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犁

三犁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lí亦作“三犂”。1.谓屡次征伐扫荡边庭。语本《汉书·匈奴传下》:“犂其庭,扫其闾。”2.指 汉武帝 时 赵过 所创制的三脚耧。这种农具对农业生产起了一定促进作用。

三辅

三辅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fǔ西汉治理京畿地区三个长官的合称。景帝时分置左、右内史及都尉,合称“三辅”。武帝时改都尉为右扶风,治渭城以西;改右内史为京兆尹,治长安以东;改左内史为左冯(píng)翊,治长陵以北。见《汉书·百官公卿表》等。也指京城长安附近地区:衡(张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三门

三门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mén1.古代天子都城四面各有三门。 2.古代诸侯宫殿有三门:库门﹑雉门﹑路门。 3.比喻人品形成的三种途径:禽门﹑人门﹑圣门。 4.占验家立休﹑生﹑伤﹑杜﹑景﹑死﹑惊﹑开为八门。以休﹑生﹑开三门为吉,余为凶,故以"三门"指休门﹑生门﹑开门,取其吉义。《奇门遁甲.四时通用八门捷法》:"凡每日出入用事,从开﹑休﹑生三门,大吉。"《后汉书.文苑传.高彪》:"天有太一,五将三门;地有九变,......更多

三韩

三韩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hán1.汉时朝鲜南部有马韩﹑辰韩﹑弁辰(三国时亦称弁韩),合称三韩。《后汉书.东夷传.三韩》:"韩有三种:一曰马韩﹐二曰辰韩﹐三曰弁辰……马韩最大﹐共立其种为辰王﹐都目支国﹐尽王三韩之地。"后以指朝鲜。

三鳣

三鳣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zhān/shàn1.东汉杨震明经博览,屡召不应,有鹳雀衔三鳣鱼飞集讲堂前,人谓蛇鳣为卿大夫服之象;数三,为三台之兆。后果位至太尉。事见《后汉书.杨震传》。后每用以为典,指登公卿高位的吉兆。

上成

上成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àng/shǎng chéng1.复姓。汉有上成公。见《后汉书.方术传下》。

下榻

下榻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à tà1.后汉陈蕃为乐安太守。郡人周璆,高洁之士。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致之。特为置一榻,去则悬之。后蕃为豫章太守,在郡不接宾客,唯徐穉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见《后汉书.陈蕃传》及《徐穉传》。后遂谓礼遇宾客为"下榻"。 2.寄居;住宿。

不露朴

不露朴的同义词反义词
bù lù pǔ1.《后汉书.马援传》:"﹝援﹞少有大志,诸兄奇之。尝受《齐诗》,意不能守章句,乃辞况,欲就边郡田牧。况曰:'汝大才,当晩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俗语"不露朴"本此,言不让人见其短长。参阅元李治《敬斋古今黈》卷三。

且末

且末的同义词反义词
qiě/jú mò1.汉代西域国名。《汉书.西域传上.且末国》:"且末国,王治且末城﹐去长安六千八百二十里。"地在今新疆且末县。

东易

东易的同义词反义词
dōng yì1.汉丁宽从田何受《易》,精敏过人,学成东归,何谓门人曰:"《易》以东矣。"事见《汉书.儒林传.丁宽》。后因以"东易"代指经学大师。
5152535455 共129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