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过王濬墓

作者: 张九龄 朝代: 唐代

汉王思钜鹿,晋将在弘农。

入蜀举长算,平吴成大功。

与浑虽不协,归皓实为雄。

孤绩沦千载,流名感圣衷。

万乘度荒陇,一顾凛生风。

古节犹不弃,今人争效忠。

奉和吏部崔尚书雨后大明朝堂望南山

作者: 张九龄 朝代: 唐代

迢递终南顶,朝朝阊阖前。

朅来青绮外,高在翠微先。

双凤褰为阙,群龙俨若仙。

还知到玄圃,更是谒甘泉。

夜雨尘初灭,秋空月正悬。

诡容纷入望,霁色宛成妍。

东极华阴践,西弥嶓冢连。

奔峰出岭外,瀑水落云边。

汉帝宫将苑,商君陌与阡。

林华铺近甸,烟霭绕晴川。

既庶仁斯及,分忧政已宣。

山公启事罢,吉甫颂声传。

济济金门步,洋洋玉树篇。

徒歌虽有属,清越岂同年。

奉和圣制同二相南出雀鼠谷

作者: 张九龄 朝代: 唐代

设险诸侯地,承平圣主巡。

东君朝二月,南旆拥三辰。

寒出重关尽,年随行漏新。

瑞云丛捧日,芳树曲迎春。

舞咏先驰道,恩华及从臣。

汾川花鸟意,并奉属车尘。

和崔尚书喜雨

作者: 张九龄 朝代: 唐代

积阳虽有晦,经月未为灾。

上念人天重,先祈云汉回。

仁心及草木,号令起风雷。

照烂阴霞止,交纷瑞雨来。

三辰破黍稷,四达屏氛埃。

池溜因添满,林芳为洒开。

听中声滴沥,望处影徘徊。

惠泽成丰岁,昌言发上才。

无论验石鼓,不是御云台。

直颂皇恩浃,崇朝遍九垓。

和许给事中直夜简诸公

作者: 张九龄 朝代: 唐代

未央钟漏晚,仙宇蔼沉沉。

武卫千庐合,严扃万户深。

左掖知天近,南窗见月临。

树摇金掌露,庭徙玉楼阴。

他日闻更直,中宵属所钦。

声华大国宝,夙夜近臣心。

逸兴乘高阁,雄飞在禁林。

宁思窃抃者,情发为知音。

奉和圣制南郊礼毕酺宴

作者: 张九龄 朝代: 唐代

配天昭圣业,率土庆辉光。

春发三条路,酺开百戏场。

流恩均庶品,纵观聚康庄。

妙舞来平乐,新声出建章。

分曹日抱戴,赴节凤归昌。

幸奏承云乐,同晞湛露阳。

气和皆有感,泽厚自无疆。

饱德君臣醉,连歌奉柏梁。

奉和圣制早发三乡山行

作者: 张九龄 朝代: 唐代

羽卫森森西向秦,山川历历在清晨。

晴云稍卷寒岩树, 宿雨能销御路尘。

圣德由来合天道,灵符即此应时巡。

遗贤一一皆羁致,犹欲高深访隐沦。

江上使风呈裴宣州耀卿

作者: 张九龄 朝代: 唐代

江路与天连,风帆何淼然。

遥林浪出没,孤舫鸟联翩。

常爱千钧重,深思万事捐。

报恩非徇禄,还逐贾人船。

奉和圣制龙池篇

作者: 张九龄 朝代: 唐代

天启神龙生碧泉,泉水灵源浸迤延。

飞龙已向珠潭出, 积水仍将银汉连。

岸傍花柳看胜画,浦上楼台问是仙。

我后元符从此得,方为万岁寿图川。

东湖临泛饯王司马

作者: 张九龄 朝代: 唐代

南土秋虽半,东湖草未黄。

聊乘风日好,来泛芰荷香。

兰棹无劳速,菱歌不厌长。

忽怀京洛去,难与共清光。

1112131415 共20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