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泛爱众

作者: 李毓秀 弟子规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 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始计篇

作者: 孙武 孙子兵法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

将孰有能?

天地孰得?

法令......更多

行军篇

作者: 孙武 孙子兵法

孙子曰: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

绝水必远水;

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

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

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

绝斥泽,惟亟去无留;

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此处斥泽之军也。

平陆处易,而右背高,前死后生,此处平陆之军也。

凡此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

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

丘陵堤......更多

周纪·周纪二

作者: 司马光 资治通鉴

起昭阳赤奋若,尽上章困敦,凡四十八年。

显王 ◎元年癸丑,公元前三六八年 齐伐魏,取观津。

赵侵齐,取长城。

◎三年乙卯,公元前三六六年 魏、韩会于宅阳。

秦败魏师、韩师于洛阳。

◎四年丙辰,公元前三六五年 魏伐宋。

◎五年丁巳,公元前三六四年 秦献公败三晋之师于石门,斩首六万。

王赐以黼黻之服。

◎七年己未,前三六二年 魏败韩师、赵师于浍。

秦、魏战于少梁,魏师败绩;

获魏公孙痤。

卫声公薨,子成侯速立。

......更多

周纪·周纪四

作者: 司马光 资治通鉴

起阏逢困敦,尽著雍困敦,凡二十五年。

赧王中 ◎十八年甲子,公元前二九七年 楚怀王亡归。

秦人觉之,遮楚道。

怀王从间道走赵。

赵主父在代,赵人不敢受。

怀王将走魏,秦人追及之,以归。

鲁平公薨,子缗王贾立。

◎十九年乙丑,公元前二九六年 楚怀王发病,薨于秦,秦人归其丧。

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

诸侯由是不直秦。

齐、韩、魏、赵、宋同击秦,至盐氏而还。

秦与韩武遂、与魏封陵以和。

赵主父行新地,遂出代;

西遇楼烦王于西......更多

周纪·周纪五

作者: 司马光 资治通鉴

起屠维赤奋若,尽旃蒙大荒落,凡十七年。

赧王下 ◎四十三年己丑,公元前二七二年 楚以左徒黄歇侍太子完为质于秦。

秦置南阳郡。

秦、魏、楚共伐燕。

燕惠王薨,子武成王立。

◎四十四年庚寅,公元前二七一年 赵蔺相如伐齐,至平邑。

赵田部吏赵奢收租税,平原君家不肯出。

赵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

平原君怒,将杀之。

赵奢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更多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作者: 佚名 黄帝内经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更多

水部·浆水

作者: 李时珍 本草纲目

释名亦名酸浆。

粟米煮熟后,放在冷水里,浸五、六天,味变酸,面上生白花,取水作药用。

但浸至败坏,则水有害。

气味甘酸、微温、无毒。

主治上吐下泻(浆水煎干姜饮用),过食腊肉,致筋痛肚闷(浆水煎粥吃,加少量老鹰屎,效果更好),手指肿痛(浆水加盐泡患处,水冷应换热),脸上黑痣(每夜用热的浆水洗脸,再用布揩红,以白檀香磨汁涂擦),骨鲠在咽(慈石经火煅醋淬后,加焙过的陈橘红和多年浆水脚,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更多

水部·雨水

作者: 李时珍 本草纲目

气味咸、平、无毒。

主治立夏雨水:夫妻各饮一杯,还房,当获时有子,神效。

水部·神水

作者: 李时珍 本草纲目

释名《金门记》云:五月五日午时有雨,急伐竹竿。

中必有神水,沥取为药。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解渴去热。

考释李时珍在该药的集解项下转引《金门记》云:“五月五日午时有雨,急伐竹竿,中必有神水,沥取为药。

”由此可见,逢农历五月五日午时下雨时,从砍伐的竹竿中沥取的水就是神水。

同时也可知神水早在前人的《金门记》中已有药用记载,并非首出于《本草纲目》。

1112131415 共74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