黠戛斯
黠戛斯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á jiá sī1.古族名。汉称坚昆,魏晋间称结骨,唐称黠戛斯。主要分布在今叶尼塞河上游流域。从事畜牧,兼营农业和狩猎。有文字,今称"鄂尔浑-叶尼塞文"。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内附,唐以其地为坚昆都督府,隶燕然都护府。景龙四年(公元710年)后,曾受东突厥和回鹘的统治。开成五年(公元840年),黠戛斯破回鹘。大中元年(公元847年),唐封其首领为"英武诚明可汗"。大顺元年(公元890年......更多
鼢鼠
鼢鼠的同义词反义词
fén shǔ1.一种危害农作物的鼠类。体矮胖,尾很短,无耳壳,眼很小,肢短而壮,前肢爪特别长大,用以掘土。毛细而柔,多呈粉红色或赤褐色,一般额部有一闪亮白毛区。栖居在草原地区和田间,营地下生活,洞道复杂﹐长可达数十米,以植物的根﹑地下茎和嫩芽为食,分布于俄罗斯西伯利亚﹑蒙古和我国北部。古人以为即鼹鼠。
三叶虫
三叶虫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yè/xié chóng节肢动物门的一纲。古生代非常繁盛,至中生代完全绝灭。体形扁宽,大多为卵形或椭圆形。背上有两条纵沟,把身体纵分为三叶,因而得名。生活在海中,多数营底栖生活,少数潜伏在泥沙中或过漂游生活。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古生代地层中。
三江平原
三江平原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jiāng píng yuán在东北平原的东北部。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冲积而成。地势低平,海拔50米左右。中国最大的沼泽集中分布地区,重要的新农垦区和商品粮基地。
东瓯
东瓯的同义词反义词
dōng ōu1.古族名。越族的一支。相传为越王勾践的后裔。分布在今浙江省南部瓯江﹑灵江流域。其首领摇助汉灭项羽,受封为东海王,因都东瓯(今浙江省温州市),俗称东瓯王。参阅《史记·东越列传》。 2.温州及浙江省南部沿海地区的别称。东晋时于此置永嘉郡,隋废,唐时曾复置。 3.古星座名。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ɡuó kē xué yuàn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科学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1949年11月成立。院部设在北京。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由分布在全国各个系统的五百多位院士组成的学部;一是以一系列研究所为主体,加上若干教学、图书、出版、仪器研制中心等支撑单位和一批高技术企业。出版有《中国科学》、《科学通报》、《自然辩证法通讯》以及各种专门学科的学报、专著、译著......更多
义渠
义渠的同义词反义词
yì qú/jǔ1.古代民族名。西戎之一。也作"仪渠"。分布于岐山﹑泾水﹑漆水以北今甘肃庆阳及泾川一带。春秋时势力强大,自称为王,有城郭。地近秦国,与秦时战时和。周赧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70年)为秦所并,以其地置北地郡。见《逸周书.王会》﹑《史记.秦本纪》。
于越
于越的同义词反义词
yú yuè1.古族名。分布在今浙江省境内。 2.指其所居之地。唐独孤及《题思禅寺上方》诗:"眇眇于越路﹐茫茫香草青。"一说即吴越。 3.官名。契丹最尊之职,辽太祖即位前即因战功显赫拜于越,后以于越受禅称帝。辽设大于越府,大于越无所职掌,其位则居南﹑北大王上,非有大功者不授。参阅《辽史.太祖纪上》﹑《百官志一》与《国语解》。
云豹
云豹的同义词反义词
yún bào1.哺乳动物。四肢较短﹐尾较长。毛淡黄色﹐略带灰色。有云块状斑纹﹐因而得名。中国南方各省及四川﹑西藏﹑青海﹑台湾均产﹐东南亚亦有分布。毛皮柔软﹐花纹美观﹐可制衣物。也叫猫豹。
人口地理学
人口地理学的同义词反义词
rén kǒu dì/de lǐ xué人文地理学分支之一。研究人口地理分布规律的科学。内容包括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口分布、人口构成、人口变动和人口增长的空间变化,及其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广义的人口地理学还包括居民点地理学(聚落地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