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俭拜公
王俭拜公的同义词反义词
wáng jiǎn bài gōng1.南朝王俭字仲宝,幼笃学,手不释卷。二十八岁迁齐尚书右仆射,领吏部,寻改封南昌县公。见《南史·王俭传》后以"王俭拜公"指谓少年得志。
留授
留授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ú shòu1.清制官吏奏荐形式之一,其法由吏部及本属衙门奏荐候缺任命。
省选
省选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ěng/xǐng xuǎn1.指吏部的铨选。吏部属尚书省,故称。
科举制
科举制的同义词反义词
kē jǔ zhì隋代以后各代选拔官吏的制度。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炀帝设进士科。唐代置进士、秀才、明法、明书、明算等科。由皇帝临时下诏设科考试称制科,定期由吏部(后由礼部)主持的进士科为常科。宋代以后各朝的科举制只有进士科,考试都用儒家经义。明清以《四书》、《五经》的文句为题,用八股格式,依据朱熹《四书集注》等书写文章。1905年废止。
符告
符告的同义词反义词
fú gào1.唐制﹐定期通过考试铨选官员﹐凡达到标准的﹐朝廷给符并加盖"尚书吏部告身之印"于其上﹐谓之"告身"﹐又称符告。
署纸尾
署纸尾的同义词反义词
shǔ zhǐ wěi/yǐ1.在纸末签名。以签押皆在文末﹐故有此称。《南史·蔡廓传》载:蔡廓征为吏部尚书﹐"〔録尚书徐羡之〕曰:'黄门郎以下悉以委蔡﹐吾徒不复厝怀﹐自此以上﹐故宜共参同异。'郭曰:'我不能为徐干木署纸尾。'遂不拜。干木﹐羡之小字也。选案黄纸﹐録尚书与吏部尚书连名﹐故郭言署纸尾也。"
赴铨
赴铨的同义词反义词
fù quán1.指前往吏部听候铨选。
过官
过官的同义词反义词
guò/guo guān1.超越官阶。 2.唐制,门下省审核吏部﹑兵部六品以下的官员称过官。
选君
选君的同义词反义词
xuǎn jūn1.指在吏部任职的人。
选期
选期的同义词反义词
xuǎn qī/jī1.古时指赴吏部报到听候选用的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