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鼓
拼音:liáo nínɡ dà ɡǔ 首字母大写:LNDG五笔:bp ps dd fkuc 辽宁大鼓的同义词反义词
1.也称东北大鼓。旧称奉天大鼓。曲艺的一种。流行于东北各地。约有一百多年历史。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京韵大鼓﹑乐亭大鼓﹑唐山大鼓的曲调。由一人击鼓板演唱,二三人伴奏,乐器有三弦﹑四胡等。在流行过程中,形成多种流派:奉天调流行于沈阳﹑辽阳;南城调流行于营口﹑海城;西城调流行于北镇﹑黑山;还有东城调﹑北城调。传统曲目有《忆真妃》﹑《响马传》﹑《蝴蝶杯》﹑《宝玉探病》﹑《孟姜女寻夫》等。
六场通透
拼音:liù chǎnɡ tōnɡ tòu 首字母大写:LCTT五笔:uy fnrt cep tbp 六场通透的同义词反义词
1.亦称"六阳通头"。
2.戏曲术语。谓于文(唱)﹑武(打)﹑吹(笛﹑唢呐)﹑拉(胡琴)﹑弹(月琴﹑三弦)﹑打(锣鼓)等六种技艺无一不精。一说六场专指六种乐器的演奏﹐即文场的胡琴﹑月琴﹑南弦子﹐武场的单皮﹑大锣﹑小锣。
律准
龙吟
拼音:lónɡ yín 首字母大写:LY五笔:dx kwyn 龙吟的同义词反义词
1.龙鸣。亦借指大声吟啸。
2.形容箫笛类管乐器声音响亮。
3.形容声音深沉或细碎。
4.形容语声洪亮。
5.喻指君主的号令。
鸣筝
镂管
民族乐队
拼音:mín zú yuè duì 首字母大写:MZYD五笔:n ytt tn bw 民族乐队的同义词反义词
一般指由中国汉族乐器组成、借鉴西方音乐经验而逐渐形成的管弦乐队。由吹管乐器、打击乐器、拨弦乐器和弓弦乐器组成。主要乐器有笛、笙、唢呐、定音鼓、扬琴、柳琴、琵琶、中阮、大阮、高胡、二胡、中胡、大胡等。大型乐队人数可达七十人左右。
目脑节
拼音:mù nǎo jié 首字母大写:MNJ五笔:hhh eyr ab 目脑节的同义词反义词
景颇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夏历正月中旬。这一天,男女老少穿着节日盛装,来到目脑(意为大伙跳舞)的中心广场。广场上搭起“石东争”,里面放置大鼓、东巴、锣等乐器。小伙子们手舞长刀,姑娘们挥动着彩巾,大家放声高歌,尽情欢跳,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平调曲
拼音:pínɡ diào qǔ 首字母大写:PDQ五笔:guf ymf ma 平调曲的同义词反义词
1.乐府《相和歌》的一部。有《长歌行》《短歌行》《猛虎行》《君子行》《燕歌行》《从军行》等。所用乐器有笙﹑笛﹑筑﹑瑟﹑琴﹑筝﹑琵琶七种。梁启超认为,《平调曲》应属《清商曲》。参阅《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五.平调曲》引南朝陈智匠《古今乐录》。
2.亦作"宁海平调"。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浙江宁海﹑象山﹑三门等地。传自新昌或宁波,尚无定论。演唱形式为高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