踪
zōng①脚印;
踪迹;
踪影。
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灭。
”《促织》:“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响。
”②追随;
追寻。
《新唐书•桓彦范传》:“安足继~前烈。
”
躁
zào①急躁;
不安静。
《论语•季氏》:“言未及之而言,谓之~。
”②躁动。
《兰亭集序》:“虽趣舍万物,静~不同。
”③不专心。
《劝学》:“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也。
”④狡猾。
《荀子•富国》:“~者皆化而悫。
”【躁竞】急于争夺权势;
好胜争强。
查询
躄
bì①腿瘸。
柳宗元《起废答》:“少而病~,日愈以剧。
”②仆倒。
法显《佛国记》:“王来见之,迷闷~地,诸臣以水洒面,良久乃苏。
”【躄躄】行动迟缓的样子。
李贺《感讽》:“奇俊无少年,日车何~。
”
轶
yì①超车。
【引】超越。
《汉书•扬雄传上》:“~五帝之遐迹兮,蹑三皇之高踪。
”【又】超群的。
《汉书•王褒传》:“因奏褒有~材。
”②通“溢”。
水溢出。
《汉书•地理志上》:“道沇水,东流为泲,入于河,~为荥。
”③袭击。
《左传•隐公九年》:“惧其侵~我也。
”④通“佚”。
散失。
《史记•管晏列传》:“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事。
”⑤通“逸”。
隐逸。
《后汉书•赵岐传》:“无隐士,无~民。
”zhé通“......更多
辍
chuò①停止,中止。
《陈涉世家》:“~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②废止,废除。
《荀子•天论》:“天不为人之恶寒也~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广。
”【辍学】中途停止上学。
【辍斤】停止使用斧头。
言无知己,不愿轻试其技。
后引申为失去知己。
卢照邻《南阳公集序》:“~之恸,何独庄周?
闻笛而悲,宁惟向秀?
”查询
边
biān①边界;边疆。
《论积贮疏》:“卒然~境有急。
”②边缘。
《过故人庄》:“绿树村~合,青山郭外斜。
”③近旁;旁边。
《木兰诗》:“暮宿黄河~。
”《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垒西~,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④边际,尽头。
杜甫《登高》:“无~落木萧萧下。
”⑤方。
刘禹锡《竹枝词》:“东~日出西~雨。
”【边幅】布帛的辽沿,借喻人的衣着仪表。
近
jìn①空间距离小,与“远”相对。
《桃花源记》:“缘溪行,忘路之远~。
”②时间上距离短,与“久”“远”相对。
《柳敬亭传》:“乃~年共称柳敬亭说书。
”③走近;
靠近。
《左忠毅公逸事》:“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
”④近处;
近旁。
《察今》:“有道之士,贵以~知远。
”⑤亲近。
《战国策•赵策》:“襄子必~幸子。
”⑥亲近的。
《陈情表》:“外无期功强~之亲。
”⑦近似;
接近;
与……差异不大。
《师说》:“位卑则足......更多
迟
chí①慢,缓慢。
《庖丁解牛》:“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
”《孔雀东南飞》:“非为织作~,君家妇难为。
”②迟疑,犹豫。
《琵琶行》:“琵琶声停欲语~。
”③晚。
《战国策•亡羊补牢》:“亡羊而补牢,未为~也。
”④迟钝。
《汉书•杜周传》:“周少言重~,而内深次骨。
”【迟迟】1.缓慢的样子。
白居易《长恨歌》:“~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2.从容不迫的样子。
《礼记•孔子闲居》:“无声之乐,......更多
迪
dí①道路。
屈原《九章•怀沙》:“易初本~兮,君子所鄙。
”(易初本迪:改变最初的道路。
)【又】道理。
《尚书•大禹谟》:“惠~吉,从逆凶。
”②开导;
引导。
《尚书•太甲上》:“启~后人。
”③遵循。
扬雄《法言•先知》:“为国不~其法。
”④进用;
引进。
《荀子•儒效》:“弗求弗~。
”⑤用于句首或句中,无义。
《尚书•立政》:“古之人~惟有夏。
”【迪哲】行为明智。
适
shì①到……去。
《石钟山记》:“余自齐安舟行~临汝。
”②出嫁;
嫁。
《孔雀东南飞》:“贫贱有此女,始~还家门。
”③适应;
顺从。
《孔雀东南飞》:“处分~兄意,那得自任专。
”④适宜;
舒适。
《芙蕖》:“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耳目之观。
”⑤享受。
《赤壁赋》:“而吾与子之所共~。
”⑥恰好。
《雁荡山》:“从上观之,~与地平。
”⑦适才;
刚才。
《孔雀东南飞》:“~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
”zhé通“谪”。
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