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战争

普法战争的同义词反义词
pǔ fǎ zhàn zhēng1870-1871年法国与普鲁士之间的战争。1870年7月19日,法皇拿破仑三世对普宣战。战争开始后,法军连遭失败。9月2日,拿破仑三世在色当投降。4日,巴黎发生革命,推翻第二帝国,宣布共和,成立国防政府。不久普军长驱直入。包围巴黎。1871年1月,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宣布成立德意志帝国。1月28日,法德签订停战协定。5月10日,双方正式签订《法兰克福和约》。战争以法国战败而告结束。

自由散漫

自由散漫的同义词反义词
zì yóu sǎn màn不受限制和约束,不守纪律。

赴约

赴约的同义词反义词
fù yuē/yāo去和约会的人见面。

陆徵祥(1871-1949)

陆徵祥(1871-1949)的同义词反义词
lù zhēng xiáng (1871-1949)江苏上海(今上海市)人。曾任驻荷兰和驻俄国公使。民国成立后,任国务总理、外交总长。1915年在袁世凯指使下,与曹汝霖同日本公使会谈,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1919年出任巴黎和会中国首席代表,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拒签对德和约,不久辞职。

克里米亚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的同义词反义词
kè lǐ mǐ yà zhàn zhēng1853-1856年俄国与英国、法国、土耳其、撒丁联军进行的战争。因主要战场在克里米亚半岛而得名。1853年俄国为控制黑海海峡,在巴尔干扩张势力,对土耳其开战。1854年英法为助土耳其抗俄,对俄宣战。1855年联军攻克俄军在克里米亚的要塞塞瓦斯托波尔,俄国战败。1856年双方签订《巴黎和约》,俄国通过黑海海峡向南扩张的企图受到重大打击。

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的同义词反义词
fán ěr sài gōng法国封建时代帝王的王宫。在巴黎市西南凡尔赛市。原为法国国王的猎庄,16世纪改为行宫,17世纪下半叶经改建和扩建,至18世纪形成现存规模。占地111万平方米。由宫前大花园、宫殿和放射形大道三部分组成。形体对称,轴线东西向。其宏大气派和奢侈华丽,曾为当时欧洲王室所模仿。1837年起辟为法国国家历史博物馆。1919年,《凡尔赛和约》签订于此。

城下之盟

城下之盟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éng xià zhī méng指在敌方兵临城下时被迫签订的屈服的和约。

媾和

媾和的同义词反义词
gòu hé/hè/huó/huò/hú交战国缔结和约,结束战争状态。也指一国之内交战团体达成和平协议,结束战争。

平英团

平英团的同义词反义词
píng yīng tuán1.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军于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5月攻陷泥城﹑四方炮台,炮击广州。清将奕山乞和,订立《广州和约》。英军四出抢掠,三元里一带人民奋起反击,表现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当时人民武装曾竖立"平英团"大旗。

洛迦诺会议

洛迦诺会议的同义词反义词
luò jiā nuò huì/kuài yì1925年在瑞士洛迦诺召开的国际性会议。参加会议的有英、法、德、意、比、捷、波七国。签订了最后议定书和七个条约,总称“洛迦诺公约”。内容包括:德、比、法、英、意相互保证维持《凡尔赛和约》规定的德法、德比之间的领土现状;德国与比、波、法、捷分别签订条约,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争端;法国与波、捷分别签订防备德国进攻的互助条约。
1234 共3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