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冓

中冓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ɡōu1.内室,指闺门以内。《诗.墉风.墙有茨》:"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毛传:"中冓﹐内冓也。"郑玄笺:"内冓之言﹐谓宫中所冓成﹐顽与夫人淫昏之语。"《汉书.梁孝王刘武传》:"是故帝王之意﹐不窥人闺门之私﹐听闻中冓之言。"后以"中冓"指闺门秽乱。 2.指妻子。

丸赤白

丸赤白的同义词反义词
wán chì bái1.汉代长安少年谋杀官吏时,以三色弹丸抓阄,得红丸者杀武吏,得黑丸者杀文吏,得白丸者于同伴被杀时主丧事。事见《汉书.酷吏传.尹赏》。后为暗杀官吏的典实。

九师

九师的同义词反义词
jiǔ shī1.《汉书.艺文志》:"《淮南道训》二篇。淮南王安聘明《易》者九人,号九师说。"因称《易经》学者为"九师"。 2.犹九军,大军。

二使星

二使星的同义词反义词
èr shǐ xīng1.《后汉书.李合传》:"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謡。使者二人当到益部,投合候舍。时夏夕露坐,合因仰观,问曰:'二君发京师时,宁知朝廷遣二使邪?'二人默然,惊相视曰:'不闻也。'问何以知之。合指星示云:'有二使星向益州分野,故知之耳。'"后因用为使者的代称。

于公高门

于公高门的同义词反义词
yú gōng gāo mén1.西汉于定国父于公为县狱吏,治狱公平,自谓有阴德,子孙必有兴者。因高大其门,令能容高车驷马。见《汉书.于定国传》。后因以指为官贤明而子孙显贵的人。

五侯

五侯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hóu/hòu1.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参见"五侯九伯"。 2.指同时封侯的五人。汉成帝封其舅王谭平阿侯﹑王商成都侯﹑王立红阳侯﹑王根曲阳侯﹑王逢时高平侯。见《汉书.元后传》。 3.指同时封侯的五人。东汉大将军梁冀擅权,其子梁胤﹑叔父梁让及亲属梁淑﹑梁忠﹑梁戟皆封侯。 4.指同时封侯的五人。汉桓帝封宦者单超新丰侯﹑徐璜武原侯﹑左悺上蔡侯﹑具瑗东武阳侯﹑唐衡汝阳侯。 5.泛指权贵豪门。

五谏

五谏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jiàn1.五种进谏方式。名目略有不同。(1)汉刘向《说苑·正谏》:"谏有五:一曰正谏,二曰降谏,三曰忠谏,四曰戆谏,五曰讽谏。"(2)汉班固《白虎通·谏诤》:"人怀五常,故有五谏。谓讽谏﹑顺谏﹑窥谏﹑指谏﹑陷谏。"《后汉书·李云传论》:"礼有五谏,讽为上。"李贤注:"讽?知患祸之萌而讽告也。顺谏者,出辞逊顺,不逆君心也。窥谏者,视君颜色而谏也。指谏者,质指其事而谏也。陷谏者,言国之害,忘生......更多

五部

五部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bù1.谓金﹑木﹑水﹑火﹑土五行。 2.指古代高句骊国消奴﹑绝奴﹑顺奴﹑灌奴﹑桂娄五个部族。见《后汉书.东夷传.高句骊》。亦泛指高句骊国。 3.中医指额﹑颏﹑鼻﹑左腮﹑右腮。

五都

五都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dū/dōu1.战国齐所设的五个行政区划。约当于其他各国的郡。 2.古代的五大城市。所指不一。(1)汉以洛阳﹑邯郸﹑临菑﹑宛﹑成都为五都。《汉书.食货志下》:"遂于长安及五都立五均官,更名长安东西市令及洛阳﹑邯郸﹑临甾﹑宛﹑成都市长皆为五均司市师。"(2)三国魏以长安﹑谯﹑许昌﹑邺﹑洛阳为五都。《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改许县为许昌县"裴松之注引《魏略》:"改长安﹑谯﹑许昌﹑邺﹑洛阳为五都。" 3.五方都会。泛指繁盛的都市。

人痾

人痾的同义词反义词
rén kē/ē1.旧谓生理变态或人事灾异。古称妖异影响六畜者为祸,影响人者为痾。见《汉书.五行志中之上》。
5152535455 共129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