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全书派

百科全书派的同义词反义词
bǎi kē quán shū pài18世纪法国一部分启蒙思想家所形成的派别。因他们都参加过《百科全书》的编撰工作,故称。包括狄德罗、伏尔泰、卢梭、爱尔维修、霍尔巴赫等。他们都反对天主教会、经院哲学以及封建等级制度,在当时影响很大。

经世致用

经世致用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ng shì zhì yòng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由明清之际思想家顾炎武等提出。他们认为学习、征引古人的文章和行事,应以治事、救世为急务,反对理学家不切实际的空虚之学,对后人影响很大。

荀子(约前313-前238)

荀子(约前313-前238)的同义词反义词
xún zǐ (yuē/yāo qián 313-qián 238)战国末思想家、教育家。名况,赵国人。他批判和总结了先秦以来的学术思想,发展了唯物主义。认为自然运行法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首创性恶论,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文章说理透辟,结构谨严。著作有《荀子》。

谭嗣同(1865-1898)

谭嗣同(1865-1898)的同义词反义词
tán sì tóng/tòng (1865-1898)近代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湖南浏阳人。1896年写成《仁学》一书,主张冲破一切封建罗网。后在湖南协助办报、办学堂,宣传变法。1898年被征入京,参与维新变法。戊戌政变后,被捕就义。为“戊戌六君子”之一。著作编入《谭嗣同全集》。

输攻墨守

输攻墨守的同义词反义词
shū gōng mò shǒu输:公输般,即战国时期有名木匠“鲁般”;墨:墨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比喻攻守双方力量相仿,各显神通。

龚自珍(1792-1841)

龚自珍(1792-1841)的同义词反义词
gōng zì zhēn (1792-1841)清代思想家、文学家。一名巩祚,字璱人,号定庵、羽琌山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道光年间进士。官至礼部主事,后辞官回乡,曾为林则徐查禁鸦片献策。学术上属于今文经学派,主张“经世致用”。政治上主张改革。诗作想像奇异、语言瑰丽,有“龚派”之称。有《尊隐》、《病梅馆记》等名篇,组诗《己亥杂诗》尤为著名。著作有《定庵文集》等,今人辑有《龚自珍全集》。

征藏史

征藏史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ēng cáng/zàng shǐ1.上古主管典籍之官。《庄子.天道》:"由闻周之征藏史有老聃者,免而归居,夫子欲藏书,则试往因焉。"陆德明释文:"司马云:'征藏,藏名也。'一云:'征,典也。'"成玄英疏:"﹝征藏史﹞犹今之秘书官,职典坟籍。"后特指老聃。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姓李名耳,字伯阳。

知行

知行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ī xíng知,指知识或道德观念;行,指行为、行动。中国哲学史上对知和行的关系曾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唯物主义思想家如荀子、王夫之等认为知离不开行;唯心主义思想家如朱熹等认为知是天赋的,知先行后。

老庄

老庄的同义词反义词
lǎo zhuāng1.老子和庄子的并称。春秋﹑战国时道教的主要思想家。亦指以老子﹑庄子学说为代表的道教思想。老庄并提﹐始于汉﹐盛于魏晋以后。 2.方言。庄稼人。

阴阳

阴阳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n yáng在中国古代,最初指日光的向背。古代思想家看到一切现象都有正反两方面,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既对立又互相消长的矛盾。如动的、热的、向上的、明亮的、强壮的为阳,静的、冷的、向下的、晦暗的、虚弱的为阴。把阴阳交替看作宇宙的根本规律。也用来说明上下、君臣、君民、夫妻等关系。
12345 共5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