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
战争与和平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àn zhēng yǔ/yù/yú hé/hè/huó/huò/hú píng长篇小说。俄国列夫·托尔斯泰作于1863-1869年。以1812年俄法战争时期俄国四个贵族家庭作主线,在战争与和平的交替中,展现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家庭生活的各种画面。小说塑造了安德烈和比埃尔两个理想的贵族青年形象。他们饱尝生活的甘苦,在卫国战争中领悟了人生的真谛。最后安德烈负伤死去,比埃尔成为十二月党人。
抛球乐
抛球乐的同义词反义词
pāo qiú lè/yuè1.原为五言六句,唐人抛球催酒时所唱,教坊因以名曲。后用为词牌名。单调三十字者始于刘禹锡,四十字者始于冯延巳,四十二字者见《云谣集杂曲子》无名氏词,皆平韵。至柳永以旧曲名创为新调,始有双调一百八十七字体,仄韵。 2.曲牌名。一名《彩楼春》。属北曲黄钟宫。字数与词牌不同。用在套曲中。
拔贡
拔贡的同义词反义词
bá gòng1.科举制度中选拔贡入国子监的生员的一种。清制,初定六年一次,乾隆七年改为每十二年(即逢酉岁)一次,由各省学政选拔文行兼优的生员,贡入京师,称为拔贡生,简称拔贡。同时,经朝考合格,入选者一等任七品京官,二等任知县,三等任教职;更下者罢归,谓之废贡。参阅清福格《听雨丛谈》卷五﹑《清史稿.选举志一》。
掉鞅
掉鞅的同义词反义词
diào yāng/yàng1.本谓驾战车入敌营挑战时,下车整理马脖子上的皮带,以示御术高超,从容有馀。后泛指从容驾驭或掌握战斗的主动权。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吾闻致师者,左射以菆,代御执辔,御下两马,掉鞅而还。"杜预注:"掉,正也;示闲暇。" 2.喻从容显示才华。
排球
排球的同义词反义词
pái/pǎi qiú1.球类运动之一,以运动员在比赛场地上按排站立得名。初时每队十六人,后减为十二人﹑九人,分列四排或三排。现为六人,分列两排。球场为长方形,两队各占半个场区,中间横隔以高网。比赛时,用手使球在空中传动,一方如不能在三次内击球过网或运动员犯规,对方即获发球权或得分。以十五分为一局,采用五局三胜或三局二胜制。 2.排球运动使用的球。球用羊皮制成,内装橡胶胆,圆周65-67厘米,重260-280克。
接灶
接灶的同义词反义词
jiē zào1.迎接灶神。我国民间旧俗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送灶神归天庭禀事,谓祭灶或祀灶;于除夕或新春元日将灶神接回,谓接灶。
摄提格
摄提格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è/niè tí/dī/dǐ gé1.岁阴名。古代岁星纪年法中的十二辰之一。相当于干支纪年法中的寅年。
摄音
摄音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è/niè yīn1.音韵学名词。以一字音为代表﹐把收音相同的字与此字归为一类﹐称摄音或摄。分摄之法﹐肇端于宋司马光《切韵指掌图》所分之二十图及宋郑樵《通志.七音略》﹑《韵镜》之四十三图﹐但无摄音之名﹐每类亦无标目之字。元刘鉴《切韵指南》始分十六摄。《康熙字典》卷首所引之《字母切韵要法》则分十二摄。方言不同,师承各异。
政经
政经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èng jīng1.政治的常法。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今兹入郑,民不罢劳,君无怨讟,政有经矣"。杜预注:"经,常也。"
散利
散利的同义词反义词
sàn/sǎn lì1.古代十二荒政之一。指遇到凶年官府借给百姓种子和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