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金属

稀有金属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 yǒu jīn shǔ/zhǔ自然界中相对含量很少、分布稀散或难于提取的金属。其制取较为繁杂,常需经过制取化合物后,才能冶炼成金属。用于制造特种钢、超硬合金和耐高温合金等,在原子能、航空、航天、电子等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空吸作用

空吸作用的同义词反义词
kōng/kòng/kǒng xī zuò yòng利用增大流体流速而产生的对周围流体的吸入作用。在同一流管的稳定流动中,管径变细处流速增大而压强减小,当压强减小到低于周围流体的压强时,周围流体即向该处流入。如化油器、真空抽机、喷雾器等都是利用空吸作用原理设计制造的。

立陶宛

立陶宛的同义词反义词
lì táo/yáo wǎn/yuān东欧国家。临波罗的海。面积6.52万平方千米。人口371.3万(1996年)。首都维尔纽斯。地势平坦。属海洋性气候。工业较发达,主要有电子、仪器仪表制造。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竹钉木屑

竹钉木屑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ú dīng mù xiè屑:碎末。制造竹木器物剩下的废料。比喻细微的事物。也比喻可利用的废物。

第三代电子计算机

第三代电子计算机的同义词反义词
dì sān dài diàn zǐ jì suàn jī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的电子计算机。1964年开始出现,60年代末大量生产。其机种多样化、系列化,外部设备品种繁多,并开始与通信设备相结合而发展为由多机组成的计算机网。运算速度可达每秒几百万次,甚至几千万次、上亿次。中国于1970年研制成第一台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二代电子计算机

第二代电子计算机的同义词反义词
dì èr dài diàn zǐ jì suàn jī采用晶体管制造的电子计算机。国外第二代电子计算机的生存期大约是1957-1964年。其软件开始使用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语言,如fortran、algol等。中国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于1967年制成,运算速度为每秒五万次。

第四代电子计算机

第四代电子计算机的同义词反义词
dì sì dài diàn zǐ jì suàn jī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的电子计算机。其研制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具有以下特征:在规模上,一方面向巨型化发展,出现了运算速度达几亿次的巨型机,另一方面向微型化发展,出现了小巧灵活的微型机;在使用上进入了以网络为特征的时代;在功能上逐步向智能化发展。中国于1983年制成运算速度达上亿次的巨型机。

糊精

糊精的同义词反义词
hū/hú/hù jīng1. (C6H10O5)n指各种水溶性的右旋胶质多糖中的任何一种,将淀粉加热或在酸、酶作用下制得,呈黄色或白色粉末状或颗粒状。将它进一步水解能产生麦芽糖和葡萄糖。用作胶粘剂、纸张和纺织品的胶料、树胶代用品以及用于果汁和啤酒的制造中。

纳米科学

纳米科学的同义词反义词
nà mǐ kē xué在纳米尺度(0.1—100纳米)上研究物质的特征和相互作用,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特征的科学。包括纳米生物学、纳米机械学、纳米材料学、原子/分子操纵和表征学、纳米制造学等。

纺织纤维

纺织纤维的同义词反义词
fǎng zhī/zhì xiān/qiàn wéi简称“纤维”。用于制造纺织品的纤维。有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两大类。有一定的强度和细度,柔韧而富有弹性,相互间有抱合力,有一定保温性和吸湿性,化学性能稳定,宜于纺织加工。
3637383940 共56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