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淑湘(1939- )
白淑湘(1939- )的同义词反义词
bái shū xiāng (1939- )舞蹈家。湖南莱阳人。女。1952年入东北人民艺术剧院儿童剧团。1954年入北京舞蹈学校学习芭蕾。毕业后任中央芭蕾舞团演员、副团长。曾主演《天鹅湖》、《红色娘子军》、《巴黎圣母院》等。
白纻舞
白纻舞的同义词反义词
bái zhù wǔ1.盛行于晋﹑南朝各代的江南民间舞蹈。有独舞和群舞两种。舞者穿轻纱般的白色长袖舞衣﹐故称。
秋田雨雀(1883-1962)
秋田雨雀(1883-1962)的同义词反义词
qiū tián yǔ/yù què/qiāo/qiǎo (1883-1962)日本戏剧家。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曾参与创办艺术座、先驱座等剧团。1921年参加日本社会主义同盟。1948年任舞台艺术学院院长。剧作有《国境之夜》、《被埋葬的春天》、《骷髅的舞蹈》等。
秧歌
秧歌的同义词反义词
yāng ge1.一种与小歌剧相似的民间舞蹈,用锣鼓伴奏,有的地区也表演故事。中国北方农村广为流行。跳这种舞叫扭秧歌或闹秧歌。
竹马灯
竹马灯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ú mǎ dēng1.一种民间舞蹈形式。竹马一般用篾片扎成骨架﹐外面糊纸或布﹐分前后两截﹐系在舞者腰上如骑马状。舞时表现骑马徐行或疾驰﹑跳跃﹐动作轻松活泼﹐情绪热烈奔放。有的边舞边歌。
筷子舞
筷子舞的同义词反义词
kuài zǐ wǔ1.蒙古族民间舞蹈之一。多流行于伊克昭盟地区。舞蹈时手持筷束﹐按节拍交替击打身体各部位﹐动作健壮﹐节奏快速。
绳操
绳操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éng cāo艺术体操项目之一。在音乐伴奏下,以手持绳进行的有节奏的连续不断的一种身体练习。绳由棉、麻制成,长短因人而异。整套动作由手持绳作摆、绕、卷、抛接以及徒手操、技巧和舞蹈的各种基本动作编组而成。
绣球
绣球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ù qiú1.花名。一名"粉团"﹑"八仙花"。落叶灌木,叶青色。夏季开花,成五瓣,簇聚呈球形,色白或淡红,甚美丽,为著名观赏植物。见《广群芳谱.花谱十七.雪球》。 2.用五色丝绸扎成的球状物。古代宫廷乐队舞蹈用的道具。亦用作女子居室或床上的装饰品。 3.菊花名。
耍狮子
耍狮子的同义词反义词
shuǎ shī zǐ1.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通常由两人扮成狮子的样子﹐另一人持绣球﹐逗引狮子追逐为乐﹐表演各种身段技巧。
腰鼓舞
腰鼓舞的同义词反义词
yāo gǔ wǔ1.又称打腰鼓。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原流行于陕北一带。舞者在腰间挂一椭圆形小鼓﹐双手各执鼓槌﹐交替击之﹐边敲边舞。新中国成立后﹐腰鼓舞成为群众节日里经常表演的民间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