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山碑

拼音:sān ɡōnɡ shān bēi 首字母大写:SGSB五笔:dg wc mmm drt 三公山碑的同义词反义词
1.汉光和四年祀三公山的碑刻。文字漶甚,旧拓亦仅残存三﹑四百字。隶书二十四行,行四十字,额中央题"三公之碑"四字,左右为"封龙君"﹑"灵山君"六字。

搨本

拼音:tà běn 首字母大写:TB五笔:rjng sg 搨本的同义词反义词
1.书画真迹的影摹本。 2.把碑刻﹑铜器等物的形状和上面的文字﹑图象捶搨下来的纸本。

唐蕃会盟碑(蕃bō)

拼音:tánɡ fān huì ménɡ bēi ( fān b ō )首字母大写:TFHMB(FBō)五笔:ovh ato wfc jel drt ( ato b ō ) 唐蕃会盟碑(蕃bō)的同义词反义词
吐蕃碑刻。公元823年,吐蕃赞普可黎可足为纪念唐蕃会盟而建。在今西藏拉萨市大昭寺前。碑上用藏、汉文铭刻盟文及双方参加会盟的人员职衔、姓名。是汉、藏两族交流史上的重要文物。

卧龙岗

拼音:wò lónɡ ɡǎnɡ 首字母大写:WLG五笔:ahnh dx mmr 卧龙岗的同义词反义词
1.地名。在河南省南阳市西。相传为汉末诸葛亮隐居处。唐宋时建祠以作纪念。元初遭兵燹﹐殿宇焚毁﹐大德年间重建。清康熙时﹐南阳郡守在祠内发现前人题咏"卧龙岗十景"的石刻﹐依石刻筑成雄伟壮观的建筑群。祠内碑刻甚多﹐有宋岳飞书写的前﹑后《出师表》等。解放后已将西院辟为博物馆﹐并在东部新建汉画馆和汉碑亭。

五岳真形图

拼音:wǔ yuè zhēn xínɡ tú 首字母大写:WYZXT五笔:gg rmj fhw gae ltu 五岳真形图的同义词反义词
1.道教符箓。据称为太上道君所传,有免灾致福之效。今河南登封县嵩山中岳庙内存有此图的碑刻。

西安碑林

拼音:xī ān bēi lín 首字母大写:XABL五笔:sghg pv drt ss 西安碑林的同义词反义词
在陕西省西安市南城墙内侧文庙(今陕西省博物馆)内。建于1090年。原为保存唐《开成石经》而建,后陆续将珍贵碑刻移入。是中国保存碑刻最多的地方,收藏汉、魏至明、清的各种碑石千余方。有唐代的怀素、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宋代的米芾、苏轼,元明的赵孟fc78、董其昌等著名书法家作品的碑刻。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颜真卿(709-785)

拼音:yán zhēn qīnɡ (709-785)首字母大写:YZQ(709-785)五笔:utem fhw qtvb (709-785) 颜真卿(709-785)的同义词反义词
唐代书法家。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开元进士。封鲁郡公,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李希烈叛乱,被害。世称“颜鲁公”。工文词,尤善书法。楷书雄浑,人称“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亦工行书。有碑刻《多宝塔碑》、《颜勤礼碑》及书迹《祭侄文稿》等存世。有《颜鲁公集》。

虞世南(558-638)

拼音:yú shì nán (558-638)首字母大写:YSN(558-638)五笔:hkg anv fm (558-638) 虞世南(558-638)的同义词反义词
唐代书法家。字伯施,越州余姚(今属浙江)人。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公。世称“虞永兴”。工文辞,编有《北堂书钞》。精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家”。所书外柔内刚,笔致圆融而遒劲。有碑刻《孔子庙堂碑》等存世。

张猛龙碑

拼音:zhānɡ měnɡ lónɡ bēi 首字母大写:ZMLB五笔:xta qtbl dx drt 张猛龙碑的同义词反义词
北魏碑刻。正书。额题《魏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之碑》。公元522年镌立于鲁县(今山东曲阜)。碑阴有题名。书法风力危峭,雄秀清挺,为唐欧阳询、虞世南书派所自出。

张迁碑

拼音:zhānɡ qiān bēi 首字母大写:ZQB五笔:xta tfp drt 张迁碑的同义词反义词
东汉碑刻。隶书。额题《汉故谷(fd26)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公元186年镌立于无盐(今山东东平)。碑阴刻有题名。书体方整厚重,骨力雄健。
12345 共4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