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三十首·十五 文赏
笔底银河落九天,何曾憔悴饭山前。
世间东抹西涂手,枉着书生待鲁连。
笔底银河落九天,何曾憔悴饭山前。
世间东抹西涂手,枉着书生待鲁连。
这首诗是赞扬李白的诗歌及其才识。
李白和杜甫都是盛唐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的诗歌想落天外,气势宏大,情感激昂奔放,语言流畅自然,诗风豪迈飘逸;
杜甫的诗歌风格是“沉郁顿挫”,杜甫在诗歌格律、炼字、奇崛等方面对后世的韩愈、孟郊、江西诗派等都有重大影响,有一定的流弊。
而元好问崇尚的是雄浑自然的风格,对于刻意雕琢、苦吟等都是持反对意见的。
因此,这里元好问以 “总为从前作诗苦”而“憔悴”杜甫来反衬李白笔底银河,奔流直下,一气呵成。
另一方面,元好问认为李白不光文才卓异,而且也是象鲁仲连一类的人物,关注现实,有政治才能,不为官而周游各地,排难解纷。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论诗三十首·十三 文赏
万古文章有坦途,纵横谁似玉川卢?
真书不入今人眼,儿辈从教鬼画符。
万古文章有坦途,纵横谁似玉川卢?
真书不入今人眼,儿辈从教鬼画符。
这首诗是批评卢仝的追求险怪的诗风。
中唐时追求险怪诗风的主要是韩孟诗派。
韩愈的诗风的主要特点是深险怪僻,好追求奇特的形象。
他善于捕捉和表现变态百出的景物;
展开丰富奇特的想象,怪幻诡谲的构思,创造匪夷所思的形象;
以文为诗,用奇字、造拗句,押险韵,避熟就生,因难见巧。
韩孟诗派开一代诗风,在创造出雄奇险怪的意象,在反对传统锐意创新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也难免流入另一种险怪艰奥,拼凑堆砌,玩弄技巧的形式主义。
卢仝受到韩愈的影响,诗作过于好奇逞怪。
元好问否定了这种诗歌风格,认为这种创作是“鬼画符”。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论诗三十首·二十七 文赏
百年才觉古风回,元祐诸人次第来。
讳学金陵犹有说,竟将何罪废欧梅?
百年才觉古风回,元祐诸人次第来。
讳学金陵犹有说,竟将何罪废欧梅?
这首诗回顾了宋诗的发展,批评苏黄后学抛弃欧、梅关注现实、平易自然的诗风。
宋太祖到仁宗(960-1063)约100年时间里,文坛上总的倾向是承袭晚唐余风,内容单薄,文风华靡。
尤以取法李商隐的西昆体缺乏李诗的真挚情感和深沉感慨,专门模仿李诗的艺术外貌,只注重音节铿锵,辞采精丽,又喜用典故,力图表现才学工力。
这种诗风一直到北宋中的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等人从理论到实践上继韩柳提倡古文进行诗文革新才得以扭转。
因此元好问称“百年才觉古风回”。
“元祐诸人”指苏轼、黄庭坚、陈师道等诗人(其诗歌成就及流弊参看第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六首)。
“金陵”是指王安石,王安石也是北宋大文学家,政治家。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公之治经尤尚解字,末流务为新奇,浸成穿凿。
朝廷患之。
诏学者兼用旧传注,·····于是学者皆变所学,至于著书以诋公之学者,且讳称公门人。
”王安石变法失败后,王安石的一些著作被朝廷禁止,不少门人亦讳言是其门人,所以元好问说“讳学金陵犹有说”。
但是苏黄后学、江西诗派不注重思想内容,一味求奇求变,连欧阳修、梅尧臣都废而不学,元好问责问批评了这种风气。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论诗三十首·十六 文赏
切切秋虫万古情,灯前山鬼泪纵横。
鉴湖春好无人赋,“岸夹桃花锦浪生。
”
切切秋虫万古情,灯前山鬼泪纵横。
鉴湖春好无人赋,“岸夹桃花锦浪生。
” 这首诗是评论幽僻清冷的诗歌风格。
大凡万古言情之作,皆凄切如秋虫之悲鸣;
抚写境象,也凄凉如山鬼的零泪。
前二句泛叙古今悲情,构造出一片悲愁哀苦的境界。
一般认为这两句是在说李贺,因李贺诗中常有“秋虫”、“山鬼”的意象;
也有认为指李贺、孟郊二人,因孟郊常以“秋虫”自喻。
这两句可解释为泛说全体这类相似风格的诗人。
孟郊、李贺都穷愁不遇,作诗都好苦吟,诗风都较幽冷。
穷愁本是人生不幸,无可厚非,问题在于如何处穷。
元好问的态度非常明确,认为应该是“厄穷而不悯,遗佚而不怨”(《杨叔能小亨集引》)。
孟郊、李贺显然没有如此泰然,寒乞之声不绝于耳,诗境幽冷凄婉。
元好问反对幽僻凄冷的诗歌境界,即他所说,“要造微,不要鬼窟中觅活计”(卷五十四《诗文自警》)。
孟郊诗歌可谓造微,但他所得不过是秋虫之类幽微之物。
李贺也是如此,有些诗篇正是从“鬼窟中觅活计”。
孟郊、李贺的这种诗风,与元好问尚壮美、崇自然之旨相背,故元好问讥评之。
后两句“鉴湖春好无人赋,夹岸桃花锦浪生”,正如宗廷辅所说,是“就诗境言之”。
“夹岸桃花锦浪生”是李白《鹦鹉洲》中的诗句,元好问借此来形容鉴湖(又名镜湖)春色,展现的是与孟郊、李贺迥然不同的开阔明朗、清新鲜活的境界。
“无人赋”三字又表明,他的批评对象绝非孟郊、李贺个别诗人,而是以他们为代表的中晚唐贫士文人,特别是与孟郊近似的一些诗人。
由此可见,该诗是通过孟郊、李贺来批评中晚唐穷愁苦吟一派诗人,没有盛唐开阔明朗气象,而流于幽僻凄冷。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玉漏迟·咏杯 文注
淅江归路杳,西南却羡、投林高鸟。
升斗微官,世累苦相萦绕。
不似麒麟殿里,又不与、巢由同调。
时自笑,虚名负我,半生吟啸。
扰扰马足车尘,被岁月无情,暗消年少。
钟鼎山林,一事几时曾了。
四壁秋虫夜雨,更一点、残灯斜照。
清镜晓,白发又添多少。
淅江归路杳,西南却羡、投林高鸟。
升斗微官,世累苦相萦绕。
不似麒麟殿里,又不与、巢由同调。
时自笑,虚名负我,半生吟啸。
淅江:即今河南淅川。
高鸟:暗指高人隐士。
麒麟殿:即麒麟阁。
汉宣帝曾画功臣霍光、张安世、赵充国、苏武等十一人于其上。
巢由:巢父,许由,皆古之高士。
吟啸:悲慨声。
扰扰马足车尘,被岁月无情,暗消年少。
钟鼎山林,一事几时曾了。
四壁秋虫夜雨,更一点、残灯斜照。
清镜晓,白发又添多少。
扰扰:纷扰。
钟鼎山林:钟鼎,指富贵。
山林,指隐逸。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浣溪沙·日射人间五色芝 文
论诗三十首·十七 文
论诗三十首·二十一 文
水龙吟·从商帅国器猎于南阳同仲泽鼎玉赋此 文赏
少年射虎名豪,等闲赤羽千夫膳。
金铃锦领,平原千骑,星流电转。
路断飞潜,雾随腾沸,长围高卷。
看川空谷静,旌旗动色,得意似,平生战。
城月迢迢鼓角,夜如何,军中高宴,江淮草木,中原狐兔,先声自远。
盖世韩彭,可能只办,寻常鹰犬。
问元戎早晚,鸣鞭径去,解天山箭。
少年射虎名豪,等闲赤羽千夫膳。
金铃锦领,平原千骑,星流电转。
路断飞潜,雾随腾沸,长围高卷。
看川空谷静,旌旗动色,得意似,平生战。
城月迢迢鼓角,夜如何,军中高宴,江淮草木,中原狐兔,先声自远。
盖世韩彭,可能只办,寻常鹰犬。
问元戎早晚,鸣鞭径去,解天山箭。
元好问年约二十时,书生意气,慷慨激昂。
一次,与金军著名的大将完颜鼎(字国嚣)射猎终南山,同行者还有王渥(字仲泽)等,有感而赋此词。
写出猎的词,元好问之前已有许多,而东坡《江城子·密州出猎》开其先声。
由于出猎场面豪阔,气势雄壮,反映到词中,作品易以威武取胜。
而元好问此词,更高出寻常威武一筹,在人事的见解上卓有特色,深沉高远。
“少年射虎”两句,劈头先用两个曲故,反衬出猎主人的威猛。
西汉李将军李广,曾经见草中石而以为虎,拉箭猛射,箭头深没石中。
但李广射石,恐非少年时事,此处写法,主要是衬托年二十就以善战闻名的商帅完颜国嚣。
“赤羽千夫膳”全用杜甫《故武卫将军挽词》之二中的一句,原是称颂将帅的立功塞外之事,此处亦说商帅把这视若等闲,可见商帅更是高出前人一头。
“金铃锦领,平原千骑,星流电转。
路断飞潜,雾随腾沸,长围高卷。
”这几句全写围猎场面。
骏马金铃悬头,锦绣围脖,在平原民奔腾驰骋,如星流电转,而千骑齐奔,更见其气势雄大。
高超的射猎技艺,使天上飞禽和水里游鱼的路全断了,乖乖地来到人们的囊中;
白雾紧随着飞腾的马啼,蔚为壮观;
射猎队伍形成了合围的阵势,准备一网打尽入了围的野物。
几句词,声调短促,吻合了射猎车骑风驰电掣的情势。
“看川空欲静,旌旗动色,得意似,平生战。
”围猎场面壮观,气势雄大,固然可观。
然而,仅仅停留于此,则仍是雕虫之技,不足与言大者。
这里,作者的笔触轻轻一点:“得意似,平生战”,既写出了商帅的善战,又用“得意”二字,写出了商帅视战争为“等闲”的军人气概。
那喧闹车骑的背景,是川空谷阔的静谧,而五色旌旗飘摇飞动,变幻着高深莫测的图景。
这就像平生常常得胜的战役。
上片直写围猎,喧闹非常,都是眼前之景。
下片要换境、换意了。
“城月迢迢鼓角,夜如何?
”两句直勾出寂寥空旷的夜景:古城上空,悬着一钩残月,鼓角声隐隐从远方传来,清静中富有动感。
而“军中高宴”一句,归结了白日围猎满载而归的喜悦之情,也同时衬托了将帅的豪气。
“江淮草木,中原狐兔,先声自远。
”这里,作者的笔彻底从围猎荡开去了,而描绘了逼人的军威。
“草木”句,用苻坚见八公山上草木皆兵之典,形容敌方兵士的胆战心惊。
“中原狐兔”,决非只指围猎的对象,更指代中原大地上的敌军等等,而这些敌军,听到商帅兵马的声音以前,便已颓然远遁了。
如此煊赫的军威,用对面状况来表现,更显得气势宏大。
“盖世韩彭,可能只办,寻常鹰犬。
”韩指韩信,彭指彭越,都是汉高祖刘邦手下的著名战将。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曾在击败项羽的过程中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彭越也曾参与致项羽于死地的垓下决战。
这两员战将的战功,千古之下,未敢轻视。
而作者则主,他们两人,不过只做到平常的走狗罢了。
言外之意是,商帅决非此种人物。
因此,由上文逼出最后两句:“问元戎早晚,鸣鞭径去,解天山箭。
”唐代大将薛仁贵战胜九姓突厥于天山,有“将军三箭定天山”之称。
此指商帅的才略志向,会效薛仁贵三箭定天山、一举清边患,此才是将帅本色。
全词气势峥嵘,场面豪阔,情境雄沉,不愧为名家手笔。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