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比陶卫
富比陶卫的同义词反义词
fù bǐ táo wèi陶:指陶邑,原为战国时期秦国大臣魏冉的封地,比王室还富有;卫:商鞅原卫人,后封于商。像陶卫一样富有。形容非常富裕。
寿域
寿域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òu yù1.谓人人得尽天年的太平盛世。语出《汉书.礼乐志》:"愿与大臣延及儒生,述旧礼,明王制,驱一世之民,济之仁寿之域,则俗何以不若成康?寿何以不若高宗?" 2.寿穴;坟茔。
小廉大法
小廉大法的同义词反义词
xiǎo lián dà fǎ旧时指大臣尽忠,小臣尽职。
尚父
尚父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àng fù/fǔ1.亦作"尚甫"。 2.指周吕望。意为可尊敬的父辈。《诗.大雅.大明》:"维师尚父﹐时维鹰扬。"毛传:"尚父﹐可尚可父。"郑玄笺:"尚父﹐吕望也。尊称焉。"一说为吕望之字。马瑞辰通释:"'父'与'甫'同。甫为男子美称﹐尚父其字也﹐犹山甫﹑孔父之属。" 3.后世用以尊礼大臣的称号。
崇厚
崇厚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óng hòu1.高贵而显要。 2.犹敦厚。 3.崇厚(1826-1893),清末官员。满洲镶黄旗人。任三口通商大臣,署直隶总督。天津教案后,被派赴法国“谢罪”。1878年充任出使俄国大臣,谈判交还伊犁问题,因擅自签订丧失中国领土主权的《里瓦几亚条约》,受到舆论谴责,被捕入狱。后被降级使用。
左宗棠(1812-1885)
左宗棠(1812-1885)的同义词反义词
zuǒ zōng táng (1812-1885)清末洋务派和湘军首领。湖南湘阴人。曾率湘军镇压太平军。后历任浙江巡抚、闽浙总督、陕甘总督,进攻捻军和西北回民军。1875年任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率兵平定侵犯中国南疆的阿古柏政权,阻止了外国对新疆的侵略。曾提出一些促进新疆地区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主张,并在西北等地创办了一些新式企业。后任军机大臣、两江总督。中法战争时督办福建军务。病死于福州。有《左文襄公全集》。
帖敕
帖敕的同义词反义词
tiè/tiě/tiē chì1.由主政大臣在奏章上签署意见,作为敕命批发,称"帖敕"。
常伯
常伯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áng bó1.周官名。君主左右管理民事的大臣。以从诸伯中选拔,故名。《书.立政》:"王左右常伯﹑常任﹑准人﹑缀衣﹑虎贲。"蔡沈集传:"有牧民之长曰常伯。"后因以称皇帝的近臣,如侍中﹑散骑常侍等。
广州反入城斗争
广州反入城斗争的同义词反义词
guǎng zhōu fǎn rù chéng dòu zhēng1842-1849年广州人民反对英国侵略者入城的斗争。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人强行要求进入广州城,并欺侮中国商民,群众奋起焚毁洋馆。钦差大臣耆英被迫通知英人暂缓入城。1846年,耆英派员与英人密订进城日期,数千群众闻讯闯入府衙,烧毁知府的官服。1849年,英人重提入城要求,广州十余万民众齐集珠江两岸示威,英人被迫放弃入城要求。
张之洞(1837-1909)
张之洞(1837-1909)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āng zhī dòng (1837-1909)清末洋务派首领。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历任山西巡抚、两广总督。中法战争时启用冯子材,击败法军。调任湖广总督,先后创办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等。曾发表《劝学篇》,主张“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以维护封建制度。义和团运动时,镇压两湖反洋教斗争。后调任军机大臣。有《张文襄公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