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纲领
共同纲领的同义词反义词
gòng tóng gāng lǐng1.政党﹑集团之间﹐在一定时期内﹐为统一行动﹐经过协商而制定的共同遵守的奋斗目标和方针政策。它是这些政党或集团统一行动的政治基础。 2.特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个纲领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于1949年9月通过的。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以前的建国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兵团
兵团的同义词反义词
bīng tuán①军、师(旅)两级组织的统称。②大部队的泛称。③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级组织。由若干个军(师)和战斗、勤务保障部队编成。隶属于野战军或中央军事委员会。
军徽
军徽的同义词反义词
jūn huī军队的标志。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徽是五角红星镶金黄色边,当中嵌金黄色的‘八一’两字。
军队后勤
军队后勤的同义词反义词
jūn duì hòu qín系统筹划和运用人力、物力、财力,为军队建设和作战需要提供物资、技术、医疗、运输等各种专业勤务保障的统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后勤工作,是军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统一编制、统一指挥、统一供应。
刑事审判庭
刑事审判庭的同义词反义词
xíng shì shěn pàn tíng1.亦称"刑事法庭"。省称"刑庭"。 2.我国人民法院审理刑事案件的组织机构。
列宁(1870~1924)
列宁(1870~1924)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è níng列宁是苏联共产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他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列宁是他的化名。列宁于1870年4月22日出生在俄国伏尔加河畔的辛比尔斯克,父亲是一位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教育活动家,哥哥亚历山大因参加谋刺沙皇而被处死。在家庭的影响下,1887年秋列宁进入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然而,不久他就因为参加学生运动而被学校开除,遭到逮捕和流放。第二年,......更多
刘伯承(1892-1986)
刘伯承(1892-1986)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ú bó chéng (1892-1986)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四川开县人。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1914年加入中华革命党。先后参加护国、护法战争。1916年在攻占丰都县城时右眼中弹致残。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领导泸州、顺庆起义。1927年参与领导南昌起义。1930年毕业于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回国后历任工农红军学校校长兼政委、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第......更多
刘伶酒
刘伶酒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ú líng jiǔ1.《晋书.刘伶传》:"刘伶字伯伦,沛国人也……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后以"刘伶酒"﹑"刘伶锸"为纵酒放达的典实。
前科
前科的同义词反义词
qián kē以前曾经犯罪,受过刑罚处罚。有前科的人又犯新罪,如果符合累犯的条件,就构成累犯,要从重处罚。有某种前科的人不能担任某些职务,如被剥夺过政治权利的人不能担任我国人民法院中助理审判员以上职务。曾有违法行为,受过行政处罚的,不能视为前科。
十九路军
十九路军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 jiǔ lù jūn1.国民党军队。总指挥蒋光鼐,副总指挥兼军长蔡延锴。1930年冬和1931年在江西与中国工农红军作战。1932年"一.二八事变"在上海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随后,被调到福建进攻中国工农红军。其领导人鉴于民族危机严重,内战没有出路,于1933年11月联合国民党内李济深等一部分势力,在福建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与红军订立抗日反蒋协定。不久,在蒋介石进攻下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