。

校:即“较”,比较。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狂风:指代无情的岁月,人事的变迁。

深红色:借指鲜花。

子满枝:双关语。

即使是说花落结子,也暗指当年的妙龄少女如今已结婚生子。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chóu)怅(chàng)怨芳时。

自己寻访春色去的太晚,以至于春尽花谢,不必埋怨花开得太早。

自是:都怪自己。

校:即“较”,比较。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自然界的风雨变迁使得鲜花凋谢,春天已然过去,绿叶繁茂,果实累累,已经快到收获的季节了。

狂风:指代无情的岁月,人事的变迁。

深红色:借指鲜花。

子满枝:双关语。

即使是说花落结子,也暗指当年的妙龄少女如今已结婚生子。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关于此诗,有一个传说故事:杜牧游湖州,识一民间女子,年十余岁。

杜牧与其母相约过十年来娶,后十四年,杜牧始出为湖州刺史,女子已嫁人三年,生二子。

杜牧感叹其事,故作此诗。

这个传说不一定可靠,但此诗以叹花来寄托男女之情,是大致可以肯定的。

它表现的是诗人在浪漫生活不如意时的一种惆怅懊丧之情。

  全诗围绕“叹”字着笔。

前两句是自叹自解,抒写自己寻春赏花去迟了,以至于春尽花谢,错失了美好的时机。

首句的“春”犹下句的“芳”,指花。

而开头一个“自”字富有感情色彩,把诗人那种自怨自艾,懊悔莫及的心情充分表达出来了。

第二句写自解,表示对春暮花谢不用惆怅,也不必怨嗟。

诗人明明在惆怅怨嗟,却偏说“不须惆怅”,明明是痛惜懊丧已极,却偏要自宽自慰,这在写法上是腾挪跌宕,在语意上是翻进一层,越发显出诗人惆怅失意之深,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懊恼至极的情绪。

  后两句写自然界的风风雨雨使鲜花凋零,红芳褪尽,绿叶成阴,结子满枝,果实累累,春天已经过去了。

似乎只是纯客观地写花树的自然变化,其实蕴含着诗人深深惋惜的感情。

  此诗主要用“比”的手法。

通篇叙事赋物,即以比情抒怀,用自然界的花开花谢,绿树成阴子满枝,暗喻少女的妙龄已过,结婚生子。

但这种比喻不是直露、生硬的,而是若即若离,婉曲含蓄的,即使不知道与此诗有关的故事,只把它当作别无寄托的咏物诗,也是出色的。

隐喻手法的成功运用,又使此诗显得构思新颖巧妙,语意深曲蕴藉,耐人寻味。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1097-1098页

送人

作者: 杜牧 朝代: 唐代

鸳鸯帐里暖芙蓉,低泣关山几万重。

明镜半边钗一股,此生何处不相逢。

鸳鸯帐里暖芙蓉,低泣关山几万重。

明镜半边钗一股,此生何处不相逢。

  今日分手,这一生又有何处不会再相逢呢?

宇宙虽然广阔,人来人去,多的是再相逢的时候,大可不必为一时的分别而太难过。

“此生何处不相逢”,可看作分手时候的潇洒;

也可用作警告不怀好意的人,彼此总有再碰头的时候,凡事不要太过火。

末句后来成为名句“人生何处不相逢”。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作者: 杜牧 朝代: 唐代
轻盈照溪水,掩敛下瑶台。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来。偶同佳客见,似为冻醪开。若在秦楼畔,堪为弄玉媒。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作者: 杜牧 朝代: 唐代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秋声无不搅离心,梦泽蒹葭楚雨深。 自滴阶前大梧叶,干君何事动哀吟。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站在溪桥远眺,落日西斜,距地两竿,对岸杨柳含烟,淡影朦胧。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水面上,荷叶亭亭、相簇相拥,一阵西风吹过,满溪荷叶随风翻转,似含无限愁情。 秋声无不搅离心,梦泽蒹葭楚雨深。 秋天的声音都会扰乱客子离人的心绪,云梦泽上芦苇苍苍,凄冷的秋雨下得很浓密。 自滴阶前大梧叶,干君何事动哀吟。雨滴自己滴到台阶前的大梧桐叶,关您什么事呢而作哀伤的吟唱?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673-674 2、 吴鸥 等.杜牧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88-89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两竿:这里形容落日有两竹竿高。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相倚:形容荷叶密密层层地依偎在一起。 秋声无不搅离心,梦泽蒹葭楚雨深。 梦泽:即云梦泽。唐李白《〈大猎赋〉序》:“楚国不过千里,梦泽居其大半。”蒹(jiān)葭(jiā):指芦荻,芦苇。 自滴阶前大梧叶,干君何事动哀吟。干:触犯,冒犯;关连,涉及。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673-674 2、 吴鸥 等.杜牧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88-89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站在溪桥远眺,落日西斜,距地两竿,对岸杨柳含烟,淡影朦胧。两竿:这里形容落日有两竹竿高。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水面上,荷叶亭亭、相簇相拥,一阵西风吹过,满溪荷叶随风翻转,似含无限愁情。相倚:形容荷叶密密层层地依偎在一起。 秋声无不搅离心,梦泽蒹葭楚雨深。 秋天的声音都会扰乱客子离人的心绪,云梦泽上芦苇苍苍,凄冷的秋雨下得很浓密。梦泽:即云梦泽。唐李白《〈大猎赋〉序》:“楚国不过千里,梦泽居其大半。”蒹(jiān)葭(jiā):指芦荻,芦苇。 自滴阶前大梧叶,干君何事动哀吟。雨滴自己滴到台阶前的大梧桐叶,关您什么事呢而作哀伤的吟唱?干:触犯,冒犯;关连,涉及。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673-674 2、 吴鸥 等.杜牧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88-89
4647484950 共3632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