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立
任鄙
三户謡
三晋
拼音:sān jìn 首字母大写:SJ五笔:dg goj 三晋的同义词反义词
1.战国时赵﹑韩﹑魏三国的合称。赵氏﹑韩氏﹑魏氏原为晋国大夫,战国初,分晋各立为国,故称。其地约当今之山西省及河南省中部﹑北部,河北省南部﹑中部。后"三晋"又为山西省别称。
三至
拼音:sān zhì 首字母大写:SZ五笔:dg gcf 三至的同义词反义词
1.三条原则;三项法则。
2.《战国策.秦策二》:"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后以"三至"谓谣言多次传播,也会产生影响。
3.谓以游兵不时出入敌境,使敌困惫。
骚体
拼音:sāo tǐ 首字母大写:ST五笔:cgcj wsg 骚体的同义词反义词
亦称“楚辞体”。古代一种韵文体。属辞赋一类。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以屈原《离骚》为代表。这类作品篇幅和字句都较长,句式灵活参差,较为自由,多六、七言,并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善于抒情,富有浪漫气息。
蛇门
商鞅(约前390-前338)
拼音:shānɡ yānɡ ( yuē qián 390- qián 338)首字母大写:SY(YQ390-Q338)五笔:yum afmd ( xq ue 390- ue 338) 商鞅(约前390-前338)的同义词反义词
战国时期政治家。卫国人。本姓公孙。秦孝公任用他实行变法。公元前356年(一说前359年)和前350年两次颁布新法:奖励耕织;废除贵族世袭,按军功大小给予爵位等级;推行连坐法;建立县制;废井田制,准许土地买卖;按丁男征赋;统一度量衡制。变法奠定了秦强盛的基础。因封地在商(今陕西商县东南),号商君,因称商鞅。孝公死后,被诬陷,车裂而死。著有《商君书》,今存二十四篇。
盛怒
搔瓜
拼音:sāo ɡuā 首字母大写:SG五笔:rcyj rcy 搔瓜的同义词反义词
1.战国时梁大夫宋就为边县令,其地与楚相邻。梁楚两亭皆种瓜;梁人勤灌,瓜美;楚人懒灌,瓜恶。楚人妒忌,夜偷搔之,致使瓜有死焦者。梁人因欲报复,宋就不许,且令人夜灌楚瓜,使之亦美。见汉刘向《新序.杂事四》。后因用为以德报怨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