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帖诗

试帖诗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ì tiè/tiě/tiē shī1.诗体名。源于唐代﹐受"帖经"﹑"试帖"影响而产生﹐为科举考试所采用。亦称"赋得体"。其诗大都为五言六韵或八韵的排律﹐以古人诗句或成语为题﹐冠以"赋得"二字﹐并限韵脚。清代试帖诗﹐格式限制尤严﹐内容大多直接或间接歌颂皇帝功德﹐并须切题。

七哀

七哀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 āi1.魏晋乐府的一种诗题。起于汉末。汉王粲﹑三国魏曹植﹑晋张载皆有《七哀诗》,为反映社会动乱,抒发悲伤感情的五言诗。 2.泛指多种哀伤。

上官体

上官体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àng/shǎng guān tǐ/tī/bèn以初唐诗人上官仪为代表的一种诗风。上官仪工于五言诗,其诗多为应制、奉和之作,婉媚工整,适合宫廷需要。士大夫因其官居显贵,纷纷仿效其诗体,称为“上官体”。

丘为(694?~789?)

丘为(694?~789?)的同义词反义词
qiū wéi/wèi(694?~789?)嘉兴人。屡试不第,天宝初年,进士及第。与王维、刘长卿等相友善,互有唱和。诗工五言,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作者之一。

五古

五古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gǔ“五言古诗”的简称。见“五言诗”。

五字

五字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zì1.五个字。多指诗文中五字句。 2.晋郭颁《魏晋世语》:"司马景王命中书郎虞松作表,再呈不可,意令松更定之,经时竭思不能改,心有忧色……会(钟会)取草视,为定五字。松悦服,以呈景王。景王曰:'不当尔耶?'松曰:'钟会也。'王曰:'如此可大用,真王佐才也。'"后因以"五字"指好的表章。 3.泛指表章。 4.指五言诗。

五字句

五字句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zì jù/gōu1.指五言诗。

五绝

五绝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jué“五言绝句”的简称。见“五言诗”。

八病

八病的同义词反义词
bā bìng1.谓作诗在声律上应当避忌的八种弊病。南齐永明中沈约等倡声病说﹐至唐始有八病的名目﹐宋人更加以发挥。八病为: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平头指五言诗第一字﹑第二字不得与第六字﹑第七字同声(同平﹑上﹑去﹑入)。一说﹐句首二字不得并是平声。上尾指第五字不得与第十字同声(连韵者可不论)。蜂腰指五言诗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言两头粗﹐中间细﹐有似蜂腰。鹤膝指第五字不得与第......更多

刘桢(186-217)

刘桢(186-217)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ú zhēn (186-217)东汉文学家。字公干,东平宁阳(今属山东)人。“建安七子”之一。曾任曹操丞相掾属、曹丕五官中郎将文学。后因罪服劳役,又免罪充当小吏。长于五言诗,后人将他与曹植并列,合称“曹刘”。明人辑有《刘公干集》。
12345 共8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