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
大汉族主义
拼音:dà hàn zú zhǔ yì 首字母大写:DHZZY五笔:dd ic ytt y yr 大汉族主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汉族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思想在民族关系上的表现。国民党政府推行的民族政策。表现为歧视少数民族,限制和剥夺他们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自由平等权利。建国后,民族压迫制度已根本废除,但大汉族主义思想还继续存在。
春节
拼音:chūn jié 首字母大写:CJ五笔:dwj ab 春节的同义词反义词
即夏历正月初一。中国汉族及有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节前家家户户打扫房屋,置办年货,贴春联,挂年画等。除夕夜,要守岁。节日期间,人们穿新衣,外出拜年。此外,还开展舞狮子、耍龙灯、踩高跷、逛花市、赏冰灯等活动。
曹雪芹(1715-1763)
拼音:cáo xuě qín (1715-1763)首字母大写:CXQ(1715-1763)五笔:gmaj fv arj (1715-1763) 曹雪芹(1715-1763)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代小说家。名fe21,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祖籍辽阳。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自曾祖起三代为江宁织造。雍正初年,其父被免职下狱,家产被抄没,从此家道中落。代表作长篇小说《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历时十年,未及完成。今通行的一百二十回本,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高鹗所续。
刀削面
拼音:dāo xiāo miàn 首字母大写:DXM五笔:vnt iej dl 刀削面的同义词反义词
也称“削面”。汉族民间传统面食。流行于华北地区,以山西最盛。其做法是:左手举一大块和好的面团,右手用一把特制的弧形刀,将面一条条削入锅内,煮熟捞起,配上猪肉等梢子食用。面条呈三棱形,香绵适口。
汉语
皇太极(1592-1643)
拼音:huánɡ tài jí (1592-1643)首字母大写:HTJ(1592-1643)五笔:rgf dy sby (1592-1643) 皇太极(1592-1643)的同义词反义词
即“清太宗”。爱新觉罗氏。满族。努尔哈赤第八子。原是四贝勒。1626年努尔哈赤死后,继承后金汗位。颁布保护农业的法令,积极吸收汉族文化。仿明朝官制,设立六部,并加强专制统治。继续进攻明朝,夺取山海关以外的广大地区。1636年,改“后金”为“清”,称皇帝。增编“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继续完成对黑龙江和吉林东部女真各部的统一,进一步加强对东北边疆各少数民族的统治,为入关夺取全国政权作好准备。
内蒙古自治区
拼音:nèi měnɡ ɡǔ zì zhì qū 首字母大写:NMGZZQ五笔:mw apf dgh thd ick ar 内蒙古自治区的同义词反义词
简称“内蒙古”。在中国北部,面积1183万平方千米。人口22372万(1995年)。除汉族外,蒙古族居多。1947年建立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其他重要城市有包头等。地处内蒙古高原,阴山以南黄河沿岸和大兴安岭以东为平原。处中温带,自东往西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中国主要牧区。农产中甜菜产量居全国前列。中国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钢铁工业亦发达,稀土储量世界第一。大兴安岭盛产木材。
围龙房屋
拼音:wéi lónɡ fánɡ wū 首字母大写:WLFW五笔:lfnh dx yny ngc 围龙房屋的同义词反义词
汉族的传统民居。流行于福建、台湾等地。中央高,左右延伸降低的房屋。一般是三间横排,中为正厅,屋顶最高,左右大房、二房,屋脊稍低,是由正厅延伸建造的,叫“护龙”。还可增筑厢房,与正房构成“b04c”字形半圆房屋。因从中庭看去整个房屋像围着的一条蜿蜒的龙,故名。
雍正帝(1678-1735)
拼音:yōnɡ zhènɡ dì (1678-1735)首字母大写:YZD(1678-1735)五笔:yxt ghd yuph (1678-1735) 雍正帝(1678-1735)的同义词反义词
即“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清朝皇帝,年号雍正。康熙帝第四子。初封雍亲王。1722年在大臣隆科多、年羹尧等辅助下取得帝位,并用高压手段对付参与争位的诸弟。在位期间设军机处以加强君主专制。又推行摊丁入亩的税法减轻农民负担。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设置驻藏大臣,加强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对汉族知识分子屡兴文字狱,以加强思想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