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 题北榭碑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一旦成为贬谪之人,就像贾谊到了长沙,日日西望,望不见长安,也望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黄鹤楼上传来了一声声《梅花落》的笛声,使这五月的江城又见到纷落的梅花。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867 . 2、 裴 斐 .李白诗歌赏析集 .成都 :巴蜀书社 ,1988 :297-299 .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迁客:被贬谪之人。

去长沙:用汉代贾谊事。

贾谊因受权臣谗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曾写《吊屈原赋》以自伤。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江城:指江夏(今湖北武昌),因在长江、汉水滨,故称江城。

落梅花:即《梅花落》,古代笛曲名。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867 . 2、 裴 斐 .李白诗歌赏析集 .成都 :巴蜀书社 ,1988 :297-299 .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一旦成为贬谪之人,就像贾谊到了长沙,日日西望,望不见长安,也望不见家。

迁客:被贬谪之人。

去长沙:用汉代贾谊事。

贾谊因受权臣谗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曾写《吊屈原赋》以自伤。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黄鹤楼上传来了一声声《梅花落》的笛声,使这五月的江城又见到纷落的梅花。

江城:指江夏(今湖北武昌),因在长江、汉水滨,故称江城。

落梅花:即《梅花落》,古代笛曲名。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867 . 2、 裴 斐 .李白诗歌赏析集 .成都 :巴蜀书社 ,1988 :297-299 .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长沙。

而李白也因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牵连,被加之以“附逆”的罪名流放夜郎。

所以诗人引贾谊为同调。

“一为迁客去长沙”,就是用贾谊的不幸来比喻自身的遭遇,流露了无辜受害的愤懑,也含有他的自我辩白之意。

但政治上的打击,并没有使诗人忘怀国事。

在流放途中,他不禁“西望长安”,这里有对往事的回忆,有对国运的关切和对朝廷的眷恋。

然而,长安万里迢迢,对迁谪之人来说十分遥远,充满了隔膜。

望而不见,诗人不免感到惆怅。

听到黄鹤楼上吹奏《梅花落》的笛声,他感到格外凄凉,仿佛五月的江城落满了梅花。

  诗人巧借笛声来渲染愁情。

王琦注引郭茂倩《乐府诗集》对此调的题解说:“《梅花落》本笛中曲也。

”江城五月,正当初夏,当然是没有梅花的,但由于《梅花落》笛曲吹得非常动听,使诗人仿佛看到了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

梅花是寒冬开放的,景象虽美,却不免给人以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是诗人冷落心情的写照。

同时使诗人联想到邹衍下狱、六月飞霜的历史传说。

由乐声联想到音乐形象的表现手法,就是诗论家所说的“通感”。

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通感交织,描绘出与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苍凉景色,从而有力地烘托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

所以《唐诗直解》评此诗“无限羁情笛里吹来”,是很有见解的。

清代的沈德潜说:“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贵,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太白有焉。

”(《唐诗别裁》卷二十)这首七言绝句,正是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见长,使读者从“吹玉笛”、“落梅花”这些眼前景、口头语,听到了诗人的弦外之音。

  此外,这首诗还好在其独特的艺术结构。

诗写听笛之感,却并没按闻笛生情的顺序去写,而是先有情而后闻笛。

前半捕捉了“西望”的典型动作加以描写,传神地表达了怀念帝都之情和“望”而“不见”的愁苦。

后半部分才点出闻笛,从笛声化出“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苍凉景象,借景抒情,使前后情景相生,妙合无垠。

参考资料: 1、 阎昭典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349-350 .

南陵别儿童入京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白酒刚刚酿熟时我从山中归来,黄鸡在啄着谷粒秋天长得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喊着童仆给我炖黄鸡斟上白酒,孩子们嬉笑吵闹牵扯我的布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放晴高歌求醉想以此自我安慰,醉而起舞与秋日夕阳争夺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游说万乘之君已苦于时间不早,快马加鞭奋起直追开始奔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会稽愚妇看不起贫穷的朱买臣,如今我也辞家去长安而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仰面朝天纵声大笑着走出门去,我怎么会是长期身处草野之人?

参考资料: 1、 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42 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19 3、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149-150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shǔ)秋正肥。

白酒:古代酒分清酒、白酒两种。

见《礼记·内则》。

《太平御览》卷八四四引三国魏鱼豢《魏略》:“太祖时禁酒,而人窃饮之。

故难言酒,以白酒为贤人,清酒为圣人。

”黍:古代专指一种子实叫黍子的一年生草本植物。

呼童烹(pēng)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烹:为烹饪技法的一种,是在煎或炸的基础上,烹上清汁入味成菜的一种烹调技法。

嬉笑:欢笑;

戏乐。

《魏书·崔光传》:“远存瞩眺,周见山河,因其所眄,增发嬉笑。

”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起舞落日争光辉:指人逢喜事光彩焕发,与日光相辉映。

游说(shuì)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游说:战国时,有才之人以口辩舌战打动诸侯,获取官位,称为游说。

万乘(shèng):君主。

周朝制度,天子地方千里,车万乘。

后来称皇帝为万乘。

苦不早:意思是恨不能早些年头见到皇帝。

会稽(jī)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会稽愚妇轻买臣:用朱买臣典故。

买臣:即朱买臣,西汉会稽郡吴(今江苏省苏州市境内)人。

据《汉书·朱买臣传》:“朱买臣,会稽郡吴人,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

常刈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读。

其妻亦负担相随,数止买臣毋歌讴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

买臣笑曰:‘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

汝苦日久,待我富贵报汝功。

’妻恚怒曰:‘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何能富贵?

’买臣不能留,即听去。

后买臣为会稽太守,入吴界见其故妻、妻夫治道。

买臣驻车,呼令后车载其夫妻到太守舍,置园中,给食之。

居一月,妻自尽死。

”西入秦:即从南陵动身西行到长安去。

秦:指唐时首都长安,春秋战国时为秦地。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hāo)人。

蓬蒿人:草野之人,也就是没有当官的人。

蓬、蒿:都是草本植物,这里借指草野民间。

参考资料: 1、 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42 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19 3、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149-150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shǔ)秋正肥。

白酒刚刚酿熟时我从山中归来,黄鸡在啄着谷粒秋天长得正肥。

白酒:古代酒分清酒、白酒两种。

见《礼记·内则》。

《太平御览》卷八四四引三国魏鱼豢《魏略》:“太祖时禁酒,而人窃饮之。

故难言酒,以白酒为贤人,清酒为圣人。

”黍:古代专指一种子实叫黍子的一年生草本植物。

呼童烹(pēng)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喊着童仆给我炖黄鸡斟上白酒,孩子们嬉笑吵闹牵扯我的布衣。

烹:为烹饪技法的一种,是在煎或炸的基础上,烹上清汁入味成菜的一种烹调技法。

嬉笑:欢笑;

戏乐。

《魏书·崔光传》:“远存瞩眺,周见山河,因其所眄,增发嬉笑。

”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放晴高歌求醉想以此自我安慰,醉而起舞与秋日夕阳争夺光辉。

起舞落日争光辉:指人逢喜事光彩焕发,与日光相辉映。

游说(shuì)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游说万乘之君已苦于时间不早,快马加鞭奋起直追开始奔远道。

游说:战国时,有才之人以口辩舌战打动诸侯,获取官位,称为游说。

万乘(shèng):君主。

周朝制度,天子地方千里,车万乘。

后来称皇帝为万乘。

苦不早:意思是恨不能早些年头见到皇帝。

会稽(jī)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会稽愚妇看不起贫穷的朱买臣,如今我也辞家去长安而西入秦。

会稽愚妇轻买臣:用朱买臣典故。

买臣:即朱买臣,西汉会稽郡吴(今江苏省苏州市境内)人。

据《汉书·朱买臣传》:“朱买臣,会稽郡吴人,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

常刈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读。

其妻亦负担相随,数止买臣毋歌讴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

买臣笑曰:‘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

汝苦日久,待我富贵报汝功。

’妻恚怒曰:‘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何能富贵?

’买臣不能留,即听去。

后买臣为会稽太守,入吴界见其故妻、妻夫治道。

买臣驻车,呼令后车载其夫妻到太守舍,置园中,给食之。

居一月,妻自尽死。

”西入秦:即从南陵动身西行到长安去。

秦:指唐时首都长安,春秋战国时为秦地。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hāo)人。

仰面朝天纵声大笑着走出门去,我怎么会是长期身处草野之人?

蓬蒿人:草野之人,也就是没有当官的人。

蓬、蒿:都是草本植物,这里借指草野民间。

参考资料: 1、 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42 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19 3、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149-150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此诗一开始就描绘出一派丰收的景象:“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这不仅点明了从山中归家的时间是秋熟季节,而且,白酒新熟,黄鸡啄黍,显示出一种欢快的气氛,衬托出诗人兴高采烈的情绪,为下面的描写作了铺垫。

  接着,诗人摄取了几个似乎是特写的“镜头”,进一步渲染欢愉之情。

李白素爱饮酒,这时更是酒兴勃然,一进家门就“呼童烹鸡酌白酒”,神情飞扬,颇有欢庆奉诏之意。

诗人的情绪感染了家人,“儿女嬉笑牵人衣”,此情此态真切动人。

饮酒似还不足以表现兴奋之情,继而又“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一边痛饮,一边高歌,表达快慰之情。

酒酣兴浓,起身舞剑,剑光闪闪与落日争辉。

这样,通过儿女嬉笑,开怀痛饮,高歌起舞几个典型场景,把诗人喜悦的心情表现得活灵活现。

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描写自己的内心世界。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这里诗人用了跌宕的表现手法,用“苦不早”反衬诗人的欢乐心情,同时,在喜悦之时,又有“苦不早”之感,正是诗人曲折复杂的心情的真实反映。

正因为恨不在更早的时候见到皇帝,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所以跨马扬鞭巴不得一下跑完遥远的路程。

“苦不早”和“著鞭跨马”表现出诗人的满怀希望和急切之情。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诗从“苦不早”又很自然地联想到晚年得志的朱买臣。

据《汉书·朱买臣传》记载:朱买臣,会稽人,早年家贫,以卖柴为生,常常担柴走路时还念书。

他的妻子嫌他贫贱,离开了他。

后来朱买臣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做了会稽太守。

诗中的“会稽愚妇”,就是指朱买臣的妻子。

李白把那些目光短浅轻视自己的世俗小人比作“会稽愚妇”,而自比朱买臣,以为像朱买臣一样,西去长安就可青云直上了。

其得意之态溢于言表。

诗题只说“别儿童”,这里用“会稽愚妇”之典故,是有所指责。

詹锳认为此诗是“把刘氏比作‘会稽愚妇’”   诗情经过一层层推演,至此,感情的波澜涌向高潮。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仰天大笑”,可以想见其得意的神态;

“岂是蓬蒿人”,显示了无比自负的心理。

这两句把诗人踌躇满志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因为描述了李白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了解李白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具有特殊的意义,而在艺术表现上也有其特色。

诗善于在叙事中抒情。

诗人描写从归家到离家,有头有尾,全篇用的是直陈其事的赋体,而又兼采比兴,既有正面的描写,而又间之以烘托。

诗人匠心独运,不是一条大道直通到底,而是由表及里,有曲折,有起伏,一层层把感情推向顶点。

犹如波澜起伏,一波未平,又生一波,使感情酝蓄得更为强烈,最后喷发而出。

全诗跌宕多姿,把感情表现得真挚而又鲜明。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19

赠友人三首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兰生不当户,别是闲庭草。夙被霜露欺,红荣已先老。谬接瑶华枝,结根君王池。顾无馨香美,叨沐清风吹。馀芳若可佩,卒岁长相随。 袖中赵匕首,买自徐夫人。玉匣闭霜雪,经燕复历秦。其事竟不捷,沦落归沙尘。持此愿投赠,与君同急难。荆卿一去后,壮士多摧残。长号易水上,为我扬波澜。凿井当及泉,张帆当济川。廉夫唯重义,骏马不劳鞭。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 慢世薄功业,非无胸中画。谑浪万古贤,以为儿童剧。立产如广费,......更多
兰生不当户,别是闲庭草。兰花不当户生长,宁愿是闲庭幽草。 夙被霜露欺,红荣已先老。旧日被霜摧露欺,曾经的红颜已未老先衰。 谬接瑶华枝,结根君王池。一度错接在瑶华琼枝上,在君王的池塘边结根。 顾无馨香美,叨沐清风吹。看看自己没有讨人喜欢的馨香美,白白承受了清风吹沐。 馀芳若可佩,卒岁长相随。如果有余芳可佩于身,愿一起度过岁月。 袖中赵匕首,买自徐夫人。袖中揣着赵国制造的匕首,是从徐夫人家买的。 玉匣闭霜雪,经燕复历秦。霜雪刀刃幽闭在玉匣中,经历了燕国又经历秦国。 其事竟不捷,沦落归沙尘。谋划的事情没有着落,沦落在旅途的沙尘之中。 持此愿投赠,与君同急难。想把这柄匕首送给你,让它与你同急共难。 荆卿一去后,壮士多摧残。荆轲去后,壮士多被摧残。 长号易水上,为我扬波澜。在易水边高声痛哭,易水也为我扬起滔天波澜。 凿井当及泉,张帆当济川。凿井就要深到泉水,扬帆就要帮助人渡河,我就希望能辅佐帝王。 廉夫唯重义,骏马不劳鞭。廉正的人重义,骏马不需要加鞭。 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人生贵在相知,何必谈什么金钱? 慢世薄功业,非无胸中画。轻慢时世,鄙视功业,并非是我胸无谋略。 谑浪万古贤,以为儿童剧。戏谑放荡看视万古贤人,以为那不过是儿童闹剧。 立产如广费,匡君怀长策。从事产业多费心,我胸怀长策匡辅君主。 但苦山北寒,谁知道南宅?现在寒风凛冽,我没有住所,哪里去获得孙权赠送给周瑜的南宅呢? 岁酒上逐风,霜鬓两边白。上当年所酿之新酒来驱风寒,霜雪染鬓两边雪白。 蜀主思孔明,晋家望安石。蜀主刘备思念诸葛亮,晋家皇帝盼望谢安石,都希望有个能臣匡辅自己。 时人列五鼎,谈笑期一掷。现在的人列五鼎而食,谈笑间千金一掷。 虎伏被胡尘,渔歌游海滨。伏虎身上落满胡尘,游海滨听渔歌唱晚。 弊裘耻妻嫂,长剑托交亲。苏秦穿着破烂的毛裘,妻子嫂子都感觉羞愧,冯谖将长剑托交亲人。 夫子秉家义,群公难与邻。夫子你秉承家义,群公也难以与你为邻。 莫持西江水,空许东溟臣。别用遥远处的西江水,空口许诺给快要渴死的东海溟臣。 他日青云去,黄金报主人。有朝一日我青云直上,会用黄金来回报主人的。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兰生不当户,别是闲庭草。 夙被霜露欺,红荣已先老。 谬接瑶华枝,结根君王池。 顾无馨香美,叨沐清风吹。 馀芳若可佩,卒岁长相随。 袖中赵匕首,买自徐夫人。徐夫人:古代铸剑名家,姓徐名夫人。 玉匣闭霜雪,经燕复历秦。 其事竟不捷,沦落归沙尘。 持此愿投赠,与君同急难。 荆卿一去后,壮士多摧残。 长号易水上,为我扬波澜。 凿井当及泉,张帆当济川。 廉夫唯重义,骏马不劳鞭。 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 慢世薄功业,非无胸中画。 谑浪万古贤,以为儿童剧。 立产如广费,匡君怀长策。 但苦山北寒,谁知道南宅? 岁酒上逐风,霜鬓两边白。 蜀主思孔明,晋家望安石。孔明:诸葛亮。安石:谢安。 时人列五鼎,谈笑期一掷。 虎伏被胡尘,渔歌游海滨。 弊裘耻妻嫂,长剑托交亲。 夫子秉家义,群公难与邻。 莫持西江水,空许东溟臣。 他日青云去,黄金报主人。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兰生不当户,别是闲庭草。兰花不当户生长,宁愿是闲庭幽草。 夙被霜露欺,红荣已先老。旧日被霜摧露欺,曾经的红颜已未老先衰。 谬接瑶华枝,结根君王池。一度错接在瑶华琼枝上,在君王的池塘边结根。 顾无馨香美,叨沐清风吹。看看自己没有讨人喜欢的馨香美,白白承受了清风吹沐。 馀芳若可佩,卒岁长相随。如果有余芳可佩于身,愿一起度过岁月。 袖中赵匕首,买自徐夫人。袖中揣着赵国制造的匕首,是从徐夫人家买的。徐夫人:古代铸剑名家,姓徐名夫人。 玉匣闭霜雪,经燕复历秦。霜雪刀刃幽闭在玉匣中,经历了燕国又经历秦国。 其事竟不捷,沦落归沙尘。谋划的事情没有着落,沦落在旅途的沙尘之中。 持此愿投赠,与君同急难。想把这柄匕首送给你,让它与你同急共难。 荆卿一去后,壮士多摧残。荆轲去后,壮士多被摧残。 长号易水上,为我扬波澜。在易水边高声痛哭,易水也为我扬起滔天波澜。 凿井当及泉,张帆当济川。凿井就要深到泉水,扬帆就要帮助人渡河,我就希望能辅佐帝王。 廉夫唯重义,骏马不劳鞭。廉正的人重义,骏马不需要加鞭。 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人生贵在相知,何必谈什么金钱? 慢世薄功业,非无胸中画。轻慢时世,鄙视功业,并非是我胸无谋略。 谑浪万古贤,以为儿童剧。戏谑放荡看视万古贤人,以为那不过是儿童闹剧。 立产如广费,匡君怀长策。从事产业多费心,我胸怀长策匡辅君主。 但苦山北寒,谁知道南宅?现在寒风凛冽,我没有住所,哪里去获得孙权赠送给周瑜的南宅呢? 岁酒上逐风,霜鬓两边白。上当年所酿之新酒来驱风寒,霜雪染鬓两边雪白。 蜀主思孔明,晋家望安石。蜀主刘备思念诸葛亮,晋家皇帝盼望谢安石,都希望有个能臣匡辅自己。孔明:诸葛亮。安石:谢安。 时人列五鼎,谈笑期一掷。现在的人列五鼎而食,谈笑间千金一掷。 虎伏被胡尘,渔歌游海滨。伏虎身上落满胡尘,游海滨听渔歌唱晚。 弊裘耻妻嫂,长剑托交亲。苏秦穿着破烂的毛裘,妻子嫂子都感觉羞愧,冯谖将长剑托交亲人。 夫子秉家义,群公难与邻。夫子你秉承家义,群公也难以与你为邻。 莫持西江水,空许东溟臣。别用遥远处的西江水,空口许诺给快要渴死的东海溟臣。 他日青云去,黄金报主人。有朝一日我青云直上,会用黄金来回报主人的。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兰生不当户,别是闲庭草。夙被霜露欺,红荣已先老。谬接瑶华枝,结根君王池。顾无馨香美,叨沐清风吹。馀芳若可佩,卒岁长相随。 袖中赵匕首,买自徐夫人。玉匣闭霜雪,经燕复历秦。其事竟不捷,沦落归沙尘。持此愿投赠,与君同急难。荆卿一去后,壮士多摧残。长号易水上,为我扬波澜。凿井当及泉,张帆当济川。廉夫唯重义,骏马不劳鞭。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 慢世薄功业,非无胸中画。谑浪万古贤,以为儿童剧。立产如广费,匡君怀长策。但苦山北寒,谁知道南宅?岁酒上逐风,霜鬓两边白。蜀主思孔明,晋家望安石。时人列五鼎,谈笑期一掷。虎伏被胡尘,渔歌游海滨。弊裘耻妻嫂,长剑托交亲。夫子秉家义,群公难与邻。莫持西江水,空许东溟臣。他日青云去,黄金报主人。  李白这组诗共三首,运用了大量的典故,表达了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尤其的“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两句表达了李白的择友理念:人与人之间贵在彼此知心友好,相互理解,不必重在金钱交往,不以贫贱富贵作为择友的标准。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玩月金陵城西孙楚酒楼,达曙歌吹,日晚乘醉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昨玩西城月,青天垂玉钩。

朝沽金陵酒,歌吹孙楚楼。

忽忆绣衣人,乘船往石头。

草裹乌纱巾,倒被紫绮裘。

两岸拍手笑,疑是王子猷。

酒客十数公,崩腾醉中流。

谑浪棹海客,喧呼傲阳侯。

半道逢吴姬,卷帘出揶揄。

我忆君到此,不知狂与羞。

一月一见君,三杯便回桡。

舍舟共连袂,行上南渡桥。

兴发歌绿水,秦客为之摇。

鸡鸣复相招,清宴逸云霄。

赠我数百字,字字凌风飙。

系之衣裘上,相忆每长谣。

登瓦官阁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晨登瓦官阁,极眺金陵城。

钟山对北户,淮水入南荣。

漫漫雨花落,嘈嘈天乐鸣。

两廊振法鼓,四角吟风筝。

杳出霄汉上,仰攀日月行。

山空霸气灭,地古寒阴生。

寥廓云海晚,苍茫宫观平。

门馀阊阖字,楼识凤凰名。

雷作百山动,神扶万栱倾。

灵光何足贵? 长此镇吴京。

晨登瓦官阁,极眺金陵城。

凌晨即起,高攀瓦官寺中高阁,远远望去,金陵城尽在眼中。

钟山对北户,淮水入南荣。

北边是巍峨的钟山,南面的阁檐正对着浩荡的淮河水。

漫漫雨花落,嘈嘈天乐鸣。

寺庙中传来的颂经声里,天花如雨乱坠;

合奏的乐音如同天籁齐鸣。

两廊振法鼓,四角吟风筝。

两侧的庙廊鼓声隆隆,飞檐四角的铁马片在风中沉吟叮叮。

杳出霄汉上,仰攀日月行。

阁高耸入云霄,举头仿佛可以将日月攀缘。

山空霸气灭,地古寒阴生。

钟山秋色萧条,霸王之气耗尽;

悠久的历史有多少忧伤的故事沉积。

寥廓云海晚,苍茫宫观平。

夜幕中云海寥廓无边,巍峨的宫观几乎与云海齐平。

门馀阊阖字,楼识凤凰名。

只有门匾上书写的“阊阖”,楼匾中提写的“凤凰”等字尚依稀可辩。

雷作百山动,神扶万栱倾。

雷声隆隆,万山震撼,屋拱欲倾,神人来扶助。

灵光何足贵? 长此镇吴京。

灵光殿何足珍贵?用它可以长期保佑金陵城。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去妇词 ( 一作顾况诗 )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古来有弃妇,弃妇有归处。

今日妾辞君,辞君遣何去。

本家零落尽,恸哭来时路。

忆昔未嫁君,闻君却周旋。

绮罗锦绣段,有赠黄金千。

十五许嫁君,二十移所天。

自从结发日未几,离君缅山川。

家家尽欢喜,孤妾长自怜。

幽闺多怨思,盛色无十年。

相思若循环,枕席生流泉。

流泉咽不扫,独梦关山道。

及此见君归,君归妾已老。

物情恶衰贱,新宠方妍好。

掩泪出故房,伤心剧秋草。

自妾为君妻,君东妾在西。

罗帏到晓恨,玉貌一生啼。

自从离别久,......更多

金陵江上遇蓬池隐者(时于落星石上以紫绮裘换酒为欢)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心爱名山游,身随名山远。

罗浮麻姑台,此去或未返。

遇君蓬池隐,就我石上饭。

空言不成欢,强笑惜日晚。

绿水向雁门,黄云蔽龙山。

叹息两客鸟,裴回吴越间。

共语一执手,留连夜将久。

解我紫绮裘,且换金陵酒。

酒来笑复歌,兴酣乐事多。

水影弄月色,清光奈愁何。

明晨挂帆席,离恨满沧波。

蜀道难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攀援 一作:攀缘)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

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更多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唉呀呀!

多么高峻伟岸!

蜀道真太难攀登,简直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传说中蚕丛和鱼凫建立了蜀国,开国的年代实在久远无法详谈。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自从那时至今约有四万八千年,秦蜀被秦岭所阻从不沟通往返。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西边太白山有飞鸟能过的小道。

从那小路走可横渡峨眉山顶端。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山崩地裂蜀国五壮士被压死了,两地才有天梯栈道开始相通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上有挡住太阳神六龙车的山巅,下有激浪排空迂回曲折的大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攀援 一作:攀缘)善于高飞的黄鹤尚且无法飞过,即使猢狲要想翻过也愁于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青泥岭多么曲折绕着山峦盘旋,百步之内萦绕岩峦转九个弯弯。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屏住呼吸仰头过参井皆可触摸,用手抚胸惊恐不已徒长吁短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

畏途巉岩不可攀。

好朋友呵请问你西游何时回还?

可怕的岩山栈道实在难以登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只见那悲鸟在古树上哀鸣啼叫;

雄雌相随飞翔在原始森林之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月夜听到的是杜鹃悲惨的啼声,令人愁思绵绵呵这荒荡的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蜀道真难走呵简直难于上青天,叫人听到这些怎么不脸色突变?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山峰座座相连离天还不到一尺;

枯松老枝倒挂倚贴在绝壁之间。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漩涡飞转瀑布飞泻争相喧闹着;

水石相击转动像万壑鸣雷一般。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也如此 一作:也若此)那去处恶劣艰险到了这种地步;

唉呀呀你这个远方而来的客人,为了什么而来到这险要的地方?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剑阁那地方崇峻巍峨高入云端,只要一人把守千军万马难攻占。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驻守的官员若不是自己的近亲;

难免要变为豺狼踞此为非造反。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清晨你要提心吊胆地躲避猛虎;

傍晚你要警觉防范长蛇的灾难。

豺狼虎豹磨牙吮血真叫人不安;

毒蛇猛兽杀人如麻即令你胆寒。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锦官城虽然说是个快乐的所在;

如此险恶还不如早早地把家还。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蜀道太难走呵简直难于上青天;

侧身西望令人不免感慨与长叹!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噫(yī)吁(xū)嚱(xī),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噫吁嚱:惊叹声,蜀方言,表示惊讶的声音。

宋庠《宋景文公笔记》卷上:“蜀人见物惊异,辄曰‘噫吁嚱’。

” 蚕丛及鱼凫(fú),开国何茫然!

蚕丛、鱼凫:传说中古蜀国两位国王的名字。

何茫然:难以考证。

何:多么。

茫然:渺茫遥远的样子。

指古史传说悠远难详,茫昧杳然。

据西汉扬雄巜蜀本王纪记载蜀王之先,名蚕丛、柏灌、鱼凫,蒲泽、开明。

……从开明上至蚕丛,积三万四千岁。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sài)通人烟。

尔来:从那时以来。

四万八千岁:极言时间之漫长,夸张而大约言之。

秦塞:秦的关塞,指秦地。

秦地四周有山川险阻,故称"四塞之地"。

通人烟:人员往来。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diān)。

西当:西对。

当:对着,向着。

太白:太白山,又名太乙山,在长安西(今陕西眉县、太白县一带)。

鸟道:指连绵高山间的低缺处,只有鸟能飞过,人迹所不能至。

横绝:横越。

峨眉巅:峨眉顶峰。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zhàn)相钩连。

地崩山摧壮士死:《华阳国志·蜀志》:相传秦惠王想征服蜀国,知道蜀王好色,答应送给他五个美女。

蜀王派五位壮士去接人。

回到梓潼(今四川剑阁之南)的时候,看见一条大蛇进入穴中,一位壮士抓住了它的尾巴,其余四人也来相助,用力往外拽。

不多时,山崩地裂,壮士和美女都被压死。

山分为五岭,入蜀之路遂通。

这便是有名的“五丁开山”的故事。

摧:倒塌。

天梯:非常陡峭的山路。

石栈:栈道。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六龙回日:《淮南子》注云:“日乘车,驾以六龙。

羲和御之。

日至此面而薄于虞渊,羲和至此而回六螭。

”螭即龙。

高标:指蜀山中可作一方之标识的最高峰。

冲波:水流冲击腾起的波浪,这里指激流。

逆折:水流回旋。

回川:有漩涡的河流。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náo)欲度愁攀援。

(攀援 一作:攀缘)黄鹤:黄鹄(Hú),善飞的大鸟。

尚:尚且。

得:能。

猿猱:蜀山中最善攀援的猴类。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yíng)岩峦。

青泥:青泥岭,在今甘肃徽县南,陕西略阳县北。

盘盘:曲折回旋的样子。

百步九折:百步之内拐九道弯。

萦:盘绕。

岩峦:山峰。

扪(mén)参(shēn)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yīng)坐长叹。

扪参历井:参、井是二星宿名。

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分别指配于地上的州国,叫做“分野”,以便通过观察天象来占卜地上所配州国的吉凶。

参星为蜀之分野,井星为秦之分野。

扪:用手摸。

历:经过。

胁息:屏气不敢呼吸。

膺:胸。

坐:徒,空。

问君西游何时还?

畏途巉(chán)岩不可攀。

君:入蜀的友人。

畏途:可怕的路途。

巉岩:险恶陡峭的山壁。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但见:只听见。

号古木:在古树木中大声啼鸣。

从:跟随。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子规:即杜鹃鸟,蜀地最多,鸣声悲哀,若云“不如归去”。

《蜀记》曰:“昔有人姓杜名宇,王蜀,号曰望帝。

宇死,俗说杜宇化为子规。

子规,鸟名也。

蜀人闻子规鸣,皆曰望帝也。

”这两句也有断为“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的,但不如此文这种断法顺。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diāo)朱颜!

凋朱颜:红颜带忧色,如花凋谢。

凋,使动用法,使.....凋谢,这里指脸色由红润变成铁青。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去:距离。

盈:满。

飞湍(tuān)瀑流争喧豗(huī),砯(pīng)崖转石万壑(hè)雷。

飞湍:飞奔而下的急流。

喧豗:喧闹声,这里指急流和瀑布发出的巨大响声。

砯崖:水撞石之声。

砯,水冲击石壁发出的响声,这里作动词用,冲击的意思。

转,使滚动。

壑:山谷。

其险也如此,嗟(jiē)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也如此 一作:也若此)嗟:感叹声。

尔:你。

胡为:为什么。

来:指入蜀。

剑阁峥(zhēng)嵘(róng)而崔嵬(wéi),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剑阁:又名剑门关,在四川剑阁县北,是大、小剑山之间的一条栈道,长约三十余里。

峥嵘、崔嵬,都是形容山势高大雄峻的样子。

“一夫”两句:《文选》卷四左思《蜀都赋》:“一人守隘,万夫莫向”。

《文选》卷五十六张载《剑阁铭》:“一人荷戟,万夫趦趄。

形胜之地,匪亲勿居。

”一夫:一人。

当关:守关。

莫开:不能打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chái)。

所守:指把守关口的人。

或匪亲:倘若不是可信赖的人。

匪,同“非”。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朝:早上。

吮:吸。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锦城:成都古代以产棉闻名,朝廷曾经设官于此,专收棉织品,故称锦城或锦官城。

《元和郡县志》卷三十一剑南道成都府成都县:“锦城在县南十里,故锦官城也。

”今四川成都市。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zī)嗟(jiē)!

咨嗟:叹息。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噫(yī)吁(xū)嚱(xī),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唉呀呀!

多么高峻伟岸!

蜀道真太难攀登,简直难于上青天。

噫吁嚱:惊叹声,蜀方言,表示惊讶的声音。

宋庠《宋景文公笔记》卷上:“蜀人见物惊异,辄曰‘噫吁嚱’。

” 蚕丛及鱼凫(fú),开国何茫然!

传说中蚕丛和鱼凫建立了蜀国,开国的年代实在久远无法详谈。

蚕丛、鱼凫:传说中古蜀国两位国王的名字。

何茫然:难以考证。

何:多么。

茫然:渺茫遥远的样子。

指古史传说悠远难详,茫昧杳然。

据西汉扬雄巜蜀本王纪记载蜀王之先,名蚕丛、柏灌、鱼凫,蒲泽、开明。

……从开明上至蚕丛,积三万四千岁。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sài)通人烟。

自从那时至今约有四万八千年,秦蜀被秦岭所阻从不沟通往返。

尔来:从那时以来。

四万八千岁:极言时间之漫长,夸张而大约言之。

秦塞:秦的关塞,指秦地。

秦地四周有山川险阻,故称"四塞之地"。

通人烟:人员往来。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diān)。

西边太白山有飞鸟能过的小道。

从那小路走可横渡峨眉山顶端。

西当:西对。

当:对着,向着。

太白:太白山,又名太乙山,在长安西(今陕西眉县、太白县一带)。

鸟道:指连绵高山间的低缺处,只有鸟能飞过,人迹所不能至。

横绝:横越。

峨眉巅:峨眉顶峰。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zhàn)相钩连。

山崩地裂蜀国五壮士被压死了,两地才有天梯栈道开始相通连。

地崩山摧壮士死:《华阳国志·蜀志》:相传秦惠王想征服蜀国,知道蜀王好色,答应送给他五个美女。

蜀王派五位壮士去接人。

回到梓潼(今四川剑阁之南)的时候,看见一条大蛇进入穴中,一位壮士抓住了它的尾巴,其余四人也来相助,用力往外拽。

不多时,山崩地裂,壮士和美女都被压死。

山分为五岭,入蜀之路遂通。

这便是有名的“五丁开山”的故事。

摧:倒塌。

天梯:非常陡峭的山路。

石栈:栈道。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上有挡住太阳神六龙车的山巅,下有激浪排空迂回曲折的大川。

六龙回日:《淮南子》注云:“日乘车,驾以六龙。

羲和御之。

日至此面而薄于虞渊,羲和至此而回六螭。

”螭即龙。

高标:指蜀山中可作一方之标识的最高峰。

冲波:水流冲击腾起的波浪,这里指激流。

逆折:水流回旋。

回川:有漩涡的河流。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náo)欲度愁攀援。

(攀援 一作:攀缘)善于高飞的黄鹤尚且无法飞过,即使猢狲要想翻过也愁于攀援。

黄鹤:黄鹄(Hú),善飞的大鸟。

尚:尚且。

得:能。

猿猱:蜀山中最善攀援的猴类。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yíng)岩峦。

青泥岭多么曲折绕着山峦盘旋,百步之内萦绕岩峦转九个弯弯。

青泥:青泥岭,在今甘肃徽县南,陕西略阳县北。

盘盘:曲折回旋的样子。

百步九折:百步之内拐九道弯。

萦:盘绕。

岩峦:山峰。

扪(mén)参(shēn)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yīng)坐长叹。

屏住呼吸仰头过参井皆可触摸,用手抚胸惊恐不已徒长吁短叹。

扪参历井:参、井是二星宿名。

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分别指配于地上的州国,叫做“分野”,以便通过观察天象来占卜地上所配州国的吉凶。

参星为蜀之分野,井星为秦之分野。

扪:用手摸。

历:经过。

胁息:屏气不敢呼吸。

膺:胸。

坐:徒,空。

问君西游何时还?

畏途巉(chán)岩不可攀。

好朋友呵请问你西游何时回还?

可怕的岩山栈道实在难以登攀!

君:入蜀的友人。

畏途:可怕的路途。

巉岩:险恶陡峭的山壁。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只见那悲鸟在古树上哀鸣啼叫;

雄雌相随飞翔在原始森林之间。

但见:只听见。

号古木:在古树木中大声啼鸣。

从:跟随。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月夜听到的是杜鹃悲惨的啼声,令人愁思绵绵呵这荒荡的空山!

子规:即杜鹃鸟,蜀地最多,鸣声悲哀,若云“不如归去”。

《蜀记》曰:“昔有人姓杜名宇,王蜀,号曰望帝。

宇死,俗说杜宇化为子规。

子规,鸟名也。

蜀人闻子规鸣,皆曰望帝也。

”这两句也有断为“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的,但不如此文这种断法顺。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diāo)朱颜!

蜀道真难走呵简直难于上青天,叫人听到这些怎么不脸色突变?

凋朱颜:红颜带忧色,如花凋谢。

凋,使动用法,使.....凋谢,这里指脸色由红润变成铁青。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山峰座座相连离天还不到一尺;

枯松老枝倒挂倚贴在绝壁之间。

去:距离。

盈:满。

飞湍(tuān)瀑流争喧豗(huī),砯(pīng)崖转石万壑(hè)雷。

漩涡飞转瀑布飞泻争相喧闹着;

水石相击转动像万壑鸣雷一般。

飞湍:飞奔而下的急流。

喧豗:喧闹声,这里指急流和瀑布发出的巨大响声。

砯崖:水撞石之声。

砯,水冲击石壁发出的响声,这里作动词用,冲击的意思。

转,使滚动。

壑:山谷。

其险也如此,嗟(jiē)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也如此 一作:也若此)那去处恶劣艰险到了这种地步;

唉呀呀你这个远方而来的客人,为了什么而来到这险要的地方?

嗟:感叹声。

尔:你。

胡为:为什么。

来:指入蜀。

剑阁峥(zhēng)嵘(róng)而崔嵬(wéi),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剑阁那地方崇峻巍峨高入云端,只要一人把守千军万马难攻占。

剑阁:又名剑门关,在四川剑阁县北,是大、小剑山之间的一条栈道,长约三十余里。

峥嵘、崔嵬,都是形容山势高大雄峻的样子。

“一夫”两句:《文选》卷四左思《蜀都赋》:“一人守隘,万夫莫向”。

《文选》卷五十六张载《剑阁铭》:“一人荷戟,万夫趦趄。

形胜之地,匪亲勿居。

”一夫:一人。

当关:守关。

莫开:不能打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chái)。

驻守的官员若不是自己的近亲;

难免要变为豺狼踞此为非造反。

所守:指把守关口的人。

或匪亲:倘若不是可信赖的人。

匪,同“非”。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清晨你要提心吊胆地躲避猛虎;

傍晚你要警觉防范长蛇的灾难。

豺狼虎豹磨牙吮血真叫人不安;

毒蛇猛兽杀人如麻即令你胆寒。

朝:早上。

吮:吸。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锦官城虽然说是个快乐的所在;

如此险恶还不如早早地把家还。

锦城:成都古代以产棉闻名,朝廷曾经设官于此,专收棉织品,故称锦城或锦官城。

《元和郡县志》卷三十一剑南道成都府成都县:“锦城在县南十里,故锦官城也。

”今四川成都市。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zī)嗟(jiē)!

蜀道太难走呵简直难于上青天;

侧身西望令人不免感慨与长叹!

咨嗟:叹息。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攀援 一作:攀缘)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

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也如此 一作:也若此)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整体评析  这首诗是袭用乐府旧题,意在送友人入蜀。

诗人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

  至于本诗是否有更深的寓意,历代有各种不同看法。

然而就诗论诗,不一定强析有寓意。

但从诗中,“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看,却是在写蜀地山川峻美的同时,告诫当局,蜀地险要,应好好用人防守。

  诗采用律体与散文间杂,文句参差,笔意纵横,豪放洒脱。

全诗感情强烈,一唱三叹,回环反复,读来令人心潮激荡。

整体把握  这首诗大约是天宝(唐玄宗年后,742~756)初年,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时写的。

《蜀道难》是他袭用乐府古题,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并从中透露了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

  诗人大体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各处山水特点来描写,以展示蜀道之难。

  从“噫吁嚱”到“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为一个段落。

一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

以下随着感情的起伏和自然场景的变化,“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咏叹反复出现,像一首乐曲的主旋律一样激荡着读者的心弦。

  说蜀道的难行比上天还难,这是因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被高山峻岭阻挡,由秦入蜀,太白峰首当其冲,只有高飞的鸟儿能从低缺处飞过。

太白峰在秦都咸阳西南,是关中一带的最高峰。

民谚云:“武公太白,去天三百。

”诗人以夸张的笔墨写出了历史上不可逾越的险阻,并融汇了五丁开山的神话,点染了神奇色彩,犹如一部乐章的前奏,具有引人入胜的妙用。

下面即着力刻画蜀道的高危难行了。

  从“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至“使人听此凋朱颜”为又一段落。

这一段极写山势的高危,山高写得愈充分,愈可见路之难行。

你看那突兀而立的高山,高标接天,挡住了太阳神的运行;

山下则是冲波激浪、曲折回旋的河川。

诗人不但把夸张和神话融为一体,直写山高,而且衬以“回川”之险。

唯其水险,更见山势的高危。

诗人意犹未足,又借黄鹤与猿猱来反衬。

山高得连千里翱翔的黄鹤也不得飞度,轻疾敏捷的猿猴也愁于攀援,不言而喻,人行走就难上加难了。

以上用虚写手法层层映衬,下面再具体描写青泥岭的难行。

  青泥岭,“悬崖万仞,山多云雨”(《元和郡县志》),为唐代入蜀要道。

诗人着重就其峰路的萦回和山势的峻危来表现人行其上的艰难情状和畏惧心理,捕捉了在岭上曲折盘桓、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等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悚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困危之状如在目前。

  至此蜀道的难行似乎写到了极处。

但诗人笔锋一转,借“问君”引出旅愁,以忧切低昂的旋律,把读者带进一个古木荒凉、鸟声悲凄的境界。

杜鹃鸟空谷传响,充满哀愁,使人闻声失色,更觉蜀道之难。

诗人借景抒情,用“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观,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然而,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

自“连峰去天不盈尺”至全篇结束,主要从山川之险来揭示蜀道之难,着力渲染惊险的气氛。

如果说“连峰去天不盈尺”是夸饰山峰之高,“枯松倒挂倚绝壁”则是衬托绝壁之险。

  诗人先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

好像一串电影镜头: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画面;

接着平缓地推成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

而后,跟踪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使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如果说上面山势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此处山川的险要更令人惊心动魄了。

  风光变幻,险象丛生。

在十分惊险的气氛中,最后写到蜀中要塞剑阁,在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有一条三十里长的栈道,群峰如剑,连山耸立,削壁中断如门,形成天然要塞。

因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者不乏其人。

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

他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语句,劝人引为鉴戒,警惕战乱的发生,并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唐天宝初年,太平景象的背后正潜伏着危机,后来发生的安史之乱,证明诗人的忧虑是有现实意义的。

  李白以变化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

诗中那些动人的景象宛如历历在目。

  李白之所以描绘得如此动人,还在于融贯其间的浪漫主义激情。

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

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的观赏,而是热情地赞叹,借以抒发自己的理想感受。

那飞流惊湍、奇峰险壑,赋予了诗人的情感气质,因而才呈现出飞动的灵魂和瑰伟的姿态。

诗人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进行写景抒情。

言山之高峻,则曰“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状道之险阻,则曰“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诗人“驰走风云,鞭挞海岳”(陆时雍《诗镜总论》评李白七古语),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象,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透过奇丽峭拔的山川景物,仿佛可以看到诗人那“落笔摇五岳、笑傲凌沧洲”的高大形象。

  唐以前的《蜀道难》作品,简短单薄。

李白对东府古题有所创新和发展,用了大量散文化诗句,字数从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十一言,参差错落,长短不齐,形成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

诗的用韵,也突破了梁陈时代旧作一韵到底的程式。

后面描写蜀中险要环境,一连三换韵脚,极尽变化之能事。

所以殷璠编《河岳英灵集》称此诗“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

  关于此篇,前人有种种寓意之说,断定是专为某人某事而作的。

明人胡震亨、顾炎武认为,李白“自为蜀咏”,“别无寓意”。

今人有谓此诗表面写蜀道艰险,实则写仕途坎坷,反映了诗人在长期漫游中屡逢踬碍的生活经历和怀才不遇的愤懑,迄无定论。

​ 逐段分析  第一段从开头到“相钩连”,用了四韵,为全诗定下豪放的基调,并用五丁开山的神话,点染了神奇色彩。

《蜀王本纪》中记载了一个关于蜀道的神话。

据说当年秦惠王时,蜀王部下有五个大力士,称为“五丁力士”。

他们力大无穷。

于是秦惠王送给蜀王五个美女,蜀王就命五丁力士移山开路,迎娶美女。

在回行路上,见一条大蛇蹿入山洞,五丁力士上前拉住蛇尾,用力往外拖,忽然地动山摇,山岭崩塌,压死了五丁力士。

秦国的五个美女都奔上山去,化为石人。

这个神话,反映着古代有许多劳动人民,凿山开路,牺牲了不少人,终于打开了秦蜀通道。

李白运用这个神话的母题,写了第五韵二句:“地崩山摧壮士死”,也可以说是指五丁力士,也可以说是指成千累万为开山辟路而牺牲的劳动人民。

他们死了,然后从秦入蜀才有山路和栈道连接起来。

第一段诗到此为止,用四韵八句叙述了蜀道的起源。

  第二段共享九个韵,描写天梯石栈的蜀道。

“六龙回日”也是一个神话故事,据说太阳之神羲和驾着六条龙每天早晨从扶桑西驰,直到若木。

左思《蜀都赋》有两句描写蜀中的高山:“羲和假道于峻坂,阳乌回翼乎高标。

”羲和和阳乌都是太阳的代词。

文意是说:太阳也得向高山借路。

而最高的山还使太阳回飞避开。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这一句就是说:上面有连太阳都过不去的高峰。

“高标”是高举、高耸之意,但作名词用,因而可以解作高峰。

萧士赟注引《图经》云:高标是山名。

这是后代人误读李白诗,或有意附会,硬把一座山名为高标。

原诗以“高标”和“回川”对举,可知决不是专名。

  这两句诗有一个不同的文本。

《河岳英灵集》、《极玄集》这两个唐人的选本、敦煌石室中发现的唐人写本,还有北宋初的《唐文粹》,这两句却不是“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而是“上有横河断海之浮云,下有逆折冲波之流川”。

从对偶来看,后者较为工整,若论句子的气魄,则前者更为壮健。

可能后者是当时流传的初稿,而前者是作者的最后改定本。

故当时的选本作“横河断海”,而李阳冰编定的集本作“六龙回日”。

  以下一大段又形容蜀山之高且险。

黄鹤都飞不过,猿猴也怕攀缘之苦。

青泥岭,在陕西略阳县,是由秦入蜀的必经之路。

这条山路百步九曲,在山岩上纡回盘绕,行旅极为艰苦。

参和井都是二十八宿之一。

蜀地属于参宿的分野,秦地属于井宿的分野。

在高险的山路上,从秦入蜀,就好似仰面朝天,屏住呼吸,摸着星辰前进。

在这样艰难困苦的旅程中,行人都手按着胸膛,为此而长叹。

这个“坐”字,不是坐立的坐,应该讲作“因此”。

  以上是第二段的前半,四韵八句,一气贯注,渲染了蜀道之难。

下面忽然接一句“问君西游何时还”,这就透露了赠行的主题。

作者不像作一般送行诗那样,讲些临别的话,而在描写蜀道艰难中间,插入一句“你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呀?

”由此反映了来去都不容易。

这一句本身也成为蜀道难的描写部分了。

  “畏途巉岩”以下四韵七句,仍然紧接着上文四韵写下去,不过改变了描写的对象。

现在不写山高路险,而写山中的禽鸟了。

诗人说:这许多不可攀登的峥嵘的山岩,真是旅人怕走的道路(畏途)。

在这一路上,你能见到的只是古树上悲鸣的鸟,雌的跟着雄的在幽林中飞绕。

还有蜀地著名的子规鸟,常在月下悲鸣。

据说古代有一个蜀王,名叫杜宇,号为望帝。

他因亡国而死,死后化为子规鸟,每天夜里在山中悲鸣,好像哭泣一样。

  以下还有一韵二句,是第二段的结束语。

先重复一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接着说:使人听了这些情况,会惊骇得变了脸色。

“凋朱颜”在这里只能讲作因惊骇而“色变”的意思,虽然在别处应当讲作“衰老”。

  第二段以下,韵法与章法似乎有点参差。

依韵法来写,分为三段。

但如果从思想内容的结构来看,实在只能说是两段。

从“连峰去天不盈尺”到“胡为乎来哉”是一段,即全诗的第三段。

从“剑阁峥嵘而崔嵬”到末句是又一段,即全诗的第四段,第三段前四句仍是描写蜀道山水之险,但作者分用两个韵。

“尺”、“壁”一韵,只有二句,接下去立刻就换韵,使读者到此,有气氛短促之感。

在长篇歌行中忽然插入这样的短韵句法,一般都认为是缺点。

尽管李白才气大,自由用韵,不受拘束,但这两句韵既急促,思想又不成段落,在讲究诗法的人看来,终不是可取的。

  这一段前二句形容高山绝壁上有倒挂的枯松,下二句形容山泉奔瀑,冲击崖石的猛势,如万壑雷声。

最后结束一句“其险也如此”。

这个“如此”,并不单指上面二句,而是总结“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下的一切描写。

在山水形势方面的蜀道之险,到此结束。

此下就又接一个问句:你这个远路客人为什么到这里来呢?这又是出人意外的句子。

如果从蜀中人的立场来讲,就是说:我们这地方,路不好走,你何必来呢?

如果站在送行人的立场来讲,就是说:如此危险的旅途,你有什么必要到那里去呢?

  接下去转入第四段,忽然讲到蜀地的军事形势。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易于固守,难于攻入。

像这样的地方,如果没有亲信可靠的人去镇守,就非常危险了。

这几句诗完全用晋代张载的《剑阁铭》中四句:“一人荷戟,万夫趑趄,形胜之地,匪亲弗居。

”李白描写蜀道之难行,联系到蜀地形势所具有的政治意义,事实上已越出了乐府旧题“蜀道难”的范围。

巴蜀物产富饶,对三秦的经济供应,甚为重要。

所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诗第一句就说蜀地“城阙辅三秦”,也是指出了这一点。

李白作乐府诗,虽然都用旧题,却常常注入有现实意义的新意。

这一段诗反映了初唐以来,蜀地因所守非亲,屡次引起吐蕃、南蛮的入侵,导致生灵涂炭的战争,使三秦震动。

  这一段诗,在李白是顺便提到,作为描写蜀道难的一部分。

但却使后世读者误认为全诗的主题所在。

有人以为此诗讽刺章仇兼琼,有人以为讽刺严武,有人以为讽刺一般恃险割据的官吏,都是为这一段诗所迷惑,而得出这些结论。

但是,这几句诗,确是破坏了全诗的统一性,写在赠友人入蜀的诗中,实在使人有主题两歧之感。

然诗作本是诗人感情之流露:蜀中势力盘根错节,险要的地势更成为滋生割据野心的土壤,李白害怕友人误入是非之地,命丧宵小之手,故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之语。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长相思·其一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长相思,在长安。

长相思呵长相思,我们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秋天蟋蟀常悲鸣,声声出自金井阑;

薄霜凄凄送寒气,竹席已觉生凉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夜里想她魂欲断,孤灯伴我昏暗暗;

卷起窗帘望明月,对月徒然独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如花似玉美人呵,仿佛相隔在云端!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青青冥冥呵,上是无边无垠的蓝天;

清水渺渺呵,下是浩浩汤汤的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天长长来地迢迢,灵魂飞越多辛苦;

关山重重相阻隔,梦魂相见也艰难。

长相思,摧心肝!

长相思呵长相思,每每相思摧心肝!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长相思,在长安。

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络纬:昆虫名,又名莎鸡,俗称纺织娘。

金井阑:精美的井阑。

簟色寒:指竹席的凉意。

簟,凉席。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帷:窗帘。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青冥:青云。

渌水:清水。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关山难:关山难渡。

长相思,摧心肝!

摧:伤。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长相思,在长安。

长相思呵长相思,我们相思在长安。

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秋天蟋蟀常悲鸣,声声出自金井阑;

薄霜凄凄送寒气,竹席已觉生凉寒。

络纬:昆虫名,又名莎鸡,俗称纺织娘。

金井阑:精美的井阑。

簟色寒:指竹席的凉意。

簟,凉席。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夜里想她魂欲断,孤灯伴我昏暗暗;

卷起窗帘望明月,对月徒然独长叹。

帷:窗帘。

美人如花隔云端!

如花似玉美人呵,仿佛相隔在云端!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青青冥冥呵,上是无边无垠的蓝天;

清水渺渺呵,下是浩浩汤汤的波澜。

青冥:青云。

渌水:清水。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天长长来地迢迢,灵魂飞越多辛苦;

关山重重相阻隔,梦魂相见也艰难。

关山难:关山难渡。

长相思,摧心肝!

长相思呵长相思,每每相思摧心肝!

摧:伤。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这首诗是李白离开长安后回忆往日情绪时所作,豪放飘逸中兼有含蓄。

诗人通过对秋虫、秋霜、孤灯等景物的描写抒发了感情。

表现出相思的痛苦。

“美人如花隔云端”是全诗的中心句,其中含有托兴意味。

我国古代经常用“美人”比喻所追求的理想。

“长安”这个特定的地点更加暗示“美人”在这里是个政治托寓,表明此诗目的在于抒发诗人追求政治理想而不能的郁闷之情。

诗人将意旨隐含在形象之中,隐而不露,自有一种含蓄的韵味。

参考资料: 1、 高中坡,杜霞霞. 试论唐宋《长相思》词的创作与嬗变[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7(09)

春思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燕地小草像碧丝般青绿,秦地的桑树已叶翠之绿。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当你怀念家园盼归之日,早就思念你而愁肠百结。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春风啊你与我素不相识,为何吹进罗帐激我愁思?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23-124 2、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227-228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燕草:指燕地的草。

燕,河北省北部一带,此泛指北部边地,征夫所在之处。

秦桑:秦地的桑树。

秦,指陕西省一带,此指思妇所在之地。

燕地寒冷,草木迟生于较暖的秦地。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君:指征夫。

怀归:想家。

妾:古代妇女自称。

此处为思妇自指。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wéi)。

罗帏:丝织的帘帐。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23-124 2、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227-228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燕地小草像碧丝般青绿,秦地的桑树已叶翠之绿。

燕草:指燕地的草。

燕,河北省北部一带,此泛指北部边地,征夫所在之处。

秦桑:秦地的桑树。

秦,指陕西省一带,此指思妇所在之地。

燕地寒冷,草木迟生于较暖的秦地。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当你怀念家园盼归之日,早就思念你而愁肠百结。

君:指征夫。

怀归:想家。

妾:古代妇女自称。

此处为思妇自指。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wéi)。

春风啊你与我素不相识,为何吹进罗帐激我愁思?

罗帏:丝织的帘帐。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23-124 2、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227-228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李白有很多描写思妇心理的诗篇,《春思》是其中之一。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春”字通常语意双关:既指春天,又可以用来比喻男女之爱。

此诗《春思》中的“春”就包含有这两方面的意思。

此诗以相隔遥远的燕秦两地春天景物起兴,别具一格。

思妇触景生情,想起了远方的丈夫,颇为伤怀。

她申斥春风,正是明志自警,恰到好处。

  开头两句:“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可以视作“兴”。

诗中的兴句一般是就眼前所见,信手拈起,这两句却以相隔遥远的燕、秦两地的春天景物起兴,颇为别致。

“燕草如碧丝”,当是出于思妇的悬想;

“秦桑低绿枝”,才是思妇所目睹。

把目力达不到的远景和眼前近景配置在一幅画面上,并且都从思妇一边写出,从逻辑上说,似乎有点乖碍,但从“写情”的角度来看,却是可通的。

试想:仲春时节,桑叶繁茂,独处秦地的思妇触景生情,终日盼望在燕地行役屯戍的丈夫早日归来;

她根据自己平素与丈夫的恩爱相处和对丈夫的深切了解,料想远在燕地的丈夫此刻见到碧丝般的春草,也必然会萌生思归的念头。

见春草而思归,语出《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首句化用《楚辞》语,浑成自然,不着痕迹。

诗人巧妙地把握了思妇复杂的感情活动,用两处春光,兴两地相思,把想象与怀忆同眼前真景融合起来,据实构虚,造成诗的妙境。

所以不仅起到了一般兴句所能起的烘托感情气氛的作用,而且还把思妇对于丈夫的真挚感情和他们夫妻之间心心相印的亲密关系传写出来了,这是一般的兴句所不易做到的。

另外,这两句还运用了谐声双关。

“丝”谐“思”,“枝”谐“知”,这恰和下文思归与“断肠”相关合,增强了诗句的音乐美与含蓄美。

  三四两句直承兴句的理路而来,故仍从两地着笔:“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丈夫及春怀归,足慰离人愁肠。

按理说,诗中的女主人公应该感到欣喜才是,而下句竟以“断肠”承之,这又似乎违背了一般人的心理,但如果联系上面的兴句细细体会,就会发现,这样写对表现思妇的感情又进了一层。

元代萧士赟对此诗评述揭示了兴句与所咏之词之间的微妙的关系。

诗中看似于理不合之处,正是感情最为浓密所在。

  旧时俗话说:“见多情易厌,见少情易变。

”这首诗中的女主人公的可贵之处在于阔别而情愈深,迹疏而心不移。

诗的最后两句是:“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诗人捕捉了思妇在春风吹入闺房,掀动罗帐的一霎那的心理活动,表现了她忠于所爱、坚贞不二的高尚情操。

从艺术上说,这两句让多情的思妇对着无情的春风发话,又仿佛是无理的,但用来表现独守春闺的特定环境中的思妇的情态,又令人感到真实可信。

春风撩人,春思缠绵,申斥春风,正所以明志自警。

以此作结,恰到好处。

  无理而妙是古典诗歌中一个常见的艺术特征。

从李白的这首诗中不难看出,所谓无理而妙,就是指在看似违背常理、常情的描写中,反而更深刻地表现了各种复杂的感情。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251-252

12345 共81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