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白
关白的同义词反义词
guān bái1.报告。 2.通知;通告。 3.日本平安时代官名。天皇年幼时太政大臣主持政事称"摄政"﹐天皇成年亲政后改称"关白"。唯诸事先经关白过问﹐然后奏闻天皇;关白握有实权。
刘基(1311-1375)
刘基(1311-1375)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ú jī (1311-1375)明初大臣。字伯温,浙江青田人。元末进士。曾任元朝官吏,后弃官隐居,著《郁离子》,揭露元末暴政。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后,至应天(今江苏南京)劝朱元璋脱离韩林儿独树一帜,并参预机要,筹划用兵。明初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封诚意伯。1371年被胡惟庸诬陷而遭免职,忧愤而死。善文章,与宋濂齐名,有《诚意伯文集》。
前锋营
前锋营的同义词反义词
qián fēng yíng1.清代京师禁卫军之一。分左﹑右两翼﹐各置统领﹐由王公大臣兼任﹐掌前锋政令。营兵由蒙古﹑满族健锐者充任﹐按时训练﹐大阅时为前锋﹐皇帝巡车时为警卫。参阅《清史稿·职官志四》。
劝进表
劝进表的同义词反义词
quàn jìn biǎo1.魏晋六朝时,篡位之君每假"禅让"﹑"受禅"之名夺取政权。当让国"诏书"下达后,又故作逊让,使朝臣再三上表,劝其登基,然后即位。此种章表多谀颂功德而归之天命。如曹丕代汉,侍中刘廙等即率群臣奉表劝进。亦有外族入侵﹑皇统中断,大臣上表宗室劝其即位以继承皇统者。晋愍帝为刘曜所杀,刘琨等即联名上表琅邪王司马睿劝进。凡此劝登帝位的章表,通称"劝进表"。
加衔
加衔的同义词反义词
jiā xián1.给官吏高于本职的虚衔,表示尊贵。清制以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等为大臣加衔。见《清会典.吏部.官制一》。亦泛指加官。
勑葬
勑葬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ì zàng1.宋代大臣或贵戚死亡,皇帝遣内侍监护葬事,称"勑葬"。
包拯(999-1062)
包拯(999-1062)的同义词反义词
bāo zhěng (999-1062)北宋大臣。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仁宗时,为龙图阁直学士。1056年知开封府,执法严峻,京中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官至枢密副使。死后,谥孝肃。为封建时代清官的典型,他的事迹长期流传民间,演化为不少文艺作品。
包胥之哭
包胥之哭的同义词反义词
bāo xū zhī kū包胥:春秋时楚国大臣申包胥。比喻到别国哀求援兵。
卧揖
卧揖的同义词反义词
wò yī1.唐代大臣入朝前在"待漏院"休息偃卧﹐见人则拱手为礼﹐谓之"卧揖"。
卿相
卿相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ng xiāng/xiàng1.执政的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