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
李自成的同义词反义词
lǐ zì chéng①李自成(1606-1645)。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本名鸿基,陕西米脂人。原是驿卒。后参加陕北农民起义军高迎祥部,英勇善战,号为“闯将”。高迎祥牺牲后,被推为“闯王”。1640年率起义军进入连年灾荒的河南,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发展到百万之众。1644年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不久攻占北京,推翻明王朝。后在山海关战役中遭吴三桂和清军夹击,大败,退出北京南下。次年在湖北通山九宫山被......更多
杨维桢(1296-1370)
杨维桢(1296-1370)的同义词反义词
yáng wéi zhēn (1296-1370)元代文学家。字廉夫,号铁崖、东维子,诸暨(今属浙江)人。泰定年间进士。官至江西等处儒学提举。元末避乱隐居苏州、松江等地。明太祖招他修礼乐书,不赴,不久去世。擅长乐府诗,语言奇特,被称为“铁崖体”。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乐府》。
林语堂(1895-1976)
林语堂(1895-1976)的同义词反义词
lín yǔ/yù táng散文家,语言学家。福建龙溪(今属龙海)人。曾留学美国、德国,获博士学位。1922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1936年移居美国,1966年到台湾。著有长篇小说《京华烟云》、论著《生活的艺术》以及《开明英文读本》等。有《林语堂文集》。
桐城派
桐城派的同义词反义词
tóng chéng pài1.清代散文流派。其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皆安徽桐城人,故名。桐城派提倡学习先秦﹑两汉及唐宋八大家散文。讲究"义法",主张"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并重。要求语言雅洁,文以载道,其作品一般内容贫弱,往往流于空洞。是清代极有影响的散文流派。
椎髻鸟语
椎髻鸟语的同义词反义词
zhuī/chuí jì niǎo/diǎo yǔ/yù1.结如椎之髻,说似鸟鸣之语。古代指南方人的妆饰和语言。
模仿
模仿的同义词反义词
mó/mú fǎng个体自觉或不自觉地重复他人的行为的过程。是社会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尤其在儿童方面,儿童的动作、语言、技能以及行为习惯、品质等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模仿。可分为无意识模仿和有意识模仿、外部模仿和内部模仿等多种类型。
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的同义词反义词
mín jiān/jiàn gù shì民间文学的一种。大致可分为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民间笑话五类。内容多赞美勤劳勇敢、忠贞诚实、助人为乐的品质,嘲讽自私自利、阿谀奉承、仗势欺人的行为。往往富于幻想色彩。语言生动、幽默,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洋泾浜
洋泾浜的同义词反义词
yáng jīng bāng1.旧时上海租界地名。该地华人洋人杂处,语言混杂,一些人以不纯正的英语跟英美人交谈(语法依据汉语,词语来自英语),这种英语被讥称为"洋泾浜"英语。亦泛指不规范使用的外语。
正色危言
正色危言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èng sè wēi yán态度严肃,语言正直,能使人望而生畏。同“正色直言”。
歧义
歧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qí yì1.谓语言文字的意义不明确,有两种或几种可能的解释。