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徼
游徼的同义词反义词
yóu jiǎo/jiào1.秦汉时乡官名。负责巡查盗贼。秦置﹐汉至南北朝多沿置﹐后废。 2.巡游。
温带
温带的同义词反义词
wēn dài1.自然地理学名词。指南北半球回归线和极圏之间的纬度带,分别称为南温带和北温带。这里没有太阳的垂直照射光线,气候比较温和。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同义词反义词
wēn dài hǎi yáng xìng qì hòu分布在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全年温和湿润,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c以上,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2°c以下,年降水量在750~1000毫米左右。主要出现在欧洲西部以及北美洲西北部太平洋沿岸、南美洲智利南部等地。
濑户内海
濑户内海的同义词反义词
lài hù nèi/nà hǎi日本内海。因地层陷落而成。东西长440千米,南北宽5~55千米,面积约9500平方千米。有大小岛屿五百余个。20世纪40年代后期沿岸发展成新兴的临海工业区,有大阪、神户、广岛等重要工业中心和港市。风景秀丽,沿岸建有国家公园。
火祆
火祆的同义词反义词
huǒ xiān1.即琐罗亚斯德教。该教最初流行于伊朗和中亚细亚一带,南北朝时传入我国后称"火祆教"或"火祆",以火为善和光明的代表,以礼拜"圣火"为主要仪式。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的同义词反义词
rè dài shā/shà mò qì hòu又称“热带干旱气候”。一般分布在回归线的南北两侧、南北纬15°~25°之间。终年炎热干燥,最暖月平均气温可达30°c以上,最冷月平均气温也在10°c以上。年降水量一般在250毫米以下。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都很大。主要出现在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南部的卡拉哈里沙漠,亚洲西部阿拉伯半岛的沙漠、南部的塔尔沙漠,北美洲加利福尼亚沙漠,南美洲阿塔卡马沙漠,澳大利亚西部和中部沙漠。
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热带稀树草原气候的同义词反义词
rè dài xī shù cǎo yuán qì hòu又称“萨瓦纳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干湿季气候”。一般分布在南北纬5°~15°之间。全年气温较高,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8°c以上。年降水量750~1000毫米。有明显的干湿季。主要出现在非洲、南美洲热带雨林气候区南北两侧。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的同义词反义词
rè dài yǔ/yù lín qì hòu又称“赤道多雨气候”。分布在赤道两侧南北纬5°~10°之间。终年高温多雨,各月平均气温在25~28°c之间,年降水量可达2000毫米以上。季节分配均匀,无干旱期。主要出现在南美洲亚马孙平原,非洲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亚洲的马来群岛大部和马来半岛南部。
焉耆明屋
焉耆明屋的同义词反义词
yān qí/shì míng wū1.古代寺院遗址。位于新疆库尔勒与焉耆之间,地名七格星。"明屋"是维吾尔语"千佛"之意。遗址规模很大,分南北两个大寺,在北大寺西北还有十个石窟。寺院创建于两晋,现存遗址是唐至元代的建筑物。出土的壁画﹑塑像残块和建筑装饰等,都是研究当时佛教美术的重要资料。
牛渚矶
牛渚矶的同义词反义词
niú zhǔ jī1.在今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长江边,为牛渚山北部突出于长江中的部分,又名采石矶,是沟通大江南北的重要津渡。为晋温峤燃犀﹑袁宏高咏以及传说唐李白捉月溺水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