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状
善状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àn zhuàng1.好的事迹。 2.指行状。 3.唐时吏部考课之法有四善: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着,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善状之外,有二十七最。见《唐六典.吏部考功郎中》﹑《旧唐书.职官志二》。
四选
四选的同义词反义词
sì xuǎn1.古代对四种人的选拔。 2.宋代铨选官员的制度。元丰前以审官东院﹑审官西院﹑流内铨﹑三班院四个官署分掌铨选,故称四选。元丰改革官制,更名隶属吏部。
堂吏
堂吏的同义词反义词
táng lì1.唐宋时中书省的办事吏员。原自中央各机构抽补。宋太祖以其擅中书事权,多生弊端,改令吏部于士人中选授。宋太宗太平兴国九年,始以京朝官充任。
大天
大天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tiān1.唐代吏部尚书的别称。
大选
大选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xuǎn1.谓吏部铨叙授官。 2.指吏部尚书。 3.某些国家对议员或总统等的选举。
天官
天官的同义词反义词
tiān guān1.官名。《周礼》分设六官﹐以天官冢宰居首﹐总御百官。唐武后光宅元年改吏部为天官﹐旋复旧。后世亦称吏部为天官。 2.借指吏部尚书。 3.泛指百官。 4.指官职。 5.天文;天象。 6.道教所奉三官之一﹐三官为天官﹑地官﹑水官。 7.泛指天上仙神居官者。 8.指耳﹑目﹑口﹑鼻﹑形体等感觉器官。
太仪
太仪的同义词反义词
tài yí1.天帝的宫庭。 2.公主之母的称号。唐以诸王之母为太妃﹐贞元六年又从吏部郎中柳冕议﹐以公主之母为太仪﹐以公主本封加太仪之上。太﹐谓因子而尊;仪﹐取母仪之盛。
太宰
孝廉方正
孝廉方正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ào lián fāng zhèng1.清代特诏举行的制科之一。自雍正时起,新帝嗣位,诏直省府﹑州﹑县﹑卫各举"孝廉方正",赐六品章服,备召用。乾隆以后,定荐举后送吏部考察,授以知县等官及教职。
寄禄官
寄禄官的同义词反义词
jì lù guān1.官阶名。宋制,官分阶官和职事官,如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吏部尚书是阶官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职事官名。阶官有名衔而无职事,只作为铨叙﹑升迁的依据,称为寄禄官。元丰三年改行新官制,又以尚书﹑侍郎等为职事官,而以旧时所置散官为寄禄官。凡职事官,自尚书至给舍谏议,其职俸以寄禄官高下分行﹑守﹑试三等,以禄令为准。如苏轼以工部屯田员外郎知湖州,罢官后又以朝奉郎知惠州,知湖州﹑惠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