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毓中(1896-1984)

拼音:liú yù zhōnɡ (1896-1984)首字母大写:LYZ(1896-1984)五笔:yj txy k (1896-1984) 刘毓中(1896-1984)的同义词反义词
秦腔演员。陕西临潼人。十七岁入西安易俗社学艺,演生脚。表演稳健优美,演唱淳厚朴实。擅演《游龟山》、《周仁回府》、《卖画劈门》等剧。曾任西安易俗社社长、西安市秦腔剧院副院长。

栗原小卷(1945- )

拼音:lì yuán xiǎo juǎn (1945- )首字母大写:LYXJ(1945- )五笔:ssu dr ih ugb (1945- ) 栗原小卷(1945- )的同义词反义词
日本电影演员。女。早年入俳优座演员训练所。1964年从影。因主演《忍川》获《每日电影》女演员演技奖。主演影片还有《生死恋》、《莫斯科之恋》等。

林黛(1934-1964)

拼音:lín dài (1934-1964)首字母大写:LD(1934-1964)五笔:ss wayo (1934-1964) 林黛(1934-1964)的同义词反义词
电影演员。广东宾阳人。女。香港莱顿书院和新亚书院肄业。1952年从影。一生主演影片近四十部。其中《金莲花》、《貂蝉》、《千媚百娇》、《不了情》,四次获亚洲影展最佳女主角奖。

亮相

拼音:liànɡ xiànɡ 首字母大写:LX五笔:yp sh 亮相的同义词反义词
①戏曲演员上下场时或表演舞蹈时由动的身段变为短时的静止的姿势,目的是突出角色情绪,加强戏剧气氛。 ②比喻公开露面或表演:刚刚结束冬训的国家女排,今晚在福建省体育馆首次~。 ③比喻公开表示态度,亮明观点。

名伶

拼音:mínɡ línɡ 首字母大写:ML五笔:qk wwyc 名伶的同义词反义词
1.著名的戏曲演员。

罗兰

拼音:luó lán 首字母大写:LL五笔:lq udf 罗兰的同义词反义词
(sophialoren,1934-)意大利电影演员。女。1949年从影。1954年因在德·西卡执导的影片《那不勒斯的黄金》中饰演角色而知名。主演的《黑兰花》、《乔恰拉》、《意大利式的结婚》、《航行》等影片,分别在威尼斯、戛纳、莫斯科等国际电影节获最佳女演员奖。1994年获柏林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金熊奖。

马连良(1901-1966)

拼音:mǎ lián liánɡ (1901-1966)首字母大写:MLL(1901-1966)五笔:cg lp yv (1901-1966) 马连良(1901-1966)的同义词反义词
京剧演员。字温如,北京人。回族。九岁入北京喜连成科班学艺。演老生。出科后吸收诸家之长,形成唱腔甜润酣畅,做工飘逸洒脱的艺术风格,世称“马派”。代表剧目有《借东风》、《甘露寺》、《清风亭》等。曾任北京京剧团团长、北京市戏曲专科学校校长。有《马连良演出剧本选集》。

马如飞

拼音:mǎ rú fēi 首字母大写:MRF五笔:cg vk nui 马如飞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代苏州弹词演员。道光至光绪年间人。原名时霏,字吉卿,一署沧海钓徒,长洲(今江苏苏州)人。说唱《珍珠塔》,并作了加工。唱腔朴实流畅,世称“马调”。著有开篇集《南词小引初集》以及《南词必览》等。

马三峰

拼音:mǎ sān fēnɡ 首字母大写:MSF五笔:cg dg mtd 马三峰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代西河大鼓演员。原名马大河,河北高阳人。活动年代在道光至同治年间。在木板大鼓和弦子书唱腔基础上,吸收民歌和戏曲唱腔创造新腔,并用大三弦伴奏,改木板为铁片击节,形成新曲种,后定名“西河大鼓”。

马师曾(1900-1964)

拼音:mǎ shī cénɡ (1900-1964)首字母大写:MSC(1900-1964)五笔:cg jgm ulj (1900-1964) 马师曾(1900-1964)的同义词反义词
粤剧演员。广东顺德人。十七岁学艺,演丑生。长期在广州、港澳以及东南亚一带演出。1955年加入广东省粤剧团。也擅小生、小武、花脸、须生等。所创“乞儿喉”,世称“马腔”。擅演《搜书院》、《关汉卿》等剧。曾任广东粤剧院院长。
2122232425 共47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