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应制 文翻注译赏
北斗挂城边,南山倚殿前。
云标金阙迥,树杪玉堂悬。
半岭通佳气,中峰绕瑞烟。
小臣持献寿,长此戴尧天。
北斗挂城边,南山倚殿前。
北斗星挂在长安城边,终南山好像依靠在蓬莱三殿前。
云标金阙迥,树杪玉堂悬。
山上华丽的宫殿耸入云端,精美的楼阁在树梢上高悬。
半岭通佳气,中峰绕瑞烟。
半山腰漂浮着清新的瑞气,山峰中环绕着祥瑞的云烟。
小臣持献寿,长此戴尧天。
小臣我持酒向皇帝祝寿,愿永远生活在太平盛世中间。
参考资料: 1、 蒙万夫 等.千家诗鉴赏辞典.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365-368
北斗挂城边,南山倚殿前。
蓬莱三殿:唐人皇宫里的大明宫内有紫宸、蓬莱、合元三殿,统称蓬莱三殿。
侍宴:陪侍皇帝宴乐。
宴,酒席,以酒食款待宾客的宴会。
奉敕(chì):奉皇帝之命。
敕,帝王诏令。
终南山:也称秦岭,是中国南方和北方、长江和黄河的分界,位于陜西长安城南。
主峰太白山,积雪六月天,为长安八景之一,山高约3767公尺,是中国内地的第一高山。
唐时吕洞宾曾修道于终南山,为传说中的八仙之一。
北斗:七颗星在北天排列,状似舀酒的斗,又称北斗七星。
今属大熊星座一部分。
南山:指终南山。
《诗经·小雅·天保》:“如南山之寿,不骞(亏损、毁坏)不崩。
”后世用以象征长寿。
云标金阙(què)迥(jiǒng),树杪(miǎo)玉堂悬。
云标:云端。
标,本为树梢,此指云层表面。
金阙:天子居住的宫殿。
阙,宫门前供瞭望的塔楼。
迥:远。
杪:树梢;
树枝末端。
玉堂:此为宫殿的美称,指终南山上精美的建筑。
悬:挂、系。
半岭通佳气,中峰绕瑞烟。
佳气:指吉祥的气象。
瑞烟:祥瑞的云气。
瑞,吉祥的。
小臣持献寿,长此戴尧天。
小臣:诗人对自己的谦称。
持献寿:指以终南山向皇帝祝寿。
用《诗经·小雅·天保》中“如南山之寿”句意。
戴尧天:头顶尧帝之天,比喻生活在圣王统治之下。
《论语·泰伯》:“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尧,黄帝传帝位给尧,国号唐。
参考资料: 1、 蒙万夫 等.千家诗鉴赏辞典.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365-368
北斗挂城边,南山倚殿前。
北斗星挂在长安城边,终南山好像依靠在蓬莱三殿前。
蓬莱三殿:唐人皇宫里的大明宫内有紫宸、蓬莱、合元三殿,统称蓬莱三殿。
侍宴:陪侍皇帝宴乐。
宴,酒席,以酒食款待宾客的宴会。
奉敕(chì):奉皇帝之命。
敕,帝王诏令。
终南山:也称秦岭,是中国南方和北方、长江和黄河的分界,位于陜西长安城南。
主峰太白山,积雪六月天,为长安八景之一,山高约3767公尺,是中国内地的第一高山。
唐时吕洞宾曾修道于终南山,为传说中的八仙之一。
北斗:七颗星在北天排列,状似舀酒的斗,又称北斗七星。
今属大熊星座一部分。
南山:指终南山。
《诗经·小雅·天保》:“如南山之寿,不骞(亏损、毁坏)不崩。
”后世用以象征长寿。
云标金阙(què)迥(jiǒng),树杪(miǎo)玉堂悬。
山上华丽的宫殿耸入云端,精美的楼阁在树梢上高悬。
云标:云端。
标,本为树梢,此指云层表面。
金阙:天子居住的宫殿。
阙,宫门前供瞭望的塔楼。
迥:远。
杪:树梢;
树枝末端。
玉堂:此为宫殿的美称,指终南山上精美的建筑。
悬:挂、系。
半岭通佳气,中峰绕瑞烟。
半山腰漂浮着清新的瑞气,山峰中环绕着祥瑞的云烟。
佳气:指吉祥的气象。
瑞烟:祥瑞的云气。
瑞,吉祥的。
小臣持献寿,长此戴尧天。
小臣我持酒向皇帝祝寿,愿永远生活在太平盛世中间。
小臣:诗人对自己的谦称。
持献寿:指以终南山向皇帝祝寿。
用《诗经·小雅·天保》中“如南山之寿”句意。
戴尧天:头顶尧帝之天,比喻生活在圣王统治之下。
《论语·泰伯》:“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尧,黄帝传帝位给尧,国号唐。
参考资料: 1、 蒙万夫 等.千家诗鉴赏辞典.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365-368
北斗挂城边,南山倚殿前。
云标金阙迥,树杪玉堂悬。
半岭通佳气,中峰绕瑞烟。
小臣持献寿,长此戴尧天。
此诗一开始就气度不凡。
首联以北斗星高挂宫城边,巍峨的终南山都倚立在蓬莱三殿之前来映衬皇宫的宏伟高峻。
这是借北斗、南山来歌颂长安城的壮观。
“北斗挂城”还有一层隐意。
据《三辅黄图》卷一记载,汉高祖修长安城,“城南为南斗形,城北为北斗形”。
隋唐长安城虽然对秦汉都城的设计作了较大的突破和创新,但是使宫城、皇城和郭城三重相依,由北向南同用一道北城垣这一点并没有变。
这样就突出了皇帝所居之处,宫城象征北极星周围的紫薇垣,皇城则象征着地平线上以北极星为圆心的天象,而郭城则象征着周天之内。
这种以群星环拱北极星的设计思想,是皇权和专制思想在建筑学上的形象反映。
所以,作者说“北斗挂城边”不仅是一个夸张性的描写,而且也是对长安城形制的一个象征性说明。
中间两联接着说,皇宫高耸,穿破云层,整个终南山中都缭绕着祥云瑞烟。
颔联正面写终南山的宫观殿宇高入云表的壮观。
颈联以终南山瑞云缭绕,和朝廷的兴旺之气相通,进一步以终南山景物来加以歌颂。
尾联直接颂扬皇帝寿比南山,治国有如尧舜。
有了前面的描写,最后的称颂赞美就水到渠成。
这一联连用两个典故,但从文意上看都很贴切,没有生硬拉扯的感觉。
诗人以北斗、南山、金阙、玉堂写宫殿的高峻雄伟、金玉满堂,以终南山的瑞气、祥云,如在仙境,形容皇宫有如天上宫阙,最后祝圣上寿比南山,愿永受圣王统治。
诗人的这种赞颂,在战乱频仍、祸患不绝、人命危浅的古代社会实际上是一种很善良的愿望。
而作者所生活的唐代前期,国力强大,声威远播,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封建社会的盛世理想。
但是,这种颂歌自古迄今几被所有的文人唱过,已成为陈套陋习,近于套话、门面话,凝定为一个迄今仍被沿用的歌颂模式,并没有什么新奇之处。
杜审言写出这样虽富丽堂皇而无真挚个性的作品,实是功力和才情的一种浪费。
参考资料: 1、 蒙万夫 等.千家诗鉴赏辞典.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365-368
版权声明:他人将便捷数据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www.bian-jie.cn/search/gushiwen/1/71330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