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春闺怨 文
雪月风花收拾够也,用心用力这时节,担儿上一担担风月。
途路赊,步步些些。
不系雕鞍门前柳,玉容寂寞见花羞,冷风儿吹雨黄昏后。
帘控钩,掩上珠楼,风雨替花愁。
黑海春愁浑无处躲,嫩香腻玉渐消磨,瘦呵也不似今春个。
无奈何,自画双蛾,添得越愁多。
薄命儿心肠较软,道声去也泪涟涟,这些时攒下春闺怨。
离恨天,几度前,羞见月儿圆。
【双调】钱丝泫 文
水龙吟 咏扬州明月楼 南濠词话 文
晚来碧海风沉,满楼明月留人住。
琼花香外,玉笙初响,修眉如妒。
十二阑干,等闲隔断,人间风雨。
望画桥檐影,紫芝尘暖,又唤起、登临趣。
回首西山南浦。
问云物、为谁掀舞。
关河如此,不须骑鹤,尽堪来去。
月落潮平,小衾梦转,已非吾土。
且从容对酒,龙香*茧,写平山赋。
齐天乐·送童瓮天兵后归杭 文赏
相逢唤醒京华梦,吴尘暗斑吟发。
倚担评花,认旗沽酒,历历行歌奇迹。
吹香弄碧。
有坡柳风情,逋梅月色。
画鼓红船,满湖春水断桥客。
当时何限俊侣,甚花天月地,人被云隔。
却载苍烟,更招白鹭,一醉修江又别。
今回记得。
再折柳穿鱼,赏梅催雪。
如此湖山,忍教人更说。
相逢唤醒京华梦,吴尘暗斑吟发。
倚担评花,认旗沽酒,历历行歌奇迹。
吹香弄碧。
有坡柳风情,逋梅月色。
画鼓红船,满湖春水断桥客。
当时何限俊侣,甚花天月地,人被云隔。
却载苍烟,更招白鹭,一醉修江又别。
今回记得。
再折柳穿鱼,赏梅催雪。
如此湖山,忍教人更说。
“相逢”,该有多少话可说,多少事可忆,却是“唤醒京华梦”。
在战后京华梦,指故朝南宋的京都生活。
京华梦醒,“吴尘暗斑吟发”。
吟发,即词人的头发。
这两句,饱含词人的沧桑之慨。
以下作具体抒写。
“倚担”三句,写了三件令人难以忘怀的趣事:一是“倚担评花”。
宋代的风俗是人皆不戴花,而挑担卖花者亦众。
当时倚靠花担,品评着各色鲜花,一种风流趣事。
二是“认旗沽酒”。
游兴既高,自当有美酒助兴,觅酒家畅饮,说不尽的风流洒脱!
三是“行歌奇迹”。
一边游赏,一边吟诗,江山处处留足迹,也是风流闲雅!
“历历”意为一切游乐情事都历历如昨。
由杭州景色转写西湖胜景。
从“吹香弄碧”“吹香”句先总写,作者不直接写花草树木,而先写其色彩与香味,便已画出一幅花团成阵,绿树成行的绚丽春景图,吹、弄二字表意准确而形象,和煦的春风吹来阵阵香气在人们面前展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坡柳”典出自苏东坡。
苏轼曾两度出任杭州地方长官,写出了古今传诵的吟咏西湖的名作,并曾于西湖筑堤名为“苏堤”。
“夹道杂植花柳,中为六桥九亭”说的就是苏堤景色。
“坡柳”杨柳依依,写苏堤风光旖旎,承上“弄碧”。
林逋长住于西湖孤山,酷嗜梅花,并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咏梅名篇。
“逋梅”之典盖由其传出。
词人在“吹香弄碧”的景物中特地拈出坡柳、逋梅,使如画的西湖风光更富于浓郁的诗意,在柳树、梅花和月色中,都融进了诗人的精神与风度,“画鼓”三句由岸上转写水面。
春游时人头簇动,画楫船坊,栉次鳞比,箫鼓动地词中的“”画鼓红船,满湖春水断桥客“,正是对这种盛况的艺术概括。
上片写杭州和西湖景色,下片笔锋转向人事。
“当时”点明故事为回忆,表明一种时态。
此后虽然江南之地,依旧景物宜人,但时局已换,友人一个个风流云散。
“花天月地,人被云隔”两句以一“甚”字领起怅怨之情油然而生。
“却载”由“当时”写眼前。
在国破家亡之际,只得过一种苍烟为伴、鸥鹭为友的隐居生活。
以“却”表明生活境遇的转折,“更”,则是推进一层。
欣逢故人,举怀畅饮,追怀往事,然而转眼之间又要在长江边上分手了,留恋之情引发悲伤之感。
以“又别”点题,并慨叹这次相聚何其短暂。
“今回”三句,推想别后之事。
“坡柳风情,逋梅月色”的西湖胜景,在战后还会依旧罢!
在此一别,你不要忘记去“折柳穿鱼、赏梅摧雪。
”这里蕴含一种兴亡之感和家国之恨。
这是一首内涵却十分丰富送别词,决非一般离情所能概括得了的。
词人把依依惜别之情和故国之思、兴亡之叹熔铸于一炉,浑然一体。
通过游乐来表现故国的怀念主要是景美人旺是深深铭刻在词人心中的美好的故国形象。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双调】清江引 即席赠妓 文
碧云欲低香雾阻,回首多情处。
梨花二月初,柳絮三春暮,今宵月明何处宿?
樽前有人颜似玉,笑索多情句。
歌残林叶飞,舞罢庭花妒,冰弦一霎秋夜雨。
东风又来供暮愁,吹上蛾眉皱。
应知弄玉心,相道东阳瘦,花落燕飞人病酒。
【越调】小桃红 新柳 文
柔条不奈晓风流,乱织新丝绿。
瘦倚春寒灞陵路,影扶疏,梨花未肯飘香玉。
黄金半吐,翠烟微妒,相伴月儿孤。
碧桃 华不喜污天真,玉瘦东风困。
汉阙佳人足风韵,唾成痕,翠裙剪剪琼肌嫩。
高情厌春,玉容含恨,不赚武陵人。
清明呈馆中诸公 文
【双调】落梅风 文
眉间恨,心上苦,口难言把脚尖儿分付。
乌靴上半痕鞋下土,忍轻将袖梢儿挪去。
楼台小,风味佳,动新愁雨初风乍。
知不知对春思念他,倚阑干海棠花下。
新秋夜,微醉时,月明中倚阑独自。
吟成几联肠断诗,说不尽满怀心事。
鸾凤配,莺燕约,感萧娘肯怜才貌。
除琴剑又别无珍共宝。
则一片至诚心要也不要?
风流士,年少客,花无名帽檐羞带。
新来颇觉略分外,相思病等闲不害。
乾坤内,山共水,论风流古杭为最。
北高峰离不得三二里,回头看镂......更多
【双调】折桂令_过多景楼滔 文
过多景楼滔滔春水东流,天阔云闲,树渺禽幽。
山远横眉,波平消雪,月缺沉钩。
桃蕊红妆渡口,梨花白点江头。
何处离愁,人别层楼,我宿孤舟。
咏蟠梅梨雪旋绕东风,谁屈冰梢,怪压苍松?
绿萼含香,枯根层结,春信重封。
清味远嫌蝶妒蜂,老枝寒舞凤蟠龙。
夜月朦胧,疏蕊纵横;
瘦影交加,碎玉玲珑。
二色鞋儿轻摇环佩丁东,半露新荷,半掩芙蓉。
花柳些些,霞绡点点,锦翠弓弓。
绿绫扇轻拈落红,茜萝尖微印苔踪。
心恨难通,裙底鸳鸯,出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