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
路基的同义词反义词
lù jī道路路面或铁路轨道下的基础建筑。分有:(1)路堑。在天然地面开挖而成的;(2)路堤。在天然地面填筑而成的;(3)半填半挖路基。在天然地面半开挖半填筑而成的。顶面称为"路基面",两侧斜坡称为"边坡"。两旁通常设置边沟、截水沟、排水沟、盲沟等排水设施,特殊地区的路基两旁还需采取防护或加固措施,以保证路基稳固耐久。
转般法
转般法的同义词反义词
zhuǎn/zhuàn bān/pán fǎ1.宋代漕运方式之一。起源于唐。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裴耀卿于古汴河口筑河阴仓,使江淮地区漕粮运此纳贮,候水转运,经黄河﹑渭水至长安,为转般法之始。宋因汴河春﹑冬不能通航,直运漕船沿途又多延搁,为保证京师(开封)粮食等物资供应,自开宝五年(公元972年)起,陆续在漕运路上泗﹑楚﹑真﹑扬四州(州治今安徽泗县﹑江苏淮安﹑仪征﹑扬州等地)分设转般仓,卸......更多
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n chǒu tiáo yuē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丧权辱国条约。1901年(旧历辛丑年),清政府代表奕、李鸿章与英、美、俄、德、日、奥、法、意、西、荷、比十一国公使在北京签订。主要内容为: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抵押;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北京到山海关沿线的重要地区;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中国人不准居住,并允许各国驻兵......更多
铁路干线
铁路干线的同义词反义词
tiě lù gān/gàn xiàn铁路网中具有重要地位的铁路线。凡能保证全国运输联系,并具有重要政治、经济和国防意义,或达到规定客货运量的铁路,都属于铁路干线。
铺保
铺保的同义词反义词
pū/pù bǎo1.旧时称以商店名义出具证明所做的保证。
镗孔
镗孔的同义词反义词
tāng/táng kǒng1.简称"镗"。 2.在镗床上加工工件上已有的孔眼﹐用以提高孔的精度和表面光洁度﹐同时保证孔的位置精确。
隋文帝(541-604)
隋文帝(541-604)的同义词反义词
suí/duò wén dì (541-604)即“杨坚”。隋朝建立者。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北周宣帝皇后的父亲。北周时袭父爵为隋国公。后任丞相,总揽朝政,封隋王。公元581年废静帝自立,建立隋朝,都大兴(今陕西西安)。589年灭陈,统一全国。在位期间,继行均田制,扩大垦田面积,重编户籍,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并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官制,确立三省制。后被太子杨广(炀帝)杀死。
集体主义教育
集体主义教育的同义词反义词
jí tǐ/tī/bèn zhǔ yì jiào/jiāo yù德育内容之一。使受教育者形成集体主义观点,关心集体、助人为乐的感情和善于在集体中生活的教育。主要内容和原则是:从无产阶级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在保证集体利益的前提下,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在两者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集体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黄继光(1931-1952)
黄继光(1931-1952)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áng jì guāng (1931-1952)革命烈士。四川中江人。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同年10月20日在朝鲜上甘岭战役中,主动要求担负爆破任务,在连续摧毁敌军两个火力点后,手雷已掷完。当部队冲向敌阵时,敌火力点突然复活,他毅然扑上去,用胸膛堵住了正在喷射的敌机枪射孔,为保证部队攻克高地而牺牲。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志愿军总部给他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战斗英雄称号。
体制改革
体制改革的同义词反义词
tǐ/tī/bèn zhì gǎi gé/jí在我国,指克服现有体制中的弊端,使各种体制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等。是我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