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董二袁刘传

作者: 陈寿 三国志

董卓字仲颖,陇西临洮人也。

[一]少好侠,尝游羌中,尽与诸豪帅相结。

后归耕于野,而豪帅有来从之者,卓与俱还,杀耕牛与相宴乐。

诸豪帅感其意,归相敛,得杂畜千余头以赠卓。

[二]汉桓帝末,以六郡良家子为羽林郎。

卓有才武,旅力少比,双带两鞬,左右驰射。

为军司马,从中郎将张奂征并州有功,拜郎中,赐缣九千匹,卓悉以分与吏士。

迁广武令,蜀郡北部都尉,西域戊己校尉,免。

征拜并州刺史、河东太守,[三]迁中郎将,讨黄......更多

卷一

作者: 干宝 搜神记

神农以赭鞭鞭百草,尽知其平毒寒温之性,臭味所主,以播百谷,故天下号神农也。

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服冰玉散,以教神农,能入火不烧。

至昆仑山,常入西王母石室中,随风雨上下。

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

至高辛时,复为雨师,游人间。

今之雨师本是焉。

赤将子轝者,黄帝时人也。

不食五谷,而啖百草华。

至尧时,为木工。

能随风雨上下。

时于市门中卖缴,故亦谓之缴父。

宁封子,黄帝时人也。

世传为黄帝陶正,有异人过之......更多

清代·出则弟

作者: 李毓秀 弟子规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胜战计·瞒天过海

作者: 佚名 三十六计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

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素问·藏气法时论

作者: 佚名 黄帝内经

黄帝问曰: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何如而从,何如而逆,得失之意,愿闻其事。

岐伯对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藏之气,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

帝曰:愿卒闻之。

岐伯曰: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更多

水部·热汤

作者: 李时珍 本草纲目

释名亦名百沸汤、麻沸汤、太和汤。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霍乱转筋(以器装汤熨烫患部,又把足底汤热,汤冷须换热),冻疮,痈肿,火眼赤乱,蝎虿咬伤等。

附方热汤,就是白开水,以煮开多次者为好,所以叫百沸汤。

纵然生水不好,多煎仍有好处。

水沸腾多次,其中污浊之物,或下沉,或上散,水质就好多了。

张从正讲:凡是伤寒、伤风、伤食、伤酒,初起时不用服药,只须喝一两碗白开水或酸菜汤就有效,喝后用手揉肚子,觉得神志......更多

征圣

作者: 刘勰 文心雕龙

夫作者曰圣,述者曰明。

陶铸性情,功在上哲。

夫子文章,可得而闻,则圣人之情,见乎文辞矣。

先王圣化,布在方册,夫子风采,溢于格言。

是以远称唐世,则焕乎为盛;

近褒周代,则郁哉可从:此政化贵文之征也。

郑伯入陈,以文辞为功;

宋置折俎,以多文举礼:此事迹贵文之征也。

褒美子产,则云“言以足志,文以足言”;

泛论君子,则云“情欲信,辞欲巧”:此修身贵文之征也。

然则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乃含章之玉牒,秉文之金科矣。

......更多

辨骚

作者: 刘勰 文心雕龙

自《风》、《雅》寝声,莫或抽绪,奇文郁起,其《离骚》哉!

固已轩翥诗人之后,奋飞辞家之前,岂去圣之未远,而楚人之多才乎!

昔汉武爱《骚》,而淮南作《传》,以为:“《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

蝉蜕秽浊之中,浮游尘埃之外,皭然涅而不缁,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班固以为∶“露才扬己,忿怼沉江。

羿浇二姚,与左氏不合;

昆仑悬圃,非《经》义所载。

然其文辞丽雅,为词赋之宗,虽非明哲,......更多

通变

作者: 刘勰 文心雕龙

夫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何以明其然耶?

凡诗赋书记,名理相因,此有常之体也;

文辞气力,通变则久,此无方之数也。

名理有常,体必资于故实;

通变无方,数必酌于新声;

故能骋无穷之路,饮不竭之源。

然绠短者衔渴,足疲者辍途,非文理之数尽,乃通变之术疏耳。

故论文之方,譬诸草木,根干丽土而同性,臭味晞阳而异品矣。

是以九代咏歌,志合文则。

黄歌“断竹”,质之至也;

唐歌在昔,则广于黄世;

虞歌《卿云》,则文于唐时;

......更多

公冶长篇

作者: 佚名 论语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

”以其子妻之。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

邦无道免于刑戮。

”以其兄之子妻之。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

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

”子曰:“女器也。

”曰:“何器也?

”曰:“瑚琏也。

”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

”子曰:“焉用佞?

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

不知其仁,焉用佞?

”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

”子说。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更多

12345 共74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