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主
洞主的同义词反义词
dòng zhǔ1.古代南方少数民族部落首领。 2.唐宋时对设在名山胜地的书院中主持教授者称山长或院长。地以洞名者或称洞主。
济农
济农的同义词反义词
jì/jǐ nóng1.汉语"亲王"的蒙古语译音。也写作吉囊﹑吉能。意为"副王"或"副汗"。明代蒙古贵族首领称号之一。一般由汗王的兄弟或儿子充任。明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脱脱不花被立为岱总汗后,以其弟阿噶巴尔济为济农辅政。至清代,凡任伊克昭盟盟长者均有此称,其它蒙古各部贵族则不再使用这一称号。
渠魁
渠魁的同义词反义词
qú/jǔ kuí1.大头目;首领。
溪州铜柱
溪州铜柱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 zhōu tóng zhù1.五代十国时楚王马希范所立。后晋天福五年,楚刘勍以火箭焚溪州首领彭士愁寨,士愁大败,遣其子帅诸酋长纳溪﹑锦﹑奖三州印,请降于楚。楚王以铜五千斤铸柱,高丈二尺,入地六尺,命学士李皋铭誓状于其上。见《旧五代史.晋书.高祖纪五》﹑《资治通鉴.后晋天福五年》。
父系氏族公社
父系氏族公社的同义词反义词
fù/fǔ xì/jì shì/zhī zú gōng shè又称“父权制氏族公社”。原始公社制度的一个阶段。于母系氏族公社之后,相当于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形成以男子为中心的大家族,男子支配生产、生活和公共事务,氏族首领由成年男子担任,妻子从夫居,世系及财产从父系计。婚姻上,由对偶婚过渡到一夫一妻制。
玄枵
王小波、李顺起义
王小波、李顺起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wáng xiǎo bō、lǐ shùn qǐ yì北宋初的农民起义。公元993年,王小波在青城(今四川都江堰西)起义,提出“均贫富”的主张,从者万余,占青城、彭山。不久,王小波牺牲,李顺继为首领。次年占成都,建大蜀政权,控制四川大部。宋政府派兵镇压,攻陷成都,李顺遇害。余部坚持战斗,至995年失败。
瑶光寺
瑶光寺的同义词反义词
yáo guāng sì1.北魏世宗(宣武帝)在洛阳所建的尼寺。房舍五百余间,妃嫔贵媛,多出家于此。永安三年(公元530年),秀容部落首领尒朱兆攻入洛阳,纵兵大掠,时有骑兵数十入寺淫秽。此后颇有讥讪,语曰:"洛阳男儿急作髻,瑶光寺尼夺作婿。"参阅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瑶光寺》。
票帅
票帅的同义词反义词
piào/piāo shuài1.剽悍的首领。
白酋
白酋的同义词反义词
bái qiú1. 指英军的首领。如:旋见一白酋督印度卒约百人。——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