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露
警露的同义词反义词
jǐng lù/lòu1.因白露降临而相警戒。相传鹤性机警﹐"至八月白露降﹐流于草上﹐滴滴有声﹐因即高鸣相警﹐移徙所宿处﹐虑有变害"。见《艺文类聚》卷九十引晋周处《风土记》。后因以"警露"作为咏鹤的典故。
豹韬
豹韬的同义词反义词
bào tāo1.古代兵书《六韬》篇名之一。相传为周吕尚(号太公望)所撰。 2.借指用兵的韬略。 3.用豹皮制成的弓袋。
赤精子
赤精子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ì jīng zǐ1.指汉高祖刘邦。 2.相传为范蠡的别号。 3.道家谓老子的化身。
七真
三品松
三品松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pǐn sōng1.松树名,在嵩山少林寺,相传唐武则天封以三品,故名。见《嵩山志》。
不夜城
不夜城的同义词反义词
bù yè chéng1.形容城市灯火通明,照耀如同白昼。 2.地名。相传古有日夜出,见于东莱,东莱子因在其地立城,名为不夜城。见《齐地记》。汉置不夜县,故址在今山东省文登县东北。
丛帖
丛帖的同义词反义词
cóng tiè/tiě/tiē1.古今名帖汇编之称。相传始于南唐《澄清堂帖》。
东山
东山的同义词反义词
dōng shān《诗·豳风》篇名。相传是周公东征归来后周人的作品,写久戍在外的士兵在归途中和到家后的感想,其中既有胜利返回的喜悦,也有家园荒芜的感叹。
东崖
东崖的同义词反义词
dōng yá1.东海之滨。 2.崖名。在佛教圣地九华山。原名东峰,在化成寺东。相传新罗国僧金乔觉初至时即栖其下。明代哲学家王守仁于正德十五年第二次遁迹九华,为瞒过锦衣卫特务盯梢,学金地藏苦修功夫,在东崖岩头晏坐终日,躲过了权宦刘瑾对他的政治迫害。后称此处为"东崖晏坐",乃九华十景之一。
东越
东越的同义词反义词
dōng yuè1.古族名。古代越人的一支。相传为越王勾践的后裔。秦汉时分布在今浙江省东南部﹑福建省北部一带。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东越王馀善反汉,旋被其部属所杀。部分族人被迫迁入江淮地区。参阅《史记·东越列传》。 2.指闽东或浙东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