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
拼音:pí yǐnɡ xì 首字母大写:PYX五笔:bnty jy ca 皮影戏的同义词反义词
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影人(人物剪影)来表演故事的戏剧。表演时,演员在被灯光照射的白色幕布后操纵影人,使幕布上出现做各种动作的人物影像,配以对话、歌唱和音乐。中国皮影戏在北宋已很流行,称为“影戏”。据有关资料,元代曾传到西亚,并远及欧洲。近代各地按流行地区、演唱曲调和影人原料的不同,而有不同剧种。如河北的“滦州影”(“驴皮影”),山西的“纸窗戏”,东北的“照条儿”等。
评书
拼音:pínɡ shū 首字母大写:PS五笔:ygu nnh 评书的同义词反义词
曲艺曲种。流行于北方地区,故又称“北方评书”。清初已形成,只说不唱。传统书目都为长篇,演员运用各种说讲、表演技巧,以“扣子”造成悬念,取得艺术效果。书目以历史故事为主。
清客串
乔清秀(1910-1943)
拼音:qiáo qīnɡ xiù (1910-1943)首字母大写:QQX(1910-1943)五笔:tdj ige tb (1910-1943) 乔清秀(1910-1943)的同义词反义词
河南坠子演员。女。原名李金秀,河南内黄人。十四岁从乔利元学艺,后又拜梨花大鼓名家潘春聚为师。是河南坠子北路调创始人之一,以吐字俏利、旋律悠扬的“巧口”著称。1940年在沈阳演出时,受日本侵略者迫害,精神失常,返天津后病逝。
山东快书
拼音:shān dōnɡ kuài shū 首字母大写:SDKS五笔:mmm ai nnw nnh 山东快书的同义词反义词
曲艺曲种。流行于山东和华北、东北各地。起源于山东济宁等地,原名“武老二”,专演梁山英雄武松故事。1951年定名“山东快书”。演员以铜板或竹板击拍,以较快节奏念诵唱词。唱词基本为七字句。传统曲目多为英雄除暴安良故事。
邱岳峰(1922-1980)
拼音:qiū yuè fēnɡ (1922-1980)首字母大写:QYF(1922-1980)五笔:rbh rmj mtd (1922-1980) 邱岳峰(1922-1980)的同义词反义词
配音演员。福建福州人。曾就读于北京外国语专科学校。当过话剧演员。1950年起任上海电影制片厂翻译片组、上海电影译制厂配音演员。先后为《伟大的公民》、《科伦上尉》、《悲惨世界》、《凡尔杜先生》等二百多部外国影片配音。
秋海棠
拼音:qiū hǎi tánɡ 首字母大写:QHT五笔:to itx ipks 秋海棠的同义词反义词
①双子叶植物,秋海棠科。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叶卵形。秋季开花,淡红色。是中国著名花卉。全草可入药,有健胃、活血、止血和清热作用。
②长篇小说。秦瘦鸥作。1942年发表。京剧旦角演员秋海棠与军阀袁宝藩之妾罗湘绮相爱,生下女儿梅宝。袁宝藩得知此事,令人毁坏秋海棠面容。秋海棠挈女回乡。袁宝藩死后,秋海棠与罗湘绮相遇,时秋已重病缠身,为不致连累母女,跳楼自杀。
秦怡(1922- )
拼音:qín yí (1922- )首字母大写:QY(1922- )五笔:dwt nck (1922- ) 秦怡(1922- )的同义词反义词
电影演员。原名德和,上海市人。女。1938年上海中华职业学校肄业后,去武汉参加抗日宣传活动。同年起从影。建国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曾主演《女篮五号》、《摩雅泰》、《北国江南》等影片。
莎士比亚
拼音:shā shì bǐ yà 首字母大写:SSBY五笔:aiit fghg xx go 莎士比亚的同义词反义词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莎士比亚于1564年4月23日出生在英国中部斯特拉福德城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幼年在家乡的文法学校念过书,学习拉丁文、文学和修辞学。后来家道中落,曾帮助父亲经商,1578年左右只身到伦敦谋生,据说从事过马夫或仆役一类当时被看作“最下等的职业”。后来当了演员和编剧,随着剧团到各地巡回演出,与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有比较广泛的接触。他在......更多
双簧
拼音:shuānɡ huánɡ 首字母大写:SH五笔:cc tam 双簧的同义词反义词
①一作“双黄”。曲艺曲种。流行于全国各地。演员两人,一人坐前,一人藏后;藏后者说唱,前坐者按说唱内容表演各种动作,使观众感到如前坐者说唱一样。演出多以滑稽取胜。相传起源于清代曲艺演员黄辅臣。黄晚年嗓喑,演出时只能由其子蹲在椅后说唱,后人模仿而成为另一曲种。
②比喻双方的行动表面上似乎无关,其实按秘密约定进行,互相配合:他们两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唱的是一出双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