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1613-1682)

拼音:ɡù yán wǔ (1613-1682)首字母大写:GYW(1613-1682)五笔:dbd oo gah (1613-1682) 顾炎武(1613-1682)的同义词反义词
明清之际思想家,学者。字宁人,人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曾参加抗清起义,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学问渊博,提倡“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反对空谈心理性命。在经学上,重视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在音韵学方面也有很大贡献。著作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等。

胡瑗(993-1059)

拼音:hú yuàn (993-1059)首字母大写:HY(993-1059)五笔:deg gegc (993-1059) 胡瑗(993-1059)的同义词反义词
北宋初学者、教育家。泰州海陵(今江苏泰县)人。因世居安定,学者称安定先生。与孙复、石介并称“宋初三先生”。曾在苏州郡学、湖州州学讲学达二十年,创苏湖教学法。皇末召为国子监直讲。官至太常博士。著作有《论语说》、《安定言行录》(丁宝书辑)。

黄庭

拼音:huánɡ tínɡ 首字母大写:HT五笔:amw ot 黄庭的同义词反义词
1.指《黄庭经》。道教的经典著作。 2.指晋王羲之书写的《黄庭经》法帖。 3.指中央。《黄庭内景经》务成子题解:"黄者﹐中央之色也;庭者﹐四方之中也。外指事即天中﹑人中﹑地中﹐内指事即脑中﹑心中﹑脾中﹐故曰黄庭。"清洪升《长生殿.觅魂》:"方向呵﹐镇黄庭﹐通紫极﹐子午坤干。"亦特指脾。一说为体中的虚拟之所。

酱瓿

拼音:jiànɡ bù 首字母大写:JB五笔:uqsg ukg 酱瓿的同义词反义词
1.《汉书.扬雄传下》:"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而巨鹿侯芭常从雄居,受其《太玄》﹑《法言》焉。刘歆亦尝观之,谓雄曰:'空自苦!今学者有禄利,然尚不能明《易》,又如《玄》何?吾恐后人用覆酱瓿也。'""酱瓿"原指盛酱的器物,后用为"覆酱瓿"之省,喻著作的价值不为人所认识,只能用来盖酱瓿而已。

简编

拼音:jiǎn biān 首字母大写:JB五笔:tuj xyn 简编的同义词反义词
内容比较简略的著作。也指某一著作的简本(多用做书名):《中国通史~》。

讲道

拼音:jiǎnɡ dào 首字母大写:JD五笔:yfj ut 讲道的同义词反义词
1.指儒家或宗教家讲习经典著作的内容﹑意义。 2.讲说。

孔子(前551-前479)

拼音:kǒnɡ zǐ ( qián 551- qián 479)首字母大写:KZ(Q551-Q479)五笔:bnn bb ( ue 551- ue 479) 孔子(前551-前479)的同义词反义词
春秋末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曾任鲁国司寇,后周游列国。晚年又收徒讲学,弟子相传有三千人。其学说以仁为核心,而“仁”的执行又要以“礼”为规范。政治上提出“正名”的主张,提倡德治和教化。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首创私人讲学的风气。自汉以后,经过不断补充和改造,他的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影响极大。著作有《论语》。

六籍

拼音:liù jí 首字母大写:LJ五笔:uy tfs 六籍的同义词反义词
1.即六经。 2.佛教著作《大般若经》﹑《金刚经》﹑《维摩诘经》﹑《楞伽经》﹑《圆觉经》﹑《楞严经》﹐号称禅家六籍。

刘熙载(1813-1881)

拼音:liú xī zǎi (1813-1881)首字母大写:LXZ(1813-1881)五笔:yj ahko fal (1813-1881) 刘熙载(1813-1881)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代文学批评家。字伯简,号融斋、寤崖子,江苏兴化人。道光年间进士。官至广东提学使,后主讲上海龙门书院。所撰《艺概》为有影响的诗文评论著作。有《昨非集》。

刘禹锡(772-842)

拼音:liú yǔ xī (772-842)首字母大写:LYX(772-842)五笔:yj tkm qjq (772-842) 刘禹锡(772-842)的同义词反义词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县)。贞元年间进士,又登博学宏词科。任监察御史,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革新失败后,贬朗州司马。晚年官至检校礼部尚书。有《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
678910 共44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