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愤诗

悲愤诗的同义词反义词
bēi fèn shī诗篇名。东汉蔡琰作。有五言和骚体两篇。五言一篇全长一百零八句,叙述作者于董卓之乱中被掠于乱兵,流入南匈奴并生有两子,后又被赎还乡的惨痛经历,是汉末大乱中人民流离失所、饱受苦难的生动写照。骚体一篇,后人多疑伪托之作。

折杨柳

折杨柳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ē/zhé/shé yáng liǔ1.古《横吹曲》名。传说汉代张骞从西域传入《德摩诃兜勒曲》,李延年因之作新声二十八解,以为武乐。魏晋时古辞亡失。晋太康末,京洛有《折杨柳》歌,辞多言兵事劳苦。南朝梁﹑陈和唐人多为伤春惜别之辞,而怀念征人之作尤多。曲为五言,唯唐有七言者。参阅晋崔豹《古今注.音乐》﹑《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二.折杨柳》。 2.词牌名。即《杨柳枝》。

拗句

拗句的同义词反义词
ào jù1.格律诗中不合常规平仄格律的句子叫拗句。出现拗句,一般应采取补救的办法,即在本句或对句的适当位置上改变其他字的平仄安排。如"红颜弃轩冕",第三字按格律应该平声而用了仄声,就把第四字应仄而改用平。又如"雨中草色緑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上句第五字该平而用了仄,就把下句第五字该仄改为平。拗句经过拗救,就算合律。否则,会出现犯孤平﹑失黏等毛病。做格律诗旧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口诀,这......更多

文章二百年

文章二百年的同义词反义词
wén zhāng èr bǎi nián1.极言文章精妙。为二百年来所未有。语本《南史.谢朓传》:"朓善草隶﹐长五言诗﹐沈约常云:'二百年来无此诗也。'"

新乐府

新乐府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n lè/yuè fǔ乐府诗类名。指不沿用旧乐府标题而另立新题,且不同于旧乐府可以配乐歌唱的一类乐府诗。始创于初唐,至李白、杜甫有较大发展,杜甫的《兵车行》、《丽人行》等均属此类。中唐白居易、元稹倡导新乐府运动,确定了新乐府的名称。白居易所作《新乐府》五十首,多反映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其形式采用乐府歌行体,以七言为主,交错运用五言、三言等句式,节奏多变。

曹植(192-232)

曹植(192-232)的同义词反义词
cáo zhí (192-232)三国魏诗人。字子建,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操子。封陈王,谥思,世称陈思王。早年因富于才学,曾被曹操宠爱,欲立为太子。及曹丕、曹睿相继为帝,备受猜忌,郁郁而死。所作五言诗善用比兴手法,语言精练而词采华美,对五言诗的发展颇有影响。亦善辞赋、散文。

格律诗

格律诗的同义词反义词
gé lǜ shī诗体名。指形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的诗歌。中国古典格律诗有五言、七言的绝句和律诗。词、曲每调的字数、句式、押韵都有一定的规格,也可称为格律诗。

正格

正格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èng gé1.格律诗常用的格式。与偏格相对。如五言诗第二字仄入﹑七言诗第二字平入,谓之正格;反之,则谓之偏格。

江汜

江汜的同义词反义词
jiāng sì1.江边。汜,通"涘"。 2.《诗.召南》篇名《江有汜》的简称。姚华《论文后编.目录中》:"《诗》虽四言﹐亦开众体﹐《江汜》发三言之端﹐《雀角》肇五言之始。"又因此篇内容是写妇人遭遗弃后的哀诉﹐故亦用以代称弃妇之怨辞。

百一诗

百一诗的同义词反义词
bǎi yī shī1.诗篇名。为汉应璩讥切时事之作。题名"百一"﹐有三说:(1)原诗可能有一百零一篇。(2)诗是五言二十句﹐正好一百字。(3)指百虑一失的意思。参阅《文选.应璩》唐李善注。
12345 共8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