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河南李少尹毕员外宅夜饮,时洛阳告捷,遂作 文
故人美酒胜浊醪,故人清词合风骚。
长歌满酌惟吾曹,高谈正可挥麈毛。
半醉忽然持蟹螯,洛阳告捷倾前后。
武侯腰间印如斗,郎官无事时饮酒。
杯中绿蚁吹转来,瓮上飞花拂还有。
前年持节将楚兵,去年留司在东京,今年复拜二千石,盛夏五月西南行。
彭门剑门蜀山里,昨逢军人劫夺我,到家但见妻与子。
赖得饮君春酒数十杯,不然令我愁欲死。
奉酬北海李太守丈人夏日平阴亭 文
天子股肱守,丈人山岳灵。
出身侍丹墀,举翮凌青冥。
当昔皇运否,人神俱未宁。
谏官莫敢议,酷吏方专刑。
谷永独言事,匡衡多引经。
两朝纳深衷,万乘无不听。
盛烈播南史,雄词豁东溟。
谁谓整隼旟,翻然忆柴扃。
寄书汶阳客,回首平阴亭。
开封见千里,结念存百龄。
隐轸江山丽,氛氲兰茝馨。
自怜遇时休,漂泊随流萍。
春野变木德,夏天临火星。
一生徒羡鱼,四十犹聚萤。
从此日闲放,焉能怀拾青。
同李九士曹观壁画云作 文
除夜作 文翻注译赏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霜鬓 一作:愁鬓)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我独自在旅馆里躺着,寒冷的灯光照着我,久久难以入眠。
是什么事情,让我这个游客的心里变得凄凉悲伤?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霜鬓 一作:愁鬓) 故乡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
我的鬓发已经变得斑白,到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年。
参考资料: 1、 蓝光中编著.《历代诗歌选读 上卷》:中山大学出版社 ,2011:191-192 2、 薛天纬注评.名家注评古典文学丛书 高适岑参诗选评:三秦出版社,2010:113-114 3、 李元秀主编.《素质教育经典文库 三十八》: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150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客心:自己的心事。
转:变得。
凄然:凄凉悲伤。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bìn)明朝(zhāo)又一年。
(霜鬓 一作:愁鬓) 霜鬓:白色的鬓发。
明朝:明天。
参考资料: 1、 蓝光中编著.《历代诗歌选读 上卷》:中山大学出版社 ,2011:191-192 2、 薛天纬注评.名家注评古典文学丛书 高适岑参诗选评:三秦出版社,2010:113-114 3、 李元秀主编.《素质教育经典文库 三十八》: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150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我独自在旅馆里躺着,寒冷的灯光照着我,久久难以入眠。
是什么事情,让我这个游客的心里变得凄凉悲伤?
客心:自己的心事。
转:变得。
凄然:凄凉悲伤。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bìn)明朝(zhāo)又一年。
(霜鬓 一作:愁鬓) 故乡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
我的鬓发已经变得斑白,到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年。
霜鬓:白色的鬓发。
明朝:明天。
参考资料: 1、 蓝光中编著.《历代诗歌选读 上卷》:中山大学出版社 ,2011:191-192 2、 薛天纬注评.名家注评古典文学丛书 高适岑参诗选评:三秦出版社,2010:113-114 3、 李元秀主编.《素质教育经典文库 三十八》: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150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霜鬓 一作:愁鬓) 除夕之夜,传统的习惯是一家欢聚,“达旦不眠,谓之守岁”(《风土记》)。
诗题《除夜作》,本应唤起作者对这个传统佳节的美好记忆,然而这首诗中的除夕夜却是另一种情景。
诗的开头就是“旅馆”二字,看似平平,却不可忽视,全诗的感情就是由此而生发开来的。
这是一个除夕之夜,诗人眼看着外面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欢聚一堂,而他却远离家人,身居客舍。
两相对照,诗人触景生情,连眼前那盏同样有着光和热的灯,也变得“寒”气袭人了。
“寒灯”二字,渲染了旅馆的清冷和诗人内心的凄寂。
除夕之夜,寒灯只影,诗人难于入眠,而“独不眠”又会想到一家团聚,其乐融融的守岁景象,这更让诗人内心难耐。
所以这一句看上去是写眼前景、眼前事,但是却处处从反面扣紧诗题,描绘出一个孤寂清冷的意境。
第二句“客心何事转凄然”,这是一个转承的句子,用提问的形式将思想感情更明朗化,因身在客中,故称“客”。
诗中问道:“是什么使得客人心里面变得凄凉悲伤?
”原因就是他身处除夕之夜。
晚上那一片浓厚的除夕气氛,把诗人包围在寒灯只影的客舍之中,他的孤寂凄然之感便油然而生了。
此句中“转凄然”三个字写出了在除夕之夜,作者单身一人的孤苦;
对千里之外故乡亲人的思念;
以及对时光流逝之快的感叹。
诗中写完一二句后,诗人似乎要倾吐他此刻的心绪了,可是,他却又撇开自己,从远方的故乡写来:“故乡今夜思千里。
”“故乡”,是借指故乡的亲人;
“千里”,借指千里之外的诗人自己。
意思是说:“故乡的亲人在这个除夕之夜定是在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想着我今夜不知落在何处,想着我一个人如何度过今晚。
”其实,这也正是“千里思故乡”的一种表现。
诗人并没有直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而是表达的更加含蓄委婉。
“霜鬓明朝又一年”,“今夜”是除夕,所以明朝又是一年了,由旧的一年又将“思”到新的一年,这漫漫无边的思念之苦,又要为诗人增添新的白发。
清代沈德潜评价说:“作故乡亲友思千里外人,愈有意味。
”(《唐诗别裁》)之所以“愈有意味”,就是因为诗人巧妙地运用“对写法”,把深挚的情思抒发得更为婉曲含蕴。
这在古典诗歌中也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诗中写的是妻子思念丈夫,其实恰恰是诗人自己感情的折射。
明代胡应麟认为,绝句“对结者须意尽。
如……高达夫‘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添著一语不得乃可”(《诗薮·内编》卷六)。
所谓“意尽”,是指诗意的完整;
所谓“添著一语不得”,也就是指语言的精炼。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正是把双方思之久、思之深、思之苦,集中地通过除夕之夜抒写出来了,完满地表现了诗的主题思想。
因此,就这首诗的高度概括和精炼含蓄的特色而言,已经收到了“意尽”和“添著一语不得”的艺术效果。
参考资料: 1、 王永成编 .唐诗鉴赏大典 上 :金城出版社 ,2002 :387-388 . 2、 萧涤非等撰写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4 :396-397 .
别董大二首 文翻注译赏
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 / 塞上闻笛 文翻译
胡人吹笛戍楼间,楼上萧条海月闲。
借问落梅凡几曲,从风一夜满关山。
胡人吹笛戍楼间,楼上萧条海月闲。
胡人吹起羌笛响在戍楼之间,戍楼之上景象萧条月光幽闲。
借问落梅凡几曲,从风一夜满关山。
借问悠悠的落梅乐曲有几首?
长风万里吹拂一夜洒满关山。
参考资料: 1、 谢楚发.高适岑参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9-10
胡人吹笛戍楼间,楼上萧条海月闲。
胡人吹起羌笛响在戍楼之间,戍楼之上景象萧条月光幽闲。
胡人:中国古代对北方边地及西域各民族人民的称呼。
戍楼:边防驻军的瞭望楼。
萧条:寂寞冷落;
凋零。
海:一作“明”。
闲:这里有清幽之意。
借问落梅凡几曲,从风一夜满关山。
借问悠悠的落梅乐曲有几首?
长风万里吹拂一夜洒满关山。
借问:犹询问。
落梅:指笛曲《梅花落》,属于汉乐府横吹曲,善述离情。
凡几:共计多少。
从风:随风。
关山:这里泛指关隘山岭。
参考资料: 1、 谢楚发.高适岑参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9-10
送魏八 文注赏
更沽淇上酒,还泛驿前舟。
为惜故人去,复怜嘶马愁。
云山行处合,风雨兴中秋。
此路无知己,明珠莫暗投。
更沽淇上酒,还泛驿前舟。
为惜故人去,复怜嘶马愁。
沽(gū):买。
云山行处合,风雨兴中秋。
此路无知己,明珠莫暗投。
兴:感兴,感怀。
明珠莫暗投:喻贤者应择主而仕。
参考资料: 1、 谢楚发 等.高适岑参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2:34-35
更沽淇上酒,还泛驿前舟。
为惜故人去,复怜嘶马愁。
云山行处合,风雨兴中秋。
此路无知己,明珠莫暗投。
此诗写高适在淇水卫地送别魏八时依依不舍之情。
高适事先备好淇上美酒,然后骑马到驿站,与魏八泛舟淇水。
船行进在弯弯的淇河上,两岸山岭乌云密布,风雨大作,适逢中秋。
诗人告诫魏八,若无知己,不要明珠暗投。
参考资料: 1、 谢楚发 等.高适岑参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2:34-35
塞下曲 文
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
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
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
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
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
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头空。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
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
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