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意识

集体意识的同义词反义词
jí tǐ/tī/bèn yì shí/zhì集体成员对集体的目标、信念、价值与规范等的认识。表现为集体成员按集体的行为标准要求自己,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对集体具有责任感和信赖感。集体意识的形成有利于培养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以及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非道德主义

非道德主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fēi dào dé zhǔ yì一种摒弃道德规范,否认道德的存在及其社会作用的伦理学理论。如战国末期思想家韩非主张“不务德而务法”;德国哲学家尼采提出要否认一切道德,认为“弱肉强食”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道德对此无能为力。

风法

风法的同义词反义词
fēng fǎ1.谓风标规范。

骑士

骑士的同义词反义词
qí shì中世纪欧洲封建主阶级中的最低阶层。以服骑兵兵役为条件,从大封建主处获得封地。是中世纪早期的主要武装力量,并形成以勇敢、效忠封主为主的一套道德行为规范。反映骑士生活的文学(骑士文学)也广泛流行。14世纪末起,骑士武装逐渐退出军事舞台,但仍作为一种封号流传下来。

七教

七教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 jiào/jiāo1.古指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互相间各自应当遵从的伦理规范。 2.古指敬老﹑尊齿﹑乐施﹑亲贤﹑好德﹑恶贪﹑廉让七种道德规范。

三善

三善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shàn1.指臣事君,子事父,幼事长的三种道德规范。 2.三样好处。

三纲五常

三纲五常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gāng wǔ cháng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封建礼教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

五爱

五爱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ài中国全体公民必须共同遵循的五种基本道德规范的简称。原指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四十二条提出)。现指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四条提出)。是中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在学校教育中,实施这方面的教育称“五爱教育”。

亚文化

亚文化的同义词反义词
yà wén huà/huā也称“副文化”。与“主文化”相对。指社会中不同的人群所持有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以及认同心理等。它有许多不同的形态,如地方性亚文化、年龄性亚文化、职业性亚文化等。年龄性亚文化又可分为青年文化、老年文化等。

交响乐队

交响乐队的同义词反义词
jiāo xiǎng lè/yuè duì/zhuī大型的管弦乐队。从歌剧的伴奏乐器组合发展而来,至18世纪末趋于规范化。通常由四组乐器组成: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乐队编制按规模大小,通常分为双管、三管、四管或简称小、中、大。现代大型交响乐队多为四管编制,人数约八十至一百十人。
678910 共25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