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 文翻注译赏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你说来相会是空话,别后不见踪影;
醒来楼上斜月空照,听得晓钟初鸣。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梦里为伤远别啼泣,双双难以呼唤;
醒后研墨未浓,奋笔疾书写成一信。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残烛半照金翡翠的被褥,朦朦胧胧;
麝香熏透芙蓉似的纱帐,软软轻轻。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当年的刘郎,早已怨恨那蓬山遥远;
你去的所在,要比蓬山更隔万重岭!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fěi)翠,麝(shè)熏(xūn)微度绣芙蓉。
半笼:半映。
指烛光隐约,不能全照床上被褥。
金翡翠:指饰以金翠的被子。
《长恨歌》:“悲翠衾寒谁与共。
”麝:本动物名,即香獐,其体内的分泌物可作香料。
这里即指香气。
度:透过。
绣芙蓉:指绣花的帐子。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刘郎:相传东汉时刘晨、阮肇一同入山采药,遇二女子,邀至家,留半年乃还乡。
后也以此典喻“艳遇”。
蓬山:蓬莱山,指仙境。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你说来相会是空话,别后不见踪影;
醒来楼上斜月空照,听得晓钟初鸣。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梦里为伤远别啼泣,双双难以呼唤;
醒后研墨未浓,奋笔疾书写成一信。
蜡照半笼金翡(fěi)翠,麝(shè)熏(xūn)微度绣芙蓉。
残烛半照金翡翠的被褥,朦朦胧胧;
麝香熏透芙蓉似的纱帐,软软轻轻。
半笼:半映。
指烛光隐约,不能全照床上被褥。
金翡翠:指饰以金翠的被子。
《长恨歌》:“悲翠衾寒谁与共。
”麝:本动物名,即香獐,其体内的分泌物可作香料。
这里即指香气。
度:透过。
绣芙蓉:指绣花的帐子。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当年的刘郎,早已怨恨那蓬山遥远;
你去的所在,要比蓬山更隔万重岭!
刘郎:相传东汉时刘晨、阮肇一同入山采药,遇二女子,邀至家,留半年乃还乡。
后也以此典喻“艳遇”。
蓬山:蓬莱山,指仙境。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首句“来是空言去绝踪”凌空而起,次句“月斜楼上五更钟”宕开写景,两句若即若离。
这要和“梦为远别啼难唤”联系起来,方能领略它的神情韵味。
远别经年,会合无缘,夜来入梦,两人忽得相见,一觉醒来,却踪迹杳然。
但见朦胧斜月空照楼阁,远处传来悠长而凄清的晓钟声。
梦醒后的空寂更证实了梦境的虚幻。
如果说第二句是梦醒后一片空寂孤清的氛围,那么第一句便是主人公的叹息感慨。
颔联出句追忆梦中情景。
“梦为远别啼难唤”,远别的双方,梦中虽得以越过重重阻隔而相会;
但即使是在梦中,也免不了离别之苦。
梦中相会而来的梦中分别,带来的是难以抑止的梦啼。
这样的梦,正反映了长期远别造成的深刻伤痛,强化了刻骨的相思。
因此对句“书被催成墨未浓”写梦醒后立刻修书寄远。
在强烈思念之情驱使下奋笔疾书的当时,是不会注意到墨的浓淡的,只有在“书被催成”之后,才意外地发现原来连墨也成磨浓。
梦醒书成之际,残烛的余光半照着用金钱绣成翡翠鸟图案的帷帐,芙蓉褥上似乎还依稀浮动着麝熏的幽香。
六、七句对室内环境气氛的描绘渲染,很富有象征暗示色彩。
刚刚消逝的梦境和眼前所见的室内景象在朦胧光影中浑为一片,分不清究是梦境还是实境。
烛光半笼,室内若明若暗,恍然犹在梦中;
麝香微淡,使人疑心爱人真的来过这里,还留下依稀的余香,上句是以实境为梦境,下句是疑梦境为实境,写恍惚迷离中一时的错觉与幻觉极为生动传神。
幻觉一经消失,随之而来的便是室空人杳的空虚怅惘,和对方远隔天涯、无缘会合的感慨。
尾联借刘晨重寻仙侣不遇的故事,点醒爱情阻隔,“已恨”“更隔”,层递而进,突出了阻隔之无从度越。
全篇围绕“梦”来写离别之恨。
但它并没有按远别——思念——入梦——梦醒的顺序来写。
而是先从梦醒时情景写起,然后将梦中与梦后、实境与幻觉来柔合在一起,创造出疑梦疑真、亦梦亦真的艺术境界,最后才点明蓬山万重的阻隔之恨,与首句遥相呼应。
这样的艺术构思,曲折宕荡,有力地突出爱情阻隔的主题和梦幻式的心理氛围,使全诗充满迷离恍惚的情怀。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其一 文翻注译赏
无题二首 文翻译赏
汉宫词 文翻译
青雀西飞竟未回,君王长在集灵台。
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
青雀西飞竟未回,君王长在集灵台。
王母的信使青鸟啊,你飞去西方竟然还没回来,只累得求仙的君王,依然长久地守候在集灵台。
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
唉,有一位文学侍臣,最是有司马相如的消渴病,君王啊,你怎不赐予他那金茎上的仙露一杯?
参考资料: 1、 何国治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182-1183 2、 陈永正.李商隐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83-84
青雀西飞竟未回,君王长在集灵台。
王母的信使青鸟啊,你飞去西方竟然还没回来,只累得求仙的君王,依然长久地守候在集灵台。
青雀:指青鸟,即《山海经》中提到的西王母所使之神鸟。
南朝宋鲍照《野鹅赋》:“无青雀之衔命,乏赤雁之嘉祥。
”君王:明指汉武帝,暗喻唐武宗。
集灵台:汉时台名。
冯浩笺注引《三辅黄图》:“集灵宫、集仙宫、存仙殿、望仙台,皆武帝宫观名,在华阴县界。
按:唐亦有集灵台,即华清宫长生殿侧,见《旧书纪》。
此则用汉事。
” 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
唉,有一位文学侍臣,最是有司马相如的消渴病,君王啊,你怎不赐予他那金茎上的仙露一杯?
侍臣:侍奉帝王的廷臣。
《仪礼·燕礼》:“凡公所酬既拜,请旅侍臣。
”相如渴:相如即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患有消渴疾。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口吃而善著书。
常有消渴疾。
后即用“相如渴”作患消渴病的典故。
宋梅尧臣《魏文以予病渴赠薏苡二丛植庭下走笔戏谢》诗:“愧无相如才,偶病相如渴,潩水有丈人,薏苡分丛茂。
”金茎露:承露盘中的露,是汉武帝在建章宫神明台所立的金铜仙人承露盘接贮的“云表之露”。
传说将此露和玉屑服之,可得仙道。
冯浩笺注引《三辅黄图》:“建章宫有神明台,武帝造,祭仙人处。
上有承露台,有铜仙人舒掌捧铜盘玉杯,以承云表之露,和玉屑服之。
” 参考资料: 1、 何国治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182-1183 2、 陈永正.李商隐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83-84
春风 文
景阳井 文翻
景阳宫井剩堪悲,不尽龙鸾誓死期。
肠断吴王宫外水,浊泥犹得葬西施。
景阳宫井剩堪悲,不尽龙鸾誓死期。
胭脂井(也就是景阳井)到现在只剩下让人悲叹的故事了,明明之前皇帝和后妃在里面海誓山盟,要求同生共死的(可是后妃张丽华死了,陈后主却苟且偷生)。
肠断吴王宫外水,浊泥犹得葬西施。
作为越国之功臣,吴国之罪人的西施最后的结局却是被越王勾践沉尸在吴国宫殿外的河里,那河中的污泥埋葬着美丽的西施。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宋玉 文
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 文翻注译
露如微霰下前池,月过回塘万竹悲。
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何事亦离披?
悠扬归梦惟灯见,濩落生涯独酒知。
岂到白头长知尔,嵩阳松雪有心期。
露如微霰下前池,月过回塘万竹悲。
秋露像细微的雪粒洒下前池,阵阵西风吹过回塘,万竹萧飒生悲。
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何事亦离披?
瓢忽无定的人生啊,本来就多悲欢聚散;
但那池上的红荷花,为什么也零落纷披?
悠扬归梦惟灯见,濩落生涯独酒知。
我杳远难凭的归梦,只有孤灯才能见证;
我空虚落寞的生涯,唯有清酒方可得知。
岂到白头长知尔,嵩阳松雪有心期。
难道到了白头之年还是如此?
我早与嵩山南面的松雪两心相期。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371 2、 陈永正.李商隐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65-66
露如微霰下前池,月过回塘万竹悲。
微霰(xiàn):微细的雪粒。
月:一作“风”。
回塘:回曲的水池。
唐温庭筠《商山早行》诗:“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万竹:据《韦氏述征记》载,崇让坊多大竹。
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何事亦离披?
浮世:即浮生,指人间,人世。
旧时认为人世间是浮沉聚散不定的,故称。
唐许浑《将赴京留赠僧院》诗:“空悲浮世云无定,多感流年水不还。
”红蕖:红荷花。
蕖,芙蕖。
唐李白《越中秋怀》诗:“一为沧波客,十见红蕖秋。
”离披:零落分散的样子。
《楚辞·九辩》:“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楸。
”朱熹集注:“离披,分散貌。
” 悠扬归梦惟灯见,濩落生涯独酒知。
悠扬:起伏不定;
飘忽。
《隶释·汉冀州从事张表碑》:“世虽短兮名悠长,位虽少兮功悠扬。
”归梦:归乡之梦。
南朝齐谢朓《和沉右率诸君饯谢文学》:“望望荆台下,归梦相思夕。
”濩(huò)落:原谓廓落。
引申谓沦落失意。
唐韩愈《赠族侄》诗:“萧条资用尽,濩落门巷空。
” 岂到白头长知尔,嵩阳松雪有心期。
白头:犹白发。
形容年老。
只尔:只是这样。
嵩阳:嵩山之南。
嵩山在河南登封,距离洛阳才百里。
唐李白《送杨山人归嵩山》诗:“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 。
”松雪:象征隐士的气节和品格。
心期:心神交往,两相期许。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371 2、 陈永正.李商隐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65-66
露如微霰下前池,月过回塘万竹悲。
秋露像细微的雪粒洒下前池,阵阵西风吹过回塘,万竹萧飒生悲。
微霰(xiàn):微细的雪粒。
月:一作“风”。
回塘:回曲的水池。
唐温庭筠《商山早行》诗:“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万竹:据《韦氏述征记》载,崇让坊多大竹。
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何事亦离披?
瓢忽无定的人生啊,本来就多悲欢聚散;
但那池上的红荷花,为什么也零落纷披?
浮世:即浮生,指人间,人世。
旧时认为人世间是浮沉聚散不定的,故称。
唐许浑《将赴京留赠僧院》诗:“空悲浮世云无定,多感流年水不还。
”红蕖:红荷花。
蕖,芙蕖。
唐李白《越中秋怀》诗:“一为沧波客,十见红蕖秋。
”离披:零落分散的样子。
《楚辞·九辩》:“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楸。
”朱熹集注:“离披,分散貌。
” 悠扬归梦惟灯见,濩落生涯独酒知。
我杳远难凭的归梦,只有孤灯才能见证;
我空虚落寞的生涯,唯有清酒方可得知。
悠扬:起伏不定;
飘忽。
《隶释·汉冀州从事张表碑》:“世虽短兮名悠长,位虽少兮功悠扬。
”归梦:归乡之梦。
南朝齐谢朓《和沉右率诸君饯谢文学》:“望望荆台下,归梦相思夕。
”濩(huò)落:原谓廓落。
引申谓沦落失意。
唐韩愈《赠族侄》诗:“萧条资用尽,濩落门巷空。
” 岂到白头长知尔,嵩阳松雪有心期。
难道到了白头之年还是如此?
我早与嵩山南面的松雪两心相期。
白头:犹白发。
形容年老。
只尔:只是这样。
嵩阳:嵩山之南。
嵩山在河南登封,距离洛阳才百里。
唐李白《送杨山人归嵩山》诗:“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 。
”松雪:象征隐士的气节和品格。
心期:心神交往,两相期许。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371 2、 陈永正.李商隐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65-66
喜雪 文
朔雪自龙沙,呈祥势可嘉。
有田皆种玉,无树不开花。
班扇慵裁素,曹衣讵比麻。
鹅归逸少宅,鹤满令威家。
寂寞门扉掩,依稀履迹斜。
人疑游面市,马似困盐车。
洛水妃虚妒,姑山客漫夸。
联辞虽许谢,和曲本惭巴。
粉署闱全隔,霜台路正赊。
此时倾贺酒,相望在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