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中毒(二硫化碳中毒)


拼音:zhi

症状: 二硫化碳是一种全身性神经毒物,人造纤维和橡胶工人吸人其蒸气可致其中毒。低浓度长期接触可引起角膜视觉减退,视物障碍、视物变色、变形、复视、瞳孔强直及视网膜微动脉瘤等。治疗主要应脱离接触,全身给维生素B族,y-酪氨酸1-2g,静滴,每日1次。

治疗: 治疗主要应脱离接触,全身给维生素B族,y-酪氨酸1-2g,静滴,每日1次。

相关信息:

职业性中毒(三硝基甲苯中毒)


拼音:zhi

症状: 三硝基甲苯中毒多见于从事炸药生产的工人,因皮肤污染、吸人蒸汽后引起。眼部主要表现为晶体呈花瓣状或盘状混浊。治疗为脱离接触,晶体混浊多可自行停止。

相关信息:

化脓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拼音:hua

症状: [诊断] 一、发病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经过六到八个星期不愈者即转变为慢性。 二、分型 可分为三型。 (一)单纯型 最常见。耳流脓呈粘液性或粘液脓性,一般不臭。轻度传音性聋,X线乳突摄片无骨质破坏。 (二)骨疡型 中耳常有肉芽及息肉,多伴骨质侵蚀,可引起并发症。耳流脓多为持续性,纯脓性,量不多,有臭味,偶带血丝。听力呈传音性或混合性聋,X线乳突摄片异常。 (三)胆脂瘤型 可导致一系列的颅内、外并发症。耳内长期流脓,量不多,有恶臭。耳聋重,多为混合性聋。X线乳突摄片异常。 三、分期 可分为四期。 (一)活动期 中耳持续流脓,或间歇流脓的间歇期不超过六星期,鼓室粘膜潮湿,随时可再流脓。 (二)静止期 中耳间歇流脓,干耳时间维持六星期以上,但不超过半年。 (三)非活动期 中耳流脓停止达半年以上,但穿孔未愈合。 (四)愈合期 穿孔的鼓膜已自行愈合,或手术修补后愈合,中耳不再流脓。

治疗: [治疗] 一、单纯型 耳部有大量脓液者可用3%双氧水清洗,或用吸引法吸引,多用0.5%氯霉素、0.3%氟哌酸、3%洁霉素滴耳液。感染轻而难以干燥者用3%硼酸酒精、3%酚甘油或5%氯霉素甘油滴耳。粉剂只用于鼓膜穿孔较大而脓液不多的患者。 二、骨疡型 引流尚好者用棉签蘸少许10%-20%硝酸银液烧灼肉芽,或用微型刮匙及环钳刮除肉芽,并应注意防止感染和面神经损伤。 三、胆脂瘤型 应采取手术治疗,但胆脂瘤较小者可先用上鼓室冲洗术,而后复查。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为中耳粘膜、骨膜甚至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 [病因] 多由急性迁延而来。

致病菌常为变形杆菌、金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等。

耳 聋(感音神经性耳聋)


拼音:er

症状: [诊断]耳 聋 仔细询问病史,听力检查如音叉试验,纯音测听、声阻抗测听、语言测听、电反应测听检查,X线摄片、CT扫描、MRI检查可助诊断。

治疗: [治疗] 一、药物治疗 老年性耳聋应用改善神经营养和微循环的药物,慎用耳毒性药物,避开噪声环境,治疗和预防代谢性疾病。突发性耳聋早期可用能量合剂、维生素B族,罂粟碱每次30-60mg,静滴,每日1次。如与自身免疫病有关,可用地塞米松每次5-10mg,静滴,每日1次,或用高压氧治疗。药物中毒性、内耳感染性。外伤性耳聋的早期应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如654-2每次10mg,肌注,每日1次,烟酸每次50mg,口服,每日3次。 二、语言及听功能训练 适用于有残余听力的幼儿,可获得部分语言的能力。开始训练的年龄越小越好,一般在2-3岁开始训练最适宜。听觉训练3-6个月,患儿常可识别声音的意义,坚持2-3年后才能获得语言的能力。全聋者最好进聋哑学校接受唇读(看话)OlI练。耳聋不太严重者可使用助听器,耳塞型助听器放置在外耳道口,既可防止因导线磨擦衣服所产生的噪声,又可提高听觉定向力。 三、耳蜗电极过埋植 适用于听毛细胞损坏而部分蜗神经尚存活的重度感音性耳聋者。有单极、双极和多极,为铂或钛、铱外包聚四氯乙烯或硅胶所制成。

相关信息: [预防] 杜绝近亲结婚,严格掌握应用耳毒性药物,及早治疗婴幼儿耳聋,避免强噪声;令混合性耳聋 由于耳的传音结构(外耳和中耳)和感音神经结构(内耳及听神经)都受到损伤而引起的听力障碍,称为混合性耳聋。这两部分的病变可为同一疾病所致,也可由两种互不相关的疾病引起。诊断应作听力检查,详细询问病史和进行耳部检查。治疗以去除病因为主,对中耳病变应积极治疗。

内耳听器、螺旋神经节、听神经及蜗神经核以上直至听觉皮层的病变所造成的听觉损伤,通称为感音神经性耳聋。

[病因] 与遗传、病毒感染、梅毒、糖尿病、肾炎或药物等有关。

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


拼音:nao

症状: [诊断] 一、病史 在时间上,精神症状出现与颅脑损伤密切相关,伴随的心理作用是重要影响因素。 二、分型及其症状 (一)脑震荡 以意识障碍及逆行性遗忘为特征。轻者仅有短暂定向障碍,领会困难,分析与判断力差,于数分钟内恢复,重者可有意识丧失,多于半小时内恢复,醒后有逆行性遗忘、注意力涣散、思维困难、错认或幻视,情绪障碍或行为异常,1-2周后逐渐消失。无明显神经系统体症。脑脊液检查正常。 (二)脑挫伤 伤后即有意识障碍,以朦胧、谵妄或混浊状态常见,持续数小时至数日。有的经过一段清醒期后再次昏迷,醒后常有类似脑震荡的精神症状。多有神经系统限局体征、癫痫发作、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脑脊液检查、脑电图检查有助于诊断。 (三)气压性脑损伤 多于伤后立即昏迷,持续数小时,醒后头痛剧烈,记忆困难与遗忘,焦躁不安与情感淡漠。有时对声音极其敏感或失听、不语,但其定向力、自知力及笔谈能力良好。多无神经系统体征。 (四)脑外伤后综合症 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症,持续数月或迁延不愈;脑外伤后神经症可有疑病症、焦虑症或宿症样表现;脑外伤性精神病可呈现类精神分裂症或类躁郁症状态;脑外伤性痴呆;人格障碍或癫痫。

治疗: [治疗] 在生命体征稳定情况下,对兴奋躁动、幻觉、情感淡漠者可用安定等抗焦虑药或小剂量抗精神病药。恐惧或抑郁者常用三环类抗抑郁药。神经营养药对智能障碍有一定效果。人格障碍可予以行为治疗。

相关信息:

脑外伤伴发的精神障碍是指颅脑外伤引起脑器质性或功能性障碍时出现的精神异常。

[病因] 颅脑受到外力的直接或间接作用而引起。

接触性皮炎


拼音:jie

症状: [诊断] 有接触外界某些物质史,在接触部位发病。皮疹主要表现为红斑水肿,严重者有水疱和大疤,界限清楚。去除病因后皮疹很快消退。可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三期。确定本病可疑致敏物可作斑贴试验,但须在皮疹消退并停用脱敏药物1-2个星期周后进行。

治疗: [治疗] 一、病因和一般治疗 应尽快去除病因,避免再接触,避免搔抓及肥皂和热水烫洗。 二、全身治疗 抗组胺类药如赛庚啶每次2-4毫克,每日3次;特非那丁每次60毫克,每日2次;或克敏能、仙特敏等;以上药物任选1-2种。维生素C每次0.2克,每日3次。皮损较重或广泛时可选用强的松,每次10-15毫克,或地塞米松1.5~3毫克,每日3、4次。 三、局部治疗 以消炎、止痒、预防感染为主。急性期有红斑、水肿、小水疱、无糜烂渗出时,选用酚炉甘石洗剂或乐肤液;有渗出时选用0.1%雷夫奴尔溶液或3%硼酸溶液湿敷。亚急性期皮损红肿减轻,渗出减少,可选用雷夫奴尔糠馏油乳剂、皮炎平霜或肤轻松霜等。慢性期皮肤有浸润、肥厚时选用去炎松尿素软膏、黑豆馏油软膏、糠馏油糊膏、肤疾宁硬膏或防裂护肤霜等。

相关信息:

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或粘膜接触外界某些刺激物或致敏物后,在接触部位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

[病因] 能引起接触性皮炎的物质有原发性刺激物和致敏物。

分为动物性如动物毒素、昆虫毒毛等;

植物性如某些植物的叶、茎、花、果等或其产物;

化学性物质为主要原因,如镍、铬等金属及其制品,肥皂、洗衣粉、皮革等日用品,化妆品、外用药物、杀虫剂及除臭剂、化工原料等。

湿 疹


拼音:shi

症状: [诊断] 一、症状 (一)各期表现 可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三期。 1.急性湿疹:起病急在红斑、水肿的基础上,出现米粒大的丘疹或小水疱。因水疱破裂可出现糜烂、渗出、结痂,皮疹融合成片,中心较重,渐向外扩展,界限不清。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多对称分布。自觉瘙痒。 2.亚急性湿疹:急性炎症减轻后,皮疹以小丘疹和结痂为主,有少量疱疹及糜烂,伴轻度浸润,表面有少许鳞屑。 3.慢性湿疹:由急性、亚急性湿疹演变而来,皮损主要为皮肤粗糙、抓痕、血痂、浸润肥厚、苔藓样变,伴色素沉着。 (二)特定部位表现 1耳部湿疹:以红斑、渗液、结痂为主。 2.乳房湿疹:皮疹呈棕红色斑、糜烂,表面有薄痂,有皲裂,瘙痒伴疼痛。。 3.外阴、阴囊湿疹:多奇痒 皮损以红肿、糜烂、浸润肥厚、色素沉着为主。 4.手部湿疹:以皮肤粗糙、干燥、皲裂为主,冬季加重。

治疗: [治疗] 同本节接触性皮炎部分。

相关信息:

湿疹是一种具有多形性皮疹及渗出倾向,伴剧烈瘙痒,易反复发作的皮肤炎症。

[病因] 本病是由内因如过敏体质、慢性感染、内分泌紊乱、精神、神经因素等;

外因如搔抓、化妆品、肥皂等刺激,吸人花粉、尘螨等,或吃鱼虾、蛋类食物等引起。

传染性湿疹样皮炎


拼音:chuan

症状: 传染性湿疹样皮炎是在患处附近先有一感染病灶,如中耳炎、溃疡、瘘管等,其分泌物中的细菌毒素或组织的分解产物对邻近部位的皮肤致敏而出现的湿疹样改变。主要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脓疱、糜烂、结痂等损害。自觉瘙痒,皮疹随搔抓而向外扩散,严重者可有发热。白细胞增高等。

治疗: 积极治疗原发病灶,选择适当抗生素。局部治疗参照本节接触性皮炎的局部处理。

相关信息:

坠积性皮炎和淤积性溃疡


拼音:zhui

症状: [诊断] 本病主要发生于经常站立或下肢用力过多的成人。发病前有患侧下肢静脉曲张史。多发于小腿胫前中部与内踝以上部位。水肿为最早的局部症状,呈凹陷性。渐出现淡黄色至黄褐色沉着斑,表面可有鳞屑伴肥厚、苔藓样变,称为坠积性皮炎。发生湿疹样变时称为坠积性湿疹。损害日久,轻微外伤或严重者可见溃疡,称为淤积性溃疡。常为少数孤立、圆形、椭圆或不规则形,钱币大小,边缘坚实削直,基底水肿有暗红色肉芽组织,其上覆有浆液或腐物,有时表面形成坏死,周围皮肤坚硬、紧张,溃疡一般表浅,但也有深达肌肉者。自觉瘙痒,溃疡者可伴痒痛。腹股沟淋巴结常肿大。经过缓慢,常迁延数月或长年不愈。

治疗: 适当休息,抬高患肢,避免长期站立及外伤。芦丁每次20毫克,每日3次;或复方丹参片等活血化瘀的中药。维生素C每次0.2克,每日3次。维生素E每次0.2克,每日3次。硫酸锌每次200毫克,每日3次。局部皮炎或湿疹样损害者可外涂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如肤轻松、去炎松霜或雷夫奴尔松馏油乳剂等。溃疡者可用5%红降汞软膏、复方硝酸银软膏、紫草膏等常规换药。静脉曲张轻者可包扎弹性绷带或穿弹性医疗袜,严重者可考虑外科手术。

相关信息:

坠积性皮炎和淤积性溃疡 是由下肢静脉功能不全,血液循 环淤滞所致的局限性慢性皮肤 炎症及溃疡。

前者为早中期表 现,后者为最终结局。

呼吸心跳骤停


拼音:hu

症状: 面部苍白或青紫.胸廓无起伏运动.没有心跳或脉搏.意识丧失.没有呼气.

治疗: 1.使病人处于水平仰卧位。 2.清除口腔异物。注意:如果见到异物卡于患者的喉部,不要试图取出他,以免他更深地嵌入气道。此时查看窒 息一病。用手指清除成人的口腔异物。压住舌头,下按下颏,用食指伸人口腔清除口腔内的游离物体。 3.开放患者气道。轻轻后仰患者头部,并牵拉下颏。 4.看、听并感觉呼吸的存在。一定要把你的耳朵贴近患者的嘴部,单纯有胸部运动并不意味着有呼吸。 5.如果患者没有呼趿要立即开始人工呼吸。观察每次人工呼吸后胸部的抬高。在胸部下降后再给第二次人工呼吸 。如果胸廓无抬高,应轻轻将患者头部再后仰,并给两次较慢的人工呼吸。如果胸廓仍不抬起,应,按窒息一病 处理。注意:如果使头部过度后仰或后仰程度不够均将不足以使气道充分开放。对成人进行人工呼吸时,要握紧 患者鼻孔,口对口给两次慢的人工呼吸,在两次呼吸中间应将你的嘴移开。 6.检查脉搏:检查成人的脉搏。轻轻地将食、中指按在喉结旁的颈侧部以感觉脉搏是否存在。 7.如果没有脉搏,开始胸部按压。对成人如何选择好你放手的位置。将你的中指放在肋骨与胸骨底会合的切迹处 ,食指紧临中指并处于中指的上方,把你另一只手的根部靠近食指并放在其上方,移开手指并将这只手放在另-只 手上,两手交叉按压胸部。对成人行胸部按压。将你的手臂重合,使你的肩直处于水平上方,向下按压使胸部下 移5-6厘米。放松压力,但不要将手移开,按压15次并用口记数"1、2、3"。注意:不要上下摇动。 8.重复第3、4、5步。如果患者为婴儿或8岁以内的儿童,每次仅给一次人工呼吸。 9.给予胸部按压、人工呼吸并重新检查脉搏。对于,成人及8岁以上儿童,每进行15次心脏按压和4次人工呼吸后检查脉搏是否存在。对于婴儿或8岁以内儿童,每5次胸部按压给一次人工呼吸。如此重复10次以后检查脉搏。重复以上胸部按压及人工呼吸直至患者自己有呼吸或有脉搏存在,或医务人员赶到。 10.如果患者无呼吸但有脉搏,开始人工呼吸。对 于成人或8岁以上儿童,每5秒给一次人工呼吸,每12次人工呼吸后检查脉搏。对于1-8岁儿童,每4秒给一次人工呼吸,每15次人工呼吸后检查脉搏。对1岁以内婴儿每3秒给一次人工呼吸,每20次人工呼吸后检查脉搏。持续以上动作直至救援人员到来。

相关信息: 婴儿呼吸心跳骤停处理法 (1岁以内): 清理口腔,人工呼吸,数脉搏。 清理口腔:抓住舌头,下移下颏部。如果你见到异物并认为可以较容易地将其取出,用你的小指伸人口腔内将异物取出。 人工呼吸:用一只手向下牵下颏,用嘴将患儿的口鼻包住,先给两次人工呼吸,然后给下一次。在两次人工呼吸之间应将嘴移开。人工呼吸时应用力,但用力不能太大,以免气体进入患儿的胃里。 检查脉搏:用拇指以外的两个手指轻轻放在颈部侧方喉结旁以感觉是否有脉搏存在。 手的位置:把食指放在乳头连线上方胸上方胸前央的胸部,将中、环指放在食指下方,然后移开食指,用另一只手帮助患儿头部后仰。 胸部按压:稍屈肘,用手指垂直向下指压,向下按压使患儿胸部下移1-3厘米。去除压力,但勿移开手指。给5次胸部按压同时数"1、2、3"。 注意:不要前后摇动。 儿童(1-8岁): 清理口腔,人工呼吸,数脉搏。 清理口腔:抓住患者舌头下移下颏部,将食指贴面颊放入口腔将游离异物取出。 人工呼吸:握住患者的鼻腔,用您的唇轻轻包住患者的口腔,给两次缓慢的人工呼吸,然后给下一次。两次人工呼吸之间将嘴移开。 检查脉搏:将食、中指压在患者颈部的一侧喉结管,检查一下脉搏。 胸部按压:将右手的两个手指放在肋骨与胸骨底会合处。左手掌临近右手食指按在胸骨上。手指应离开胸壁,然后移开左手,用右手放在相应的位置,而左手用来维持其头部后仰。 开始胸部按压。保持双臂垂直,你的眉部位于儿童的上方,下压胸骨3-5厘米。然后放松压力但不要将手移开。给予5次按压,并同时数"1、2、3…"。 注意:不要前后摇动。

678910 共50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