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分半座迦叶

(传说)佛为示三乘解脱同一,分半座于迦叶使坐。

见华手经一。

\n\n(传说)佛为示三乘解脱同一,分半座与迦叶使坐。

华手经一曰:“尔时长老摩诃迦叶在韦提诃山帝释石室,五百比丘俱止其中,皆行头陀乞食纳衣,受常坐法随敷树下。

少欲知足,乐远离行。

时大迦叶以佛神力于彼石室忽然不现,现于竹园行诣佛所。

(中略)世尊遥命之曰:善来迦叶!

久乃相见,汝当就此如来半座。

佛移身时,大千世界六种震动。

”付法藏传一曰:“尔时迦......更多

佛子

(术语)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

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

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

梵网经下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

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

”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

”佛地论一曰:“由佛教力被圣道生故名佛子。

(中略)能绍佛种,不令断绝,故名佛子。

”嘉祥法华疏四曰:“大机既发有绍继之能,为佛......更多

佛寿

(杂语)佛之寿命也,释迦佛化身之寿命限于八十,报身之寿命则为无量,如法华经寿量品所说。

佛心天子

(人名)梁武帝之德号也。

碧岩第一则评唱曰:“武帝尝披袈裟,自讲放光般若,(中略)人谓之佛心天子。

佛性常住

(术语)涅槃经所说,有乘戒二门,乘门之所说者即佛性常住也。

以见如来入涅槃而迷执为佛性无常,今化身寄于涅槃而说佛性之常住,法身之圆常,谓“如来常住无有变易。

”就性而云佛性,就相而云如来,同体也。

止观八曰:“涅槃寄灭谈常。

”同辅行曰:“寄应迹灭度,谈法身圆常。

佛性论

(书名)四卷,天亲菩萨造,真谛译。

详论佛性之义。

佛智

(术语)佛陀之智慧也。

梵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Annttarasamyaksam%bodhi,旧翻无上正等觉,又云萨般若Sarvajn^a%,旧译一切种智,是佛智之别号也。

其真智正而无有过之者,故云无上正智。

于法无有不知,故云一切种智。

智度论四十六曰:“佛智慧有二种:一者无上正智,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二者一切种智,名萨般若。

”同八十五曰:“唯佛一人智慧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宗镜录三十三曰:“佛智......更多

佛果

(术语)佛为万行之所成,故云佛果,能成之万行为因,而所成之万德为果也。

隋炀帝文曰:“上求佛果。

佛桑花

(植物)花种不明。

祖庭事苑曰:“干叶如桑,花房如桐,长寸余,似重台莲,其色浅红,故得佛桑之名。

见酉阳杂俎。

佛殿

(堂塔)奉安佛像之殿堂也,西竺谓之香殿。

1112131415 共3092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