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亭送别

作者: 许浑 朝代: 唐代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唱完了一曲送别的歌儿,你便解开了那远别的行舟,两岸是青山,满山是红叶,水呀,在急急地东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当暮色降临,我醒来了,才知道人已远去,而这时候,满天风雨,只有我一个人的身影独自离开了那西楼。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唱完了一曲送别的歌儿,你便解开了那远别的行舟,两岸是青山,满山是红叶,水呀,在急急地东流。

劳歌:本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泛指送别歌。

劳劳亭,在今南京市南面,李白诗有“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水急流:暗指行舟远去,与“日暮酒醒”、“满天风雨”共同渲染无限别意。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当暮色降临,我醒来了,才知道人已远去,而这时候,满天风雨,只有我一个人的身影独自离开了那西楼。

西楼即指送别的 谢亭 ,古代诗词中“南浦 ”、“西楼”都常指送别之处。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咸阳城东楼 / 咸阳城西楼晚眺

作者: 许浑 朝代: 唐代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沉 通:沈)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登上高楼万里乡愁油然而生,眼中水草杨柳就像江南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沉 通:沈)溪云突起红日落在寺阁之外,山雨未到狂风已吹满咸阳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黄昏杂草丛生的园中鸟照飞,深秋枯叶满枝的树上蝉啾啾。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来往的过客不要问从前的事,只有渭水一如既往地向东流。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下)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10月版 :第1346页 . 2、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378-379页 .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jiān)葭(jiā)杨柳似汀(tīng)洲。

蒹葭:芦苇一类的水草。

汀洲:水边平坦的沙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沉 通:沈)“溪云”句:此句下作者自注:“南近磻溪,西对慈福寺阁。

”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鸟下”二句:夕照下,飞鸟下落至长着绿草的秦苑中,秋蝉也在挂着黄叶的汉宫中鸣叫着。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wèi)水流。

当年:一作“前朝”。

“故国东来渭水流”:一作“渭水寒声昼夜流”,“声”一作“光”。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下)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10月版 :第1346页 . 2、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378-379页 .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jiān)葭(jiā)杨柳似汀(tīng)洲。

登上高楼万里乡愁油然而生,眼中水草杨柳就像江南汀洲。

蒹葭:芦苇一类的水草。

汀洲:水边平坦的沙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沉 通:沈)溪云突起红日落在寺阁之外,山雨未到狂风已吹满咸阳楼。

“溪云”句:此句下作者自注:“南近磻溪,西对慈福寺阁。

”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黄昏杂草丛生的园中鸟照飞,深秋枯叶满枝的树上蝉啾啾。

“鸟下”二句:夕照下,飞鸟下落至长着绿草的秦苑中,秋蝉也在挂着黄叶的汉宫中鸣叫着。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wèi)水流。

来往的过客不要问从前的事,只有渭水一如既往地向东流。

当年:一作“前朝”。

“故国东来渭水流”:一作“渭水寒声昼夜流”,“声”一作“光”。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下)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10月版 :第1346页 . 2、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378-379页 .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沉 通:沈)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诗人首联扣题,抒情写景:“高楼”,指咸阳城西楼,咸阳旧城在西安市西北,汉时称长安,秦汉两朝在此建都。

隋朝时向东南移二十城建新城,即唐京师长安。

咸阳旧城隔渭水与长安相望;

“蒹葭”,即芦荻(蒹,荻;

葭,芦),暗用《诗经·国风·秦风·蒹葭》的诗意,表思念心绪;

“汀洲”,水边之地为汀、水中之地为洲,这里指代诗人在江南的故乡。

诗人一登上咸阳高高的城楼,向南望去,远处烟笼蒹葭,雾罩杨柳,很像长江中的汀洲。

诗人游宦长安,远离家乡,一旦登临,思乡之情涌上心头。

蒹葭杨柳,居然略类江南。

万里之愁,正以乡思为始:“一上”表明触发诗人情感时间之短瞬,“万里”则极言愁思空间之迢遥广大,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基调。

笔触低沉,景致凄迷,触景生情,苍凉伤感的情怀落笔即出,意远而势雄。

  颔联写晚眺远景,寓意深远:“溪”指磻溪,“阁”指慈福寺,诗人有自注:“南近磻溪,西对慈福寺阁。

” 诗人傍晚登上城楼,只见磻溪罩云,暮色苍茫,一轮红日渐薄远山,夕阳与慈福寺阁姿影相叠,仿佛靠近寺阁而落。

就在这夕照图初展丽景之际,蓦然凉风突起,咸阳西楼顿时沐浴在凄风之中,一场山雨眼看就要到了。

这是对自然景物的临摹,也是对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的形象化勾画,它淋漓尽致而又形象入神地传出了诗人“万里愁”的真实原因。

云起日沉,雨来风满,动感分明;

“风为雨头”,含蕴深刻。

此联常用来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是千古传咏的名句。

  颈联写晚眺近景,虚实结合:山雨将到,鸟雀仓惶逃入遍地绿芜、秋蝉悲鸣躲在黄叶高林,这些是诗人眼前的实景。

但早已荡然无存的“秦苑”“汉宫”又给人无尽的联想——禁苑深宫,而今绿芜遍地,黄叶满林;

唯有鸟雀和虫鸣,不识兴亡,依然如故。

历史的演进,王朝的更替,世事的变化沧桑,把诗人的愁怨从“万里”推向“千古”,以实景叠合虚景,吊古之情油然而生。

  尾联作结,融情于景:“行人”,过客。

泛指古往今来征人游子,也包括作者在内;

“故国”,指秦汉故都咸阳;

“东来”,指诗人(不是渭水)自东边而来。

诗人最后感慨道:羁旅过客还是不要索问当年秦汉兴亡之事吧!

我这次来故国咸阳,连遗址都寻不着,只有渭水还像昔日一样长流不止而已。

“莫问”二字,并非劝诫之辞 ,实乃令人思索之语,它让读者从悲凉颓败的自然景物中钩沉历史的教训;

一个“流”字,则暗示出颓势难救的痛惜之情。

渭水无语东流的景象中,融铸着诗人相思的忧愁和感古伤今的悲凉,委婉含蓄,令人伤感。

  全诗情景交融,景中寓情,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赋予抽象的感情以形体,在呈现自然之景的同时又体现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及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景别致而凄美,情愁苦而悲怆,意蕴藉而苍凉,境雄阔而高远,神完气足,堪称晚唐登临之作的翘楚。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年12月版 :第1052-1053页 .

楚宫怨二首

作者: 许浑 朝代: 唐代

十二山晴花尽开,楚宫双阙对阳台。

细腰争舞君沉醉,白日秦兵天上来。

猎骑秋来在内稀,渚宫云雨湿龙衣。

腾腾战鼓动城阙,江畔射麋殊未归。

洛中秋日

作者: 许浑 朝代: 唐代

故国无归处,官闲忆远游。

吴僧秣陵寺,楚客洞庭舟。

久病先知雨,长贫早觉秋。

壮心能几许,伊水更东流。

金陵怀古

作者: 许浑 朝代: 唐代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靡靡之音《玉树后庭花》,和陈王朝的国运一同告终;

景阳宫中隋兵聚会,边塞的瞭望楼已然空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墓地上远远近近的松树楸树,掩蔽着历代无数官吏的坟冢;

高高矮矮的绿色庄稼,长满了六朝残败的宫廷。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石燕展翅拂动着云霓,一会儿阴雨,一会儿天晴;

江豚在大江中推波逐浪,夜深深又刮起一阵冷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历代的帝王一去不复返了,豪华的帝王生活也无踪无影;

惟有那些环绕在四周的青山,仍然和当年的景物相同。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辞典》1066-1067页,赵庆培 2、 辛一村.历代神通启蒙诗三百首.长春市:时代文艺出版社,1995年:451-452页 3、 余庆元.唐诗三百首读选.杭州市: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183页

塞下曲

作者: 许浑 朝代: 唐代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桑乾河北边一场夜战,秦地士兵一半未能归营。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早晨后方送来一位士兵的家信,告诉他寒衣已经寄来。

参考资料: 1、 张晓蕾 .唐诗精粹 .成都市 :四川辞书出版社 ,2000年 :155页 . 2、 谢真元 .一生必读唐诗三百首鉴赏 汉英对照 .北京市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2006年 :503-504页 .

夜战桑乾(gān)北,秦兵半不归。

桑乾河北边一场夜战,秦地士兵一半未能归营。

桑乾北:桑乾河北岸。

桑乾河,永定河的上游,发源于山西,流经华北平原。

秦兵:唐都在关中,是秦朝旧地,所以称唐军为“秦兵”。

半不归:一半回不来,指战死。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早晨后方送来一位士兵的家信,告诉他寒衣已经寄来。

乡信:家乡来信。

犹自:仍然。

寒衣:御寒的衣服。

参考资料: 1、 张晓蕾 .唐诗精粹 .成都市 :四川辞书出版社 ,2000年 :155页 . 2、 谢真元 .一生必读唐诗三百首鉴赏 汉英对照 .北京市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2006年 :503-504页 .

早秋三首·其一

作者: 许浑 朝代: 唐代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漫漫长夜中泛流着琴瑟的清音;

青萝轻拂好象有西风飕飕而生。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白露凝珠的野草栖留几只残萤;

秋之晨雁群掠过银河向南飞腾。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高大的树木拂晓看来尚未凋零,阳光下遥望远山层次格外分明。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淮南子有一叶落而知岁暮之句;

我悟到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情。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泛:弹,犹流荡。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拂:掠过。

金河:秋天的银河。

古代五行说以秋为金。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还密:尚未凋零。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淮南两句:用《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暮”和《楚辞·九歌·湘夫人》“洞庭波兮木叶下”意。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漫漫长夜中泛流着琴瑟的清音;

青萝轻拂好象有西风飕飕而生。

泛:弹,犹流荡。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白露凝珠的野草栖留几只残萤;

秋之晨雁群掠过银河向南飞腾。

拂:掠过。

金河:秋天的银河。

古代五行说以秋为金。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高大的树木拂晓看来尚未凋零,阳光下遥望远山层次格外分明。

还密:尚未凋零。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淮南子有一叶落而知岁暮之句;

我悟到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情。

淮南两句:用《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暮”和《楚辞·九歌·湘夫人》“洞庭波兮木叶下”意。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这是一首写早秋景色的咏物诗。

诗人以清丽的笔调描绘了遥夜、清瑟、西风、翠萝、残萤、玉露、早雁、远山、落叶等初秋景色。

在描绘过程中,诗人从听觉及视觉的高低远近着笔,落笔细致,层次清楚。

无论写景还是用典,都贴切自然,紧扣“早秋”这一主题。

  诗的前四句写初秋的夜景: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漫漫长夜,荡漾着清冷的瑟音;

凛凛西风,吹拂着青萝轻轻飘荡。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几只残存的萤火虫,栖息在沾满白露的野草上;

清秋的拂晓,一行大雁掠过星光淡淡的银河。

    诗的后四句写初秋的早晨: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曙光初照,高大的树木依然枝叶繁茂;

晴空万里,峰峦迭翠,层次格外分明。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古人说“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如今见到淮南一叶飘零,我自然感觉到:洞庭湖的秋天就要来了。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秋思

作者: 许浑 朝代: 唐代

琪树西风枕簟秋,楚云湘水忆同游。

高歌一曲掩明镜,昨日少年今白头。

姑苏怀古

作者: 许浑 朝代: 唐代

宫馆余基辍棹过,黍苗无限独悲歌。

荒台麋鹿争新草,空苑岛凫占浅莎。

吴岫雨来虚槛冷,楚江风急远帆多。

可怜国破忠臣死,日月东流生白波。

宫馆余基倚棹过,黍苗无限独悲歌。

行舟经过姑苏古城,舍舟登岸,凭吊古台,初登台基,放眼眺望,只见残砖败瓦间禾黍成行,断壁颓垣上蒿草丛生。

荒台麋鹿争新草,空苑岛凫占浅莎。

争食新草的麋鹿和各据莎草、筑巢栖息的水鸟在四周栖息游荡。

吴岫雨来虚槛冷,楚江风急远帆多。

山雨将至时,登台凭槛,一切都那么凄凉,楚江上面在风雨中的远帆更是让人心下情绪低落。

可怜国破忠臣死,日月东流生白波。

吴越战争时候,忠臣伍子胥惨遭杀害,吴国也被灭国,真是令人唏嘘不已,急风吹帆的大江,在滔滔白波中向东而去,消失在天际。

参考资料: 1、 廖元度.《楚风补校注 (上册)》: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8

湖上

作者: 许浑 朝代: 唐代

仿佛欲当三五夕,万蝉清杂乱泉纹。

钓鱼船上一尊酒,月出渡头零落云。

12345 共40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